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罗跃嘉 古若雷 +1 位作者 陈华 黄淼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形成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和脑成像...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形成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和脑成像研究表明,恐惧、厌恶、愤怒、惊讶、快乐、悲伤等基本情绪在表达和识别上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孤独症与"男性脑"的特征相关,抗抑郁药百忧解对抑郁症儿童的治疗作用;在自我意识的研究领域,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灵长类的自我意象、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化等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决策的研究最近成为亮点之一,主要包括强互惠合作、风险决策、跨期选择以及品牌决策等方面;在道德的脑机制研究中,重点涉及了道德判断与捐赠行为的神经基础。文章最后展望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情绪调控 情绪障碍 自我意识 经济决策 道德
下载PDF
突发事件短视频舆情演化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璟浩 王有峰 聂卉梓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2-164,180,共14页
在突发事件中,公众已开始习惯利用短视频平台来发布危机信息、跟踪危机事态、表达情感等,这给舆情研究带来了很大挑战,特别是面对海量、高频的短视频舆情数据时,快速推断和把握其演化规律对应急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 在突发事件中,公众已开始习惯利用短视频平台来发布危机信息、跟踪危机事态、表达情感等,这给舆情研究带来了很大挑战,特别是面对海量、高频的短视频舆情数据时,快速推断和把握其演化规律对应急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突发事件短视频舆情演化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短视频的采集、压缩、生命周期划分、账号类型统计、视频类型标注、情感倾向计算及主题挖掘等功能。通过利用“郑州特大暴雨”案例数据,对提出的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能很好地完成短视频舆情演化分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演化分析 情感倾向 应急决策
下载PDF
Rational and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the Emotional Decision Making in Visual Recognition of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s with M.A.R.I.E.: First Half
3
作者 Philippe Granato Shreekumar Vinekar +1 位作者 Jean-Pierre Van Gansberghe Raymond Bruyer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4年第3期223-264,共42页
Context: The adv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requires modeling prior to its implementation in algorithms for most human skills. This observation requires us to have a detailed and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i... Context: The adv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requires modeling prior to its implementation in algorithms for most human skills. This observation requires us to have a detailed and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faces of verbal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s. The progress of AI is significant on the verbal level but modest in terms of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emotions even if this functionality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humans and is omnipresent in our daily lives. Dysfunction in the ability for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s is present in many brain pathologies encountered by psychiatrists, neurologists, psychotherapists,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social workers. It cannot be objectively verified and measured due to a lack of reliable tools that are valid and consistently sensitive. Indeed, the articles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Visual-Facial-Emotions-Recognition (ViFaEmRe), suffer from the absence of 1) consensual and rational tools for continuous quantified measurement, 2) operational concepts. We have invented a software that can use computer-morphing attempting to respond to these two obstacles. It is identified as the Method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Integration of Emotions (M.A.R.I.E.). Our primary goal is to use M.A.R.I.E. to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y of ViFaEmRe in normal healthy subjects by standardizing the measurements. Then, it will allow us to focus on subjects manifesting abnormalities in this ability. Our second goal is to make our contribution to the progress of AI hoping to add the dimension of recognition of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s. Objective: To study: 1) categorical vs dimensional aspects of recognition of ViFaEmRe, 2) universality vs idiosyncrasy, 3) immediate vs ambivalent Emotional-Decision-Making, 4) the Emotional-Fingerprint of a face and 5) creation of population references data. Methods: With M.A.R.I.E. enable a rational quantified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Visual-Acuity (EVA) of 1) a) an individual observer, b) in a population aged 20 to 70 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E. UNIVERSALITY Idiosyncrasy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 Fingerprint emotional decision-making Limbic Lobe
下载PDF
Rational and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Fingerprint, Emotional-Quotient and Categorical vs Proportional Recognition of Facial Emotions with M.A.R.I.E., Second Half
