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条件下3种锦蛇血细胞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冰 陆宇燕 +2 位作者 陶睿 薛伯强 李丕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8,共7页
为了掌握蛇在养殖状态下的血液学参数,对人工孵化繁育的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进行了比较研究。观测的参数包括血细胞形态和大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栓细胞计数... 为了掌握蛇在养殖状态下的血液学参数,对人工孵化繁育的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进行了比较研究。观测的参数包括血细胞形态和大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3种蛇血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各有不同,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王锦蛇的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为最高;除王锦蛇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仅次于淋巴细胞外,其余2种蛇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比例仅次于淋巴细胞。特别的是王锦蛇的嗜酸性颗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均高于其他2种锦蛇的2倍以上,而嗜中性颗粒细胞却只有其他2种锦蛇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蛇 棕黑锦蛇 赤峰锦蛇 王锦蛇 养殖 血细胞 形态学 血液学
下载PDF
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为一有效种(蛇目) 被引量:6
2
作者 季达明 温世生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36-440,共5页
本物种为Boulenger1916年第1次报道,标本采自中国赤峰,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棕黑锦蛇的一个亚种。作者经过三十余年的调查和饲养研究,发现其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均与棕黑锦蛇Elapheschrenckii(Strauch)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确认其为... 本物种为Boulenger1916年第1次报道,标本采自中国赤峰,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棕黑锦蛇的一个亚种。作者经过三十余年的调查和饲养研究,发现其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均与棕黑锦蛇Elapheschrenckii(Strauch)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确认其为一独立有效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目 游蛇科 锦蛇属 赤峰锦蛇
下载PDF
棕黑锦蛇的研究概况及保护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玉如 汪志如 +1 位作者 涂翔宇 吕霞 《蛇志》 201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本文对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进行分类学等研究,棕黑锦蛇被认为包含两个亚种:指名亚种(Elaphe s.schrenckii)和赤峰亚种(Elaphe s.anomala),但也有学者将后者提升为种,即赤峰锦蛇(Elapheanomala)。有关该种分类问题,仍需要进一步... 本文对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进行分类学等研究,棕黑锦蛇被认为包含两个亚种:指名亚种(Elaphe s.schrenckii)和赤峰亚种(Elaphe s.anomala),但也有学者将后者提升为种,即赤峰锦蛇(Elapheanomala)。有关该种分类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综合考虑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类研究。作为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体形最大的蛇种,棕黑锦蛇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研究极为有限,人工驯养繁育技术不成熟,过度利用导致野外种群遭到严重破坏。建议加强棕黑锦蛇生态学和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为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黑锦蛇 赤峰锦蛇 分类 生态 人工养殖
下载PDF
赤峰锦蛇的生态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玉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68,共3页
赤峰锦蛇的生态观察周玉峰(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110034)EcologicalObservationofElapheanomala.¥ZhouYufeng(DepartmentofBiology,ShenyangT... 赤峰锦蛇的生态观察周玉峰(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110034)EcologicalObservationofElapheanomala.¥ZhouYufeng(DepartmentofBiology,ShenyangTeacher'sCollege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类 赤峰锦蛇 生态学
下载PDF
棕黑锦蛇染色体核型和Ag-NORs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玉茹 周正彦 李丕鹏 《野生动物》 201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初步研究了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棕黑锦蛇染色体核型及Ag-NORs特征,并与已经报道的安徽产赤峰锦蛇有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棕黑锦蛇染色体2n=36,由8对大型染色体和10对微小染色体组成,可分为A、B和C3组,性染色体属于ZZ... 初步研究了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棕黑锦蛇染色体核型及Ag-NORs特征,并与已经报道的安徽产赤峰锦蛇有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棕黑锦蛇染色体2n=36,由8对大型染色体和10对微小染色体组成,可分为A、B和C3组,性染色体属于ZZ/ZW型,Ag-NORs也都位于1对微小染色体上。棕黑锦蛇仅在第8对和W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臂比值上与赤峰锦蛇有差异,染色体其他特征,包括数目、形态、染色体类型等,在2蛇之间基本一致。锦蛇属染色体属名变化较大,但多数种类2n=36。棕黑锦蛇和赤峰锦蛇染色体数目相同,且仅在第8对和W染色体上有差异,由于核型存在地理多态性,单纯依据上述差异尚不能为这2种蛇的分类提供充足的证据。今后,除继续对不同地理分布的棕黑锦蛇和赤峰锦蛇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外,对棕黑锦蛇和赤峰锦蛇的分类问题还需要从整合分类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黑锦蛇 赤峰锦蛇 核型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棕黑锦蛇与赤峰锦蛇头骨形态比较研究
6
作者 周正彦 孙志勇 +2 位作者 陆宇燕 李丕鹏 马建章 《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0-22,共3页
对棕黑锦蛇与赤峰锦蛇的头骨形态和量度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两蛇头骨形态十分相近,17项头骨量度数据相似,二者头骨特征几乎完全相同,可见棕黑锦蛇与赤峰锦蛇的亲缘关系极近。
关键词 棕黑锦蛇 赤峰锦蛇 头骨
下载PDF
棕黑锦蛇赤峰亚种染色体组型、C带和Ag-NOR_s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超文 马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22,共3页
以骨髓细胞为材料研究了棕黑锦蛇赤峰亚种的染色体,结果表明,该物种的2n=36,由8对大型的和10对微小的染色体组成,AF=50。No.4为性染色体(ZW型);所有大型染色体均显示端粒深染C带,但仅No.2、3、5和Z... 以骨髓细胞为材料研究了棕黑锦蛇赤峰亚种的染色体,结果表明,该物种的2n=36,由8对大型的和10对微小的染色体组成,AF=50。No.4为性染色体(ZW型);所有大型染色体均显示端粒深染C带,但仅No.2、3、5和Z染色体显示着丝粒浅染C带。W染色体为整条C带阳性;该物种一对NOR分布于微小染色体。锦蛇属核型可能经历过染色体间的着丝粒融合的罗伯逊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型 C带 AG-NORS 棕黑锦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