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喻良 伊武军 《四川环境》 2002年第4期38-40,共3页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各层次模型 ,并以福州市为例 ,通过对该市近年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分析 ,对今后城市规划提出建议 ,为以后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直接服务。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环境质量评价 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69
2
作者 南丽丽 师尚礼 +3 位作者 陈建纲 朱新强 郭全恩 赵文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9-625,共7页
为了解不同根型苜蓿在越冬期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征及其抗寒性强弱,本研究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根蘖型"甘农2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Gannong No.... 为了解不同根型苜蓿在越冬期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征及其抗寒性强弱,本研究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根蘖型"甘农2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Gannong No.2")和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M.sativa L.cv."Longdong")为材料,于2009年9月15日、10月15日、12月15日,2010年1月15日、3月15日在甘肃天水、榆中和武威3个生态区,对自然降温、升温过程中苜蓿根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6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3个生态区,3类根型苜蓿根系MDA含量随气温的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均随气温的下降而增加,随气温升高而减少;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在不同生态区的不同品种间随气温的变化规律不同。应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不同根型苜蓿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根蘖型"甘农2号"杂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榆中>武威>天水,与所在地的海拔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型 生态区 低温胁迫 自然降温 抗寒性 生理指标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区 被引量:47
3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5-253,共9页
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难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深入了解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格局,选择代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利用环境生态化和土地利用社会和谐化... 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难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深入了解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格局,选择代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利用环境生态化和土地利用社会和谐化的22个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值。同时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应用GIS软件绘制了该区的土地可持续综合利用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的大部分县区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起步阶段,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整体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将研究区具体划分为5类土地可持续综合利用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层次,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格局。结合区域具体分区的汇总结果,并对该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布局建议。该文为长株潭地区土地开发和利用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 生态区 土地可持续利用 综合评价 长株潭地区
下载PDF
长三角经济发达区金坛市土地生态状况评价 被引量:32
4
作者 戴靓 姚新春 +5 位作者 周生路 彭慧 吴绍华 朱青 周华 易昊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9-257,F0002,共10页
针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效应和问题,从土地管理与调控的角度,构建土地生态基础性、结构性、胁迫性、效益性指标。通过信息挖掘、熵值赋权和空间叠加计算,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对金坛市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地生态... 针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效应和问题,从土地管理与调控的角度,构建土地生态基础性、结构性、胁迫性、效益性指标。通过信息挖掘、熵值赋权和空间叠加计算,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对金坛市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总体趋势:以林地为主的西部丘陵山地好于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中东部平原地区;农村地区好于城市发展区,呈现出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递增的格局。土地生态综合分值最高的是西部的山蓬村(其分值为0.646);最低的是电胜村(其分值为0.176)。进一步对各指标进行聚类,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生态区;并以各指标为自变量、生态分值为应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出各类生态区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最后,结合研究区地形和生态规划,提出西部丘陵山地生态控制区、中东部平原城乡生态协调区和中心城区平原生态优化区三大生态管护区,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分区 评价 生态类型区 金坛市
下载PDF
羊肚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朱林 程显好 田吉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54-4057,共4页
综述了羊肚菌种类、分布、生态环境、形态特征、人工栽培技术、液体培养、营养成分、食用药用价值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羊肚菌 生态环境 人工栽培 液体培养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隧道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石春 陈光宗 《世界隧道》 1998年第5期8-13,共6页
