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被引量:56
1
作者 陈卫东 张际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4期27-33,共7页
未来课堂是一个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需要,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构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关注课堂主体发展的和谐新型课堂。通过对课堂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教育技术研究现状的探讨,以及对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 未来课堂是一个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需要,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构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关注课堂主体发展的和谐新型课堂。通过对课堂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教育技术研究现状的探讨,以及对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研究内容等的分析,表明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应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课堂 设计与应用 教育技术研究
下载PDF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哲学深思:纠结与矛盾 被引量:4
2
作者 兰国帅 李艺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存有三种"研究事实":一是"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存有尖锐的矛盾,"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各自为政、相互指责;二是与其他学科研究相比...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存有三种"研究事实":一是"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存有尖锐的矛盾,"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各自为政、相互指责;二是与其他学科研究相比,"教育技术研究"没能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科话语逻辑体系",学科立场不明确,缺乏可积累的、持续性的"教育技术知识";三是"教育技术研究"系统内部缺乏一种"哲学深思",即教育技术研究者缺乏在"哲学深思"基础上对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剖析、把控与决断能力。对此,深刻认识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关系的复杂性,努力建构教育技术研究自身独特的话语逻辑体系,从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层面对"教育技术研究"重新进行系统的"哲学深思",重构"教育技术研究哲学",以形成正确的"行动观念"和实践"价值取向",进而理解新时代下"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的价值使命",这是"教育技术研究哲学"论证的"基本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理论 教育技术实践 教育技术问题 教育技术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哲学
下载PDF
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网络调查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一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3年第4期37-40,共4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利用网络进行调查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它跨越了时空界限,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传统的研究模式带来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本文介绍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利用网络进行调查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它跨越了时空界限,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传统的研究模式带来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本文介绍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技术研究与调查的原理与方法,探讨了网络调查研究的技术实现及应用,并提出了实施网络调查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研究 网络调查 技术
下载PDF
论教育技术批评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立会 李芒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怪圈",一方面专家辈出,一方面却未形成本学科成熟的思想理论及研究方法。究其原因,是缺乏从批评角度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审视。教育技术批评要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怪圈",一方面专家辈出,一方面却未形成本学科成熟的思想理论及研究方法。究其原因,是缺乏从批评角度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审视。教育技术批评要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为目标和准绳,遵从孔子思想教育体系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和教育技术批评客体,以矛盾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在借鉴与吸收其他批评形态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批评"本土化、专业化,发挥教育技术批评对教育技术创新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研究 教育技术批评 学科发展 指导思想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现象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志忠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7,67,共7页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个别”的割裂;在研究方式层面,现象学范式遵循质性研究的模式,擅长对微观体验的揭示;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现象学范式综合运用访谈、体验报告等手段,使研究结论具有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教育技术研究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现象学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在于贯通融合,即有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定位融合、视域融合和研究取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现象学 教育技术研究 范式
下载PDF
现象学意向性转向及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仇晓春 肖龙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9,69,共7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从描述逐渐转向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从追求现象本质逐渐转向关注意义的主体间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意向性的视角差异,并系统梳理本质、情境、生成、生产/激活的现象凸显脉络,... 近一个世纪以来,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从描述逐渐转向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从追求现象本质逐渐转向关注意义的主体间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意向性的视角差异,并系统梳理本质、情境、生成、生产/激活的现象凸显脉络,有助于引导教育技术研究更为关注技术现象的情境意义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借鉴指向社会变革的后意向现象学方法论,探索研究者范式思维、学习设计建构和技术调节实证探索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意向性理解视角 后意向现象学 教育技术研究 方法论
下载PDF
