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8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 被引量:172
1
作者 蔡德芳 桂鸿斌 李江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1,共2页
为探讨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潜在法律责任问题 ,从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健康教育实施记录的法律意义、健康教育实施技巧及能力与护理纠纷的关系及健康教育中医护分工协作等 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提出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明... 为探讨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潜在法律责任问题 ,从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健康教育实施记录的法律意义、健康教育实施技巧及能力与护理纠纷的关系及健康教育中医护分工协作等 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提出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 ,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
原文传递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被引量:143
2
作者 潘懋元 陈斌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1期3-8,共6页
"互联网+教育"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坚持开放理念的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对师生要求更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 "互联网+教育"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坚持开放理念的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对师生要求更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智慧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民主化进程。目前,"互联网+教育"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尚存在4个方面的缺陷:一是个性化学习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复杂性思维教学难以实现,三是在线学习成果难以认证,四是网络资源可能沦为"数字废墟"。为科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使之更好地为高校教学服务,大学生在线学习应注重虚实结合,加强制度保障,倡导人际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教育规律 高校教学改革 大学生学习
下载PDF
论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被引量:73
3
作者 马雷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2,共8页
教育法的法典化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以编纂或者制定教育法典为直接目的的立法活动或立法过程。教育法的法典化是我国教育立法的必然趋势,旨在将我国现行的所有教育立法进行重新整合、修改和补充,从而合并为一部系统性... 教育法的法典化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以编纂或者制定教育法典为直接目的的立法活动或立法过程。教育法的法典化是我国教育立法的必然趋势,旨在将我国现行的所有教育立法进行重新整合、修改和补充,从而合并为一部系统性的调整教育领域法律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教育法法典化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切实解决当前立法资源紧张与教育立法需求之间的矛盾,减少法律法规之间的竞合与冲突。推进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应采用统一立法的模式,总分结构的基本框架,分步推进的立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 教育法典 法典化 解法典化 教育法律体系
原文传递
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改革 被引量:71
4
作者 滕跃民 张玉华 肖纲领 《辽宁高职学报》 2018年第8期53-55,61,共4页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基于"道法术器"思路来实施。"道"即引导学生讲道理、走正道、行道德,...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基于"道法术器"思路来实施。"道"即引导学生讲道理、走正道、行道德,实现价值引领;"法"即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遵循教学规律;"术"即构建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教学方式,打造多元路径;"器"即融入信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育 课程思政 道法术器
下载PDF
论教育法体系化是法典化的前提基础 被引量:67
5
作者 任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4,76,共11页
当前,教育法法典化具有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而教育法的体系化则是教育法法典化的必经阶段。法律体系化是法学学科理论深化以及立法完善的重要路径。教育法体系化意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内容的原则和规... 当前,教育法法典化具有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而教育法的体系化则是教育法法典化的必经阶段。法律体系化是法学学科理论深化以及立法完善的重要路径。教育法体系化意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内容的原则和规则进行分类归纳,使之成为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统一协调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教育法体系化的实施障碍有二:一是教育立法内容较为分散;二是教育法是否为独立部门法仍存较大争议。我国教育法体系化的必要性体现在教育法治建设的时代需求、教育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稳定性需求。我国教育法体系化的可能性体现在多层次教育立法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及学术互动逐渐深入、体系化方法在教育法研究领域中不断推进。教育法体系分为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内部体系以法律原则、价值为核心,外部体系以法律规则为核心。前者保持相对开放性,后者则保持必要封闭性,进而能够处理外部社会、教育实践的稳定性与发展性需求。因此,教育法体系化构建应以核心范畴为中心,以教育法价值为中介,沟通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与教育法律规范。同时,以法律效力位阶为核心构造规则体系,但规则体系需要符合逻辑与价值融贯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化 法典化 教育法学 教育法价值
下载PDF
论教育法典的地位与形态 被引量:63
6
作者 湛中乐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将教育法视为行政法的子部门,理论界则将这种观点称为隶属说。在区分主要规范和次要规范后,从主要规范的视角来看,隶属说能够成立。因此,未来的教育法典应当纳入行政法典分则。为减少争议和工作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将教育法视为行政法的子部门,理论界则将这种观点称为隶属说。在区分主要规范和次要规范后,从主要规范的视角来看,隶属说能够成立。因此,未来的教育法典应当纳入行政法典分则。为减少争议和工作量,编纂教育法典应当以教育类法律和部分教育类行政法规为基础。在结构上,教育法典可以由通则、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国防教育以及学校工作等分编组成。通则相当于教育法典的总则,其他各分编相当于分则。教育法典通则分编的内容以教育法和教师法为基础,但立法目的条款、管理体制条款和法律责任条款等条款须加以简化或删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化 法典编纂 教育立法 教育法典 教师法 行政法
下载PDF
我国教育法法典化之提倡 被引量:64
7
作者 童云峰 欧阳本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4,75,共10页
教育法法典化能矫正当前教育法混乱的体系格局,避免重复立法,也能统一法律适用,更能促进教育法成为独立的部门法,形成独立的教育法学。目前,教育法法典化只是"法典不时"而非"法典不能",在教育法典实现方法上,可以... 教育法法典化能矫正当前教育法混乱的体系格局,避免重复立法,也能统一法律适用,更能促进教育法成为独立的部门法,形成独立的教育法学。目前,教育法法典化只是"法典不时"而非"法典不能",在教育法典实现方法上,可以借鉴《民法典》的经验,采纳"三层递进"模式,整饬既有规范资源,先实现教育法的体系化,再制定教育法总则,继而整合成教育法典。在教育法典的规范设置和完善上,可以借鉴刑法典的经验,采用"三位一体"模式,以"抽象性规定+解释+修正案"的方式,概括而有体系地设置规范,委任解释性文本细化规范。通过修正案完善规范,实现教育法典的安定性与适应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 法典化 三层递进 三位一体