隧道等地下工程活动改变着工程范围内原有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为了减少或避免因修建隧道引发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并提出新建隧道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标准十分必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勘察、施工和运营阶段隧道水文地质工作的要... 隧道等地下工程活动改变着工程范围内原有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为了减少或避免因修建隧道引发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并提出新建隧道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标准十分必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勘察、施工和运营阶段隧道水文地质工作的要点,提出了新建隧道水文地质的评估方法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标准,隧道环境评估的范围应扩大至隧道两侧各1000~5000m为宜,并提出隧道工程的防排水应改变过去以排为主的原则,而采用以截、堵为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文地质环境 生态环境 评估
下载PDF
酿酒葡萄生态适应性气候图形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尹克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68-72,共5页
对4种主要气候类型和7个葡萄栽培地区气象要素的计算机气候图形分析以及葡萄栽培调查表明,气温和日照不是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的限制性因子,而6~9月的降雨量则是影响酿酒葡萄栽培与酒质的重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性气候最适宜... 对4种主要气候类型和7个葡萄栽培地区气象要素的计算机气候图形分析以及葡萄栽培调查表明,气温和日照不是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的限制性因子,而6~9月的降雨量则是影响酿酒葡萄栽培与酒质的重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性气候最适宜欧洲葡萄的栽培,北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则与夏季降雨量密切相关。长江以南地区不适宜欧洲酿酒而葡萄的栽培。以水热要素为主的气候图形分析有助于我国葡萄生态适应区域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气候图 生态区 适应性 酿酒葡萄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森林火灾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锋 林向东 +2 位作者 牛树奎 王叁 李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5,共9页
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森林和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在将云南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的基础上,选取了年均风速、年均气温日较差、年均湿润系数作为气象要素指标,年森林... 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森林和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在将云南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的基础上,选取了年均风速、年均气温日较差、年均湿润系数作为气象要素指标,年森林受害率作为火灾指标,对1982—2008年云南省各生态区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2—2008年各生态区气候因子变化趋势明显,年均湿润系数、年均风速变化较为同步,整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气温日较差变化存在非同步性。2)1982—2008年各生态区年森林受害率均呈现出反曲线式的显著下降趋势,年森林受害率随时间变化且呈显著的S函数关系。3)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森林受害率的影响不同,年均风速和年均气温日较差对年森林受害率的影响较大,而年均湿润系数对年森林受害率的影响较小,应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年森林受害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4)由于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性质的差异,不同生态区森林火灾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生态Ⅰ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海拔较低、人为干扰因素较大,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生态Ⅴ区,植被类型为寒温带针叶林、海拔较高、人口干扰因素较小,气象因子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相对较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应是各影响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森林防火区划时,按照生态区划分更为合理,可以为防火部门提供科学的防火决策和管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生态区 气候变化 森林火灾
下载PDF
酸枣叶片结构可塑性对自然梯度干旱生境的适应特征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广龙 魏学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178-6187,共10页
叶片是植物体暴露于环境中面积最大的器官,其最易感知环境变化而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为探究植株叶片结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研究以生长在烟台-石家庄-宁夏-新疆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形成的自然梯度干旱环境中的酸枣为试验材料,应用... 叶片是植物体暴露于环境中面积最大的器官,其最易感知环境变化而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为探究植株叶片结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研究以生长在烟台-石家庄-宁夏-新疆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形成的自然梯度干旱环境中的酸枣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显微技术研究酸枣叶片的结构的可塑性对不同自然梯度干旱环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酸枣叶表皮着生有表皮毛,表皮细胞外覆有角质层与蜡质。叶肉为全栅型,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退化,叶肉中有晶体及大量的分泌细胞。从烟台至新疆随生境梯度干旱加剧,酸枣叶片叶面积逐渐变小,叶片厚度依次增加,叶表皮角质层加厚,且上角质层厚度大于下角质层厚度;叶片上下表皮细胞长径及短径先增后降,栅栏组织总厚度和密度依次增大、层数减少,各层栅栏组织细胞的长径逐渐增加。叶脉薄壁细胞相对厚度逐渐减小,导管管径增大,晶体(草酸钙晶体)数增多。在梯度干旱环境中酸枣植株通过减小叶面积、提高栅栏组织密度、增加叶片及角质层厚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通过增大导管管径提高水分利用率;通过增加晶体数量提高叶片机械性能,改变细胞的渗透势、提高吸水和保水能力。上述叶片结构的变化是酸枣植株长期对不同自然梯度干旱生境的适应特征。由此可知,叶片形态结构中叶面积、叶片厚度、角质层及叶肉组织(栅栏组织)随环境变化的可塑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叶片可塑性 梯度干旱 生境 适应特征