应用“三角互证法”提升教育技术研究的品质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刚 张诗亚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8,共6页
"三角互证法"利用文献、考古学和人类学三种方法的相互印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技术路线,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教育技术具有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进行教育技术研究... "三角互证法"利用文献、考古学和人类学三种方法的相互印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技术路线,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教育技术具有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进行教育技术研究时采用简单性的研究范式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该文将"三角互证法"作为一种混合方法研究范式引入教育技术研究,可以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准研究切入点,构建规范的研究谱系,并通过进入教育实践现场开展实地考察,丰富教育技术研究的材料,促进教育技术研究的本原回归,提升研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互证法 文献 考古 人类学 教育技术研究
下载PDF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冉新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22-26,共5页
20世纪后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思潮,对具有"质的风格"的扎根理论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将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入进来,成为"一种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 20世纪后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思潮,对具有"质的风格"的扎根理论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将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入进来,成为"一种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以发展一个可以解释某个特定现象的概念和理论为目的。扎根理论方法也适应于教育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弥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教育技术研究
下载PDF
教育技术研究的思维僭越 被引量:2
9
作者 谭伟 徐连荣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共4页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种倾向之间的争论,该文通过分析提出两种研究倾向的争论源于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理论思维僭越与工程思维僭越。要解决这一争论,教育技术学科内部要具有自我意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要专注于...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种倾向之间的争论,该文通过分析提出两种研究倾向的争论源于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理论思维僭越与工程思维僭越。要解决这一争论,教育技术学科内部要具有自我意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要专注于理论研究,产生新的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者要专注于工程,实现应用效果最大化。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连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做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时,可以选择各种有利于工程目标实现的理论来综合应用,而非拿着某个单一的理论来做逻辑演绎和推导,二是在做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时,可以从各种教育技术应用中汲取理论素材,但不能完全沉溺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经验之中,而是要确保所构建的理论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逻辑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论 理论思维僭越 工程思维僭越 教育技术研究
下载PDF
基于EBSCOhost的国际语言学习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静 于志涛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4,共6页
本文以EBSCOhost数据库为文献源,从载文期刊、发文作者和研究热点三个方面,对国际语言学习领域中的教育技术研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该项研究正在逐步向专门化和专业化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语言学与教育技术学逐步融合的分支学科... 本文以EBSCOhost数据库为文献源,从载文期刊、发文作者和研究热点三个方面,对国际语言学习领域中的教育技术研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该项研究正在逐步向专门化和专业化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语言学与教育技术学逐步融合的分支学科化趋势,已形成专门的研究学者群。第二语言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国外引介是贯穿始终的研究热点。新兴热点主要有英语(第二语言)、语言整体领域教学与学习、教学有效性、计算机中介交际、技术融合、电子学习等,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习 教育技术研究 计量学分析 EBSCOhost数据库
原文传递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类融合”现象及其价值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国帅 李艺 张一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1,共5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类研究"现象。这种"类研究"所形成的单一型"研究类"既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又较好地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对单一型"研究类"进行跨"类"...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类研究"现象。这种"类研究"所形成的单一型"研究类"既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又较好地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对单一型"研究类"进行跨"类"的研究可形成复合型"研究类",能进一步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进展,这种跨"类"的研究称为"类融合"。我们认为在教育技术学中开展"类融合"研究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破解各单一型"研究类"自身面临的困境;第二,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本土化";第三,有助于拓展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研究 类研究 类融合 价值
下载PDF
《SAGE教育技术百科全书》:走进教育技术的知识本体——访主编迈克尔·斯佩克特博士
12
作者 张屹 徐光涛 +2 位作者 范福兰 李馨 赵云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1,共6页
