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博 沈胜强 邱庆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2-787,共6页
提出了一个用气—液喷射器代替机械泵的新型双喷射制冷系统。双喷射制冷系统中没有机械泵,从而循环本身不需要消耗电能。研究了气—液喷射器的运行特性和喷射系数与工作参数的关系。分析了双喷射制冷系统COP与发生器温度、冷凝器温度的... 提出了一个用气—液喷射器代替机械泵的新型双喷射制冷系统。双喷射制冷系统中没有机械泵,从而循环本身不需要消耗电能。研究了气—液喷射器的运行特性和喷射系数与工作参数的关系。分析了双喷射制冷系统COP与发生器温度、冷凝器温度的关系。比较了以R123和R134a为制冷剂的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运行性能。模拟了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COP可达0.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双喷射 太阳能 制冷系统
下载PDF
低品位余热源新型双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博 薛凤娟 赵明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7,共5页
提出了用气-液喷射器代替机械泵,有效回收低品位余热能源的新型双喷射式制冷系统.该制冷循环本身不需要消耗电能.研究了气-液喷射器的运行特性和喷射系数与工作参数的关系,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系统效率随工作压力提高而提高,然后下降.分析... 提出了用气-液喷射器代替机械泵,有效回收低品位余热能源的新型双喷射式制冷系统.该制冷循环本身不需要消耗电能.研究了气-液喷射器的运行特性和喷射系数与工作参数的关系,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系统效率随工作压力提高而提高,然后下降.分析了双喷射式制冷系统COP与发生器温度、冷凝器温度的关系,模拟了不同余热温度条件下双喷射式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制冷剂R123制冷性能优于R134a.系统COP可达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双喷射 太阳能 制冷系统
下载PDF
跨临界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倩 郭宪民 +1 位作者 李卫国 郭欣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 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使用不同喉部直径喷嘴的系统,在相同工况下,引射器喷嘴喉部直径较大的系统的性能较好。对于使用不同直径混合室的系统,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使用小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变化较大;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使用大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较高,而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高时,使用小混合室直径的系统性能较好。在相同工况下,与传统跨临界CO2循环进行比较,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COP最大可提高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引射制冷系统 两相流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集热器对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田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2,共3页
采用寿命期性价比对单、双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全玻璃管、热管真空管及CPC聚焦型集热器对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并与采用设计工况性价比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寿命期性价比评价指标考虑了太阳辐射与气温变... 采用寿命期性价比对单、双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全玻璃管、热管真空管及CPC聚焦型集热器对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并与采用设计工况性价比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寿命期性价比评价指标考虑了太阳辐射与气温变化,比设计工况性价比评价指标更全面、更符合实际情况;双层盖板平板集热器用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寿命期性价比最优;CPC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最优,在相同制冷量下,所需集热面积最小,可节省安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喷射制冷 集热器 寿命期性价比
下载PDF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博 沈胜强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电加热模拟太阳能辐射的方法,研究了冷凝器、发生器和蒸发器温度对制冷系统COP的影响,给出了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制冷能力与COP随时刻的变化关系。系统在80℃热源条件下,全天提供16℃的冷水... 对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电加热模拟太阳能辐射的方法,研究了冷凝器、发生器和蒸发器温度对制冷系统COP的影响,给出了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制冷能力与COP随时刻的变化关系。系统在80℃热源条件下,全天提供16℃的冷水,系统最大制冷量为0.43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喷射器 实验 制冷系统
下载PDF
内燃机余热回收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余小兵 杨利 +7 位作者 居文平 马汀山 付昶 吴闯 郑天帅 王东晔 王伟 刘学亮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5,共7页
