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乳的研究及其在制剂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于力 张钧寿 周建平 《药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491-497,共7页
综述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及其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制剂学领域的新应用。纳米乳是由油相、水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系统。粒径为10-100nm,具有很窄的粒径分布。近年来成为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纳米乳 制备方法 粒径 稳定性 应用
下载PDF
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海明 杨盛 +5 位作者 韦何雯 阙斐 徐广伟 董晓尉 张辉 冯凤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65-270,共6页
Pickering乳液是指由纳米/微米级粒子稳定的乳液。近年来,Pickering乳液因其独特的稳定性,以及在食品、药品中的包埋、载运和质地改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逐渐成为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结合食品级Pickering粒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了其稳... Pickering乳液是指由纳米/微米级粒子稳定的乳液。近年来,Pickering乳液因其独特的稳定性,以及在食品、药品中的包埋、载运和质地改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逐渐成为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结合食品级Pickering粒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了其稳定机制,包括三相接触角理论、吸附理论和空间屏障理论等,并分析了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和盐浓度等对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开发的一系列食品级Pickering粒子的制备方式、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情况,以期推动Pickering乳液在食品领域的研发及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纳米粒子 粒子稳定 缓释 载运体系
下载PDF
种子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邵谦 王成国 +1 位作者 郑衡 王建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57-61,共5页
种子乳液聚合法因具有乳液稳定性更好、粒径分布窄、易控制等优点,在乳胶粒子设计及制备各种功能性胶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备高固含量乳液及具有核壳结构乳液的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种子乳液的聚合工艺、聚合机理,... 种子乳液聚合法因具有乳液稳定性更好、粒径分布窄、易控制等优点,在乳胶粒子设计及制备各种功能性胶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备高固含量乳液及具有核壳结构乳液的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种子乳液的聚合工艺、聚合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聚合物网络机理、聚合物沉积机理、种子表面聚合机理和离子键合机理等,以及种子乳液聚合在乳胶粒子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种子乳液聚合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 乳液聚合 粒子设计
下载PDF
硅氧烷乳液聚合过程中大颗粒形成机理研究Ⅰ.阳离子型乳液的耐电解质稳定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英 刘香鸾 师彤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7,共4页
探讨了二甲基聚硅氧烷阳离子型乳液耐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型乳化剂并用进行乳液聚合,可以保护乳液粒子,防止由于电解质引起的乳液粒子的相互凝聚而形成大颗粒。
关键词 聚硅氧烷 阳离子 稳定性 乳液聚合
下载PDF
砂岩储层清水和污水混注对储层损害的实验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海涛 王永清 谭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39,143,共4页
注入水中乳化油含量和悬浮颗粒含量及粒径一直是控制砂岩油藏注入水水质的重要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原理,通过实验系统评价了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共存时乳化油滴浓度、固相颗粒含量及粒径、渗透率及注入孔隙体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高渗储层... 注入水中乳化油含量和悬浮颗粒含量及粒径一直是控制砂岩油藏注入水水质的重要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原理,通过实验系统评价了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共存时乳化油滴浓度、固相颗粒含量及粒径、渗透率及注入孔隙体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高渗储层吸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污水回注或清水、污水混注的砂岩地层,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共存比其单一存在时对地层吸水能力的损害要严重。当油滴粒径小于10μm时,岩心损害程度大于70%,油滴粒径大于30μm时,岩心损害程度低于50%。对于给定孔喉的岩心,有一个临界颗粒粒径。临界固相颗粒粒径随渗透率(即孔喉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而临界油滴粒径基本不随渗透率变化,粒径约为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污水回注 注水水质 乳化油 固相颗粒 储层损害 实验评价
下载PDF
