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8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 被引量:205
1
作者 李兆申 许国铭 +3 位作者 孙振兴 邹晓平 金震东 邹多武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了我院23年间8 579例次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分析了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种类、处理及预后。结果23年间8 579例ERCP诊疗中,共发... 目的探讨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了我院23年间8 579例次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分析了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种类、处理及预后。结果23年间8 579例ERCP诊疗中,共发生早期并发症112例(1.31%),其中诊断性ERCP发生率为1.30%(95/7290),治疗性ERCP为1.32%(17/1 289),并发水肿型胰腺炎38例(0.44%),胆道感染30例(0.35%) ,消化道大出血26例(0.30%),药物反应8例(0.09%),结石及取石篮嵌顿5例(0.06%),肠穿孔3例(0.03%),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例(0.01%),后腹膜腔积气1例(0.01%)。112例并发症中,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106例(94.6%),外科手术治疗5例(4.5%),1例死亡。结论诊断性ERCP并发症中以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高,可能与插管困难、反复显影、注射造影剂压力过大、量过多有关,治疗性ERCP并发症中以出血为常见,与操作技术、伴有黄疸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绝大多数并发症可经内科保守治疗而得以痊愈,仅极少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并发症 处理
原文传递
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与分期内镜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118
2
作者 李宇 郝杰 +5 位作者 孙昊 王林 仵正 王铮 陶杰 杨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比较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与分期内镜取石(ERCP)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微创治疗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 目的:比较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与分期内镜取石(ERCP)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微创治疗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52例行一期LC+LCBDE(LCBDE组),60例行ERCP后24 h或择期行LC(ERCP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除LCBDE组平均年龄小于ERCP组外(42.4岁vs.57.4岁,P<0.05),两组其余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94.3%vs.98.4%)、总并发症发生率(8.2%vs.10.1%)、结石残余发生率(2.0%vs.1.7%)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BDE组(16.9%vs.4.1%,P<0.05),但均为单纯性淀粉酶升高;与ERCP组比较,L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4.9 d vs.6.3 d),总住院费用减少(21 685.9元vs.30 354.3元),但LCBDE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17.1 min vs.97.4 min)(均P<0.05)。结论:一期LC+LCBDE或分期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原文传递
中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指南(2018版) 被引量:85
3
作者 张澍田 +2 位作者 李鹏 王拥军 王文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7-2554,共18页
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问世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ERC... 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问世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ERCP相关的治疗技术逐渐开始涌现。国内的ERCP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推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牵头制订了“ERCP诊治指南(2010版)”,该指南在规范化ERCP操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而随着ERCP技术的进步、发展与推广,ERCP的操作方法、干预时机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对“ERCP诊治指南(2010版)”进行增补和修订。本指南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临床研究结论及专家意见,结合国内临床实际,旨在进一步规范ERCP的手术流程,完善ERCP技术推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中国 诊疗准则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术式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8
4
作者 陈超波 仇毓东 +1 位作者 顾盐炎 蔡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2-757,共6页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在Pubmed、EMBASE、中...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1990至2013年3月发表的比较LC+LCBDE和ERCP/EST+LC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应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为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9项研究最终入选,包括1021例患者。Meta分析提示,LC+LCBDE和ERCP/EST+LC在结石清除率(OR1.55,95%C10.95~2.52,P=0.08)、并发症发生率(OR1.12,95%C10.75~1.67,P-0.58)、手术时间(WMD-54.44,95%CI-107.7~-1.17,P-0.05)及住院时间(WMD-0.22,95%CI-2.6~2.16,P-0.8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石清除率Meta分析的P值随着纳入文献的增多,逐渐接近0.05。因为样本量较小,手术时间的Meta分析也未得出明显差异。结论LC+LCBDE和ERCP/EST+LC具有相似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者也无明显差异。但随着研究样本量的增大,LC+LCBDE在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时间方面的优越性将会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1215例次恶性胆管梗阻内镜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62
5
