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 被引量:254
1
作者 马超 苏琪茹 +8 位作者 郝利新 温宁 樊春祥 曹雷 张燕 王慧玲 罗会明 王华庆 李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3期193-199,209,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2012—2013年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2012—2013年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以及采取的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12年报告麻疹发病率为0.46/10万(6183例),报告死亡8例;2013年报告麻疹发病率为2.04/10万(27646例),报告死亡24例。2013年报告发病率、病例数、死亡数分别较2012年增加343.48%、347.13%、200.00%。2012年未出现3—5月的麻疹发病季节高峰,但2013年较为明显。2012年和2013年,青海、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发病率均居全国前5位,2012年全国有1074个县(区、市、旗,下同)、2013年有1871个县有麻疹病例报告。两年均以〈8月婴儿麻疹发病率最高,其后依次为8~23月龄、2—6岁、15—34岁、7—14岁、1〉35岁。2012年〈8月龄、8—23月龄、2~6岁、7—14岁、≥15岁麻疹病例分别占24.47%、33.92%、11.95%、2.41%、27.25%,2013年分别占30.81%、29.59%、10.34%、2.29%、26.97%。两年8~23月龄麻疹病例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均〉70%,2—3岁麻疹病例中约50%无MCV免疫史。2012—2013年MSS各项运转指标中,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均〉2/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血清学检测结果7d内报告率均〉97%,麻疹爆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80%。2012~2013年共报告了2009例麻疹病例基因型鉴定结果,H1a基因亚型所占比例均〉96%。结论中国消除麻疹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经过近年易感者的积累,麻疹疫情开始反弹。需要扎实地落实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消除 进展
原文传递
我国消除疟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37
2
作者 高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我国于2010年7月启动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很多人对此充满信心,也有不少人对此心存疑虑。本文就我国当前消除疟疾工作的外部环境、机构建设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消除疟疾的观念和认识... 我国于2010年7月启动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很多人对此充满信心,也有不少人对此心存疑虑。本文就我国当前消除疟疾工作的外部环境、机构建设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消除疟疾的观念和认识、技术措施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当前消除疟疾的形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目前是我国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但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同时加快技术创新,才能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机遇 挑战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消除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措施 被引量:220
3
作者 曹俊 周水森 +3 位作者 周华云 余新炳 汤林华 高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39-443,共5页
我国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必须要客观认识疟疾消除阶段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对疟疾控制和消除阶段的比较,分析疟疾消除阶段... 我国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必须要客观认识疟疾消除阶段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对疟疾控制和消除阶段的比较,分析疟疾消除阶段目标、策略和措施调整与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我国现行的消除疟疾"1 3 7定点清除"工作模式的背景、定义、工作重点及技术难点进行阐述,以增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我国当前消除疟疾目标、策略和措施的认识,促进相应策略和措施的创新和贯彻落实,推动我国消除疟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目标 策略 措施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2
4
作者 马超 郝利新 +5 位作者 苏琪茹 温宁 樊春祥 杨宏 李黎 王华庆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10期818-823,共6页
目的分析全国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4年报告病例数为52 628例(死亡28例),报告发病率为3.88/10万。全年以3-5月为... 目的分析全国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4年报告病例数为52 628例(死亡28例),报告发病率为3.88/10万。全年以3-5月为报告发病季节高峰。东部9省报告发病率最高(5.22/10万),其次为西部12省(3.47/10万)、中部地区10省(2.96/10万)。年龄别发病率以〈5岁儿童最高(34.02/10万),其次依次为25~29岁(5.05/10万)、30~34岁(4.90/10万)、35~39岁(3.37/10万)、5~9岁(2.77/10万)、40~44岁(2.75/10万)、20~24岁组(2.61/10万)。全年〈8月龄、8月龄至1岁、2~4岁、5~19岁、≥20岁病例分别占21.27%、22.66%、6.75%、6.54%、42.78%。天津、上海、北京等10个省≥20岁病例占比〉50%,而西藏、四川、山西等7个省8月龄至19岁病例占比〉50%。全国11 928例8月龄至1岁麻疹病例中,70.86%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3552例2~4岁病例无MCV免疫史的比例为48.51%。全国2014年报告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报告病例数≥2例的麻疹暴发疫情286起。结论近年中国麻疹疫情回升,麻疹仍呈周期性流行,消除麻疹仍有很大挑战。不同省份麻疹发病水平和年龄分布差异较大。要实现消除麻疹,需要根据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消除 进展
原文传递
中国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 被引量:148
5
作者 马超 郝利新 +4 位作者 马静 张燕 曹雷 梁晓峰 罗会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1年第3期242-248,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86/10万,较2009年下降27....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86/10万,较2009年下降27.59%,为历史最低水平。河北、黑龙江、北京、河南、天津五个省(直辖市)麻疹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72%。年龄别发病率以<5岁儿童最高,其次为25~29岁、30~34岁、5~9岁。全国2010年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39/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88.87%,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76.63%,血清学检测结果7d内报告率84.54%,麻疹爆发316起,其血清学确诊比例94.94%,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40.19%。结论全国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麻疹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消除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兽药残留中的基质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8
