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212
1
作者 刘刚 沈镭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共11页
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估算了中国生物质能源的数量,并对其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2004年中国生物质资源实物蕴藏量为:秸秆7.28×108t,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畜粪39.26×108t,主要... 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估算了中国生物质能源的数量,并对其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2004年中国生物质资源实物蕴藏量为:秸秆7.28×108t,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畜粪39.26×108t,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等省;林木生物质21.75×108t,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城市垃圾1.55×108t,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废水482.4×108t,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省;②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实物总蕴藏潜力为35.11×108tce,前五位依次为四川、云南、黑龙江、河南和内蒙古;其中理论可获得量为4.6×108tce,前五位为四川、黑龙江、云南、西藏和内蒙古。可获得量中秸秆、薪柴和畜粪所占比例分别达38.9%、36.0%和22.14%;③中国生物质能分布不均,省际差异较大。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理论可获得生物质能最大的西藏自治区达14.17tce,最小的浙江省仅0.15tce。而生物质能蕴藏潜力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与常规一次能源蕴藏潜力分布呈现互补状态,则更加突出了在一次能源蕴藏量较低的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地理分布 秸秆 畜粪 薪柴 城市垃圾 废水
下载PDF
能源作物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90
2
作者 谢光辉 郭兴强 +3 位作者 王鑫 丁荣娥 胡林 程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80,共7页
能源作物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基础环节,本文就国内外能源作物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合述评。分析了能源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作物概念,归纳了当前淀粉与糖料作物、油脂作物和木质纤维素作物三类能源作物研究与... 能源作物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基础环节,本文就国内外能源作物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合述评。分析了能源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作物概念,归纳了当前淀粉与糖料作物、油脂作物和木质纤维素作物三类能源作物研究与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当前几种受国内外重视的新型能源作物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木薯(Manihot esculenta)、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属植物(Miscanthusspp.)和柳属植物(Salixspp.)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土地的承载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发展能源作物的存在的问题与前景,明确提出,中国要坚持利用边际性土地、与生态恢复相结合发展能源作物的原则。指出中国能源作物种类筛选及品种改良至关重要,选择目标上应重视高光效、多年生、以收获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和高度抗逆等特征,以期形成具有地区适应性且收获季节多样化的系列能源作物种类与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作物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芒属 (Miscanthus SPP ) 柳属(Salix spp.)
下载PDF
能源作物柳枝稷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3
作者 刘吉利 朱万斌 +2 位作者 谢光辉 林长松 程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40,共9页
目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能源作物成了能源研究的新热点。柳枝稷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且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能源作物。本研究从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柳枝稷能源生产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能源作物柳枝稷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柳枝稷能源... 目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能源作物成了能源研究的新热点。柳枝稷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且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能源作物。本研究从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柳枝稷能源生产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能源作物柳枝稷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柳枝稷能源生产利用方式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柳枝稷在我国的发展潜力。认为现阶段我国柳枝稷能源利用应以固体成型燃料与小型生物质发电为主,将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利用方式之一为第二代燃料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作物 柳枝稷 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
下载PDF
芒属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72
4
作者 易自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463,共9页
芒属植物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近年来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芒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种... 芒属植物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近年来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芒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种类及特点,概述了其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优势与利用途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芒属能源作物产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属植物 能源植物 能源作物 生物质 生物质能源 种质资源
下载PDF
非粮生物质原料体系研发进展及方向 被引量:47
5
作者 谢光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共19页
