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聚吡咯的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永舫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1-57,共7页
介绍了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导电聚吡咯的研究”(主要完成人:钱人元、李永舫、毕先同、裴启兵、鄢宝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获奖后的研究新进展,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导电聚吡咯的电化学聚合过程和机理、导电聚吡咯的结构、稳... 介绍了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导电聚吡咯的研究”(主要完成人:钱人元、李永舫、毕先同、裴启兵、鄢宝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获奖后的研究新进展,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导电聚吡咯的电化学聚合过程和机理、导电聚吡咯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性质以及导电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吡咯 电化学聚合过程 聚合机理 稳定性 电化学性质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分子印迹纳米膜的制备及其在检测神经性毒剂沙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左言军 余建华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9-773,共5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首次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纳米膜。用压电晶体频移法测出其膜厚约为 35nm ,对影响电聚合反应的因素 (如模板分子浓度、单体浓度、扫描电位和扫描次数 )进行了筛选 ,进而在石英晶体微天...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首次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纳米膜。用压电晶体频移法测出其膜厚约为 35nm ,对影响电聚合反应的因素 (如模板分子浓度、单体浓度、扫描电位和扫描次数 )进行了筛选 ,进而在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上制成了纳米分子印迹传感器。这种新型传感器响应速度快 (最初响应时间 2s) ,抗干扰能力强 ,检测范围宽 (0 .7~ 5 0 μL L) ,灵敏度高 (1n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聚合 沙林 石英晶体微天平 传感器 检测 神经性毒剂 纳米膜
下载PDF
聚噻吩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合成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石家华 杨春和 +1 位作者 高青雨 李永舫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在 1 丁基 3 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 (BMIM)PF6 中直接电化学合成制备了聚噻吩膜 .通过红外光谱 (FT 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聚噻吩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 (UV Vis)、循环伏安法 (CV)和四探针法研究... 在 1 丁基 3 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 (BMIM)PF6 中直接电化学合成制备了聚噻吩膜 .通过红外光谱 (FT 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聚噻吩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 (UV Vis)、循环伏安法 (CV)和四探针法研究了聚噻吩膜的电子和电化学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在电位 1.7~ 1.9V(相对于Ag/AgCl) ,在(BMIM)PF6 中可以制备均匀的聚噻吩膜 ,其中 ,离子液体 (BMIM)PF6 既作为溶剂又作支持电解质 ;在离子液体中制备的聚噻吩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充放电能力 ,聚噻吩膜的电导率在 0 .0 1~ 0 .1S/c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BMIM)PF6 聚噻吩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硫堇的电化学聚合及聚硫堇的性质 被引量:25
4
作者 孔泳 穆绍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299,共5页
使用循环伏安法实现了硫堇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 .聚硫堇是一种蓝色物质,它的颜色能随电位迅速变化 .在 0.50 mol· dm- 3 HCl至 pH 6.0的溶液中,聚硫堇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可逆性、稳定性和快速传递电子的能力 .测定了聚硫堇... 使用循环伏安法实现了硫堇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 .聚硫堇是一种蓝色物质,它的颜色能随电位迅速变化 .在 0.50 mol· dm- 3 HCl至 pH 6.0的溶液中,聚硫堇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可逆性、稳定性和快速传递电子的能力 .测定了聚硫堇的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提出了硫堇的电化学聚合机理的假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堇 电化学聚合 光谱 电化学性质 聚硫堇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苯胺/石墨烯复合纳米碳纸及其电化学电容行为 被引量:27
5
作者 靳瑜 陈宏源 +2 位作者 陈名海 刘宁 李清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9-614,共6页
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纸,并对其进行循环伏安电化学氧化处理.以该电化学氧化处理的碳纳米管(CV-CNT)纸为基体,采用电化学聚合沉积聚苯胺(PANI),随后吸附石墨烯(GR),制备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碳纳米管/聚苯胺/石墨烯(CV-CNT/PA... 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纸,并对其进行循环伏安电化学氧化处理.以该电化学氧化处理的碳纳米管(CV-CNT)纸为基体,采用电化学聚合沉积聚苯胺(PANI),随后吸附石墨烯(GR),制备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碳纳米管/聚苯胺/石墨烯(CV-CNT/PANI/GR)复合纳米碳纸.该结构外层为GR,内层由PANI包裹的CNT形成网络骨架,充分发挥三者各自优势构建柔性电极材料.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PANI呈纳米晶须状,并均匀包裹在CV-CNT表面;该复合碳纸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大电流充放电特性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电流密度为0.5A·g-1时,比电容可达415F·g-1;20A·g-1时仍能保持106F·g-1的比电容.由于GR的保护作用,1000次循环之后较CV-CNT/PANI保持更高的有效比电容.该CV-CNT/PANI/GR复合碳纸展现出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柔性电极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苯胺 石墨烯 电化学聚合 电容