6
作者 王立琦 贺利民 +1 位作者 曾振灵 陈建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21-332,共12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检测中的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需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中基质效应的来源、重要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影响因素、评价及消除和...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检测中的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需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中基质效应的来源、重要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影响因素、评价及消除和(或)补偿基质效应的方法,重点概括了典型兽药残留检测中应对基质效应的方法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基质效应 机制 影响因素 兽药残留 消除方法
下载PDF
中国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 被引量:132
7
作者 马超 郝利新 +4 位作者 苏琪茹 马静 张燕 曹雷 罗会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的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的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74/10万,较2010年下降74.12%,降至历史新低。西藏、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省(自治区,下同)报告发病率居全国前5位,新疆、四川、浙江、陕西、甘肃省麻疹病例数居全国前5位,5个省的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57.61%。年龄别发病率以<5岁儿童最高(8.21/10万),其中尤以<1岁儿童(23.52/10万)和1岁儿童(8.87/10万)最高。≤1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53.90%,≥15岁病例占27.58%。全国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34642例,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4/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93.30%,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0.37%,血清学检测结果7d内报告率93.85%,62起麻疹爆发中血清学确诊比例为98.39%,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75.81%。全国共报告223例麻疹病例的病原学标本基因亚型鉴定结果,221例为H1a基因亚型,2例为d11基因型。结论中国预防控制麻疹成效显著,麻疹发病水平降至历史新低,MSS运转质量进一步提高。但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仍需更大努力,应将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及时、全程接种率作为核心的免疫措施,继续做好重点地区MCV的集中查漏补种和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杜绝二代病例的发生,从而阻断麻疹病毒持续传播,最终实现消除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消除 进展
原文传递
2018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及消除工作进展 被引量:132
8
作者 张丽 丰俊 +2 位作者 张少森 夏志贵 周水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1-247,共7页
目的分析2018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及消除疟疾进展,为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消除疟疾进... 目的分析2018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及消除疟疾进展,为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消除疟疾进展情况和疫情特征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全国796个机构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 678例,较2017年(2 861例)减少了6.4%,中国籍病例2 518 (94.0%,2 518/2 678),外国籍病例160例(6. 0%, 160/2 678);男女性别比为12. 9∶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89. 2%, 2 390/2 678);临床诊断病例5例(0. 2%, 5/2 678),间日疟397例(14. 8%, 397/2 678),恶性疟1 765例(65.9%, 1 765/2 678),三日疟83例(3.1%, 83/2 678),卵形疟376例(14.0%, 376/2 678),混合感染52例(1.9%, 52/2 678)。全国范围内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2 671例(99.7%, 2 671/2 678),输入继发病例4例,非蚊传病例2例,长潜伏期病例1例。报告疟疾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广西(254例, 9.5%)、江苏(243例, 9.1%)、山东(233例, 8.7%)、四川(221例, 8.3%)、云南(213例,8.0%);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17例(4.4%, 117/2 678), 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死亡病例7例(0.3%, 7/2 678)。疟疾病例均在24 h内完成网络上报, 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93.0%(2 491/2 678), 7 d内调查并处置了2 250个疫点。结论 2018年继2017年已连续两年全国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但应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疫情 中国
原文传递
开展精准防治 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被引量:131
9
作者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自2004年以来实施的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新策略,加速了我国血吸虫病控制进程。到2015年底,全国各流行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如期实现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提出的总体... 自2004年以来实施的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新策略,加速了我国血吸虫病控制进程。到2015年底,全国各流行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如期实现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提出的总体目标。我国于2014年及时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要如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突破难点、精确定位防治靶点、实施精准防治,才能彻底消除导致血吸虫病复燃的潜在因素,保障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如期实现。精准血防是基于精准医学的理念,并将其引入我国血防工作而发展出来的血防工作新思路,是精准医学在血防工作中的理论创新。本文阐述了精准血防的概念、措施以及在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工作的作用,指出开展精准血防的前提是不断提升基层防治队伍和综合防控能力,精准血防是继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关键,精准血防是继续做好患者救治、把防治规划和措施落到实处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精准血防 精准医学 消除 传播控制 传播阻断