高压微射流均质对姜黄素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伍敏晖 王磊 何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7,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建立4种(蛋白质类、多糖类、小分子合成乳化剂、磷脂类)稳定的姜黄素乳液运载体系。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Lumisizer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不同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乳化剂浓度对姜黄素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建立4种(蛋白质类、多糖类、小分子合成乳化剂、磷脂类)稳定的姜黄素乳液运载体系。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Lumisizer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不同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乳化剂浓度对姜黄素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乳化剂中吐温80对乳液的粒径影响最大,乳清蛋白次之,然后为卵磷脂和阿拉伯胶。当制备稳定的姜黄素乳液体系时,吐温80、乳清蛋白、卵磷脂和阿拉伯胶所需的均质压力分别为40,60,40 MPa和20 MPa;均质次数分别为6,4,4次和2次;质量分数分别为2%,2%,4%和4%。本文筛选的姜黄素乳液运载体系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姜黄素的功能食品及医药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微射流 姜黄素 乳液 粒径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多孔介质中孔喉级别乳状液的形成条件及黏弹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亚洲 王德民 +1 位作者 王志鹏 曹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采用岩心驱替实验模拟油藏中原油乳化过程,通过可视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乳状液形成机理,分析不同运移距离、乳化剂浓度和注入速度下形成乳状液的粒径分布及孔喉级别乳状液形成条件,通过测量形成的乳状液黏度、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研究乳状... 采用岩心驱替实验模拟油藏中原油乳化过程,通过可视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乳状液形成机理,分析不同运移距离、乳化剂浓度和注入速度下形成乳状液的粒径分布及孔喉级别乳状液形成条件,通过测量形成的乳状液黏度、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研究乳状液的黏弹性。研究表明:多孔介质中乳状液形成机理主要为残余油卡断作用和乳化剂溶液的剪切作用。当运移距离大于1/3倍注采井距、乳化剂浓度为0.4%~0.5%、注入速度为0.3~0.4 m L/min时,能够形成稳定性较好的孔喉级别乳状液。当乳化剂浓度为0.4%和0.5%、剪切速度为7.34 s-1时,乳状液黏度可达48.6~70.3 m Pa·s。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增大,乳状液黏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乳化剂 乳状液 形成条件 粒径 黏弹性
下载PDF
高含量聚苯胺水性微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美荣 李新贵 杨海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分批滴加单体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含量聚苯胺水性纳米微乳液及纳米粒子.所得微乳液中聚苯胺含量达1.0%(质量分数),是其他微乳液聚合的1.25~27.8倍.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聚苯胺纳米粒子的粒径、产率、相对分子质量、电导率等的影... 利用分批滴加单体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含量聚苯胺水性纳米微乳液及纳米粒子.所得微乳液中聚苯胺含量达1.0%(质量分数),是其他微乳液聚合的1.25~27.8倍.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聚苯胺纳米粒子的粒径、产率、相对分子质量、电导率等的影响.发现前后两次滴加的单体比例、酸浓度以及酸种类是主要影响因素.当滴加的单体比例为80:20、盐酸浓度为0.1 mol/L时,在20℃下反应24 h,可获得稳定的聚苯胺微乳液,放置至少半年不分层.该纳米聚苯胺的粒径为10~40nm,电导率为0.12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单体 高含量 微乳液聚合 水性 制备 粒径 合成工艺条件 电导率 酸浓度
下载PDF
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研究 Ⅰ.含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的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华 郑玉斌 王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2期56-58,70,共4页
通过“粒子设计”利用核壳乳液聚合技术以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制备出核壳结构的聚合物乳胶粒。其中,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南2,4-二羟基二笨甲酮和丙烯... 通过“粒子设计”利用核壳乳液聚合技术以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制备出核壳结构的聚合物乳胶粒。其中,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南2,4-二羟基二笨甲酮和丙烯酰氯制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此乳胶粒的吸收度大于同浓度下的功能型单体及2,4-二羟基二苯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 合成 乳液聚合 乳胶粒 紫外吸光度 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 丙烯酸酯
下载PDF
超微细SiO_2/ACR原位乳液聚合复合和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邬润德 童筱莉 +1 位作者 沈永亮 王锐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57,共3页