4
作者 Philippe Granato Shreekumar Vinekar +1 位作者 Jean-Pierre Van Gansberghe Raymond Bruyer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4年第4期400-450,共51页
Context: The adv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requires modeling prior to its implementation in algorithms for most human skills. This observation requires us to have a detailed and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i... Context: The adv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requires modeling prior to its implementation in algorithms for most human skills. This observation requires us to have a detailed and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faces of verbal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s. The progress of AI is significant on the verbal level but modest in terms of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emotions even if this functionality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humans and is omnipresent in our daily lives. Dysfunction in the ability for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s is present in many brain pathologies encountered by psychiatrists, neurologists, psychotherapists,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social workers. It cannot be objectively verified and measured due to a lack of reliable tools that are valid and consistently sensitive. Indeed, the articles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Visual-Facial-Emotions-Recognition (ViFaEmRe), suffer from the absence of 1) consensual and rational tools for continuous quantified measurement, 2) operational concepts. We have invented a software that can use computer-morphing attempting to respond to these two obstacles. It is identified as the Method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Integration of Emotions (M.A.R.I.E.). Our primary goal is to use M.A.R.I.E. to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y of ViFaEmRe in normal healthy subjects by standardizing the measurements. Then, it will allow us to focus on subjects manifesting abnormalities in this ability. Our second goal is to make our contribution to the progress of AI hoping to add the dimension of recognition of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s. Objective: To study: 1) categorical vs dimensional aspects of recognition of ViFaEmRe, 2) universality vs idiosyncrasy, 3) immediate vs ambivalent Emotional-Decision-Making, 4) the Emotional-Fingerprint of a face and 5) creation of population references data. Methods: M.A.R.I.E. enables the rational, quantified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 Visual Acuity (EVA) in an individual observer and a population aged 20 to 70 years. Mean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E. Universality Idiosyncrasy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 Fingerprint emotional decision-making Limbic Lobe
下载PDF
护士长决策风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耿玉芳 周利华 王维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调查护士长决策风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拔、评价、培训护士长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安徽省389名护士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智力量表、一般决策风格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长常用的决策风格依次... 目的调查护士长决策风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拔、评价、培训护士长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安徽省389名护士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智力量表、一般决策风格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长常用的决策风格依次为理智型(4.09±0.76)、依赖型(3.61±0.67)、直觉-冲动型(2.89±0.55)、逃避型(2.45±0.8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绪的运用、学位(学士以上)、户籍所在地(城市)为理智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学历(大专以下)和户籍所在地(城市)为逃避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情绪的运用、职务(副护士长)为依赖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自我情绪监测为直觉-冲动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士长的决策风格值得重视,尤其是低学历、低职务的护士长,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士长“理智型”决策管理能力,完善其决策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决策风格 情绪智力 理智型 依赖型 直觉-冲动型 逃避型 决策管理
下载PDF
竞争环境下研发企业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绩效:双路径模型检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树文 罗瑾琏 +1 位作者 梁阜 胡文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5,I0021,I0022,共10页
