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力的概念隐喻表征:来自大小与颜色隐喻的证据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惠兰 何先友 +1 位作者 赵雪汝 张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9-949,共11页
采用Stroop和内隐联想范式,从多重隐喻角度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权力的大小隐喻及颜色隐喻,包括2个实验。实验1探讨汉语中权力概念能否启动大小隐喻表征。实验1a发现在高权力用大号字体、低权力用小号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反应时更短;实验1b... 采用Stroop和内隐联想范式,从多重隐喻角度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权力的大小隐喻及颜色隐喻,包括2个实验。实验1探讨汉语中权力概念能否启动大小隐喻表征。实验1a发现在高权力用大号字体、低权力用小号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反应时更短;实验1b发现被试进行高权力与大方块属性词联结、低权力与小方块属性词联结的反应时更短;实验2探讨汉语中权力概念能否启动颜色隐喻表征。实验2a发现高权力用金色、低权力用灰色呈现时被试的反应时更短;实验2b发现被试进行高权力与金色方块属性词联结、低权力与灰色方块的属性词联结的反应时更短。该研究结果表明:在Stroop和内隐联想范式中,抽象的权力概念可以通过大小、颜色进行隐喻表征。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倾向于将高权力用大、金色进行隐喻表征,而将低权力用小、灰色进行隐喻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大小隐喻 颜色隐喻 具身认知 概念隐喻理论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消费者行为 被引量:18
2
作者 魏华 段海岑 周宗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94-1306,共13页
具身理论已经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相关研究却非常匮乏。为了推动国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从视觉、触觉、味觉和运动知觉这几个方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视觉特征方面,主要考察了上下... 具身理论已经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相关研究却非常匮乏。为了推动国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从视觉、触觉、味觉和运动知觉这几个方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视觉特征方面,主要考察了上下、左右和大小特征的作用;在触觉方面,主要考察了软硬、重量和温度的作用,在味觉方面,主要考察了甜和苦的作用;在运动知觉方面,主要考察了上下运动、趋近远离运动和关闭动作的作用。最后,根据以往研究的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特征
下载PDF
启动任务中重量与权力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武悦 王爱平 +1 位作者 蒋奖 古丽扎·伯克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究在启动任务中权力概念与重量概念之间的关系。实验1考察权力概念是否能启动重量概念。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权力概念的加工对重量概念有影响;实验2考察重量概念是否能启动权力概念,采用单因素被试...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究在启动任务中权力概念与重量概念之间的关系。实验1考察权力概念是否能启动重量概念。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权力概念的加工对重量概念有影响;实验2考察重量概念是否能启动权力概念,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重量概念对权力概念的加工有正启动效应。结论:权力概念具身于重量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重量 具身认知 隐喻 启动效应
下载PDF
英语词素构词的体验性认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法春 肖德法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7,共6页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本文从英语词素构词的视角阐释了构词中意义的生成反映出人类的认知往往首先是从人自身的身体感知和空间感知开始,然后向内延伸到人的心智、向外延伸到外部环境的体验性认知规律。研究采用事件域...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本文从英语词素构词的视角阐释了构词中意义的生成反映出人类的认知往往首先是从人自身的身体感知和空间感知开始,然后向内延伸到人的心智、向外延伸到外部环境的体验性认知规律。研究采用事件域认知模型(ECM)为分析工具揭示了词素构词的换喻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素 体验性认知 换喻
下载PDF
书法的身体维度及其美学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国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当代身体美学的建立与发展,为理解书法艺术和身体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身体的角度理解书法包含书法艺术的具身化认知,书法艺术的身体经验和书法艺术的"修身"功能三个维度。从身体的角度理解书法,为当代的书法艺术的良性... 当代身体美学的建立与发展,为理解书法艺术和身体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身体的角度理解书法包含书法艺术的具身化认知,书法艺术的身体经验和书法艺术的"修身"功能三个维度。从身体的角度理解书法,为当代的书法艺术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更可以促进艺术与生活的整合,达成生活即审美的社会理想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具身认知 身体经验 修身 生活美学
下载PDF
肢体动作对隐喻动词短语理解的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冰艳 向蓉 徐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46-156,共11页