非粮生物质原料供应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非粮生物质和宜能非粮地概念,阐述粮食安全和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关系,认为发展可持续非粮生物质能源是实现粮食、能源、生态、农村经济多赢的战略举... 非粮生物质原料供应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非粮生物质和宜能非粮地概念,阐述粮食安全和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关系,认为发展可持续非粮生物质能源是实现粮食、能源、生态、农村经济多赢的战略举措。进而,重点综述了当前中国非粮生物质原料及其供应体系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迫切需要研发的重点任务,内容包括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及其可获得性,非粮能源植物种类筛选、育种和生产技术,原料生产、收获、收集和物流及其机械化,宜能非粮地的面积、分布和生产潜力,原料生产与供应的可持续性和标准化,供应产业模式及能源农业发展,发展规划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能源作物 废弃物 可持续性 边际土地
原文传递
芒和荻作为草本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范希峰 左海涛 +1 位作者 侯新村 武菊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81-387,共7页
利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研究发现,芒和荻是中国本土多年生高大C4草本植物,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在欧洲已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仅仅用于水土保持、造纸、饲料等。该文综述了芒和荻的生... 利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研究发现,芒和荻是中国本土多年生高大C4草本植物,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在欧洲已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仅仅用于水土保持、造纸、饲料等。该文综述了芒和荻的生物学特征、生物质品质特性、生态效益、国内外利用现状,认为该类植物具有生态类型多、野生资源丰富、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净能产出高,生物质品质好,转化利用途径广,生态价值好等特点,是优良的草本能源植物,适合在中国边际土地上种植利用,目前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和新品种选育及适用于边际土地的栽培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植物 生物质能
下载PDF
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振文 李开绵 +2 位作者 黄洁 叶剑秋 陆小静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从木薯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两方面,阐述了能源木薯的发展潜力和效益,并结合广西武鸣县木薯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加强木薯的基础研究,培育生产燃料酒精和抗逆性强的专用木薯品种,加大木薯配套栽培... 从木薯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两方面,阐述了能源木薯的发展潜力和效益,并结合广西武鸣县木薯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加强木薯的基础研究,培育生产燃料酒精和抗逆性强的专用木薯品种,加大木薯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木薯的宣传,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引导农民引种、试种木薯,增加收入,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产业 能源植物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生物质能源材料——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丁文斌 王雅鹏 徐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84-89,共6页
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趋势,指出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性、可储藏性和可替代性、资源丰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良特性,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压力。通过设定部分调整模型,分析农作物... 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趋势,指出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性、可储藏性和可替代性、资源丰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良特性,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压力。通过设定部分调整模型,分析农作物秸秆产量的潜力,探索了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指出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多原材料,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农作物秸秆 部分调整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主要农作物生物质能生态潜力及时空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朱开伟 刘贞 +2 位作者 吕指臣 蒲刚清 郭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285-4301,共17页
[目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可开发潜力的估算是农业生物质能科学开发利用研究的关键和基础。同时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维护和增强土壤功能的作用,因此对农业生物质能生态潜力的评估,是实现农业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考虑土... [目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可开发潜力的估算是农业生物质能科学开发利用研究的关键和基础。同时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维护和增强土壤功能的作用,因此对农业生物质能生态潜力的评估,是实现农业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考虑土壤生态要求,研究不同还田比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生物质能生态潜力,并对其时空间特性和结构构成进行分析,为中国农业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结合相关历史统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文献调研和专家预测等方法,对未来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各省(市、自治区)播种面积占比、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和单产进行预测;其次,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秸秆的草谷比、工业比、饲料比和燃烧比进行设计,并从保护土壤功能的角度,结合相关研究文献,运用情景分析法,设计高、中、低三种秸秆还田比情景;最终,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角度,对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潜力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结果](1)到2050年,低还田比(0.3)、中还田比(0.5)和高还田比(0.75)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分别为1.86亿吨标煤、0.93亿吨标煤、0.15亿吨标煤,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会发生空间、时间和种类构成集聚的现象;(2)在低、中还田比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华中,其中河南、黑龙江、山东、新疆等地占比较大;从时间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8月、9月和10月,从构成上来看主要是由稻谷、小麦和玉米秸秆构成;(3)在高还田比情景下,从空间上来看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其中广西、云南、河南、黑龙江等地占比较大,时间上则集中在1月、2月、11月和12月,在构成上则仅由小麦、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秸秆 主要农作物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镉污染土壤对潜在能源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杜瑞英 聂呈荣 +1 位作者 林初夏 刘勇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5-738,共4页