下载PDF
从生态哲学视界看游牧生态经济及其启示 被引量:17
10
作者 包庆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43,共5页
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游牧经济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生态意蕴,游牧民族的生... 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游牧经济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生态意蕴,游牧民族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具有明显的简约循环化特点和凸显的绿色生态化特征。就游牧经济传统与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相比较,如何扬弃优劣,又如何扬长补短,加速生态文明的进程,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游牧经济 生态环境 草原承载力 工业文明 生态化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烤烟烟碱含量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伟 王三根 +1 位作者 王玉明 唐远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90,共6页
根据纬度差异和地理方位,将我国主产烟区的7省12县分为7个生态区,采用统一栽培模式,分析了不同区域烤烟烟碱含量的变异。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区的烤烟烟碱含量存在着广泛变异,变异特征各不相同。辽宁烟区的烟碱含量年际间变异最大,河南和... 根据纬度差异和地理方位,将我国主产烟区的7省12县分为7个生态区,采用统一栽培模式,分析了不同区域烤烟烟碱含量的变异。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区的烤烟烟碱含量存在着广泛变异,变异特征各不相同。辽宁烟区的烟碱含量年际间变异最大,河南和福建烟区年际间变异最小;包括贵州、四川、福建、云南烟区的南方烟区烟叶烟碱含量年际间稳定性优于包括辽宁、山东、河南烟区的北方烟区。贵州和四川烟区的烟碱含量部位间变异程度最大,辽宁烟区部位间变异最小;南方烟区烟碱含量的部位特征较明显,北方烟区烟碱含量的部位特征相对不显著。河南烟叶烟碱含量部位内变异较小,福建烟区变异较大。中部叶烟碱含量变异较大,下部烟叶变异较小,上部叶较稳定。北方烟区烟叶烟碱含量在部位内和等级内的稳定性均好于南方烟区。各烟区橘黄烟叶烟碱含量均高于柠檬黄烟叶,不同生态区烤烟烟碱含量的变异主要来源于橘黄烟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烟碱含量在不同生态区域间差异极显著,河南烟区的烟碱含量最高,辽宁烟区最低。北方烟区烟碱含量高于南方烟区,但辽宁烟区的烟碱含量倾向南方,云南烟区的烟碱含量靠近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 烤烟 烟碱 变异特征
下载PDF
鸡油菌研究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传利 杨发军 +2 位作者 桂雪梅 李兴明 白成元 《热带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系统地对鸡油菌的种类与分布、形态特征、生态环境、营养成分、食药用价值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等方面作了综述,为今后云南热区开发和利用鸡油菌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鸡油菌 生态环境 营养成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四川省再生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江世华 熊洪 +1 位作者 方文 罗文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稻桩含水量为70%左右。当稻桩含水量在70%以上时,含水量与再生芽萌发和伸长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平衡统筹”施肥与综合栽培技术,可增加稻... 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稻桩含水量为70%左右。当稻桩含水量在70%以上时,含水量与再生芽萌发和伸长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平衡统筹”施肥与综合栽培技术,可增加稻株养分的蓄积,延缓早衰,提高再生芽的萌发数及成活率。施用促芽肥和发苗肥,可增加有效穗数、实粒数和显著提高单产。再生稻始穗期喷施“九二0”,可保持一定的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采用2次割桩,能减轻干旱对再生芽伸长与发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生态区 栽培 四川省
下载PDF
酸枣根系结构可塑性对自然梯度干旱生境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广龙 陈许兵 +2 位作者 郭小倩 焦秀荣 周桂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810-5818,共9页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是直接接触土壤最先感受土壤逆境胁迫的部位。在干旱环境中,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必定发生改变以维持正常的生物机能而生存。目前,关于根系解剖结构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根系的某一特定结构对单一逆境因...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是直接接触土壤最先感受土壤逆境胁迫的部位。在干旱环境中,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必定发生改变以维持正常的生物机能而生存。目前,关于根系解剖结构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根系的某一特定结构对单一逆境因子的响应。以生长在烟台-石家庄-银川-吐鲁番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形成的自然梯度干旱环境中的酸枣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显微技术研究酸根系结构的可塑性对不同自然梯度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酸枣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表皮位于幼根的最外层,由单层体积较小、紧密排列的表皮细胞组成。皮层占根初生结构的大部分比例,由体积较大的多层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近似圆球形,数目众多,呈环形分布。维管柱位于最内层,细胞小而密集,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及薄壁细胞组成。随生境干旱加剧,酸枣根初生结构表皮细胞的厚度和宽度逐渐增加,皮层薄壁细胞的厚度和宽度、皮层薄壁细胞层数和皮层厚度均以宁夏银川样地的最大。酸枣根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从烟台至新疆吐鲁番随生境干旱加剧,酸枣植株根系周皮逐渐加厚、致密度提高。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的数量增加,管径增大。干旱环境中,酸枣植株根系结构上的变化一方面提高了吸水能力和输水效率,另一方面增强了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这可能是其适应干旱逆境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根系可塑性 梯度干旱 生境 适应机制
下载PDF