迈克尔·斯佩克特(J.Michael Spector)博士现为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信息学院学习技术系教授,《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杂志主编,《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3、4版)的领衔主编。他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十大领军人物之... 迈克尔·斯佩克特(J.Michael Spector)博士现为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信息学院学习技术系教授,《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杂志主编,《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3、4版)的领衔主编。他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十大领军人物之一,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复杂环境下的学习评估、远程教育等研究领域都有出色的研究。Spector博士有着丰富的教学及科学研究经历,他曾任美国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与教学技术系及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系统系教授,锡拉丘兹大学教学设计、发展与评估项目主席,挪威卑尔根大学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主任,美国阿姆斯特朗空军研究实验室教学系统资深科学家等,他曾任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席,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技术、教学、认知与学习研究小组主席。Spector教授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及多部专著和教材,曾获AECT授予的杰出图书奖。《SAGE教育技术百科全书》由Spector教授主编,2015年3月由SAGE出版社正式出版。Spector教授在1989版的教育技术百科全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在线教育技术百科全书以及欧洲教育技术创优项目的基础上,邀请SAGE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教育技术各研究领域专家,共同商讨最终拟定了本百科全书的主题框架。《SAGE教育技术百科全书》共2卷,915页,共包含教育技术领域28个主题类别(读者指南)、314个词条、100多条术语,还包括教育技术编年史、资源指南和词条索引等。百科全书阐述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支撑教学和学习的理论、方法、策略与实践,尤其对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技术、教学模式、研究方法等词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访谈中,Spector教授与我们分享了《SAGE教育技术百科全书》编纂团队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知识本体 教育技术百科全书 教学信息化 教育技术研究
下载PDF
解释学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红波 高淮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19,共5页
解释学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体现在应用指向、对象和原则、价值上。其应用指向包括人对内在自我的反思、主体间关系的反思以及教育技术与人的关系的反思;应用对象为文本,应用原则包括解释学循环、间距化、质疑、应用和自我理解。... 解释学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体现在应用指向、对象和原则、价值上。其应用指向包括人对内在自我的反思、主体间关系的反思以及教育技术与人的关系的反思;应用对象为文本,应用原则包括解释学循环、间距化、质疑、应用和自我理解。运用解释学方法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者反思研究立场、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方法 教育技术研究 应用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重塑
14
作者 吴明超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主要包括"技术人","理性人"和"经济人",文章在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揭示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由"文化人","游戏人"和"信息人"为主体构成的"人的形象",并就其合理性进行阐释,以期能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研究 人的形象 “文化人” “游戏人” “信息人”
下载PDF
注重教育技术管理 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15
作者 胡考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科学性、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管理的现代化特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管理 科学性
下载PDF
SPOC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兰厅 王婷婷 冯晨晨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第5X期156-157,161,共3页
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作为"后MOOC时代"的一个典型范式,该文主要表达了SPOC课程的特征及其在混合学习中的优势,同时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SPOC课程的开发流程,旨在更好地推进SPOC课程的资源建设,促进高校课程... 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作为"后MOOC时代"的一个典型范式,该文主要表达了SPOC课程的特征及其在混合学习中的优势,同时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SPOC课程的开发流程,旨在更好地推进SPOC课程的资源建设,促进高校课程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混合式学习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下载PDF
大学数学教学研究方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项明寅 孙露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2-85,共4页
从大学数学教材为切入点就如何探索大学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提高大学数学教育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避免大学数学教学的盲目性作了总结和研究,提出了大学数学教学研究的6种方法。
关键词 大学数学教学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专题研究 拓广研究 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下载PDF
海归地方主官、科技支出与城市经济发展——来自283个地级市的实证证据
18
作者 庄潜艺 王展 高翔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9,共9页
在海外高学历人才大量回国工作的背景下,地方主官的海归背景是否会对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影响的路径又是什么?基于上述思考,文章利用2001至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市数据,揭示了海归背景的地方主官对其所在地级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海外高学历人才大量回国工作的背景下,地方主官的海归背景是否会对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影响的路径又是什么?基于上述思考,文章利用2001至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市数据,揭示了海归背景的地方主官对其所在地级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探究了人力资本优势转化到地区发展的3条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拥有海归背景的地方主官确实会促进其所在地级市的发展;第二,增加科技支出是海归背景地方主官影响所在地级市经济发展的首要路径;第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外商投资是海归地方主官影响所在地级市经济发展的另外两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背景 地方主官 科技支出 基础设施 外商投资
下载PDF
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的功能规划与照明设计研究——以淮海工学院多功能教室创建为例
19
作者 张琦 吴静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62-64,共3页
从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创建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最先进的数字高清技术设备设计和最专业的现代教学室内空间设计,并针对灵活多变的数字媒体影视教学而进行的教室功能规划与照明设计,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多功能多媒体教室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功能规划设计:照明设计
下载PDF
创新扩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进宝 毕海滨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0-56,共7页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扩散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创新扩散理论 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