组织情绪能力是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研究的新型主题,它可能为组织绩效均势提供情绪动力或情绪障碍。既有研究并未明晰该动力或障碍机制。本文基于情绪事件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以427名研发企业管理者为被试,探讨了组织情绪能力对组织绩效影... 组织情绪能力是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研究的新型主题,它可能为组织绩效均势提供情绪动力或情绪障碍。既有研究并未明晰该动力或障碍机制。本文基于情绪事件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以427名研发企业管理者为被试,探讨了组织情绪能力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双路径与边界条件。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ping、结构方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发现:(1)外部互动在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绩效间发挥强化链接效应;(2)决策参与在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绩效间发挥抑制链接效应;(3)环境竞争性在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绩效间,以决策参与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以外部互动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中不起显著调节效应。研究从内外部组织行为的对偶路径中,揭示了组织情绪能力对组织绩效影响关系的强化与抑制路径,为组织管理实践扬长避短提供可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情绪能力 外部互动 决策参与 环境竞争性 组织绩效
下载PDF
“博学而约礼”:大学生学习投入潜在类别与负责任决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陈兆军 叶正飞 郭建鹏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负责任决策作为社会情感能力的关键要素,有助于个体增强道德责任感和做出建设性选择。学习投入是大学生能力发展结果的重要预测变量,探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习投入类型及其与负责任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 负责任决策作为社会情感能力的关键要素,有助于个体增强道德责任感和做出建设性选择。学习投入是大学生能力发展结果的重要预测变量,探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习投入类型及其与负责任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路径。以101所本科高校的70678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探讨大学生学习投入类型及其对负责任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投入可以被聚类为全面投入型、相对均衡型、师生疏离型、被动投入型、全面脱离型五种类型,不同类型在负责任决策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全面投入型表现最好,其次是相对均衡型和师生疏离型,被动投入型和全面脱离型表现最差。高校应该积极营造促进大学生负责任决策的环境和氛围,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和负责任意识,指导其做出更加周全和理智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投入 社会情感能力 负责任决策 潜在剖面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压力条件下飞行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燕青 周士琦 李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513-5518,共6页
为了提高飞行学员的决策绩效,探究飞行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在不同时间压力条件下对其决策绩效的影响,采用Flight Simulator飞行软件和眼动仪,模拟不同时间压力下的进近着陆飞行场景,利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测量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对决... 为了提高飞行学员的决策绩效,探究飞行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在不同时间压力条件下对其决策绩效的影响,采用Flight Simulator飞行软件和眼动仪,模拟不同时间压力下的进近着陆飞行场景,利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测量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对飞行学员的决策绩效产生负向影响;飞行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对其注视方式和决策绩效均有显著影响;飞行学员的平均注视时间在其情绪稳定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其注视次数在情绪稳定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通过提高飞行学员的情绪稳定性,进一步影响其注视方式和决策绩效,从而可以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时间压力 情绪稳定性 注视方式 决策绩效
下载PDF
客运场所群体情感氛围智能计算与应急决策分析
9
作者 邵帅 陈奕杉 +2 位作者 广田薰 郭湛 戴亚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1期90-97,共8页
为实现对铁路客运场所安全监控中潜在风险的识别,针对群体情感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客运场所群体情感氛围智能计算的应急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客运场所旅客群体情感氛围的计算与分析模型,该模型由群体情感氛围量化模型和群体情... 为实现对铁路客运场所安全监控中潜在风险的识别,针对群体情感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客运场所群体情感氛围智能计算的应急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客运场所旅客群体情感氛围的计算与分析模型,该模型由群体情感氛围量化模型和群体情感氛围分析模型两部分组成;基于上述模型,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风险等级估计,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响应。通过在IEMOCAP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多人场景中的群体情感变化,可为铁路客运场所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计算 群体情感氛围 熵值法 应急决策 智能运营
下载PDF
情绪背景和社会预期对社会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芹 白学军 李士一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探讨不同情绪背景对社会经济决策中社会预期效应的影响。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不同效价的电影片段(正性、负性和中性)诱发相应的目标情绪。通过操作社会规范性信息启动被试对分配方案公平性的不同预期。结果发... 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探讨不同情绪背景对社会经济决策中社会预期效应的影响。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不同效价的电影片段(正性、负性和中性)诱发相应的目标情绪。通过操作社会规范性信息启动被试对分配方案公平性的不同预期。结果发现:在负性和中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不公平分配。在正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和低预期组面对不公平提议时的接受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正性情绪背景使社会预期效应发生改变,回应者对分配方案的高预期不再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 情绪背景 最后通牒博弈 决策
下载PDF
初产妇母乳喂养负性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冀璇 殷欣 +2 位作者 贺利平 陈爱香 张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9期43-47,共5页
