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麻醉向何处去?由针刺麻醉(AA)到针刺辅助麻醉(AAA) 被引量:91
1
作者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作者试图对30余年针刺麻醉的认识加以总结,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讨论。(1)针刺麻醉(AA)的核心是针刺镇痛。(2)针刺可以减轻外科手术引起的疼痛,但不能达到完全无痛。(3)针刺合并药物麻醉,可使麻醉药用量减少40... 本文作者试图对30余年针刺麻醉的认识加以总结,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讨论。(1)针刺麻醉(AA)的核心是针刺镇痛。(2)针刺可以减轻外科手术引起的疼痛,但不能达到完全无痛。(3)针刺合并药物麻醉,可使麻醉药用量减少40%~50%,从颅脑到腹部手术均如此。(4)针麻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可使麻醉药用量减少,从而使生命指标波动减少,术后恢复加速,术后住院日期缩短;也由于针麻下手术可使病人与医师有更好的配合。(5)针麻的难点主要在于针刺的操作引起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已由于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的出现而得到解决。(6)建议今后应用针刺与药物复合麻醉,称之为“针刺辅助麻醉”(AAA)。它既可保留AA的主要优点,又可保证病人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接受手术。(7)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应制订一些新的规定,鼓励麻醉医师在有利于病人的前提下多应用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针刺麻醉 针刺辅助麻醉
下载PDF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87
2
作者 付平 贾建平 +1 位作者 王葳 李坤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 ,提示应用内关、神门穴治疗智能障碍有一定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神门穴 内关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影响作用 激活状态 不同脑区 电针刺激 针刺刺激 智能障碍 客观性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抗炎和镇痛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68
3
作者 王一菱 陈迪 吴景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研究通过建立炎症动物模型,应用三七总皂甙(TSPN)、电针(EA)进行治疗,并用纳洛酮(Nx)阻断两者作用,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TSPN和EA的效应进行比较。结果可见痛阈(PT)在TSPN组、EA组和EA加TSPN组... 本研究通过建立炎症动物模型,应用三七总皂甙(TSPN)、电针(EA)进行治疗,并用纳洛酮(Nx)阻断两者作用,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TSPN和EA的效应进行比较。结果可见痛阈(PT)在TSPN组、EA组和EA加TSPN组均显著提高,且硝基蓝四氮唑试验(NBT)阳性的多形核白细胞(PMN)和醋酸萘酚酯酶(ANAE)的点型亚群计数均明显增加,以上的全部效应均被纳洛酮部分阻断;TSPN组与Nx组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TSPN与EA效应相似,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整作用。这提示三七总皂甙可能是阿片样肽受体的激动剂而不具有成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甙 电针 痛阈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不同频率的电针对大鼠神经源性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2
4
作者 孙瑞卿 王贺春 +2 位作者 王韵 罗非 韩济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电针能否减轻大鼠神经源性痛。方法 :将大鼠右侧L5 /L6脊神经结扎 ,用引起 5 0 %抬足的机械刺激阈值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 ,用大鼠 5min内从 5℃冷板上的抬足次数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给与 ...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电针能否减轻大鼠神经源性痛。方法 :将大鼠右侧L5 /L6脊神经结扎 ,用引起 5 0 %抬足的机械刺激阈值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 ,用大鼠 5min内从 5℃冷板上的抬足次数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给与 2Hz或 10 0Hz电刺激。结果 :① 2Hz和 10 0Hz电针均能减轻痛觉超敏 ,2Hz起效较早。②两种频率电针均能减轻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 ,但 2Hz持续的时间长 ,多次电针后 2Hz的镇痛效果可持续长达 4 8h。③针刺而不通电也能显著减轻冷诱发的持续性痛。结论 :电针能减轻神经源性痛 ,且低频 (2Hz)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频 (10 0Hz)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电针 大鼠 神经源性痛 治疗作用 痛觉超敏
下载PDF
电针八髎、会阳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79
5
作者 周凌云 李杰 +6 位作者 李春梅 于占革 张玮琳 郑敏 孟庆刚 王凤艳 生志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寻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4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会阳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63.2%、23.7%。... 目的探寻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4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会阳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63.2%、23.7%。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八髎、会阳穴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优于常规取穴电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八髎穴 会阳穴 尿潴留 针灸疗法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电针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大鼠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43
6
作者 陈志强 耿稚萍 +3 位作者 张吉 张学勤 赵毅 高玉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09-412,共4页
利用可逆性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 ,通过生化及物理检测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在脑缺血并再灌流后 ,大鼠脑组织的 SOD活性下降而 MDA含量增加 ,证明再灌流导致缺血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脑组织含水量也... 利用可逆性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 ,通过生化及物理检测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在脑缺血并再灌流后 ,大鼠脑组织的 SOD活性下降而 MDA含量增加 ,证明再灌流导致缺血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脑组织含水量也显著增加。而在缺血后期进行电针处理的大鼠 ,脑组织 SOD活性增高 ,MDA含量下降 ,脑水肿程度亦有一定的控制 ,提示针刺对脑组织的缺血及再灌流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和预置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自由基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60
7