作者 胡冰 周岱云 +3 位作者 龚彪 王书智 杨广顺 吴孟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治疗性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插管技术 (ERCP技术 ) ,姑息性解除恶性肿瘤所致胆管梗阻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ERCP治疗 92 9例 12 15例次胆管恶性梗阻 ,包括胆管癌 5 6 7例次、肝癌 2 5 5例次、胆囊癌 83例次、胰腺癌 172例次... 目的 探讨采用治疗性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插管技术 (ERCP技术 ) ,姑息性解除恶性肿瘤所致胆管梗阻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ERCP治疗 92 9例 12 15例次胆管恶性梗阻 ,包括胆管癌 5 6 7例次、肝癌 2 5 5例次、胆囊癌 83例次、胰腺癌 172例次、乳头壶腹癌 97例次、其它转移性肿瘤 41例次 ;导致胆管低位梗阻 2 6 3例次、中段梗阻 43例次、高位梗阻 90 9例次 ;血清胆红素 (2 84 3± 174 5 ) μmol/L。共行胆道内置管引流 5 99例次、鼻胆管引流 385例次 ,放置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 16 7例次 ,联合引流 39例次 ,乳头括约肌切开 19例次 ,乳头开窗造口术 6例次。 结果 操作成功率 94 3% ,消除黄疸总有效率 81 8% ,治疗后患者平均生存 14个月 ,1、2、3年的预计存活率分别为 75 9%、44 0 %和2 5 2 %。全组发生与操作有关并发症 2 3例 (2 6 % ) ,死亡 3例 (0 2 % )。 结论 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是安全有效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的方法 ,对中晚期胆道肿瘤患者基本可替代姑息性胆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黄疸 胰胆管造影术 逆行内窥镜 ERCP 胆管梗阻
原文传递
中国ERCP指南(2018版) 被引量:64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胆胰学组 +4 位作者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张澍田 李鹏 王拥军 王文海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2-801,共30页
自20世纪60年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gn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 自20世纪60年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gn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ERCP相关治疗技术也逐渐开始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指南 中国 括约肌切开 胆胰疾病 材料科学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免T管引流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3
7
作者 王云峰 徐斌 +6 位作者 王杰 张文忠 李刚 凌杰 邱伟 王月明 王永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免T管引流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5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经...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免T管引流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5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TCBDE)组191例;三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组138例;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235例。统计3组患者性别、年龄、胆管直径、结石大小/数量等一般资料,比较手术及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数据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LTCBDE组、LBEPS组、ERCP+EST/EPBD+LC组3组间住院费用、引流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6.40、7.799、33.99、143.70、13.08,P值分别为<0.001、0.020、<0.001、<0.001、<0.001),且LTCBDE组较其他2组住院费用更低、排气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引流管拔除时间更短(P值均<0.05)。3组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结论3种微创方式联合免T管引流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均达到了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的目标,其中LTCBDE组治疗费用最低及术后恢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检查 引流术
下载PDF
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胡冰 周岱云 +3 位作者 龚彪 钱光相 陈汉 吴孟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术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中远期疗效及初步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134例各类恶性肿瘤导致胆管梗阻的患者接受金属支架放置术,其中内镜下经乳头放置128例,经皮经肝放置6例,随访引流效果并与同期97... 目的探讨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术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中远期疗效及初步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134例各类恶性肿瘤导致胆管梗阻的患者接受金属支架放置术,其中内镜下经乳头放置128例,经皮经肝放置6例,随访引流效果并与同期97例内镜下放置塑料支架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操作成功率957%,并发症64%,黄疸消除率856%,金属支架的平均通畅期为300天,明显高于塑料支架的80天(P<001);平均存活期为210天。原发性胆管肿瘤的支架通畅性与继发性肿瘤接近,而平均生存期略长;高位胆管梗阻的支架通畅期和存活期与中低位梗阻相仿。结论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的平均通畅性能显著优于普通塑料支架,提高疗效的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胆管梗阻 金属胆道支架术 可膨式
原文传递
ERCP诊治指南(2018版) 被引量:55
9
作者 李鹏 +2 位作者 王拥军 王文海 张澍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1072,共32页
自20世纪60年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 自20世纪60年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ERCP相关的治疗技术也逐渐开始涌现。我国的ERCP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推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指南
原文传递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48
10
