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殷红敏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针对当代大学生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针对当代大学生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教育 全面发展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苏亮乾 龚文静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2-27,共6页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增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增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教育 大学生 个体发展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文化环境载体研究
3
作者 张蕊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5期19-21,共3页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对于加强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载体是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环境载体是大学...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对于加强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载体是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环境载体是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载体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其特点、功能的研究归纳和系统的理论探索,分析了文化环境载体的实践运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这一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载体的重要功效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 文化环境载体 特点 功能 运用
下载PDF
考试质量量化分析理论及软件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斌 刘发明 刘于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在总结借鉴现有的质量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教育统计与测量学有代表性、先进科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结合自身研究成果,研制开发出一套简明易懂、易学易用易推广的应用软件分析系统.
关键词 教育统计与测量 考试质量 量化分析 软件实现
下载PDF
英美德澳教育科研评价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盈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8-31,共4页
在教育科研评价体系中,美英澳是典型的第三方评议国家,其评价结果与科研经费直接相关;而德国则属于国家评级,与科研经费没有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这四国评价模式的优劣得出对我国建立科研评价体系的一些启示: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改... 在教育科研评价体系中,美英澳是典型的第三方评议国家,其评价结果与科研经费直接相关;而德国则属于国家评级,与科研经费没有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这四国评价模式的优劣得出对我国建立科研评价体系的一些启示: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改进评价内容指标方法,兼容并包,兼顾公平公正,建立符合高职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研评价 发展 启示
下载PDF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军队院校和谐发展
6
作者 张蕾 宋振宇 张忠义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年第2期4-5,9,共3页
军队院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院校的和谐发展。因此,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实为推动军队院校和谐发展的一个着眼点。本文针对目前军队院校教育科学... 军队院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院校的和谐发展。因此,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实为推动军队院校和谐发展的一个着眼点。本文针对目前军队院校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院校研究 和谐发展
下载PDF
创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7
作者 黄克敬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高职院校肩负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在发展上注重理念创新、科学定位,要办学特色鲜明、思路开拓、模式多样,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建设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 高职院校肩负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在发展上注重理念创新、科学定位,要办学特色鲜明、思路开拓、模式多样,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建设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 整合资源 科学管理
下载PDF
教育科研与特色兴校——新余五中办学思路与实践
8
作者 张玉龙 《新余高专学报》 2007年第1期123-124,共2页
新余市第五中学以科研为杠杆,以课题为载体,全面实施“科研兴教,校本兴校”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7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许多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一大批名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脱颖而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 新余市第五中学以科研为杠杆,以课题为载体,全面实施“科研兴教,校本兴校”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7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许多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一大批名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脱颖而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可持续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余五中 教育科研 特色兴校 课题 教师
下载PDF
树立和实践又好又快“双超常教育”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13
9
作者 官群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超常教育何去何从的时代命题,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双超常教育"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双超常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而从十个方...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超常教育何去何从的时代命题,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双超常教育"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双超常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而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推进"双超常教育"的对策与举措,从而为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超常教育 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
原文传递
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辉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存在虚假繁荣的问题,这种假象困扰着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厘清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实质这一命题,梳理"为什么要发展法学教育,为谁发展法学教育,发展什么样的法学教育以及怎样发展法...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存在虚假繁荣的问题,这种假象困扰着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厘清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实质这一命题,梳理"为什么要发展法学教育,为谁发展法学教育,发展什么样的法学教育以及怎样发展法学教育"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法治建设为本、以社会和谐为本的标准,坚持精英化的法学教育基本路径,并在这一路径下完成校正法学教育发展的积弊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科学发展 精英化
下载PDF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泽 陶董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HTE)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2010—2021年安徽省16个城市HTE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演进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时序上...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HTE)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2010—2021年安徽省16个城市HTE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演进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时序上,安徽省城市HTE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之间差异不断缩小。(2)空间上,2010—2021年,严重失调(Ⅱ级)城市和中度失调(Ⅲ级)均由6个减少为0,勉强协调(Ⅵ级)及以上城市由1个增加到3个,优质协调(Ⅹ级)城市由0增加到1个;(3)安徽省区域整体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位于皖中东部的合肥、马鞍山、滁州,表现为“高—高”聚集,铜陵表现为“低—高”聚集,位于皖南部的黄山表现为“低—低”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系统 耦合协调 核密度估计 时空演化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2
作者 罗耒英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7X期167-168,共2页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高尚师德感召学生,用人文情怀关爱学生,用先进文化培育学生,是当前和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高尚师德感召学生,用人文情怀关爱学生,用先进文化培育学生,是当前和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 统领
下载PDF
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及其实践思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晓波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 ,是现代远程教育创新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规模观、质量观、结构观和效益观是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 ;树立创新发展的思路 ,走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 ,是现代远程教育创新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规模观、质量观、结构观和效益观是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 ;树立创新发展的思路 ,走人才强教 ,内涵发展为主、适度拓展外延和特色创新之路 ,建立开放多元的宏观管理机制 ,是现代远程教育顺应知识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 ,实现创新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科学发展观 内涵 实践
下载PDF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展望
14
作者 图道多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的特点可概括为:代表构成广泛、探讨内容丰富、交流成果丰硕。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正在发挥其在民族教育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我...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的特点可概括为:代表构成广泛、探讨内容丰富、交流成果丰硕。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正在发挥其在民族教育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教育调研活动,在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民族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民族教育研究理论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民族教育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提高学会的学术地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研究 科学发展观 研究重点
下载PDF
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中学物理教师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健智 李丽萍 +1 位作者 贾丽芳 曾红凤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1年第4期21-27,64,共8页
了解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定量关系,可以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全国1550名中学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整体欠佳,部分教师教育科研意... 了解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定量关系,可以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全国1550名中学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整体欠佳,部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弱;学校类别、学历或学位、教龄、职称、性别对教师专业成长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教研素质显著地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应该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强化教师研究意识;组织理论学习,助力教师教育科研;解放思想,帮助女教师追求自我专业理想;完善教研制度,落实教研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教研素质 教师专业成长
下载PDF
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的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鲍寅初 皇甫志新 任苏民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96,共5页
区域教育科研在苏州市源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初探索,长期以来在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繁荣教育科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区域教育科研迫切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创新。苏州市开展的"区域教育科研发... 区域教育科研在苏州市源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初探索,长期以来在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繁荣教育科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区域教育科研迫切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创新。苏州市开展的"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研究",经过将近五年的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获得和提升了对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问题的理论认识;二是探索和构建了区域教育科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三是研究和建立了区域教育科研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四是形成和总结了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个案研究的丰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科研 发展 创新
原文传递
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17
作者 刘宗宝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4年第12期47-49,共3页
教育质量的提升依靠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教师教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多措并举开展教科研工作,以教科研工作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水平... 教育质量的提升依靠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教师教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多措并举开展教科研工作,以教科研工作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进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研 教师 专业成长
下载PDF
数字化管理:教育科研区域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应变之道——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18
作者 李顺富 许建国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3年第12期44-47,共4页
将数字化技术在教科研管理领域进行创新运用,利用区域网络资源构建立体教科研管理网络平台,提升了课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跳出了旧式开题结题的两点式管理的窠臼,大幅提升了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效率。以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科研管... 将数字化技术在教科研管理领域进行创新运用,利用区域网络资源构建立体教科研管理网络平台,提升了课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跳出了旧式开题结题的两点式管理的窠臼,大幅提升了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效率。以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科研管理的高位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管理 教育科研 区域信息化水平 提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