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3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被引量:479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周琦 +5 位作者 吴小华 刘继红 李力 朱笕青 白萍 盛修贵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0-886,共7页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妇科恶性肿瘤筛查 被引量:55
2
作者 郎景和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筛查对于恶性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是防治的第一步。筛查应具备3个基本要素:筛查方法应有良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筛查方法较为简便易行,有很好的依从性;筛查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近年有较快发展,涉... 筛查对于恶性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是防治的第一步。筛查应具备3个基本要素:筛查方法应有良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筛查方法较为简便易行,有很好的依从性;筛查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近年有较快发展,涉及到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临床医学,包括分子分型、精准筛查和大面积流行病学调查的发展,其中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原文传递
《FIGO 2015妇癌报告》解读连载二——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52
3
作者 林仲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86-991,共6页
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是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290000例新发病例。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5.5%)高于低收入国家(4.2%),但是后者的疾病病死率却高于前者。至75岁时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累积风险在高收入地区是1.6%,... 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是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290000例新发病例。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5.5%)高于低收入国家(4.2%),但是后者的疾病病死率却高于前者。至75岁时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累积风险在高收入地区是1.6%,在低收入国家是0.7%。这种差别与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关,这两个重要的高危因素在高收入国家普遍存在。肥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妇产科联盟 子宫内膜癌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赵宏喜 李艳红 +3 位作者 谢丽 郭琳 王雪鑫 师增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803-3805,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合理诊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对发生转移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合理诊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对发生转移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发病集中在50~59岁年龄区间,并且该年龄阶段较其它年龄阶段容易发生转移(P<0.01);子宫内膜癌以内膜样腺癌为主,约占90.97%;其总体转移率为7.41%,Ⅱ型特殊类型内膜癌的转移率明显高于Ⅰ型内膜癌(P<0.01);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与其转移相关(P<0.01);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间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676)。结论: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年龄、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可能是其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转移 分化 浸润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征象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术前分期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黄社磊 马捷 +2 位作者 蒋华景 詹雁辉 王娟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病例82例,采用DCE-MRI联合DWI对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情况及术前分期诊断,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病例82例,采用DCE-MRI联合DWI对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情况及术前分期诊断,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并判断其术前分期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DCE-MRI联合DWI获得正确诊断肌层浸润深度70例,准确率为95.89%;对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0%。对75例病例的术前分期获得正确的诊断,准确率为91.46%,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Kappa指数为0.88(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改善病人的诊断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病理分期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丽琴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5期472-474,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症状出现较早、诊断较容易、预后较好。有研究报道,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无病存活率可达93%,5年总生存率可达9...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症状出现较早、诊断较容易、预后较好。有研究报道,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无病存活率可达93%,5年总生存率可达98%。尽管如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治疗 进展
原文传递
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41
7
作者 孙大为 张俊吉 +4 位作者 熊巍 刘珠凤 冷金花 朱兰 郎景和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索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LESSstagingoperationofendometrialcarcinoma)的可行性,以拓展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领域的应用。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自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共完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3例... 目的探索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LESSstagingoperationofendometrialcarcinoma)的可行性,以拓展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领域的应用。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自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共完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3例,无并发症发生,无失访病例,随访时间42d至6个月。手术技巧的改良主要是所有操作均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包括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操作以传统腹腔镜器械配合特殊单孔腹腔镜器械,电凝及切割组织采用智能能量器械来完成。结果3例子宫重量110—230g,平均155g,术后病理证实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14~26个,平均20.6个,手术时间145~169min,平均156-3min,术中出血量100~200ml,平均150ml,术后疼痛VAS评分2~5分,平均4分,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8~24h,平均14h,术后住院日3~5d,平均4d,术中后均未发生并发症,随访时间14d至6个月,术后随诊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自觉症状,二便如常,阴道分泌物正常,脐部伤口愈合良好,脐部伤口愈合为隐蔽伤口,未见明显瘢痕,3例患者阴道残端伤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完成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一种可行手术方式,但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更多样本的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子宫内膜癌 分期手术