作者 厉英超 米琛 +5 位作者 李伟之 余军军 张静茹 闫小妮 时飞宇 和水祥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在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拟诊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行急诊ERAT,观察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急性阑尾炎ERAT术中的内镜下表现及内镜下逆行阑尾造影(ERA)表现进行...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在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拟诊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行急诊ERAT,观察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急性阑尾炎ERAT术中的内镜下表现及内镜下逆行阑尾造影(ERA)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例经ERAT排除急性阑尾炎诊断,其余20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全部完成ERAT治疗,无一例转外科手术治疗,ERAT成功率为100%(20/20),平均手术时间(49.7±18.2)min,平均住院日(3.3±1.6)d。ERA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依据分为内镜下表现和ERA表现两部分: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阑尾内口甚至周围黏膜充血肿胀(75%,15/20)和粪石(70%,14/20),其次为阑尾内口有脓液或脓苔附着(25%,5/20);ERA表现主要为阑尾形态异常(85%,17/20)和腔内粪石影(70%,14/20),1例(5%)可见造影剂外渗。结论ERAT诊治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要点包含内镜下表现(炎症、粪石、化脓)和ERA表现(炎症、粪石、穿孔)两个方面,其中最有价值的是ERA对阑尾形态的直接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诊断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原文传递
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被引量:45
11
作者 郭学刚 孙安华 +3 位作者 詹志刚 李彩宁 丁杰 樊代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胆道疾病患者胆汁中菌群分布状态,分析胆汁培养细菌药物敏感谱的变异,用以指导临床选择用药。方法选择胆道疾病患者156例,通过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深插管收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48例另进行血培养。结果胆汁细菌培... 目的观察胆道疾病患者胆汁中菌群分布状态,分析胆汁培养细菌药物敏感谱的变异,用以指导临床选择用药。方法选择胆道疾病患者156例,通过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深插管收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48例另进行血培养。结果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2.8%;革兰阴性菌占81.6%,革兰阳性细菌占18.4%。和以往相比,绿脓杆菌(40/114)和革兰阳性细菌(21/114)比例明显增加。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仅为4.2%。10种药物敏感谱发生变化,西司他丁钠、舒普森(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头孢哌翻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抗菌效果好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肟钠、阿洛西林钠(P<0.01)。结论胆道疾病患者胆汁细菌检出率高,血培养阳性率低,应重视胆汁培养。胆汁中菌群分布较文献报道变化较大,药物敏感谱亦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汁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2019年欧洲消化内镜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摘译 被引量:44
12
作者 周春华 周玮 +2 位作者 孟雨亭(译) 邹多武 李兆申(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7-1241,共5页
该指南由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制订,就如何处理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括疑似CBDS患者的诊断策略以及不同CBDS的治疗方案。主要推荐要点如下。1CBD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和处理推荐胆... 该指南由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制订,就如何处理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括疑似CBDS患者的诊断策略以及不同CBDS的治疗方案。主要推荐要点如下。1CBD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和处理推荐胆囊结石在发达国家患病率达10%~15%,累积年发病率为0.60%。在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中CBDS的患病率为8%~18%,但尚无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中CBDS的流行病学数据。ESGE建议:推荐所有CBDS患者,只要能耐受手术治疗,无论有无症状,均取石治疗。(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CBDS的自然病史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内窥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欧洲 诊疗准则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徐垚 安东均 +5 位作者 王羊 王金涛 杨林 韩立 赵宝国 张成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分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320例胆囊结石... 目的:探讨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分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3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例数、手术成功率、结石残余率、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手术总时间[(136.6±31.3)min vs.(127.1±27.8)min,P=0.004]、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例数[156(100%)vs.53(32.3%),P<0.001]、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例数[1(0.6%)vs.10(6.1%),P=0.026]、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2.7±8.2)h vs.(15.6±7.8)h,P<0.001]、总住院时间[(8.1±4.2)d vs.(13.7±7.3)d,P=0.002]、住院总费用[(22 471.1±8 244.8)元vs.(24 899.3±7 625.6)元,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结石残余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是安全、有效的。LC+LCBDE能减少住院总费用,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ERCP/EST+LC能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下床活动。术者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医院设备、技术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下载PDF
磁压榨技术治疗复杂性胆道狭窄的临床应用探索 被引量:43
14