下载PDF
导电聚吡咯的电化学行为及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肖迎红 王静 +2 位作者 孙晓亮 车剑飞 汪信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3-485,490,共4页
以水为溶剂,分别选用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钠、高氯酸锂、硫酸氢钾、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支持电解质,用电化学法合成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PPy膜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掺杂阴离子种类及聚... 以水为溶剂,分别选用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钠、高氯酸锂、硫酸氢钾、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支持电解质,用电化学法合成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PPy膜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掺杂阴离子种类及聚合时间对EIS曲线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y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观察到聚合时间和电流密度对其表面形貌影响极大。聚合时间长、电流密度小生成的PPy膜表面较为平整、致密;反之,表面较为粗糙、疏松多孔。最佳聚合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0μ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特性 交流阻抗谱 表面形貌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对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源升 朱珊珊 +2 位作者 姚树人 周慧慧 石继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
采用γ射线辐照法、电化学聚合法改性碳纤维表面,研究了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接枝单体,在不同的辐照剂量下辐照处理碳纤维,以及电化学聚合衣康酸改性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处理前后的碳纤维的表... 采用γ射线辐照法、电化学聚合法改性碳纤维表面,研究了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接枝单体,在不同的辐照剂量下辐照处理碳纤维,以及电化学聚合衣康酸改性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处理前后的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表面化学组成及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种处理方法都能有效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与环氧树脂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料断面纤维拔出明显减少。在200kGy的辐照剂量下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的提高幅度最大,达到31.2%。同时经电聚合处理后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的提高幅度要大于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试样,达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Γ射线辐照 电化学聚合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电化学合成导电聚苯胺膜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龙晋明 王少龙 王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26,共4页
 在酸性电解液中分别用电化学恒电位法和恒电流法在不锈钢基材上成功制备了导电聚苯胺膜,该膜在空气中呈绿色,稳定、完整致密,为结晶态结构,与基体的结合情况较好。在氯化钠溶液中测定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后发现,表面覆盖聚苯胺膜后的...  在酸性电解液中分别用电化学恒电位法和恒电流法在不锈钢基材上成功制备了导电聚苯胺膜,该膜在空气中呈绿色,稳定、完整致密,为结晶态结构,与基体的结合情况较好。在氯化钠溶液中测定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后发现,表面覆盖聚苯胺膜后的不锈钢,其点蚀电位比无膜时升高1000mV左右,表明导电聚苯胺膜可显著提高不锈钢的抗点蚀性能,具有良好的点腐蚀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聚苯胺 点蚀 腐蚀防护 导电薄膜 抗点蚀性能 电化学恒电位法 电化学恒电流法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的电扫描方式对苯胺聚合产物形貌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忠平 褚道葆 +3 位作者 陈君华 过家好 尹晓娟 吴何珍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6-540,共5页
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H2SO4溶液中,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金属Ti基体上,通过控制扫描方式分别得到了颗粒状、纤维状及管-片状的苯胺聚合产物,分析了形成不同... 