原文传递
超声、CT及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粘膜层侵犯及淋巴转移的判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0
8
作者 蒋丽娜 李嘉舟 孟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100-102,127,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CT、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粘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已接受超声、CT、MRI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比较不... 目的比较超声、CT、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粘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已接受超声、CT、MRI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分期、粘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与病理分期符合度最高,为97.5%;8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肌层浸润58例,45例术前超声提示肌层受侵,44例CT提示受侵,52例MRI提示受侵;14例病理证实宫颈浸润,超声、CT、MRI分别检出16例、12例、15例;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9例,超声、CT、MRI分别检出2例、8例、10例。结论 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粘膜层侵犯、淋巴结转移评估方面效能最佳,CT次之,超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超声 CT MRI 分期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与ADC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晓鹏 曹崑 唐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MR图像三层结构(内膜、结合带、外带)在扩散成像上的各自特点,探讨子宫正常结构的扩散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关系,以及扩散成像是否有助于区别子宫内膜癌(EC)病灶与正常子宫内膜。方法正常子宫组16例,EC组14例...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MR图像三层结构(内膜、结合带、外带)在扩散成像上的各自特点,探讨子宫正常结构的扩散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关系,以及扩散成像是否有助于区别子宫内膜癌(EC)病灶与正常子宫内膜。方法正常子宫组16例,EC组14例,进行常规MRI扫描及横断面扩散成像扫描(b=1000s/mm2)。测量正常子宫三层结构和子宫内膜癌病灶的扩散信号强度,分别计算ADC值,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子宫三层结构的扩散图像信号强度有差异,内膜信号最高,外带最低,结合带与外带的差异肉眼不能分辨。三者ADC值有显著性差异,外带[(1.67±0.187)×10-3mm2/s]>内膜[(1.36±0.210)×10-3mm2/s)]>结合带[(1.13±0.128)×10-3mm2/s)]。扩散图像正常子宫内膜与EC病灶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ADC值差异有显著性,内膜[(1.36±0.210)×10-3mm2/s]高于EC病灶[(0.89±0.137)×10-3mm2/s]。结论正常子宫三层结构MR扩散能力存在较明显差异,内膜扩散信号强度最高,结合带ADC值最低。扩散加权图像有利于突出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ADC值测量对于扩散图像信号与正常子宫内膜相仿的子宫内膜癌病灶有一定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子宫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9
10
作者 曹德红 刘艳红 赖丽娥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6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6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76例患者中有6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增生36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黏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75.0%、85.5%,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的72.2%、25.0%、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诊断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慧敏 周涵 +3 位作者 钟玲 毛晓丽 王文 吕洪财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0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因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186例患者,均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其结果显示异常者行宫腔镜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阴道三维超声和宫...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因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186例患者,均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其结果显示异常者行宫腔镜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对不同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18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和正常者分别为69例、44例、30例、2例、21例和20例,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96%(60/69)、72.73%(32/44)、60.00%(18/30)、100.00%(2/2)和71.43%(15/21)。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内膜癌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09,x^(2)=18.178,x^(2)=11.769;P<0.05)。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Ⅰa期、Ⅰb期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08,x^(2)=100.008;P<0.05)。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能中,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524,x^(2)=57.483;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可准确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可对子宫内膜癌做出诊断及术前分期,并可为临床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镜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对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余小多 欧阳汉 +2 位作者 林蒙 周纯武 张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2-696,共5页
目的分析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变化,探讨新版分期标准下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的MRI资料,对比在2009和1988年FIGO分期标准下,MRI对各期子宫内膜... 目的分析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变化,探讨新版分期标准下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的MRI资料,对比在2009和1988年FIGO分期标准下,MRI对各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009年FIGO分期中,将肿瘤局限于内膜和侵犯深度〈1/2肌层合并为Ia期;将侵犯深度〉1/2肌层重新定义为Ib期;仅有宫颈腺体受累归为Ⅰ期;删除了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这一分期标准。以1988年FIGO分期为标准,MR/对Ia期、Ib期、Ic期、I期、Ⅱa期、Ⅱb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Ⅲc期、Ⅲ期和IVb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2%、79.4%、81.0%、84.1%、96.8%、90.5%、90.5%、92.1%、98.4%、92.1%、82.5%和98.4%。以2009年FIGO分期为标准,MRI对Ia期、Ib期、I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Ⅲc期、Ⅲ期和Ⅳb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9%、81.0%、88.9%、92.1%、98.4%、98.4%、92.1%、88.9%和98.4%。结论2009年FIGO分期标准在1988年FIGO分期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使MRI评价Ⅰ-Ⅲ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并进一步增加了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国际妇产科联盟 肿瘤分期 诊断