作者 严小鹏 史爱华 +7 位作者 王善佩 马锋 孙昊 李宇 韩珍珍 刘雯雁 卢实春 吕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肝移植和胆道术后复杂性胆道狭窄临床治疗颇为棘手。ERCP下支架植入和胆肠吻合术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复杂性胆道狭窄甚至胆道完全梗阻的患者来说,ERCP治疗难以奏效。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环境更为复杂,增加了胆肠吻合术难度和... 肝移植和胆道术后复杂性胆道狭窄临床治疗颇为棘手。ERCP下支架植入和胆肠吻合术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复杂性胆道狭窄甚至胆道完全梗阻的患者来说,ERCP治疗难以奏效。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环境更为复杂,增加了胆肠吻合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磁压榨技术的出现为复杂性胆道狭窄的微创化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磁压榨技术在复杂性胆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初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磁压榨技术
原文传递
内镜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15
作者 顾伟刚 杨建锋 +5 位作者 张啸 吕文 郭英辉 林秀英 袁庆丰 张筱凤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4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次病程、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次病程、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道狭窄11个相关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共成功随访190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3年,结果胆总管结石复发68例,未复发122例。对比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患者年龄[(65.5±15.5)岁比(57.6±15.4)岁,P=0.001],初次病程(P=0.015),胆道手术史(17.6%比2.5%,P=0.000),憩室(29.4%比7.4%,P=0.000),胆总管直径[(15.0±5.1)mm比(10.7±3.4)mm,P:0.001],胆道狭窄(32.3%比13.9%,P=0.000),结石数量≥2(80.9%比72.9%,P=0.000),结石直径≥10mm(35.3%比8.2%,P=0.000)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高龄(OR=3.44,95%CI:1.55—7.63,P=0.002),有胆道手术史(OR=5.82,95%CI:1.34~25.29,P=0.019),合并乳头旁憩室(OR=3.29,95%CI:1.18—9.12,P=0.022),胆总管直径≥10mm(OR=4.30,95%CI:1.72—10.72,P=0.002),结石数量≥2(OR=4.24,95%CI:1.61~11.16,P=0.003)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min、结石数量I〉2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胆总管结石 复发 危险因素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Preventive effect of ulinastatin and gabexate mesylate on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被引量:38
16
作者 ZHANG Zhi-feng YANG Ning +3 位作者 ZHAO Gang ZHU Lei ZHU Ying WANG Li-xi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8期2600-2606,共7页
Background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PEP)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worrisome complications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Results of randomized c... Background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PEP)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worrisome complications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Result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aluating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ulinastatin and gabexate mesylate (GM) on PEP are contradictory.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rophylactic effect of ulinastatin and GM on PEP with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Methods Five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RCTs evaluating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ulinastatin and GM on PEP. Summary eff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methods recommended by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sults Twelve studies involving 5105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our meta-analyses. Administration of ulinastatin de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PEP only at sufficient doses (OR, 0.39; 95% C/, 0.19 to 0.81; P=0.01). 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 was 6. And administration of ulinastatin also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post-ERCP hyperamylasemia (PEHA) (OR, 0.40; 95% C/, 0.28 to 0.58; P〈0.000 01). Slow infusion of high-dose GM was effective for PEP prevention (OR, 0.44; 95% Cl, 0.25 to 0.79; P=0.006), and rapid infusion of low-dose GM also showed efficacy for PEP prophylaxis (OR, 0.37; 95% C/, 0.20 to 0.69; P=0.002). NNT was 7 and 6 respectively. However, administration of GM at low doses and by slow infusions was ineffective (OR, 0.99; 95% Cl, 0.64 to 1.55; P=0.98). Administration of GM had the tendency to reduce PEHA rate, but not to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R, 0.86; 95% CI, 0.73 to 1.01; P=0.06). When low-quality studies were excluded, the meta-analysis with two high-qualit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ulinastatin did not reduce the rate of PEP (OR, 0.63; 95% Cl, 0.32 to 1.26; P=0.19) and PEHA incidence (OR, 0.80; 95% Cl, 0.31 to 2.07; P=0.64). The meta-analysis with six high-quality studies showed that GM administration decreased PEP incidence (OR, 0.52; 95% CI, 0.29 to 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TIS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ndoscopic retrograde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一步法腹腔镜与分步法内镜加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39