作者 韩毳 李晓泓 +1 位作者 李学武 郭顺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4-75,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并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比较各组动物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抑郁模型组动物...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并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比较各组动物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及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电针治疗组以上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接近正常值。说明对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百合 三阴交 应激 抑郁症 HPA轴
原文传递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8
作者 许能贵 马勤耘 侯思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31-432,共2页
采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脑缺血区脑组织Glu、Asp的含量。结果显示,缺血60min后,脑组织Glu、Asp升高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EAA(Glu、Asp)参与缺血区神经元的... 采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脑缺血区脑组织Glu、Asp的含量。结果显示,缺血60min后,脑组织Glu、Asp升高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EAA(Glu、Asp)参与缺血区神经元的损害。电针督脉经“百会”、“大椎”2穴10min后,可有效地降低脑组织中Glu、Asp的含量,阻止神经元继发性坏死,将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针灸疗法 天冬氨酸 谷氨酸钠
下载PDF
电针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被引量:56
9
作者 康波 张平根 +1 位作者 熊生财 周艳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电针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分别给予电针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用HAMD量表评分和4级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电针组愈显率61.54%,药物对照组65.38%,显效时间对照组早于电针... 目的:探讨比较电针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分别给予电针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用HAMD量表评分和4级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电针组愈显率61.54%,药物对照组65.38%,显效时间对照组早于电针组;副反应对照组较电针组明显,特别是心电图改变。结论:电针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均有较好疗效,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电针还适合于治疗老年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阿米替林 治疗 针灸疗法 针药并用 电针疗法
下载PDF
Pretreatment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attenuates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被引量:64
10
作者 熊利泽 路志红 +4 位作者 侯立朝 郑恒兴 朱正华 王强 陈绍洋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retreatment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at the Baihui acupoint could induce ischemic tolerance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Methods Thirty ma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retreatment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at the Baihui acupoint could induce ischemic tolerance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Methods Thirty 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n=10 for each):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animals receiving no treatment, the isoflurane (ISO) group had animals that inhaled 1.5% isoflurane for 30 min a day for 5 days, and animals in the EA group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Baihui acupoint for 30 min a day for 5 days under 1.5% isoflurane anesthesia.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last treatment,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as occluded with No. 3 nylon monofilament for 120 min.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24 h after reperfusion. The infarct volumes were then assessed using 2%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after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NDS) of the E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SO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The infarct volume of the EA group (38.3±25.4 mm 3)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20.5±66.0 mm 3) and the ISO group (168.6±57.6 mm 3) 24 h after reperfusion.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Baihui acupoint 30 min a day for 5 days significantly reduces neurological injury induced by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cerebral ischemia FOC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原文传递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5-HT_1和5-HT_2受体数量和结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2
11
作者 孙华 张有志 +4 位作者 韩毳 张德昌 杜冠华 何维 聂惠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抑郁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 ,施以电针“百会”“足三里”穴治疗。采用美国GraphPadPrism 3 0 2专用统计软件 ,以非线性回归方法计算最大结合率 (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 (Kd... 目的 :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抑郁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 ,施以电针“百会”“足三里”穴治疗。采用美国GraphPadPrism 3 0 2专用统计软件 ,以非线性回归方法计算最大结合率 (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 (Kd) ,推测 5 HT1A和 5 HT2A的受体数量与结合活性。结果 :(1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 5 HT1受体的Bmax值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 ,电针可增加其Bmax值。 (2 )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 5 HT2 受体的Bmax值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电针可降低其Bmax值 ;抑郁模型大鼠 5 HT2 受体的Kd也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电针治疗后Kd值也有所下降。结论 :5 HT受体功能不平衡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针“百会”“足三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电针 百会 足三里 5-HT受体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64