原文传递
2019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分析及消除工作进展 被引量:126
10
作者 张丽 丰俊 +1 位作者 夏志贵 周水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收集整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9年全国31个省(市、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疟疾疫情资料,对疟疾疫情特征和消除工作进展等进行统计分析。2019年全国779个机构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674例,较2018年(2678例)减少了4例;其中境... 收集整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9年全国31个省(市、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疟疾疫情资料,对疟疾疫情特征和消除工作进展等进行统计分析。2019年全国779个机构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674例,较2018年(2678例)减少了4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2673例,三日疟长潜伏期病例1例,无本土原发蚊传疟疾病例报告;中国籍2487例(93.0%,2487/2674),外国籍187例(3.0%,187/2674);男女性别比为14.9∶1,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组(60.3%,1613/2674);间日疟289例(10.8%,289/2674),恶性疟1950例(72.9%,1950/2674),三日疟97例(3.6%,97/2674),卵形疟298例(11.1%,298/2674),混合感染35例(1.3%,35/2674);临床诊断病例5例(0.2%,5/2674)。29个省(市、区)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苏(9.1%,244/2674)、山东(8.5%,228/2674)、河南(8.5%,227/2674)、广东(7.7%,206/2674)和四川(7.4%,199/2674),其中4个边境省份(云南、广西、辽宁和新疆)共报告疟疾病例433例(16.2%,433/2674)。11个省(市、区)共报告疟疾死亡病例19例(0.3%,19/2674),较2018年的7例(0.3%,9/2678)上升了171.4%。所有病例均在24 h内完成上报,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97.9%(2619/2674),7 d内调查并处置疫点2326个。我国已连续3年无本土原发蚊传疟疾病例报告,今后应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和边境疟疾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发生,减少疟疾死亡风险,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疟疾 消除 疫情
原文传递
2005-2010年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措施分析 被引量:105
11
作者 李娟 卢莉 +3 位作者 刘东磊 马蕊 吴疆 庞星火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麻疹监测质量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麻疹发病的重点地区和高发人群,进一步探讨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北京...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麻疹监测质量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麻疹发病的重点地区和高发人群,进一步探讨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4 5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4/10万,各年发病高峰均在3-5月;重点地区分布在外省户籍人口比例高的近郊区(县)和远郊区(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乡镇,发病年龄呈现小月龄婴儿和20~39岁成年人为主的特征,散居儿童和公共场所、餐饮、家政家务等各类服务人员为麻疹发病高发人群。结论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需进一步提高成年人免疫水平,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范围应扩大至各类服务人员中的外省户籍人群,鼓励育龄妇女接种麻腮风疫苗,提高小月龄婴儿麻风疫苗初种的及时性,应在流动人口节后返京,发病高峰来临前开展强化查漏补种和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消除
原文传递
我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01
12
作者 许静 吕山 +2 位作者 曹淳力 李石柱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5-609,共5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和《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的有效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 血吸虫病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和《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的有效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已全面转向传播阻断与消除。但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伴随血吸虫病疫情持续下降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全面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疫情现状、消除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消除 监测
原文传递
我国消除疟疾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75
13
作者 周晓农 张少森 +5 位作者 徐俊芳 夏志贵 王汝波 钱颖骏 周水森 杨维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明确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为有效推动全国消除疟疾进程和全面实施消除疟疾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以县为单位的数据,包括各流行县的疟疾流行现状、潜在传播风险和机构工作能力等指标,计算疟疾传... 目的明确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为有效推动全国消除疟疾进程和全面实施消除疟疾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以县为单位的数据,包括各流行县的疟疾流行现状、潜在传播风险和机构工作能力等指标,计算疟疾传播风险评估指数和消除疟疾能力评估指数,定量分析各地疟疾传播风险和消除疟疾能力,对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进行分类,并采用Arc GIS软件绘制我国消除疟疾的风险地图。结果收集获得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2 147个流行县有关疟疾传播风险和消除疟疾能力的数据;统计获得各县能力总评估指数与传播风险指数,结果显示约40%的县在平均线以下;根据疟疾传播风险、疾病防治工作能力及疟疾发病率水平之间关系的三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全国2 147个流行县可分为4类,1类流行县(极高度风险县)共20个,主要分布在云南(9个)、广西(5个)和西藏(1个)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类流行县(高风险县)共17个,主要分布在云南(3个)、广西(2个)、贵州(2个)、陕西(2个)和西藏(1个)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类风险县(中度风险县)共170个,主要分布在云南(15个)、贵州(14个)、河北(14个)、四川(13个)、山西(10个)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类风险县(低风险县)共1 940个,在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结论明确了我国消除疟疾的4类风险区域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中国消除疟疾的目标、策略与路径 被引量:74