隐喻动词短语理解受到外语学习者认知风格、语言水平、工作记忆容量和隐喻类型等的影响。肢体动作作为对始源域的体验行为之一,是否对隐喻动词短语理解有启动效应,值得进一步探讨。以具身认知和感知动作模拟理论为基础,用量化分析方法... 隐喻动词短语理解受到外语学习者认知风格、语言水平、工作记忆容量和隐喻类型等的影响。肢体动作作为对始源域的体验行为之一,是否对隐喻动词短语理解有启动效应,值得进一步探讨。以具身认知和感知动作模拟理论为基础,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真实和想象的肢体动作对隐喻动词短语理解的启动效应。研究发现:真实和想象的肢体动作对隐喻动词短语理解有启动作用,匹配的肢体动作能够提高学习者对隐喻动词短语的理解。外语教师要采用肢体语言等多模态来促进对隐喻的理解和习得,多途径增加外语学习者对始源域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效应 具身认知 感知动作模拟 隐喻动词短语理解 隐喻教学
下载PDF
影响时空隐喻理解中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玮琦 刘烨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11-1722,共12页
"自我动"和"时间动"在时空隐喻中常被用来表征时间的运动方式,代表了人们理解个体与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视角。大量研究已证实这两种时间运动视角存在心理现实性。人们对时间运动视角的选择受到空间运动经验、情绪... "自我动"和"时间动"在时空隐喻中常被用来表征时间的运动方式,代表了人们理解个体与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视角。大量研究已证实这两种时间运动视角存在心理现实性。人们对时间运动视角的选择受到空间运动经验、情绪、语言与文化、个体差异等具身因素的影响,反映了时空隐喻理解中视角选择的灵活性。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语言与思维、情感、运动经验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隐喻 时间运动视角 心理现实性 具身认知
下载PDF
语言标签对儿童归纳推理的意义
8
作者 焦军 黎安娟 《科教导刊》 2011年第9期253-254,共2页
对语言标签的实证研究发现其与类别密切相关,语言标签可能是通过指代类别而发生效力的。类别在儿童归纳推理中扮演着更直接的角色,它是儿童在归纳推理中运用语言标签与知觉相似性作为线索的更为深层的机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为我们进... 对语言标签的实证研究发现其与类别密切相关,语言标签可能是通过指代类别而发生效力的。类别在儿童归纳推理中扮演着更直接的角色,它是儿童在归纳推理中运用语言标签与知觉相似性作为线索的更为深层的机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类别在儿童归纳推理中的基础作用作了铺垫,近年发展起来的具身认知论为研究语言标签、类别形成和知觉相似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标签 归纳推理 类别 儿童 具身认知
下载PDF
“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积家 何本炫 陈栩茜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实验一发现,成语感情色彩加工存在"隐喻一致效应",褒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上方加工得更快,贬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下方加工得更快、更准。实验二消除...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实验一发现,成语感情色彩加工存在"隐喻一致效应",褒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上方加工得更快,贬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下方加工得更快、更准。实验二消除了具体空间信息的影响,发现仅有抽象符号水平的联结,"上"、"下"概念不能影响汉语成语感情色彩的加工。研究结果支持隐喻理论和具身认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意象图式 成语感情色彩 隐喻理论 具身认知观
下载PDF
基于垂直Stroop范式的空间二语词汇加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慧莉 郝晓争 陈宏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9,共7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语词汇加工与空间认知、运动和感知联系紧密。然而,二语词汇加工与感觉运动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垂直Stroop范式,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被试均为中国获得TEM8(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语词汇加工与空间认知、运动和感知联系紧密。然而,二语词汇加工与感觉运动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垂直Stroop范式,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被试均为中国获得TEM8(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证书)的高级英语学习者。在实验一中,给被试呈现四种不同颜色的一语或二语空间词汇(如屋顶、树根);在实验二中,并要求被试根据词汇的字体颜色做出空间向上或向下的手臂反应。结果显示,二语词汇加工与运动反应之间联系微弱。并且,运动反应的激活并非如一语词汇加工那样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加工 运动反应 空间联想词汇 具身认知模型
下载PDF
空间二语词汇加工的自动运动反应研究
11
作者 王慧莉 郝晓争 《中国外语研究》 2016年第1期12-16,148,共6页
具身认知模型指出,语义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感觉和运动相交叉的领域。近来多项研究表明,一语词汇加工与空间认知、运动和感知联系紧密。关于二语词汇的加工与感觉运动系统之间联系的研究却鲜为人知。本文采用垂直Stroop范式实验,探... 具身认知模型指出,语义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感觉和运动相交叉的领域。近来多项研究表明,一语词汇加工与空间认知、运动和感知联系紧密。关于二语词汇的加工与感觉运动系统之间联系的研究却鲜为人知。本文采用垂直Stroop范式实验,探究了该问题。实验被试均为已获得TEM8证书的英语专业学生。实验呈现给被试一系列四种不同颜色的一语或二语空间词,要求他们根据词汇的字体颜色做出空间向上或向下的反应。结果显示,二语词汇加工与运动反应之间联系微弱,运动反应的激活不如一语词汇加工那样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加工 运动反应 空间关联词汇 具身认知模型
原文传递
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被引量:804
12
