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0
1
作者 周艳娜 甘桂萍 张伟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对阴道分娩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阴道分娩后PFD患者7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8例)和观察组(362例)...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对阴道分娩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阴道分娩后PFD患者7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8例)和观察组(3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增强电刺激强度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功能电生理指标、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法的6个测量点值,6个测量点为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 cm处(Aa点)、阴道顶端或前穹隆到Aa点之间阴道前壁上段中的最远点(Ba点)、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 cm处(Ap点)、阴道后穹隆或阴道顶端至Ap点的阴道后壁上段的最远点(Bp点)、宫颈或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所处的最远端(C点)和有宫颈时的后穹隆的位置(D点)。结果观察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前静息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和阴道动态压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51±0.22)%比(-3.29±0.37)%、(-2.89±0.27)%比(-3.18±0.32)%、(3.41±0.39)μV比(2.91±0.28)μV、(30.12±0.22)μV比(28.29±0.37)μV、(3.14±0.55)μV比(2.51±0.30)μV、(39.89±0.27)μV比(38.18±0.32)μV和(76.92±28.18)cmH2O(1 cmH2O=0.098 kPa)比(69.10±30.66)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UI发生率和PISQ-12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6%(52/362)比27.09%(97/358)和(28.49±3.61)分比(37.62±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a、Ba、Ap和C点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69±0.21)cm比(-2.38±0.13)cm、(-2.30±0.52)cm比(-2.21±0.33)cm、(-2.91±0.35)cm比(-2.85±0.24)cm和(-5.33±065)cm比(-5.20±05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2.469、2.691和2.889,P<0.05);两组Bp和D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电刺激疗法 反馈 生理 盆底肌训练 产后康复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80
2
作者 黄丽霞 谷玉红 +3 位作者 房桂英 张红真 王盼 刘晓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d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9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及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d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9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及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心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电刺激疗法 盆底肌训练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65
3
作者 刘湘晖 杜丹 黄淑妹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2组分别于产后6~7周及产后5~6个月应用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完成产后6个月随访者171例。经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择期剖宫产患者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及ⅡB类肌纤维收缩个数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2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力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增强,尤以阴道分娩组明显。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均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阴道分娩后的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电刺激疗法 治疗学 生物反馈
下载PDF
TEAS联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3
4
作者 范学明 章放香 +3 位作者 黄玲 肖红 蒋克东 郝朗松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 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8):全麻组(G组)、TEAS联合全麻组(TG组)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EG组).TG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至术毕采用经皮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及上、下巨虚穴,频率为2∕100 Hz,疏密波,根据患者可耐受的程度刺激电流强度维持在3~8 mA.EG组经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注入0.375%罗哌卡因6~10 ml,调整麻醉平面至T6水平,随后硬膜外腔输注0.375%罗哌卡因5 ml∕h至术毕.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于术前1d、术后1~3d时记录恢复质量(QoR-15)评分.观察术后3 d内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和补救镇痛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拔除气管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G组比较,TG组与EG组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1~3 d时QoR-15评分较高,恶心吐呕、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率降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与TG组比较,EG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增加(P<0.05).结论 TEAS联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前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麻醉 硬膜外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刘玉嵚 李永川 +4 位作者 艾小庆 邢玥 马婷 沈莉平 王烈宏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且并发SUI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55)采用生物...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且并发SUI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55)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PFMT治疗,对照组(n=55)只采用PFMT治疗,两组年龄、BMI、产史和子宫切除诊断构成比、手术方式和SUI诊断分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记录并比较两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4. 3±1. 2) g vs(5. 7±1. 9) g],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Ⅰ类:(3. 5±0. 9)级vs(2. 8±1. 1)级;Ⅱ类:(3. 7±0. 6)级vs (3. 2±1. 2)级],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问卷评分优于对照组[(4. 3±1. 1)分vs (6. 6±3. 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1. 4±0. 7) g vs (2. 6±1. 1)g],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Ⅰ类:(4. 2±0. 8)级vs (3. 5±1. 1)级;Ⅱ类:(4. 7±0. 5)级vs (4. 0±0. 9)级],ICI-Q-SF问卷评分优于对照组[(2. 7±1. 4)分vs (4. 5±2. 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PFMT治疗相比,全子宫切除术后SUI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PFMT治疗后漏尿量更少、盆底肌力恢复更好,且主观症状改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尿失禁 压力性 电刺激疗法 骨盆底 肌力
原文传递