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H2SO4溶液中,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金属Ti基体上,通过控制扫描方式分别得到了颗粒状、纤维状及管-片状的苯胺聚合产物,分析了形成不同形貌聚苯胺的原因,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不同形貌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形貌聚苯胺的形成是由于聚苯胺的成核及生长模式不同,而无论何种形貌的聚苯胺膜都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其中,管-片状聚苯胺的膜层阻抗最小,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纳米TiO_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魏亦军 褚道葆 姚文俐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 1mol·L-1硫酸作为介质 ,扫描速度为 1 0 0mV·s-1,扫描电位为 -0 .2V~ 0 .8V ,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 (Nano TiO2 )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 (Aniline)的电化学聚合 ,并对制得的Nano TiO2 /聚苯胺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 采用 1mol·L-1硫酸作为介质 ,扫描速度为 1 0 0mV·s-1,扫描电位为 -0 .2V~ 0 .8V ,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 (Nano TiO2 )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 (Aniline)的电化学聚合 ,并对制得的Nano TiO2 /聚苯胺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峰电位 (Ep)为 0 .2 8V处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 ,在Ep为 0 .5 4V ,0 .0 8V ,-0 .0 6V处分别有一个还原峰 ,经长时间扫描 ,氧化峰电流可达到 5 0mA·cm-2 ,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同时实验也表明 ,复合膜的生成、Ip的大小受溶液浓度、扫描速度以及扫描电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聚苯胺 电化学 循环伏安 复合膜 电极 制备
下载PDF
导电聚吡咯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人元 李永舫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6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导电聚合物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聚吡咯(PPy)具有空气稳定性好、易于电化学聚合成膜、无毒等优点,在聚合物电池、电解电容器、聚合物电子器件、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近十多年来受到广泛重视。... 导电聚合物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聚吡咯(PPy)具有空气稳定性好、易于电化学聚合成膜、无毒等优点,在聚合物电池、电解电容器、聚合物电子器件、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近十多年来受到广泛重视。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主要研究了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如吡咯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过程,PPy的链结构特征,PPy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以及导电PPy复合膜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等。主要成果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吡咯 聚吡咯 电化学聚合 导电复合膜
原文传递
基于电化学聚合固定抗体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人免疫球蛋白 被引量:17
12
作者 云雯 王晓英 +4 位作者 董平 朱金坤 徐颖 何品刚 方禹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2,共5页
基于电化学聚合在金电极表面固定兔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G及标记有Ru(bpy)32+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之间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三明治结构,成功建立了用于测定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电化学发光(ECL)免疫技术。利用此... 基于电化学聚合在金电极表面固定兔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G及标记有Ru(bpy)32+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之间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三明治结构,成功建立了用于测定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电化学发光(ECL)免疫技术。利用此方法测定人免疫球蛋白G含量,浓度在50μg/L~2mg/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a.u.)=48.41+0.09x(μg/L)(n=7);检出限为20μg/L(3σ)。测得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平均含量为11.2g/L,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G 电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 电化学聚合
下载PDF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膜的性能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辉 郑建邦 吴洪才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以高氯酸为掺杂剂用电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PAn) /聚乙烯醇 (PVA)导电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 ,由该方法制备出的聚苯胺 /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其电导率最大可达 0 .173S/cm。研究了反应体系中酸的浓度对复合膜的电... 以高氯酸为掺杂剂用电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PAn) /聚乙烯醇 (PVA)导电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 ,由该方法制备出的聚苯胺 /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其电导率最大可达 0 .173S/cm。研究了反应体系中酸的浓度对复合膜的电导率的影响 ,并且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该复合膜结构的表征结果对复合膜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醇 导电复合膜 电化学法
下载PDF
在水溶液中电化学反应制备大面积聚吡咯膜 被引量:8
14
作者 贝建中 钱人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20-325,共6页