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能源植物是一种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新理念,但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人工镉污染土壤中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和亚香茅Cymbopogonnardus两种植物植株的生长状况和两种植物对土壤镉... 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能源植物是一种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新理念,但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人工镉污染土壤中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和亚香茅Cymbopogonnardus两种植物植株的生长状况和两种植物对土壤镉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当外源可溶性镉加入到土壤后,其主要是以生物有效性较高的状态存在。土壤镉对象草和亚香茅生长的影响作用有很大的不同,亚香茅比象草具有更强的镉耐受力,其生物量受镉污染影响小。两种植物植株镉含量均随土壤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除高镉处理象草外,植物地下部分含镉量比地上部分高很多。高镉处理象草地下部分含镉量比地上部分低的现象可能反映出根系已积累了太多的镉,因而加速了向地上部的转移,从而加剧了植物中毒的程度。赤泥添加剂具有降低土壤酸度,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和增加象草和亚香茅生物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亚香茅Cymbopogon nardus 能源作物
下载PDF
欧盟国家新兴的生物天然气产业 被引量:26
11
作者 程序 朱万斌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6期22-29,共8页
欧盟国家在近几十年发展沼气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以处理生活污水无害化产生的污泥为主,到以获取优质可再生能源为主、能源和环保兼顾的战略性转折,原料范围显著扩大,规模迅速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欧盟2007年沼气总量达到约100×108m3,其... 欧盟国家在近几十年发展沼气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以处理生活污水无害化产生的污泥为主,到以获取优质可再生能源为主、能源和环保兼顾的战略性转折,原料范围显著扩大,规模迅速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欧盟2007年沼气总量达到约100×108m3,其中50%来自垃圾填埋气,30%来自农业废弃物和能源作物,20%来自下水道处理产生的污泥。瑞典在全球率先开发车用生物天然气;德国的沼气厂由2000年的1000家发展到2010年的约5000家,发电产能为2700MW;瑞士则非常重视可持续的原料供应及沼气发酵技术的研究创新和开发;英国现有38座沼气厌氧工程,垃圾填埋气占全部沼气产量的约90%,主要用于燃气轮机发电和供热;法国议会于2010年7月通过新环保法案,强制性收购生物天然气并给予并入天然气管网的优惠性补贴。减排温室气体和提高天然气自给率是欧盟产业沼气大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而立法和扶持政策在其产业沼气的成长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随着传统原料资源量的日渐匮乏,沼气专用能源作物应运而生,其潜力远大于其他资源。能源作物青贮后可以长期不霉变、不腐烂,这对于大型沼气企业全年稳定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另外,沼气的单位土地能量产出率是最高的。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大力发展产业沼气将对提高我国天然气自给率和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目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天然气 欧盟 发酵技术 能源作物 减排温室气体 天然气自给率
下载PDF
菊芋的种植和开发利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素琴 蔡飞鹏 +4 位作者 王建梅 刘强 金付强 杨改 王波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综述了一种优良能源作物菊芋的特点、种植和开发利用。期待对菊芋的进一步开发带来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菊芋 能源作物 生物燃料 生物基化学品
下载PDF
能源作物甜高粱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薛忠财 李纪红 +4 位作者 李十中 杜瑞恒 吕芃 籍贵苏 刘永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1627,共7页
通过田间控制试验,研究在不同镉污染条件下甜高粱对镉的吸收和积累规律,并采用先进固态发酵(ASSF)技术对甜高粱进行能源化利用,阐明能源植物甜高粱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甜高粱对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耐性,在不同浓度的镉... 通过田间控制试验,研究在不同镉污染条件下甜高粱对镉的吸收和积累规律,并采用先进固态发酵(ASSF)技术对甜高粱进行能源化利用,阐明能源植物甜高粱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甜高粱对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耐性,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条件下,均可以完成正常生育期(167 d),但当土壤镉含量达到33 mg·kg^(-1)时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在甜高粱植株内,根部的镉浓度最高,呈现根>茎>叶>籽粒的分布特点,单株镉的积累量最高可达到0.84 mg(土壤镉含量为18 mg·kg^(-1)).甜高粱对镉的吸收与土壤中的镉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随着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是镉处理对甜高粱茎秆的糖和水分含量,以及发酵过程中糖利用率和乙醇转化率均没有影响.因此,在镉污染农田上种植甜高粱,可以确保生产的产品不进入食物链而进入能源产业链,既可以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材料,产生经济效益,又可以吸收土壤中镉,实现对镉污染农田的边生产边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作物 甜高粱 植物修复 富集特征
原文传递
镉对皇竹草构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易自成 贺俊波 +5 位作者 程华 骆世明 贺鸿志 章伟琴 张忠敏 黎华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6-282,共7页
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能源植物是一种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以温室内盆栽的方式研究了在土壤中模拟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d胁迫(0、1、5、10 mg·kg-1)对皇竹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生长,添加外源Cd... 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能源植物是一种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以温室内盆栽的方式研究了在土壤中模拟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d胁迫(0、1、5、10 mg·kg-1)对皇竹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生长,添加外源Cd 10mg·kg-1对皇竹草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皇竹草株高、绿叶生物量和茎部生物量均与土壤中Cd浓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 3、0.403 1和0.618 5;皇竹草叶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抗氧化酶系活性(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随土壤中Cd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较低浓度的Cd有利于激活皇竹草叶部抗氧化酶活性;在4种浓度Cd胁迫下,皇竹草地上部浓度分别为0.39、2.65、10.83、11.77 mg·kg-1,地下部浓度分别为0.49、3.66、16.04、25.82 mg·kg-1。本实验结果表明,中低浓度镉污染土壤对皇竹草生长影响不大,皇竹草用于重金属Cd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皇竹草 能源植物 土壤污染