原文传递
Role of transvagin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被引量:37
13
作者 Liu Ying Tian Jia-wei +1 位作者 Xu Yi Cheng W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16-421,共6页
Backgrou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among women.Early diagnosis and correct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myometrial invasion ar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This ... Backgrou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among women.Early diagnosis and correct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myometrial invasion ar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features and time-intensity curves (TIC) of transvagin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differ from those of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for endometrial carcinoma,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linical role of transvaginal CEU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s Forty women with a normal uterus and 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were examinedby the transvaginal CEUS with SonoVue (Bracco,Imaging B.V,Switzerland).The enhancement patterns and TIC of lesion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of CEU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pathology.Results In the early and late enhanced stages,the intensity of enhancement of the normal endometrium was alway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yometrium,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normal endometrium and myometrium was clear.A total of 65.8% (52/79) of lesions presented with 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34.2% (27/79) presented with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60.8% (48/79) presented with hyperechoic enhancement,27.8% (22/79) presented with isoechoic enhancement,and 11.4% (9/79) presented with hypoechoic enhancement.The average arrival time,time to peak,rise time,half-wash out time of lesions were shorter than of normal endometrium (P 〈0.05).The average peak intensity,relative rise in intensity,half-wash out intensity of lesions were higher than of normal endometrium (P〈0.05).There were 49 (must be and may be present)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ultrasound (US); 24 cases were consistent with pathology results,16 cases were underestimated and 9 cases were overestimated.There were 72 (must be and may be present)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CEUS; 53 cases were consistent with pathology results,12 cases were underestimated and 7 cases w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al carcinoma TRANSVAGINAL CONTRAST ULTRASOUND DIAGNOSIS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曾靖 李艳 +6 位作者 金滢 单莹 王永学 尹婕 韩甜甜 宋晓 潘凌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4期454-462,共9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289例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子宫内膜癌腹膜...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289例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和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5岁,Ⅰ期224例(77.5%),Ⅱ期13例(4.5%),Ⅲ期45例(15.6%),Ⅳ期7例(2.4%)。289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30例(10.4%)有盆腔淋巴结转移;96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11例(11.5%)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复发21例(7.3%),死亡11例(3.8%),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34个月。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35 U/m L、非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为G3、深肌层浸润、肿瘤≥2 cm、宫颈间质受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阴道或宫旁受累是淋巴结转移率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值≥35 U/m L、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阴道或宫旁受累、附件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缩短无瘤生存时间(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附件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缩短总生存时间(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未转移者92.1%vs转移者65.3%,P=0.002,95%CI 0.078~0.552);虽不是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总生存率有高于淋巴结转移者的趋势(未转移者96.1%vs转移者70.0%,P=0.086,95%CI 0.039~1.238)。结论本研究发现:1)肿瘤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有预测意义,能够指导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进行淋巴结切除术,为个体化治疗奠定理论基础。2)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4
15
作者 甘会书 王凤永 +3 位作者 温中琼 李吉英 孙玉革 孙萍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黏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研究超声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黏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研究超声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3种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分期、黏膜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MRI对内膜癌分期、黏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最高,CT与超声的术前分期结果、判断黏膜层侵犯、淋巴结转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间、不同组织学类型间、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超声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特征患者的RI、PI及MVD指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t=4.956,t=7.002;P<0.05)。结论:MRI、CT及超声是子宫内膜癌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常用影像学手段,虽然超声检查符合率不及MRI,但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方便等优势,并且超声参数同样与子宫内膜癌微血管密度、临床病理间具有密切联系,具有早期诊断筛查以及术前病情初步评估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超声参数 子宫内膜癌 临床诊断 临床病理