以不锈钢为电极,在吡咯水溶液中,经电化学聚合制备了大面积的聚吡咯薄膜。研究了反应电流密度、反应温度、对阴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成膜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可得到电导率为120Scm^(-1)、抗拉强度46MPA、模量为1.... 以不锈钢为电极,在吡咯水溶液中,经电化学聚合制备了大面积的聚吡咯薄膜。研究了反应电流密度、反应温度、对阴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成膜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可得到电导率为120Scm^(-1)、抗拉强度46MPA、模量为1.75GPA的聚吡咯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膜 电化学聚合 水溶液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电极制备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根喜 方惠群 陈洪渊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20,共5页
报道聚苯胺修饰电极制备中尚须引起人们重视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循环伏安法扫描电位上限对聚合的影响,恒电位法最佳的聚合电位,以及仅具200mV和900mV两峰聚苯胺膜的制备,聚合电量对不同制备方法影响的差异性等等。并对... 报道聚苯胺修饰电极制备中尚须引起人们重视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循环伏安法扫描电位上限对聚合的影响,恒电位法最佳的聚合电位,以及仅具200mV和900mV两峰聚苯胺膜的制备,聚合电量对不同制备方法影响的差异性等等。并对制备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而指出了最佳的聚合方法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修饰电极 电化学聚合
下载PDF
聚苯胺/PA-6导电复合膜的电化学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诗铁 黄怡 田海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用电化学复合法,以聚己内酰胺为膜基,通过氟硼酸掺杂,使苯胺电解聚合,制成一种新型的聚苯胺/聚己内酰胺(PAn/PA-6)复合膜,考察了电流密度、掺杂剂浓度及苯胺浓度等因素对导电复合膜的电导率、机械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聚苯胺 导电复合膜 聚己内酰胺 导电性
下载PDF
掺杂离子对聚吡咯膜的电化学容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杰 徐友龙 +2 位作者 陈曦 杜显锋 李喜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分别以对甲基苯磺酸根(TOS-),高氯酸根(ClO4-)和氯离子(Cl-)掺杂的聚吡咯(PPy)膜.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容量性能.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研究了这三种...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分别以对甲基苯磺酸根(TOS-),高氯酸根(ClO4-)和氯离子(Cl-)掺杂的聚吡咯(PPy)膜.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容量性能.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研究了这三种PPy膜的形貌和结构.研究发现,由于具有疏松多孔的形貌和更有序的分子链结构,PPy-TOS和PPy-Cl膜具有较好的充放电能力,在深度充放电时仍具有很小的电化学电阻,其离子扩散接近理想电容器的离子扩散机理.PPy-Cl(聚合电量2mAh·cm-2)的比容量在扫描速率为5mV·s-1时高达270F·g-1,扫描速率200mV·s-1时仍高达175F·g-1,特别是,其比能量高达35.3mWh·g-1.PPy-TOS由于有质量较大的掺杂离子(TOS-)因而比容量略低(146F·g-1,扫描速率5mV·s-1),但具有超快速充放电能力,在扫描速率为200mV·s-1时,比容量为123.6F·g-1,其比功率高达10W·g-1.并且,两种电极材料均具有稳定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容量 电化学聚合 掺杂离子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苯胺的电聚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东豪 穆绍林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1-25,共5页
利用环—盘电极探讨了酸性水溶液中苯胺的电化学聚合行为。环电极设置在-0.2V(vs.SCE),在首次扫描过程中,盘电位超过0.75V(vs.SCE)时,盘电流和环电流均迅速增加。在盘上形成的电活性物质具有足够动力学寿... 利用环—盘电极探讨了酸性水溶液中苯胺的电化学聚合行为。环电极设置在-0.2V(vs.SCE),在首次扫描过程中,盘电位超过0.75V(vs.SCE)时,盘电流和环电流均迅速增加。在盘上形成的电活性物质具有足够动力学寿命,迁移至环上并被还原,实验中,检测到了环电极上的聚苯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电化学聚合 聚苯胺膜 环电极
下载PDF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及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祥忠 赵祺 +1 位作者 刘剑洪 顾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32,共4页
在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电化学氧化吡咯(Py)制得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导电复合膜。研究了聚合温度、电流密度、吡咯浓度对PPy/MWC-NT复合膜沉积量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谱(EIS)法研究了该导... 在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电化学氧化吡咯(Py)制得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导电复合膜。研究了聚合温度、电流密度、吡咯浓度对PPy/MWC-NT复合膜沉积量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谱(EIS)法研究了该导电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电流密度及吡咯浓度的增大,复合膜沉积量变大。与纯PPy膜相比,PPy/MWCNT复合膜有更好的电子传递行为,而复合膜表面更加粗糙、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聚合 导电复合膜
下载PDF
亚甲蓝的电化学聚合及其聚合膜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贾能勤 江丽萍 +2 位作者 黄绘宏 吴霞琴 章宗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4-236,230,233,共5页
研究了亚甲蓝在平面薄膜型铂盘电极的电化学聚合及聚亚甲蓝膜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 ,亚甲蓝在偏碱性溶液中能较好地电聚合成膜 ;聚亚甲蓝膜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快速电子传递能力。聚亚甲蓝修饰膜电极在较低氧化电位下对
关键词 聚亚甲蓝 电化学聚合 NADH 电催化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