作者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5-710,共6页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具身认知最初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但是现在这种哲学思考已经开始走向实证领域,实验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形成了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但是具身认知研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认知 具身化 具身认知 认知主义
下载PDF
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 被引量:650
13
作者 叶浩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自古希腊开始,身体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就受到贬抑或忽略。教育与教学效果体现在"脖颈"以上,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关。在这种教育模式里,身体要么是通向真理的障碍,要么仅仅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 自古希腊开始,身体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就受到贬抑或忽略。教育与教学效果体现在"脖颈"以上,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关。在这种教育模式里,身体要么是通向真理的障碍,要么仅仅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或"容器"。学习被视为一种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但是具身认知挑战了这种教育观念。具身认知的中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挑战了以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教育与教学观,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传统教育观形成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性 学习 教育 身体
原文传递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被引量:374
14
作者 李其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6-1327,共22页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身心关系上应该坚持生理只是心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立场,克服生理还原论的危险;应该重新审视基于二元论的生理机制这种说法;心理学传统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可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情境性的基础上达成某种融合;第一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为对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意识的研究,同时还应避免以意识内容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研究的倾向。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变量(因素)之间的偶合(coupling)关系完全不同于变差分析中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其动力系统模式可能更有助于破解意识的产生(涌现)之谜,并引发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新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将启发人们对身心关系、生理还原论、意识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对心智完全模拟的可能性等重大问题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革命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动力系统理论
下载PDF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 被引量:319
15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2-1042,共11页
"具身"是当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基本涵义是指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经典认知科学主张"非具身",认为认知是一种信息的表征与加工,从本质上讲与承载它的身体无关。"弱具身"强调了认知对身... "具身"是当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基本涵义是指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经典认知科学主张"非具身",认为认知是一种信息的表征与加工,从本质上讲与承载它的身体无关。"弱具身"强调了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但是却保留了认知的计算和表征功能。"强具身"则极力主张认知是被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塑造出来的,身体的特殊细节造就了认知的特殊性。在怎样理解"具身"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从本文作者的观点来看,具身的性质和特征表现在4个方面:(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2)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3)意义源于身体,抽象的意义有着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基础。(4)身体的不同倾向于造就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有关具身的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心理学产生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 具身认知 具身心智 身体 心理学
下载PDF
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 被引量:299
16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9-598,共10页