下载PDF
抗结渣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燃烧器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姚宗路 孟海波 +3 位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罗娟 孙丽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3,137,共6页
针对我国秸秆类生物质颗粒燃料灰含量高、灰熔点低而导致燃烧过程中易结渣、燃烧器易熄火、燃烧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多级配风原理,设计出高效双层燃烧筒装置,实现三级配风,同时研究了螺旋清灰破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生物质颗粒燃料... 针对我国秸秆类生物质颗粒燃料灰含量高、灰熔点低而导致燃烧过程中易结渣、燃烧器易熄火、燃烧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多级配风原理,设计出高效双层燃烧筒装置,实现三级配风,同时研究了螺旋清灰破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采用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和落叶松木质颗粒燃料进行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燃烧器的多级配风结构和破渣清灰机构设计合理,燃烧效率达到91%,能够有效地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排出,结渣率明显下降,实现了连续稳定燃烧。与瑞典PX-20型燃烧器相比,以玉米秸秆颗粒为燃料时,本燃烧器燃烧效率提高了9%、结渣率降低了25.94%,燃料适应性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颗粒燃料 燃烧器 秸秆 设计 试验
下载PDF
辽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及能源化利用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梅晓岩 武敬岩 刘荣厚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对辽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每年农作物秸秆实物资源量为3195.8万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达1300万t,折合标准煤680万t;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为91t/km2,其中,铁岭、沈阳、锦州分别为184,164,... 对辽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每年农作物秸秆实物资源量为3195.8万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达1300万t,折合标准煤680万t;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为91t/km2,其中,铁岭、沈阳、锦州分别为184,164,132t/km2,具有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多种利用形式并存应是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秸秆 资源量
下载PDF
秸秆能源利用模式分析及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欢 杨仁斌 陈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628-631,共4页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我国这方面工作起步晚但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本文应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了秸秆的能源利...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我国这方面工作起步晚但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本文应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了秸秆的能源利用模式及其研究进展。并指出要最大限度的达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平衡,还应该提供多品种、价格低廉,转化效率高的秸秆能源利用模式以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秸秆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基于小气候模型的温室能耗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戴剑锋 罗卫红 +2 位作者 李永秀 乔晓军 王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13-2318,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温室小气候模型的温室冬季加温所需基础能耗计算机预测系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温室环境的优化调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能量平衡原理,综合考虑作物蒸腾对温室运行能耗的影响,建立了温室加温所需基础能耗预测系统...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温室小气候模型的温室冬季加温所需基础能耗计算机预测系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温室环境的优化调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能量平衡原理,综合考虑作物蒸腾对温室运行能耗的影响,建立了温室加温所需基础能耗预测系统。利用温室作物蒸腾和小气候观测试验资料确定了温室小气候模型中的作物参数,并用上海两个Venlo型自控温室2001年~2003年3个冬季的实际耗煤量对系统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对两个温室冬季加温能耗预测结果与实际耗煤量统计分析回归方程分别为(x和y分别为实际值和预测值)y=0.8526x和y=0.8321x;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和0.90;相对误差分别为27%和29%。结果表明,系统对能耗预测结果与实际耗煤量趋势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温室加温能耗预测系统是建立在温室小气候模型的基础上,其原理具有普适性,因此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能耗 预测 能量平衡 作物蒸腾 模型参数
下载PDF
油菜作为优势能源作物的发展潜力与展望 被引量:17
19
作者 谢立华 李培武 +1 位作者 张文 杨湄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8-31,41,共5页
介绍了生物能源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油菜生产、用途与发展潜力,应用油菜作为生物能源的现状、趋势与生物柴油加工技术,提出了我国加快优势能源作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生物能源 能源作物 生物柴油 油菜
下载PDF
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凯 马龙彪 +1 位作者 耿贵 周东坡 《中国糖料》 2008年第3期67-68,71,共3页
甜高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作物,它具有生物学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制糖、畜禽饲料、生产生物燃料、造纸等,综合利用途径十分宽阔,利用价值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 甜高粱 能源作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