17
作者 王国泰 杨兴武 +2 位作者 王旗 王鑫 李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一步法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并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及一期缝合术(PS),与分步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微创治疗的... 目的比较一步法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并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及一期缝合术(PS),与分步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微创治疗的17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90例采用一步法术式,81例采用分步法术式,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一步法组与分步法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4.4%比95.1%)、残余结石率(3.3%比4.9%)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比8.6%)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分步法组相比,一步法组手术时间缩短(110.4比135.7 min)、术后住院时间更短(4.5比7.1 d)、住院费用更低(22756.2比31429.3元),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2.2%比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步法及分步法均为安全、有效术式。一步法在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保护了Oddi括约肌,应作为多数情况下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 腹腔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原文传递
吲哚美辛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林涛 周毅 +5 位作者 王钧 姚茹 姜莉 方如塘 王苏丽 谢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拟施行ERCP手术的600例患者随机表法分为吲哚美辛组、奥曲肽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其术前、术后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评估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拟施行ERCP手术的600例患者随机表法分为吲哚美辛组、奥曲肽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其术前、术后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评估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3组患者ERCP术前血清淀粉酶均为正常值。ERCP术后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吲哚美辛组[(101.3±77.7)U/L]低于奥曲肽组[(176.6±138.3)U/L]及对照组[(227.2±264.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48);奥曲肽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吲哚美辛组(2.5%)低于对照组(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奥曲肽组(4.5%)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吲哚美辛组(5.5%)低于对照组(1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6);奥曲肽组(10.0%)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前应用吲哚美辛可有效降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奥曲肽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锎 丁辉 李芸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将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给予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内镜组和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将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给予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内镜组和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7.5%VS 95.0%);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28.6±12.9)min、腹痛缓解时间(1.2±0.3)d、黄疸消退时间(2.1±0.4)d、术后卧床时间(1.4±0.3)d、抗感染治疗时间(1.5±0.3)d、住院时间(6.6±0.4)d、TNF-α(2.1±0.3)μg/L、IL-1(6.4±0.9)μg/L、IL-6(2.8±0.4)μg/L、并发症(1.8%)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有助于控制创伤、促进恢复、缓解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是胆总管结石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 切开取石 胆总管结石 炎症反应
下载PDF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陈淦 曹葆强 +1 位作者 龚仁华 钟兴国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为14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38例LC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ERCP+EST,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情况再行LC;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7例,于LC术后1周行ERCP+EST治疗。结果: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38例患者中,129例LC术前取石成功,胆总管结石完全排出,成功率93.5%,ERCP+EST术后出现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11例,胆管炎1例,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痊愈后行LC。另有9例ERCP插管不成功后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7例,ERCP+EST取石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扩大了LC的指征,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趋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