12
作者 常小荣 严洁 +3 位作者 易受乡 林亚平 邓元江 张泓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通过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影响的观察 ,进一步探讨足三里与胃运动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方法 :对 2 4只健康成年大鼠胃内埋置电极记录胃电 ,观察电针对胃电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抽取血液 1 5mL和胃窦组织 ,采用放免分... 目的 :通过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影响的观察 ,进一步探讨足三里与胃运动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方法 :对 2 4只健康成年大鼠胃内埋置电极记录胃电 ,观察电针对胃电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抽取血液 1 5mL和胃窦组织 ,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胃窦内的P物质、胃动素(MLT)、胃泌素 (GAS)含量的变化。结果 :电针“足三里”后大鼠胃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变化率和慢波高活动时程/周期比值 ,以及快波峰簇数差值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胃窦内脑肠肽物质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使胃电活动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穴 大鼠 胃电生理 脑肠肽 胃泌素 胃肠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8
13
作者 瞿群威 熊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急性期开始电针和超短波治疗,B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再加用电针治疗。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8.3%,B组分别...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急性期开始电针和超短波治疗,B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再加用电针治疗。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8.3%,B组分别为68.3%和91.7%(x2=7.96,P<0.05);肌电图检测显示,治疗前和发病第8天时异常肌电图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元显著性意义(P>0.05);第30天时BR波转为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P<0.05),M波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回升A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急性期电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痊愈显效率,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电针 短波疗法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电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 被引量:67
14
作者 彭随风 杨家耀 时昭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4105-4109,共5页
目的:评价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价值,并探讨其可能所包含的机制.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观察2组... 目的:评价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价值,并探讨其可能所包含的机制.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心率变异性和胃电图,并且抽血检测神经肽Y和胃动素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电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F显著增加(0.08±0.02vs0.02±0.01,P<0.05),LF/HF显著降低(0.87±0.14vs1.35±0.15,P=0.02);而药物治疗前后,HF和LF/HF均无明显改变.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胃电图主频和正常慢波百分比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治疗后神经肽Y的含量明显增加(88.80±7.16vs68.82±7.15,P<0.05),而胃动素的含量亦明显增加(163.20±11.52vs145.22±11.15,P<0.05).而经过药物治疗后,胃动素的含量增加,但神经肽Y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可能与神经肽Y和胃动素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电针 胃动力 心率变异性 胃动素 神经肽Y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电针调整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生化机制 被引量:49
15
作者 程丽娜 杜桂珍 陈伯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01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脂肪、肝脏和脑中组织芳香化酶 (雌激素合成酶 )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去卵巢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 ,用改进的放射酶学法和雌二醇 (E2 )放射免疫分析 ,测定脑组织和外周脂肪组织、肝组织中芳香化酶的活性及血 E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脂肪、肝脏和脑中组织芳香化酶 (雌激素合成酶 )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去卵巢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 ,用改进的放射酶学法和雌二醇 (E2 )放射免疫分析 ,测定脑组织和外周脂肪组织、肝组织中芳香化酶的活性及血 E2 的水平。结果 去卵巢术后 3~ 4个星期 ,大鼠脂肪组织、肝组织和脑组织中的酶活性稍有升高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经电针后 ,脂肪和肝中的组织芳香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P<0 .0 1)。同时血 E2 水平也比针前明显升高 (P<0 .0 1) ,而脑组织芳香化酶的活性只显示轻度升高 ,与针前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处理后 ,正常组大鼠 (INT)未观察到类似的变化。结论 电针可能有促进去卵巢大鼠脂肪组织和肝组织中芳香化酶活性的作用 ,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多 ,血E2 水平提高。这可能是针刺调整下丘脑 -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酶学测定 组织芳香化酶 电针 动物实验 生化机制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68
16