采用超微细SiO2 粒子作为种子进行聚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 ,初步探讨了此类种子乳液聚合的过程 ,分析了包覆机理 ,讨论了SiO2 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及残渣生成率的影响。用此种聚丙烯酸酯复合物和PVC树脂共混 ,结果比用纯聚丙烯酸酯与PVC树... 采用超微细SiO2 粒子作为种子进行聚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 ,初步探讨了此类种子乳液聚合的过程 ,分析了包覆机理 ,讨论了SiO2 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及残渣生成率的影响。用此种聚丙烯酸酯复合物和PVC树脂共混 ,结果比用纯聚丙烯酸酯与PVC树脂共混的材料有更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聚氯乙烯 二氧化硅 超微细粒子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合成均分散PMMA微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业仓 傅中 +1 位作者 罗时忠 孙益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81-984,共4页
在微波辐照下分别用阳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AIBA)和阴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过硫酸钾 (KPS)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均聚 ,合成出表面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无皂均分散高分子微球 ,讨论了引发剂的种类、加热方式... 在微波辐照下分别用阳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AIBA)和阴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过硫酸钾 (KPS)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均聚 ,合成出表面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无皂均分散高分子微球 ,讨论了引发剂的种类、加热方式、单体的浓度对聚合反应的速率、微球的大小和均匀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AIBA引发剂有利于聚合反应速率提高 ,粒子粒径减小 ,粒子数增多 ;单体浓度增加 ,转化速率减慢 ,粒径增大。与水浴加热相比 ,微波辐照缩短反应时间 ,得到粒径较小、粒子数较多的胶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合成 均分散PMMA微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波辐照 反应机理
下载PDF
PHMS/BA复合乳液的研究——PHMS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及聚合反应机理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世强 彭慧 +1 位作者 李盛彪 孙争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 (PHMS)与丙烯酸丁酯 (BA)进行乳液共聚 ,制得一种新型的 PHMS/ BA复合聚合物乳液。对聚合反应机理、产物的结构作了考察 ;并详细讨论了 PHMS浓度对该复合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乳液的粒径、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 (PHMS)与丙烯酸丁酯 (BA)进行乳液共聚 ,制得一种新型的 PHMS/ BA复合聚合物乳液。对聚合反应机理、产物的结构作了考察 ;并详细讨论了 PHMS浓度对该复合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乳液的粒径、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反应中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及双键自加成反应 ;随 PHMS浓度增加 ,聚合反应速率减慢 ,乳液粒径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聚硅氧烧 丙烯酸丁酯 复合乳液 反应速率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林祥福 陈建福 《染料与染色》 CAS 2010年第3期47-49,共3页
采用预聚体法,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了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NCO/OH比、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中和度、乙二胺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O/OH比的增大,乳液粒径增大;随着D... 采用预聚体法,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了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NCO/OH比、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中和度、乙二胺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O/OH比的增大,乳液粒径增大;随着DMPA用量和中和度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减小;随着乙二胺用量的增大,乳液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油墨 乳液 粒径
下载PDF
聚合物乳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对乳液粘度及固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储富祥 Alain GUYOT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4,共4页
合成了4种粒径分别为75nm、135nm、340nm和477nm的单分散乳液。研究了上述单分散乳液以及它们的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与合成的多分散乳液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多分散的聚合物乳液,当大粒子的质量分数为80... 合成了4种粒径分别为75nm、135nm、340nm和477nm的单分散乳液。研究了上述单分散乳液以及它们的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与合成的多分散乳液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多分散的聚合物乳液,当大粒子的质量分数为80%时,聚合物粒子的堆砌密度最大,固体含量最高,乳液粘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乳液 粒径 粘度 固体含量
下载PDF
乳化炸药基本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国财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多用光学显微镜测定乳化炸药基本粒子的大小及分布,讨论了影响基本粒子大小的分散剂的性质;从统计学观点讨论了基本粒子大小的表示方法,并计算了各种统计平均粒径;提出了关于乳化炸药基本粒子均匀度的概念和量化公式.