针对内燃机排气的特点,构建了一种新型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来进一步回收排气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CCHP系统由1个简单回热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1个喷射式制冷循环和1个热水器组成。为了评估系统性能,建立了系统... 针对内燃机排气的特点,构建了一种新型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来进一步回收排气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CCHP系统由1个简单回热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1个喷射式制冷循环和1个热水器组成。为了评估系统性能,建立了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比较了单一S-CO_(2)循环与CCHP系统的性能参数。此外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压缩机出口压力、透平1进口温度以及制冷蒸发温度3个重要参数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以系统同时产生最大净输出功和制冷量(CCP模式)或同时产生最大净输出功和供热量(CHP模式)为优化运行模式,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CCP模式下,系统净输出功、制冷量、供热量之和为546.87 kW,热效率和㶲效率分别为45.81%和50.55%;而在CHP模式下,同样的性能指标则分别为501.35 kW、41.95%和5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 喷射制冷 冷热电联供系统
下载PDF
喷射式制冷系统新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胡记超 王丹东 +2 位作者 王雨风 陈亮 陈江平 《制冷技术》 2017年第6期34-40,共7页
本文针对R410A喷射式系统气液分离器入口干度低的特点,开发了新型旋流式气液分离器。通过研究高度、直径和气相管插入深度等关键结构参数对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以及压降的影响,将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气液分离器模型,然后... 本文针对R410A喷射式系统气液分离器入口干度低的特点,开发了新型旋流式气液分离器。通过研究高度、直径和气相管插入深度等关键结构参数对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以及压降的影响,将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气液分离器模型,然后进行实验,对比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不同工况下,新型气液分离器压降与气相出口干度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制冷系统 R410A 气液分离器 分离效率 CFD仿真
下载PDF
带回热器的跨临界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孔海利 郭宪民 +2 位作者 李添龙 李倩 王冬丽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7,共5页
对带和不带回热器(IHX)的跨临界二氧化碳两相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回热器、实验工况、引射器尺寸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固定的气冷器出口温度、不同的气冷器压力工况,回热器的使用可使系统制冷量提高0.8... 对带和不带回热器(IHX)的跨临界二氧化碳两相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回热器、实验工况、引射器尺寸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固定的气冷器出口温度、不同的气冷器压力工况,回热器的使用可使系统制冷量提高0.85%-8.60%,COP提高0.88%-11.7%;对于固定的气冷器压力,在不同的气冷器出口温度条件下,其制冷量可提高1.14%-2.92%,COP可提高0.99%-2.75%;在气冷器压力较低及出口温度较高的工况条件下,回热器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系统COP及制冷量的最大改善均发生在上述工况条件下;喷嘴直径与引射器混合室长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匹配,两者的最优匹配能使系统COP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引射制冷系统 回热器 两相流
下载PDF
改进的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力 郭宪民 孔进笑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提升引射比,重新设计并制造了汽液分离器,将其增设于系统引射器之前,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引射器及系统的性能,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证实,系统增设初级汽液分离器后可使引射效果得到提升,使主引射流...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提升引射比,重新设计并制造了汽液分离器,将其增设于系统引射器之前,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引射器及系统的性能,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证实,系统增设初级汽液分离器后可使引射效果得到提升,使主引射流以近乎单相流的状态进入引射器,从而使引射比增大,使制冷量和COP得到提高。当系统在只改变蒸发温度的工况下正常运行时,引射比可得到约22.4%~66.4%的提高,在蒸发温度为-2℃~3℃范围内,COP提高了约2%~26.9%;当系统在只改变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工况下正常运行时,系统COP可提高约1%~19%,在气冷器出口压力约为8.75 MPa时,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且引射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引射制冷系统 汽液分离器 引射比 COP
原文传递
船用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琨 章秋平 +1 位作者 张博 权生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2,85,共4页
船用喷射制冷系统可回收柴油机余热,实现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本文采用计算分析的方法,讨论船用喷射制冷系统中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喷射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指导系统优化设计和使用。为船舶能源高效利用提供解决... 船用喷射制冷系统可回收柴油机余热,实现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本文采用计算分析的方法,讨论船用喷射制冷系统中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喷射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指导系统优化设计和使用。为船舶能源高效利用提供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舶系统 喷射制冷 喷射系数 COP
下载PDF