具身认知强调了心智或认知对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的依赖性。与传统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模式不同的是,它认为身体的构造和状态、身体的物理属性及其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运动通道对认知具有塑造作用。认知既是具身的,也是嵌入的,大... 具身认知强调了心智或认知对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的依赖性。与传统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模式不同的是,它认为身体的构造和状态、身体的物理属性及其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运动通道对认知具有塑造作用。认知既是具身的,也是嵌入的,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构成了一体的认知系统。最初,具身认知仅仅是一种反对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哲学思潮,经由认知科学哲学和理论心理学而逐渐进入了实验领域。具身认知研究充分利用了神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和结论,但是它并不主张把心理还原为生理或物理,同时,具身认知的神经科学取向仅仅给传统心理研究提供一个认识心智的新视角,其目标并非取消行为水平的心理研究,因此不会损害心理学的独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理论心理学 还原论 神经科学
下载PDF
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291
17
作者 殷明 刘电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5,共9页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师生互动的身心融合为生成式学习达成了路径,情境教学则为加强身心体验的重要教学方式,消除对学生和教师身体束缚的负性具身效应。具身认知观还为教育教学评估提供了体验性、参与性与生成性的评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体验式学习 生成式学习 教学评估
下载PDF
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 被引量:179
18
作者 叶浩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9-1005,共7页
由笛卡尔开创的身心二元论一直制约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却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论证了二元论的不可能性,指出了心智对身体的依赖性,并据此提出了身心一体的身心关系学说。最初,有关具身认知的讨论... 由笛卡尔开创的身心二元论一直制约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却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论证了二元论的不可能性,指出了心智对身体的依赖性,并据此提出了身心一体的身心关系学说。最初,有关具身认知的讨论仅仅是哲学领域有关身心关系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随后开始成为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思维,并逐步进入实验心理学领域。如今,ERP、FMRI等认知神经科学手段在具身认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具身认知已成为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股汹涌澎湃的实证研究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身心关系 心理学 二元论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被引量:161
19
作者 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34,共15页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式表征与加工。大量研究证明,抽象概念的加工同对其进行隐喻化描述的身体经验具有关联。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空间隐喻、温度隐喻、洁净隐喻、触觉隐喻等。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多重隐喻对认知的影响、探索塑造隐喻映射单向作用与相互作用的因素,并关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具身认知 架构 抽象概念
下载PDF
虚拟现实教育应用:追求身心一体的教育--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说起 被引量:151
20
作者 张志祯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79,共11页
虚拟现实(VR)涵盖了增强现实(AR)、沉浸式VR(头显式和CAVE)、桌面VR等系列技术与产品。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虽然VR产业目前还不成熟,亟待标准化,但全球教育技术领域正密切关注其发展与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3月17... 虚拟现实(VR)涵盖了增强现实(AR)、沉浸式VR(头显式和CAVE)、桌面VR等系列技术与产品。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虽然VR产业目前还不成熟,亟待标准化,但全球教育技术领域正密切关注其发展与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3月17—24日举办了"2016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学术周安排了三次讲座,分别从VR增强学习体验、AR技术与用户体验设计、VR教育平台设计角度审视了VR教育应用。学术周为参观者提供了VR教育资源、创作工具和消费级沉浸式VR设备三类体验产品。参与观察表明:儿童在VR世界中的轻松自如与创作热情令人惊叹。理论分析表明:VR作为机器,应定位于和人类教师协同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机会;VR作为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强化媒体,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具身认知观确立了身体和体验在认知与学习过程中的合法地位,奠定了VR教育应用的学理基础;经验学习理论强调获得经验不等于有效学习,要提供反思经验的机会。VR教育应用案例的分析表明,VR有七大教育功能:体验、探究、训练、矫正、交流、创作与游戏。VR具备重塑教育的潜力,但VR大范围变革教育的路还很长。本文建议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政府应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VR教育应用实证研究体系;研究机构应积极整合资源,开展高生态效度的基础研究;产业需尊重教育规律,重视VR世界中师生的自主性;学校和教师应成为专家学习者,从教育角度思考、尝试VR应用。以典型案例为依托,发展VR学科教学法是推动VR教育应用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VR 增强现实 AR 具身认知 经验学习 教育媒体 教育应用 教育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