下载PDF
论学校事故及其处理和防范 被引量:45
8
作者 方益权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1,共8页
近年来 ,学校事故频发。由于法学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和司法实践的混乱 ,给学校事故的有效防范以及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带来了困惑和障碍。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严格依循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 ,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确定学校... 近年来 ,学校事故频发。由于法学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和司法实践的混乱 ,给学校事故的有效防范以及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带来了困惑和障碍。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严格依循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 ,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确定学校事故的范围、处理原则和学校相应的法律责任 ,并对学校事故的有效防范作深入探讨 ,是极具实际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 民法 学校事故 法律责任 防范
原文传递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56
9
作者 崔长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制教育 法律意识 法律素质
下载PDF
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 被引量:60
10
作者 刘贵华 孟照海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4,共9页
研究生教育是创造和应用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知识逻辑、学科逻辑、社会逻辑和创造逻辑的支配,它们分别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内容、结构、模式和动力。在这四种逻辑的支配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遵循"... 研究生教育是创造和应用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知识逻辑、学科逻辑、社会逻辑和创造逻辑的支配,它们分别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内容、结构、模式和动力。在这四种逻辑的支配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遵循"钟摆定律",即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在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之间运行,以期实现动态平衡。这一螺旋上升的钟摆过程,就是创造和应用高深专门知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知识逻辑 学科逻辑 社会逻辑 创造逻辑 钟摆定律
原文传递
“教育惩戒”的性质及其法律体系构建——以《教育法》《教师法》为核心 被引量:56
11
作者 任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9,共9页
关于“教育惩戒”的基本属性,学界呈现出“行政惩戒说”“社会制裁说”与“微观公共惩戒说”的理论分歧,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精神。“教育惩戒权”是集合了“权力”“权利”与“义务”三重复合属性的法律概念。教育惩... 关于“教育惩戒”的基本属性,学界呈现出“行政惩戒说”“社会制裁说”与“微观公共惩戒说”的理论分歧,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精神。“教育惩戒权”是集合了“权力”“权利”与“义务”三重复合属性的法律概念。教育惩戒可以划分为纪律性惩戒与学术性惩戒。有关后者的立法规定、司法实践、学术研究都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立法缺失、校规虚置、媒体渲染、教育理念失当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纪律性惩戒”在实践中面临着要么被“滥用”、要么被“弃用”的两难困境。我们应当借助《教师法》修改的契机构建起符合国情的、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中心的教育惩戒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教师法》 纪律性惩戒 惩戒权 校规
下载PDF
体育何以让“立德树人”成为可能 被引量:50
12
作者 徐正旭 龚正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5,共8页
从元伦理学视角提出了“体育何以促成立德树人”这一反思命题,通过商榷性探讨,指出已有研究成果不能回应此命题的理论困境。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立足“生命、生活和生存”的存在论体育,以此发展学生德性与德行。研究认为:(1)体育具有... 从元伦理学视角提出了“体育何以促成立德树人”这一反思命题,通过商榷性探讨,指出已有研究成果不能回应此命题的理论困境。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立足“生命、生活和生存”的存在论体育,以此发展学生德性与德行。研究认为:(1)体育具有价值自足性,体育外在价值具有通约性,因而体育促成“立德树人”是可能的。(2)在保障学生体育权利前提下,建构体育与生活之间“存在性联系”,以此发展学生的道德规则意识。(3)实现路径。从外在角度讲,要为学生提供“存在性联系”,即保障体育权利、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促成体育生活化及净化体育生态;从内在角度讲,要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立德树人 教育存在论 体育伦理与道德 法哲学
下载PDF
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初探——一个历史的视角 被引量:26
13
作者 翟海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虽然很好,但尚未形成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不足。解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揭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虽然很好,但尚未形成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不足。解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揭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视角 职业教育 发展规律
下载PDF
“法治中国”视域下法学教育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 被引量:39
14
作者 焦富民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1,共10页
法治中国建设既需要大批懂经济、懂管理同时又懂法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又需要大批职业化的法律人才。这不仅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也对我们法学教育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高等法学教育不仅要... 法治中国建设既需要大批懂经济、懂管理同时又懂法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又需要大批职业化的法律人才。这不仅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也对我们法学教育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高等法学教育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而且还要面向全社会培养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是一种包含和超越一般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本科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的和谐统一,寻求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好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 法学教育 人才培养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实证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顾佳峰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年中国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GDP、地方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弹性较弱,都小于1,因此,瓦格纳法则不适用。