跨临界CO_(2)两相引射器喷嘴扩张段传热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冯义博 何阳 邓建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跨临界CO_(2)引射器主动流入口状态对引射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主动喷嘴壁面传热会改变主动流状态,其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均质平衡模型假设,构建了跨临界CO_(2)两相引射器的CFD模型,模拟研究了喷嘴扩张段传热对引射器性能... 跨临界CO_(2)引射器主动流入口状态对引射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主动喷嘴壁面传热会改变主动流状态,其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均质平衡模型假设,构建了跨临界CO_(2)两相引射器的CFD模型,模拟研究了喷嘴扩张段传热对引射器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对冷凝器出口分流引射膨胀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引射系数随喷嘴扩张段热流密度和喷嘴扩张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适用热流密度(小于120 kW/m^(2))下并不明显,引射系数变化范围在1%以内,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喷嘴扩张段传热对引射器内部流场的影响较小,喷嘴扩张段内流体温度略有升高,引射器出口干度略有增加,喷嘴出口和混合室内混合流的马赫数也略有增加;对于冷凝器出口分流引射膨胀制冷系统,利用引射器壁面传热可以过冷流体,系统COP显著提高,COP最大提升比例为8.89%。总体而言,对引射器主动喷嘴扩张段加热,对引射器性能影响甚微,但对冷凝器出口分流引射膨胀制冷系统的性能有较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引射器 均质平衡模型 传热 制冷系统 CO_(2)
下载PDF
颠簸状态下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光明 张荣涛 +3 位作者 杨申音 郝新月 周秋丽 高能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主要针对混合工质两级喷射制冷系统在船舶出海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气液分离器是喷射式制冷系统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设备部件。内部液体的波动与飞溅,容易使得气液分离器出现出气带液的现象,而高压级喷射器引射的出气带液量... 主要针对混合工质两级喷射制冷系统在船舶出海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气液分离器是喷射式制冷系统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设备部件。内部液体的波动与飞溅,容易使得气液分离器出现出气带液的现象,而高压级喷射器引射的出气带液量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的方法对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cm为内部最大安全液位。当分离器内部液位高于25 cm时,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带液量会随着内部液面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另外,在分离器中增设挡板对内部液体的波动与飞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废热 喷射制冷系统 颠簸状态 稳定性 气液分离器 出气带液量
下载PDF
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制冷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文举 王梦圆 +2 位作者 高岩 李德英 倪龙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了优化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制冷系统部件匹配与控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喷射器喷嘴喉部与混合室的面积比、太阳能集热面积及蓄热水箱容积对系统性能与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器喷嘴喉部与混合室的面积比... 为了优化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制冷系统部件匹配与控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喷射器喷嘴喉部与混合室的面积比、太阳能集热面积及蓄热水箱容积对系统性能与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器喷嘴喉部与混合室的面积比及太阳能集热面积是影响系统性能与运行特性的重要因素,存在最佳喷嘴喉部与混合室面积比和制冷系统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间的最佳匹配;蓄热水箱容积对系统全天制冷量影响不明显,但对系统的节能效率和运行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容积越大节能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喷射器 制冷系统 影响因素 喷嘴喉部与混合室面积比 太阳能集 热面积 蓄热水箱容积
下载PDF
不同制冷剂对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文艳 郭振华 王海博 《应用能源技术》 2017年第9期35-39,共5页
选择R717、R290、R600a、R134a和R1234yf五种沸点相近的制冷工质,基于MATLAB软件,引入制冷剂物性参数的Cleland拟合模型,编写了喷射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比较了五种制冷剂在不同冷冻水进口温度及不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喷射系数u和COP值... 选择R717、R290、R600a、R134a和R1234yf五种沸点相近的制冷工质,基于MATLAB软件,引入制冷剂物性参数的Cleland拟合模型,编写了喷射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比较了五种制冷剂在不同冷冻水进口温度及不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喷射系数u和COP值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冷冻水进口温度的改变,使制冷剂的制冷性能随之升高而增大;且制冷剂制冷性能随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717在五种制冷剂中,喷射器喷射系数和系统性能COP都是最大的,R1234yf和R134a则具有相近的喷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喷射制冷系统 COP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中喷射泵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菲 沈胜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8-603,共6页
对新型双喷射制冷系统中的喷射泵建立了达到最大提升压力时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针对新型系统中喷射泵的特点,以水为工质,分析了喷射泵的引射系数、混合室无量纲结构参数、工作蒸气参数及冷凝温度对喷射泵最大升压... 对新型双喷射制冷系统中的喷射泵建立了达到最大提升压力时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针对新型系统中喷射泵的特点,以水为工质,分析了喷射泵的引射系数、混合室无量纲结构参数、工作蒸气参数及冷凝温度对喷射泵最大升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射系数越大,喷射泵的最大排出压力越低;混合室的无量纲结构参数越大,喷射泵的最大排出压力越低;工作蒸气的压力越高,喷射泵的最大排出压力越高;冷凝温度越高,喷射泵的最大排出压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双喷射 制冷系统 喷射泵 最大升压性能