目的了解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的负性情感体验,探讨其在哺乳过程中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方法以社会生态模型为理论指导,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符合要求的初产妇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结果提炼出自我情感体验、人际交往体验和环境应... 目的了解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的负性情感体验,探讨其在哺乳过程中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方法以社会生态模型为理论指导,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符合要求的初产妇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结果提炼出自我情感体验、人际交往体验和环境应激引发的心理体验3个方面共9个主题。分别为习得性无助、内疚感、自我良好感丧失、自我感受负担;决策困难、孤军奋战的无奈、求助不能;自尊受挫、哺乳需要与社会要求的冲突感。结论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负性情感体验由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继续建立和稳固母乳喂养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情感体验 质性研究 自我感受负担 决策困难
下载PDF
博弈游戏中儿童的情感决策及推理原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3,共8页
情感决策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并与儿童之后的学业成就、同伴关系等具有密切和特定的关系。博弈任务是对儿童情感决策发展研究的主要范式,本研究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经典博弈理论对4—5岁儿童进行情感决策研... 情感决策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并与儿童之后的学业成就、同伴关系等具有密切和特定的关系。博弈任务是对儿童情感决策发展研究的主要范式,本研究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经典博弈理论对4—5岁儿童进行情感决策研究,进而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情感决策的推理原则。研究发现,4—5岁儿童的博弈游戏要约数高于国外已有研究数据,半数以上被试表现出了公平分配的决策行为,博弈得分没有显著性别差异;4—5岁儿童的博弈游戏策略主要为自我关注推理和需要定向推理这两类推理类型,策略类型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孩以需要定向推理为主,男孩两类推理类型各半;4—5岁儿童博弈游戏中情感决策的心理基础为基于联合意图性的亲社会推理。研究表明,中国4—5岁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在联合意图性认知表征、自我—他人等价性社会递归推理的基础上,随着文化认同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更具有群体意识的、基于社会规范的道德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情感决策 联合意图性
原文传递
12~17岁青少年的决策表现:基于爱荷华博弈任务
13
作者 许盼盼 沈慧欣 +1 位作者 张凤华 张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16,共7页
青少年早期还是青少年后期具备优势决策的能力存在分歧。通过改编版的爱荷华博弈任务,探究12岁~17岁的青少年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已经具备了优势决策的能力,在青少年中期决策能力最好,而在青少年后期决策表现最差,这... 青少年早期还是青少年后期具备优势决策的能力存在分歧。通过改编版的爱荷华博弈任务,探究12岁~17岁的青少年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已经具备了优势决策的能力,在青少年中期决策能力最好,而在青少年后期决策表现最差,这说明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决策能力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青少年倾向于选择损失频率低的纸牌,出现了显著的“B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决策 爱荷华博弈任务 B牌效应
下载PDF
情绪影响决策中公平性偏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泳红 徐蕾 汪云鹏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11期644-653,共10页
本研究利用实验法,通过将情绪诱导操作引入简化版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范式,考察了不同情绪效价对决策公平性偏好的影响。研究以250名大学生为被试,共分为两项实验,分别采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和相应的情绪视频作为情绪诱导材料。实... 本研究利用实验法,通过将情绪诱导操作引入简化版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范式,考察了不同情绪效价对决策公平性偏好的影响。研究以250名大学生为被试,共分为两项实验,分别采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和相应的情绪视频作为情绪诱导材料。实验一为单因素三水平(正性情绪、中性情绪、负性情绪诱导)的被试间设计,实验二为单因素四水平(愉快情绪、中性情绪、悲伤情绪、愤怒情绪)的被试间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情绪效价下人们对决策的公平性偏好不同:正性效价情绪下实验者更倾向于意图公平,而负性效价情绪下更倾向于结果公平;正性情绪中愉快情绪下实验者更倾向于意图公平,而负性情绪中,人们在愤怒和悲伤情绪下更倾向于结果公平。由此可见,情绪的确在个体的决策公平性偏好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效价 公平偏好 最后通牒博弈 决策
下载PDF
基于行为理论的政府旅游门户网站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晓芳 邓丰慧 刘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88-293,313,共7页
目的为解决政府旅游门户网站内容、结构逻辑不清、信息互动形式较差等问题,以引导用户行为决策为最终目的,基于行为理论探究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政府旅游门户网站设计策略。方法首先分析行为理论在政府旅游门户网站中的研究现状,总... 目的为解决政府旅游门户网站内容、结构逻辑不清、信息互动形式较差等问题,以引导用户行为决策为最终目的,基于行为理论探究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政府旅游门户网站设计策略。方法首先分析行为理论在政府旅游门户网站中的研究现状,总结用户使用此类网站时的行为特征和情感体验;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政府旅游门户网站在用户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设计经验;梳理出塑造用户情感认知并引导其行为决策的设计策略,并通过随州市旅游门户网站的应用实践验证提出设计策略的有效性。结论实践证明基于行为理论提出的塑造用户情感认知和引导用户行为决策的设计策略,可以完善政府旅游门户网站的内容结构规划和互动形式创新,积极引导用户旅游行为决策的制定,从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增长,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旅游门户网站 行为理论 情感认知 行为决策
下载PDF
基于情绪与认知的人机交互中的情感决策研究
16
作者 王玉友 陈俊杰 赵涓涓 《软件导刊》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情感信息处理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让计算机具有类人的情绪、能与人进行有情感的交互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之一。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情感与认知的学习决策思想,提出了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人机交互中的情感决策,并将该情感... 情感信息处理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让计算机具有类人的情绪、能与人进行有情感的交互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之一。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情感与认知的学习决策思想,提出了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人机交互中的情感决策,并将该情感决策思想在情感智能体寻找目标情感的仿真试验中进行了验证,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 人工情感 情感决策
下载PDF
基于情感强度的自动驾驶车辆决策机制探究
17