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高昕妍 朱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4-476,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对高血压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9例Ⅰ-Ⅲ期高血压痛患者采用华佗自动降压仪取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3疗程(21次)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129例患者,显效44例,有效73例,无效12... 目的:观察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对高血压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9例Ⅰ-Ⅲ期高血压痛患者采用华佗自动降压仪取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3疗程(21次)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129例患者,显效44例,有效7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0.70%。收缩压平均下降(18.64±1.48)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8.01±0.68)mmHg,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穴位疗法 耳针 电刺激疗法 耳穴 降压沟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倪剑武 蒋柳明 +3 位作者 周一敏 莫云长 吴群 王均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TAES组3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TAES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加用TAES进行干预。在围术期使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并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S100β水平。结果 MMSE评分治疗方法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 TAES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 TAES组患者POCD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7 d两组患者POC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MDA、S100β水平治疗方法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2、6、24 h TAES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6、24 h TAES组MDA、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切除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TAES通过增加SOD水平、抑制MDA聚集、减少S100β释放,保护脑功能,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认知障碍 腹腔镜检查 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段忠心 吴小慧 +1 位作者 王佳恒 刘菲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对照(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频率为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对照(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频率为2/100 Hz,电刺激强度由弱至强,逐渐调节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值(10~15 mA),持续30 min;术中麻醉期间持续TEAS,刺激强度为30 mA,频率为2/100 Hz,直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在相同的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进行相应的电刺激。结果T组患者舒芬太尼[(57.93±5.54)μg和(44.30±4.03)μg,t=-10.903,P=0.000]、瑞芬太尼[(1.56±0.26)μg和(1.08±0.18)μg,t=-8.3043,P=0.000]、丙泊酚[(763.23±62.04)mg和(559.20±46.44)mg,t=-14.420,P=0.000]及右美托咪定[(545.07±53.36)μg和(301.67±43.27)μg,t=-19.405,P=0.000],镇痛泵按压次数[(9.9±2.0)次和(2.9±1.3)次μg,t=-10.903,P=0.000],术后24 h[(3.53±1.07)分和(1.90±0.66)分,t=-7.090,P=0.000]、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37±0.61)分和(0.93±0.37)分,t=-4.660,P=0.000]评分均减少;T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均缩短,术后进食时间、开始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住院天数缩短,麻醉费用降低(均P<0.01或P<0.05);T组患者术毕恶心、呕吐、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头晕、躁动及嗜睡均较C组减少(均P<0.05);T组T1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降低。两组患者麻醉后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0~60之间(均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能有效减轻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胸腔镜 疼痛 康复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燕娇 杨梅 +4 位作者 覃冬莉 朱云峰 张获华 施擎 高珊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宁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轻度和中度SUI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组(联合组),盆底康复...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宁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轻度和中度SUI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组(联合组),盆底康复治疗组,Kegel训练组,每组30例。经皮穴位选取中极穴,曲骨穴,会阴穴,双侧会阳穴,双侧中髎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进行电刺激。治疗6周后评估3组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ICI-Q-SF问卷)、盆底肌肌力。结果:经ICI-Q-SF量表评估,3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72,P=0.032)。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73.3%,66.7%,χ~2=6.686,P=0.035)。3组患者在治疗前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76,P=0.391);而治疗后3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300,P=0.000)。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后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NDCC)、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漏尿点压(PVL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MCP)均高于盆底康复治疗组和Kegel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轻、中度SUI疗效满意,较单一方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电刺激疗法 骨盆底 穴位疗法
下载PDF
康复运动联合低频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肌力及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税丽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观察持续康复运动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下肢肌力与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电刺激组与联合治疗组,两组均给予低频电... 目的:观察持续康复运动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下肢肌力与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电刺激组与联合治疗组,两组均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持续康复运动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及神经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刺激组(87.23%比68.09%, P =0.026);与电刺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下肢肌力评分[(1.96±0.45)分比(1.43±0.41)分]显著下降,傅格-梅尔氏运动量表(FMMS)[(24.54±3.76)分比(29.98±3.82)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Barthel指数(BI)[(69.02±6.29)分比(79.46±6.35)分]、博格平衡量表(BBS)[(44.56±5.71)分比(52.14±5.79)分]、Holden步行功能评分[(3.92±0.46)分比(4.61±0.49)分]、Tinetti步态测量表评分[(6.57±1.13)分比(8.06±1.24)分]均显著增加( P 均=0.001)。结论:持续康复运动联合低频电刺激能显著增强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肌力,改善其神经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运动疗法 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颖 席佳韵 +1 位作者 宗丽春 苏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巴氯... 目的观察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巴氯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患侧肌张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肌痉挛 偏瘫 电刺激疗法 巴氯芬 肌张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阴道分娩产妇不同时间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慧丽 李小红 翁佳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7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产后第42天)、B组(产后第3个月)、C组(产后第6个月),进行正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后评估盆底功能,对三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产后第42天)、B组(产后第3个月)、C组(产后第6个月),进行正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后评估盆底功能,对三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生活不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正规盆底康复训练后A组产妇恢复情况好于B组,B组产妇恢复情况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的第42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盆底康复 kegel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可 张圆 余剑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探查术、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的患者267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探查术、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的患者267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7)和TEAS组(n=120)。