下载PDF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33
16
作者 曹廷志 吴元赭 张宗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子宫内膜癌术前的准确分期,判断宫颈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其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文中探讨CT和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CT和MRI及手术病理资料。以手术病理分... 目的子宫内膜癌术前的准确分期,判断宫颈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其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文中探讨CT和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CT和MRI及手术病理资料。以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为标准,单纯CT和MRI为对照,评价CT和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31例晚期子宫内膜癌,CT和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率达87.1%,明显高于单纯CT(58.1%)和MRI检查(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38)。结论 CT和MRI联合检查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准确率高于单纯的CT、MIR检查,为临床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T MRI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性 被引量:33
17
作者 娄雪玲 周梅玲 +2 位作者 张占薪 张喜红 姚丽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80例子宫内...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逐渐降低(P<0.05),在不同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类型中表达有差异(P<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中表达为5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80.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子宫内膜仅有少量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为3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6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4种病理特征均有关(P<0.05)。结论 ER、PR、C-erbB-2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C-ERBB-2 KI-67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18
作者 祝洪澜 梁旭东 +2 位作者 王建六 崔恒 魏丽惠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对照研究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02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287例,分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A)组90例,和单纯分段诊刮(B)组197例... 目的对照研究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02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287例,分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A)组90例,和单纯分段诊刮(B)组197例,比较两组术前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判断宫颈受累的可靠性,比较两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的差别及3年和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A组术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7.8%(88/90),B组为88.8%(175/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受累估计的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97.8%,100%和97.6%;B组分别为65.3%,85.8%,74.4%和89.0%。A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为5.56%(5/90),B组为6.09%(12/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年总生存率为91.7%(33/36),5年总生存率为82.4%(14/17),B组分别为95.6%(87/91)和86.7%(39/45)。3年和5年总生存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可提高术前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可准确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情况,不增加患者腹腔冲洗液的阳性率,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分段诊刮 子宫内膜癌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定位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价值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立侠 欧阳汉 +3 位作者 吴令英 连世东 王爽 周纯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定位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观...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定位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观察连接带完整和部分中断对评价有无肌层浸润的价值。结果(1)MRI观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局限于内膜17例,浸润浅肌层60例,浸润深肌层40例,侵透浆膜5例。与病理结果对照,MRI对肿瘤局限于内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7%、94.3%和90.2%,浸润浅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64.6%、82.5%和70.5%,浸润深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77.9%和80.3%,浸透浆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99.1%和98.4%。(2)以连接带完整作为肿瘤局限于内膜的标准,与相应的病理结果对照,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9%、67.9%、73.1%、43.3%和97.3%。以连接带部分中断作为肌层浸润的标准,与相应的病理结果对照,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92.9%、73.1%、97.3%和43.3%。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定位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肿瘤浸润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2
20
作者 金晶 王燕 +5 位作者 段洁 黄燕明 余炜昶 冯同富 郎雁 杜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彻底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60例宫颈癌患者及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彻底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60例宫颈癌患者及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腹腔镜组),同期实施开腹手术的60例宫颈癌患者及4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89%,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淋巴结切除数目、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宫旁阴道断端无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子宫恶性肿瘤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