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这种弱弹性限制了“4%”目标的实现。...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年中国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GDP、地方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弹性较弱,都小于1,因此,瓦格纳法则不适用。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这种弱弹性限制了“4%”目标的实现。所以,当前除了要关心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要关心教育经费使用的低效问题。要积极探索提高既定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通过良好而科学的教育产出管理,节约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益,以缓解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费 空间计量经济学 瓦格纳法则
下载PDF
超越司法中心主义——面向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法治人才培养 被引量:37
16
作者 邓世豹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法学教育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问题而展开。现行法学院教育中突显司法中心主义,集中反映在法学教育中以培养司法人才为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资源、选取培养方式方法和确立考核评价机制。司法中心主义体现中国法治进程... 法学教育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问题而展开。现行法学院教育中突显司法中心主义,集中反映在法学教育中以培养司法人才为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资源、选取培养方式方法和确立考核评价机制。司法中心主义体现中国法治进程渐进性特点,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需求尚有一定距离。面向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法治人才培养,必须超越司法中心主义,树立多元化、多层次法治人才培养观念,创兴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司法中心主义 依法治国 法治人才
原文传递
学习权保障:学习型社会教育法律与政策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34
17
作者 尹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8,共9页
学习型社会就是"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将成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以满足每个公民的基本学习需求,有必要将学习权保障确立为学习型社会教育法... 学习型社会就是"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将成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以满足每个公民的基本学习需求,有必要将学习权保障确立为学习型社会教育法律与政策的价值基础。相对于教育中的公平、效率等价值取向,学习权保障是更为根本、更具有统摄力、更符合学习型社会本质的元价值,它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学习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本体意义。为此,应力求做到:(1)克服现行教育法律与政策中的工具主义倾向,重视学习权的自赋性格,使其成为由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2)明确学习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针对学习的不同方式及其权利特性,构建有利于学习权实现的教育法律与政策制度;(3)遵循权利本位、机会均等、可选择性和弱势补偿等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公民的学习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学习权 受教育权 法律与政策 价值基础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吴砥 李玲 +1 位作者 吴龙凯 尉小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6,共10页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引发并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持续演进过程,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数字化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际组织的关注重点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典型战略,发现不同国际组织和...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引发并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持续演进过程,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数字化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际组织的关注重点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典型战略,发现不同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在资源环境、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大数据应用、数字素养、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共性特征。面向未来,要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重点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更加开放、融合、有韧性的高等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特征 转型规律
下载PDF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界定 被引量:28
19
作者 何德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学校体育中发生伤害事故不可避免 ,事故原因复杂多样。如何认识伤害事故 ,合理区分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 ,保证学校体育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是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法律角度对学校体育中的事故责任进行论述 。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伤害事故 责任界定 法律角度 卫生保健制度 体育教师
下载PDF
德法兼修: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探索 被引量:30
20
作者 梁平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0,共10页
新时代“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迫切需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使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德育教育、话语体系、教育内容、能力塑造、育人格... 新时代“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迫切需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使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德育教育、话语体系、教育内容、能力塑造、育人格局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应当紧紧立足于中国法治这个根本,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以“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法治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融合式的“厚德育”铸魂工程,建构“话语+现实”的法治教育资源,创新“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知识+体验”的特色实践教育,深化多维度协同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法兼修 卓越法治人才 法学教育 新时代 法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