关键词 乳化炸药 粒度分布 炸药 基本粒子
下载PDF
单组分水性环氧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晓冬 陈志明 董劲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环氧树脂/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单组分自乳化环氧乳液。考察了环氧树脂分子量、功能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的环氧乳液稳定性、粒子结构、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量环氧树脂E-06和... 采用环氧树脂/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单组分自乳化环氧乳液。考察了环氧树脂分子量、功能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的环氧乳液稳定性、粒子结构、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量环氧树脂E-06和E-03配合使用,甲基丙烯酸单体含量44%,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8.4%,合成的环氧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黏度适中、粒径小,适于工业涂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乳液 接枝聚合 储存稳定性 粒径
下载PDF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连续引发丙烯腈与丙烯酸乙酯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正辉 王红娟 胡星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76,80,共4页
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在低温下研究了丙烯腈 (M1)和丙烯酸乙酯 (M2 )的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和乳化剂浓度增大 ,单体的转化速度加快、聚合物分子量增大、乳液更为稳定。用激光粒径分... 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在低温下研究了丙烯腈 (M1)和丙烯酸乙酯 (M2 )的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和乳化剂浓度增大 ,单体的转化速度加快、聚合物分子量增大、乳液更为稳定。用激光粒径分析仪考察了 2 0℃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大小的变化 ,发现聚合过程中的成核和增长均在胶束中进行 ,以及单体液滴在高转化率时仍存在。这两种单体的乳液共聚合的竞聚率也得到确定 :r1=1.90 ,r2 =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引发体系 连续引发 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 乳液共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剂 乳胶粒子 竞聚率
下载PDF
球形钴酸锂的乳液法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志奇 于利红 +3 位作者 郑曦 朱文涛 陈立泉 邱新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185-2188,共4页
采用一种特殊乳液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CoO2.分别研究了一次颗粒尺寸、烧结时间对于二次造粒的影响.还对LiCoO2球体内部的结构进行了SEM和HRTEM研究,发现一次颗粒非常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晶体边界区域没有明显的非晶相区,也... 采用一种特殊乳液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CoO2.分别研究了一次颗粒尺寸、烧结时间对于二次造粒的影响.还对LiCoO2球体内部的结构进行了SEM和HRTEM研究,发现一次颗粒非常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晶体边界区域没有明显的非晶相区,也没有纳米级别的孔洞、裂缝.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900℃烧结4h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容量(143mAh·g-1)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钴酸锂 乳液法 二次造粒 锂离子电池 内部结构 HRTEM
下载PDF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玉标 刘国军 +2 位作者 刘素花 于晓茹 罗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7,共5页
采用半连续单体滴加法合成了粒径约40 nm分布均一的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配比、用量及反应型乳化剂V-20S的引入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跟踪测试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粒径的变化,探讨了聚合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粒径大小和分布... 采用半连续单体滴加法合成了粒径约40 nm分布均一的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配比、用量及反应型乳化剂V-20S的引入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跟踪测试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粒径的变化,探讨了聚合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以MS-1/SDS/OP-10为乳化剂且质量比为0.7∶0.2∶0.5所制备微乳液性能较好,反应型乳化剂V-20S用量为0.6%,乳化剂总用量为3%时,合成出的乳液粒径为43.1 nm,乳液聚合稳定性好,涂膜附着力为1级,耐水时间超过5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微乳液 乳化剂 粒径
下载PDF
乳化剂对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勇飞 尹明明 陈福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结构对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种类选定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水乳剂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 以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结构对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种类选定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水乳剂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稳定性增强,粒径大小可作为筛选乳化剂最佳用量的指标;乳化剂的HLB值与水乳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关系密切;乳化剂的结构和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存在相关性,适当增加亲油性的饱和碳链长度,有助于提高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进而获得稳定的水乳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乳剂 亲水亲油平衡值 乳化剂 粒径 物理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