下载PDF
喷射式制冷利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晁亮亮 刘青荣 +1 位作者 阮应君 李深 《节能》 2016年第5期11-15,2,共5页
在简要介绍喷射式制冷循环的原理组成和工质类型基础上,分别从运行参数、系统优化(改进系统循环形式)、主要应用领域和低温热源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最后,认为喷射式制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喷射制冷 工质 系统优化 应用领域
下载PDF
一种新型喷射式无泵循环制冷系统
17
作者 彭光前 李苏泷 李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99,96,共4页
传统的喷射式制冷系统COP值较低、经济性较差。提出了一种新型喷射式无泵循环制冷系统——在传统喷射式制冷系统之上增加一个气-气喷射器。介绍了该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对其进行建模,并分析了系统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当压缩比大于8... 传统的喷射式制冷系统COP值较低、经济性较差。提出了一种新型喷射式无泵循环制冷系统——在传统喷射式制冷系统之上增加一个气-气喷射器。介绍了该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对其进行建模,并分析了系统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当压缩比大于8时,该系统较传统喷射式制冷系统的COP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制冷系统 喷射器 无泵循环 喷射系数 压缩比
下载PDF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秋平 于文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9,共4页
利用分析法对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进行分析,了解系统各部件的损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给出了系统总损随喷射系数变化的规律和喷射制冷循环各部件的损百分比随喷射系数变化的规律,为优化系统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喷射... 利用分析法对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进行分析,了解系统各部件的损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给出了系统总损随喷射系数变化的规律和喷射制冷循环各部件的损百分比随喷射系数变化的规律,为优化系统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的损最大,其次是冷凝器和喷射器;提高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对于降低系统损、提高系统效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太阳能 喷射器 制冷系统
下载PDF
工况和喷嘴喉部直径对引射器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丽丽 郭宪民 任立乾 《绿色科技》 2015年第5期262-265,共4页
分别对采用拉法尔喷嘴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CO2跨临界两相流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几何尺寸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几何尺寸条件下,气冷器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分别为43℃和6℃时,拉法尔喷嘴引射器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 分别对采用拉法尔喷嘴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CO2跨临界两相流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几何尺寸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几何尺寸条件下,气冷器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分别为43℃和6℃时,拉法尔喷嘴引射器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均随着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8.50MPa和8.70MPa取得最大值;两种形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均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气冷器出口压力和温度分别为8.50MPa和43℃条件下,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在蒸发温度为4℃时取得最大值;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制冷系统的COP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引射制冷系统 两段式 两相流
下载PDF
两相喷射器增压的二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琬琳 黄潇治 李风雷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建立一维等面积两相喷射器热力学模型,改进传统的二级压缩系统,提出一种喷射器增压的二级压缩制冷系统.以R1234yf为制冷剂,采用能量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设计工况下喷射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升高时,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喷射系数... 建立一维等面积两相喷射器热力学模型,改进传统的二级压缩系统,提出一种喷射器增压的二级压缩制冷系统.以R1234yf为制冷剂,采用能量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设计工况下喷射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升高时,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喷射系数增大,喷射器升压比减小;当冷凝温度升高时,COP和喷射系数减小,喷射器升压比增大;当蒸发温度为0℃,冷凝温度为50℃时,COP随着中间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一个最优中间温度,系统性能提高率可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喷射器 二级压缩 制冷系统 热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