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就业效应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会政
丁媛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42,共13页
本文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了GVC就业效应分析模型,对中国参与GVC不同模式的就业拉动量进行测算,并通过结构分解法分析不同参与模式下拉动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后向参与率高于前向参与率,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及服务业...
本文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了GVC就业效应分析模型,对中国参与GVC不同模式的就业拉动量进行测算,并通过结构分解法分析不同参与模式下拉动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后向参与率高于前向参与率,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及服务业主要以前向模式参与GVC,制造业主要以后向模式参与GVC;制造业是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拉动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对总体和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拉动能力最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高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拉动能力最强;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是就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就业量受技术水平提高的影响较小,后向参与模式中,国外增加值率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参与模式
就业拉动效应
SDA分解
原文传递
技术溢出视角下新能源开发的就业效应分析——以中国海洋能为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赵领娣
郝亚如
李荣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为缓解传统能源资源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导致"技术进步型失业"。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海洋能为例,从技术溢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行业间技术距离公式得到海洋能...
为缓解传统能源资源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导致"技术进步型失业"。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海洋能为例,从技术溢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行业间技术距离公式得到海洋能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洋能源开发技术经费收入增加对本行业就业具有创造效应;通过直接的知识性与产业关联性机制同时伴有市场性溢出特点,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各行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由此产生的就业效果显著;通过间接的知识性溢出与产业关联性溢出机制对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较弱。为进一步增强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为沿海地区带来"资源福利",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效应
就业效应
海洋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就业效应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会政
丁媛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42,共13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能源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匹配性研究"(15JGC147)
文摘
本文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了GVC就业效应分析模型,对中国参与GVC不同模式的就业拉动量进行测算,并通过结构分解法分析不同参与模式下拉动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后向参与率高于前向参与率,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及服务业主要以前向模式参与GVC,制造业主要以后向模式参与GVC;制造业是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拉动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对总体和低技术劳动力就业的拉动能力最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高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拉动能力最强;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是就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就业量受技术水平提高的影响较小,后向参与模式中,国外增加值率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参与模式
就业拉动效应
SDA分解
Keywords
Global Value Chain (GVC)
Participation Patterns
employmenteffects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DA)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752.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技术溢出视角下新能源开发的就业效应分析——以中国海洋能为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赵领娣
郝亚如
李荣杰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073150)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资助
文摘
为缓解传统能源资源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导致"技术进步型失业"。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海洋能为例,从技术溢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行业间技术距离公式得到海洋能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洋能源开发技术经费收入增加对本行业就业具有创造效应;通过直接的知识性与产业关联性机制同时伴有市场性溢出特点,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各行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由此产生的就业效果显著;通过间接的知识性溢出与产业关联性溢出机制对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较弱。为进一步增强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为沿海地区带来"资源福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效应
就业效应
海洋能
Keywords
New energ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echnological spillover effect
employmenteffect
Marine energy
分类号
F4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9.2
F224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就业效应研究
刘会政
丁媛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2
技术溢出视角下新能源开发的就业效应分析——以中国海洋能为例
赵领娣
郝亚如
李荣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