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至手术结束,TEAS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合谷穴,采用疏密波,频率15~20 Hz进行电刺激,刺激强度为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强度。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腹胀的发生情况;术后行胃肠功能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于术前30 min和术后12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TEAS组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发生率降低,术后胃肠功能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降低,术后12 h时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TEAS可促进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腹腔镜检查 胃肠活动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徐哲 胡孟彩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1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补中益气汤...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联合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动态压力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子宫脱垂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为8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动态压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动态压力上升程度,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评分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子宫脱垂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康复疗效显著,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疗法 电刺激疗法 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巧灵 陈麟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刺激疗法 Vitalstim 中风 吞咽障碍 中风后遗症 舌三针 康复 电针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温贵萍 龚菊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盆底肌低频电刺激(LFES)治疗产后尿潴留(PUR)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PUR患者82例,均行LFES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盆底肌低频电刺激(LFES)治疗产后尿潴留(PUR)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PUR患者82例,均行LFES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B超检查显示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R患者行LFER治疗期间,应用细节护理能促进排尿、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护理 骨盆底 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电针刺激量量化方案探讨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频 杨华元 胡银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研究针灸刺激量、电针刺激量、电针刺激强度的定义域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电针刺激量量化方案。通过对电针标准化工作的回顾,总结了目前电针应用状况和临床对照研究中刺激量量化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针灸刺激量的不同见解和理解误区,分析了... 研究针灸刺激量、电针刺激量、电针刺激强度的定义域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电针刺激量量化方案。通过对电针标准化工作的回顾,总结了目前电针应用状况和临床对照研究中刺激量量化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针灸刺激量的不同见解和理解误区,分析了针灸刺激量、电针刺激量、电针刺激强度的定义域及相关影响因素。经技术分析,推导出电针脉冲能量、电针刺激强度、电针刺激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的电针刺激量量化的几种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剂量效应关系 针灸 电刺激 电刺激方法 国家标准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联合盆底电刺激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冯静 王小萍 +1 位作者 陈庚敏 王建六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影响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预后评价。方法 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治疗意向随机进入前瞻性研究,其中绝经前患者19例,绝经患者27例。应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进...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影响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预后评价。方法 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治疗意向随机进入前瞻性研究,其中绝经前患者19例,绝经患者27例。应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中43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每次治疗平均时间为40 min。绝经前患者治疗4~30次,平均10次,显效时间为第1~10次,平均为第3.6次;绝经患者治疗6~30次,平均9.8次,显效时间为第1~10次,平均为第4.2次;不同体重指数(<24或≥24 kg/m^2)和尿失禁程度(轻、中、重)者治疗次数存在差异,但对疗效无显著性影响(P>0.05)。治疗后随访3~22个月,4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失访6例,9例患者治愈,4例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有效者仍选择手术治疗,3例患者复发,复发患者主动接受再次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仍然有效。结论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绝经与否,体重指数以及尿失禁程度均不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生物反馈(心理学) 电刺激疗法
原文传递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治疗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9
作者 朱志中 崔立玲 +2 位作者 尹苗苗 于洋 王宏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共68例缺血性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分别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吞咽训练和进食策略训练,对照组)及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联合治疗组),于治疗...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共68例缺血性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分别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吞咽训练和进食策略训练,对照组)及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结果 34例予以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型)12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型)8例、后循环梗死型(POCI型)10例、腔隙性梗死型(LACI型)4例;34例予以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OCSP分型TACI型10例、PACI型7例、POCI型11例、LACI型6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增加(P=0.003,0.000)、SSA评分减少(P=0.003,0.000);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VFSS评分增加(P=0.004)、SSA评分减少(P=0.020)。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电刺激疗法 康复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亚斌 冯海霞 +8 位作者 李姣 王红霞 乔小红 马中睿 陈宁 王彦臣 包爱强 韩丽媛 韦当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36例,其中4例...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36例,其中4例患者没有完成治疗,最后32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均给予常规促醒治疗,并同时给予tDCS联合MNST-V1.0进行促醒治疗(20 min/次,1次/d,6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JFK昏迷恢复量表和Four昏迷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2、4和8周GCS评分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1.56 ± 0.82)、(2.06 ± 1.01)和(3.11 ± 1.45)分比(1.00 ± 0.45)分,(2.23 ± 1.06)、(2.56 ± 1.08)和(3.02 ± 1.04)分比(1.00 ± 0.61)分,(2.79 ± 1.12)、(3.22 ± 1.33)和(4.44 ± 1.07)分比(1.00 ± 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 0.05)。治疗后2、4和8周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的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和唤醒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2、4和8周Four昏迷评定量表评分的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脑干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呼吸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DCS联合MNST-V1.0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具有促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电刺激疗法 康复 意识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