作者 张俊友 任文浩 李思贤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5-1053,共9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混行将成为常态。为使车辆安全高效行驶,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机制须与人类决策一致。危险工况下的驾驶决策复杂,紧张恐惧等情感也是驾驶决策不可忽视的因素。以一典型...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混行将成为常态。为使车辆安全高效行驶,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机制须与人类决策一致。危险工况下的驾驶决策复杂,紧张恐惧等情感也是驾驶决策不可忽视的因素。以一典型危险场景为例,利用虚拟驾驶实验还原场景,对场景内驾驶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包括情感强度等输入指标的改进PSO-LSSVM驾驶决策模型,探究情感强度对驾驶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决策模型中加入情感强度指标可提高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危险工况 情感强度 决策机制 PSO-LSSVM
下载PDF
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建明 王丛丛 吴龙昌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56,共19页
影响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绿色诉求广告可以分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相对于理性诉求,情感诉求往往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有更重要的影响。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注重绿色广告信息中情感诉求的表达,在新时代的绿色诉求广告中异常重要和关键。... 影响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绿色诉求广告可以分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相对于理性诉求,情感诉求往往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有更重要的影响。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注重绿色广告信息中情感诉求的表达,在新时代的绿色诉求广告中异常重要和关键。基于情感行为反应理论和购买决策过程理论,提出绿色情感诉求-内外情景变量-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假设;以节能环保冰箱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为例,400个有效被试参加4×2×2个实验组,通过网络在线实验收集一手数据;运用方差分析模型和阶层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重点探究正面情感诉求与负面情感诉求之间的差异,并验证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情感诉求中传递正面情感诉求更能产生积极效果,即相对于负面情感诉求(负能量),正面情感诉求(正能量)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更显著;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不受消费者与情感对象间心理距离的影响,即自豪诉求与赞赏诉求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内疚诉求与鄙视诉求的影响也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广告态度和感知价值能显著中介绿色情感诉求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对比两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广告态度的中介效应更大,中介路径也更重要;不同情景特征消费者对绿色情感诉求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不同,对于高绿色涉入度、高儒家价值观消费者,绿色情感诉求对其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更显著;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对解释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直接路径不存在调节作用,但对于感知价值与购买意向这一间接路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绿色情感诉求策略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情感诉求 绿色购买决策过程 绿色涉入度 儒家价值观 心理距离
原文传递
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与量表编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兆军 郭建鹏 吕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51,共8页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试测题项,分别对试测和重测回收的本科大学生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并确定大学...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试测题项,分别对试测和重测回收的本科大学生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并确定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正式量表。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的4个因子:自我关系能力、他人关系能力、集体关系能力、负责任决策能力,累积解释总变异的74.202%;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四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12.216,P<0.001,TLI=0.940,CFI=0.946,RMSEA=0.067),总体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967,间隔半年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443(P<0.01),效标关联效度分析显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浮力呈正相关关系(r=0.596,P<0.01)。结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是大学生建构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三重关系的能力,并做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决策的能力。据此编制的4个维度26个题项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不仅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对评估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 三重自我建构 成年初显期 负责任决策
下载PDF
社会排斥对动态风险决策的影响: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四华 王岑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8-462,576,共6页
目的:考察社会排斥对动态风险决策的影响以及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一采用网络掷球任务和仿真气球冒险任务,考察社会排斥对动态风险决策的影响;实验二采用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筛选惯用认知重评策略和惯用表达抑制... 目的:考察社会排斥对动态风险决策的影响以及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一采用网络掷球任务和仿真气球冒险任务,考察社会排斥对动态风险决策的影响;实验二采用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筛选惯用认知重评策略和惯用表达抑制策略的被试,进一步考察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排斥影响动态风险决策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实验一发现,社会排斥组的负性情绪和风险偏好显著高于社会接纳组。实验二发现,惯用认知重评策略组被试因社会排斥引起的负性情绪以及社会排斥对风险决策的影响要显著小于惯用表达抑制策略组。结论: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导致风险寻求,且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可以调节社会排斥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仿真气球冒险任务 习惯性情绪调节策略 风险决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