14
作者 汤林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301-304,共4页
2010年中国政府制定并发布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全国消除疟疾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我国消除疟疾的目标、策略和路径作诠释,对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述评,以推动我国消除疟疾工作。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目标 策略 路径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的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 被引量:64
15
作者 汤林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58-265,共8页
该文主要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的疟疾防治策略、防治效果以及近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背景与实施目的作了综述,并对今后我国疟疾防治策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疟疾 策略 防治 消除 目标
原文传递
从控制走向消除:我国疟疾防控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58
16
作者 丰俊 周水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513,共9页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经过近70年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成绩显著,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保障了人民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了无本地感染...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经过近70年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我国疟疾防治工作成绩显著,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保障了人民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2018年继续维持全国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本文就我国疟疾控制和消除的疫情特征及变化趋势、疟疾防控取得的进展、疟疾防治和消除的经验、面临的挑战及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疟疾 控制 消除 防控
原文传递
中国在疟疾消除阶段面临的新挑战 被引量:58
17
作者 杨维中 周晓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1,共3页
中国于2010年启动全国疟疾消除行动计划,在以传染源和疫点调查与处置为总体策略的指导下,围绕疟疾病例发现报告、实验室复核、病例分类与治疗,以及疫点判定与处置等关键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3-7"技术措施,中国疟疾消除成效... 中国于2010年启动全国疟疾消除行动计划,在以传染源和疫点调查与处置为总体策略的指导下,围绕疟疾病例发现报告、实验室复核、病例分类与治疗,以及疫点判定与处置等关键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3-7"技术措施,中国疟疾消除成效显著。现存疟疾本地传播的地域范围大幅缩小,绝大部分地区已达到疟疾消除标准。然而,至2020年全国实现疟疾消除的目标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部分边境与偏远地区疟疾本地传播阻断的难度很大,境外输入性疟疾形势日趋严重,国内流动人口增加疟疾跨区域传播的风险,本地间日疟与卵形疟消除任务艰巨。因此,中国在进入疟疾消除行动计划的中后期,如何针对特定的地区和人群,采取有效的病例与疫点的识别、分类和调查处置措施,将是最终全面实现疟疾消除目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中国 消除
原文传递
气体分离膜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39
18
作者 刘丽 邓麦村 袁权 《现代化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7-21,共5页
气体膜分离作为一种“绿色化学”在与传统技术竞争中,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冶炼、医药等领域。本文介绍了气体膜分离近年来在膜材料、制膜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目前膜分离过程发展、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气体分离膜 膜材料 脱除 净化 富集 膜分离
下载PDF
媒介按蚊防控:中国疟疾消除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56
19
作者 刘起勇 刘小波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急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就全球特别是我国疟疾的流行形势、主要疟疾媒介按蚊种类及分布...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急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就全球特别是我国疟疾的流行形势、主要疟疾媒介按蚊种类及分布特点、疟疾消除任务提出的背景、疟疾防治的主要内容及方法进行概括,强调了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是疟疾消除不可取代的必要工具,并对当前消除疟疾媒介按蚊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挑战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关键环节 媒介按蚊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3种常见海洋贝类对重金属HgPb和Cd的积累与释放特征比较 被引量:52
20
作者 陈海刚 林钦 +3 位作者 蔡文贵 马胜伟 王许诺 贾晓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3-1167,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单一浓度的Hg(0.020mg·L-1)、Pb(0.10mg·L-1)、Cd(0.10mg·L-1)重金属混合液暴露15d后测得Hg和Cd在近江牡蛎体内的蓄积量最大,整个积累阶段蓄积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61mg·kg-1湿重和7.66mg·kg-1湿重,而3种贝类体内蓄积的Pb含量差别不大,其平均值在1.08~1.85mg·L-1湿重范围变化;在排放阶段,蓄积于3种贝类体内的Pb和Hg的含量在释放过程的第3d就明显下降,其释放比例最高可达72%,最低也有12%左右,但之后一直到释放阶段结束,Pb和Hg的含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浓度水平而未有显著变化,而Cd在3种贝类体内的含量始终未发现有明显改变。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随暴露时间延长重金属在3种生物体内积累量的增加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近江牡蛎对Hg、Pb、Cd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积累阶段其平均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435.6、11.3、76.5)远高于菲律宾蛤仔(分别为53.7、18.5、19.5)和翡翠贻贝(分别为121.8、1.1、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双壳类 重金属 积累 释放 生物富集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