作者 陈丹 郭海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利用超声对比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与低频电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 目的:利用超声对比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与低频电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穴取舌三针(第1针为上廉泉穴,在颌下正中1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中;第2针、第3针在上廉泉穴左右旁开0.8寸)和风池、风府穴,得气后舌2针及舌3针加电针,施以疏密波型,2 Hz/10 Hz/100 Hz周期性自动变化,间隔时间为3 s,持续30 min,双侧风池穴加电针,施以疏密波型,频率同上,持续30 min。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在患者的咽喉正中线的两侧分别贴上电极。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并用超声定量测量舌骨-甲状软骨的距离缩短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舌骨-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和低频电联合康复训练均可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且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超声能够有效地量化分析吞咽障碍患者舌喉复合体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针刺 康复治疗 舌三针 电针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不同刺激参数及其组合对电针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杨静 熊利泽 +3 位作者 王强 刘艳红 陈绍洋 徐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 :研究电流强度、波形、频率三种刺激因素对电针诱导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寻求最佳的刺激参数组合。方法 :应用嵌套设计 ,将 2 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5组 (每组 6只 )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及 33个电针组。最后一次处理... 目的 :研究电流强度、波形、频率三种刺激因素对电针诱导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寻求最佳的刺激参数组合。方法 :应用嵌套设计 ,将 2 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5组 (每组 6只 )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及 33个电针组。最后一次处理 2 4h后采用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右大脑中动脉栓塞 (12 0min)模型。再灌注 2 4h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 (NDS)后取脑 ,经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结果 :脑梗死容积 :三种电流强度 (1mA、2mA、3mA )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三种波形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10 0Hz各频率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0 0 0 0 1)。 33个电针组分别与空白组梗死容积比较 ,除连续波 1mA +30Hz、2mA +30Hz、1mA +10 0Hz、2mA +10 0Hz、3mA +10 0Hz ,间断波 1mA +10 0 / 0Hz、2mA +10 0 / 0Hz、3mA +10 0 / 0Hz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 ,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其中疏密波 2 / 15Hz、2 / 30Hz以及连续波 2Hz刺激时梗死灶最小。各电针组NDS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0 0 5 )。结论 :电针重复刺激大鼠“百会”穴可诱导脑缺血耐受 ,刺激波形和频率是更为重要的刺激参数。频率为疏波 2Hz、密波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脑缺血 耐受效应 刺激参数 针刺效应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玉升 王军 +2 位作者 范军铭 贾士奇 陈国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4-36,共3页
结扎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经用电针刺激,研究对其体重、行为、被动性条件反射、血液流变性、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急性期神经行为症状,显著延... 结扎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经用电针刺激,研究对其体重、行为、被动性条件反射、血液流变性、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急性期神经行为症状,显著延长被动性条件反射潜伏期,降低全血低切粘度,缩小脑梗死面积。促进软化坏死灶内新生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修复,减少坏死灶周围区水肿和炎症反应。提示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灸疗法 脑梗塞 电针疗法
下载PDF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王顺 周振坤 +4 位作者 胡丙成 蔡玉颖 贺甦 卢金荣 张雅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头部电针透穴疗法与药物治疗帕金森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帕金森氏病患者随机分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100例和口服美多巴药物治疗80例进行对照观察。同时对治疗前后肌电图(EMG)进行观测,头部穴取风池、悬厘、前项、悬颅... 目的:研究头部电针透穴疗法与药物治疗帕金森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帕金森氏病患者随机分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100例和口服美多巴药物治疗80例进行对照观察。同时对治疗前后肌电图(EMG)进行观测,头部穴取风池、悬厘、前项、悬颅等。结果:头部电针透穴疗法组有效率75.00%,优于对照组66.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痛有肯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穴疗法 治疗 帕金森氏病 临床研究 电针疗法 针灸疗法 头针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胃运动、P物质和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56
20
作者 易受乡 林亚平 +2 位作者 严洁 常小荣 杨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是否与脑肠肽有关。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剌四白组、天枢组、足三里组、非穴组,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是否与脑肠肽有关。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剌四白组、天枢组、足三里组、非穴组,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内SP,MTT含量。结果模型组胃运动频率和波幅呈抑制状态,其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显著差异(-4.7±10.3vs-19.4±17.2.P<0.05;1.8±14.1 vs -51.6±29.0,P<0.01),针剌四白、天枢、足三里穴使胃运动恢复,其波幅(%)较模型组比较分别为-6.5±23.3,1.5±20.1,6.9±25.2vs-51.6±29.0,P<0.01)。针剌非穴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末出现明显差异。与此同时胃窦、延髓内SP,MTL含量出现相应变化,模型组胃窦SP含量(pg·ML^(-1))低于对照组(41±11vs56±13,P<0.05),针剌天枢、足三里后胃窦S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58±13和61±13vs41±11,P<0.05)。模型组延髓SP含量高于正常组,针剌组则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胃窦、延髓内MTL含量(Pg·mL^(-1))均低于对照组,针剌足三里其延髓MTL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59±10vs47±13,P<0.05).三穴比较针剌四白穴主要影响胃窦MTL含量,针刺天枢主要影响胃窦SP含量变化,针剌足三里穴既使胃窦SP升高又使延髓MTL含量升高。结论针剌足阳明经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有脑肠肽参与,但上述三穴对胃运动的影响所涉及的脑肠肽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肠活动 针灸效应 P物质 胃泌素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