深圳市储藏中药材孳生粉螨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学文 孙杨青 +2 位作者 梁伟超 刘灵辉 甘露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1105-1106,共2页
目的调查不同中药材中粉螨孳生种类及其孳生密度.方法采取直接分离法和电热分离法分别检查过筛后的尘渣和阻留物.结果从99种中药材中分离出粉螨43种,隶属于7科23属,分别为粉螨属(Acarus)、食酪螨属(Tyrophagus)、嗜酪螨属(Tyroborus)、... 目的调查不同中药材中粉螨孳生种类及其孳生密度.方法采取直接分离法和电热分离法分别检查过筛后的尘渣和阻留物.结果从99种中药材中分离出粉螨43种,隶属于7科23属,分别为粉螨属(Acarus)、食酪螨属(Tyrophagus)、嗜酪螨属(Tyroborus)、向酪螨属(Tyrolichus)、嗜菌螨属(Mycetoglyphus)、食粉螨属(Aleuroglyphus)、嗜木螨属(Caloglyphus)、根螨属(Rhizoglyphus)、狭螨属(Thyreophagus)、皱皮螨属(Suidasia)、食粪螨属(Scatoglyphus)、脂螨属(Lardoglyphus)、食甜螨属(Glycyphagus)、嗜鳞螨属(Lepidoglyphus)、无爪螨属(Blomia)、栉毛螨属(Ctenoglyphus)、脊足螨属(Gohieria)、嗜渣螨属(Chortoglyphus)、果螨属(Carpoglyphus)、麦食螨属(Pyroglyphus)、嗜霉螨属(Euroglyphus)、尘螨属(Dermatophagoides)、薄口螨属(Histiostoma).粉螨的孳生密度11.58~328.83只/g.结论深圳市储藏中药材中孳生粉螨种类较多、危害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螨科 中草药 环境 繁殖 孳生粉螨 中药材 深圳市 储藏 直接分离法 孳生密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铁军 赵礼剑 张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116,共5页
首先,从生态环境评价的内涵出发,根据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各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数学模型研究等;然后,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首先,从生态环境评价的内涵出发,根据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各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数学模型研究等;然后,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及多种专题资料,客观地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中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屏障区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雨 刘声传 +1 位作者 陈正武 罗显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遵义地区部分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大部分野生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63~1 230m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土壤多为砂质黄壤,周... 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遵义地区部分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大部分野生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63~1 230m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土壤多为砂质黄壤,周围环境多为林地、房屋、农田,古茶树周围有很多或者零星的茶树分布,古茶树资源为野生资源,有性繁殖,乔木,树龄在100年以上,长势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 生态环境 基本特征 遵义 贵州
下载PDF
重视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新奋 朱惠娟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9年第5期5-7,共3页
对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述了不合理的矿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危害 ;对今后矿业开发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矿业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规划
下载PDF
影响板栗膏药病发生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倩 束庆龙 +3 位作者 刘洪剑 刘兰玉 张欢 张鑫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1期1-4,15,共5页
通过对板栗膏药病与有关因素关系的调查发现:板栗品种、树龄、地形、蚧虫数量等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品种中,粘底板感病最轻,感病指数为32.2%,而浅刺二水早感病最重,感病指数达88.9%;在不同树龄中,4年生以下的板栗... 通过对板栗膏药病与有关因素关系的调查发现:板栗品种、树龄、地形、蚧虫数量等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品种中,粘底板感病最轻,感病指数为32.2%,而浅刺二水早感病最重,感病指数达88.9%;在不同树龄中,4年生以下的板栗膏药病发生程度较轻,感病指数为7.8%-17.7%,而13-20年生的板栗感病较重,感病指数高达88.9%;在不同地形中,山洼栗园感病较重,感病指数为49.23%,而山坡上感病较轻,感病指数为41.2%。此外,还研究了林分密度、管理方式等因素与板栗膏药病发生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为膏药病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膏药病 林分因素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青海省不同生态区野生金露梅叶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皮立 冯海生 +4 位作者 朱青云 谭亮 李彩霞 李玉林 马世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1-265,共5页
本研究以青海省境内不同生态区的金露梅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以及差异。结果表明:乐都县金露梅叶中总氨基酸(11.95%)、总黄酮(18.88 mg/g)、多酚(10.6%)、维生素C (5.25 mg/100 g)、儿茶素(1.16%)、单宁(13.60%)和芦丁(0... 本研究以青海省境内不同生态区的金露梅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以及差异。结果表明:乐都县金露梅叶中总氨基酸(11.95%)、总黄酮(18.88 mg/g)、多酚(10.6%)、维生素C (5.25 mg/100 g)、儿茶素(1.16%)、单宁(13.60%)和芦丁(0.077%)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以玉树金露梅叶中最高,达到16.9%;而总氨基酸(7.91%)、总黄酮(12.13%)、茶多酚(6.0%)、维生素C(4.17 mg/100 g)、儿茶素(0.20%)和芦丁(0.0129%)的含量在湟中县金露梅叶中最低。通过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地区金露梅叶成分含量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 <0.05)。主成分分析筛选出4个指标(总黄酮、儿茶素、维生素C、蛋白质)代表金露梅叶的品质。金露梅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生态区 生物活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