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被引量:290
1
作者 王国刚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0-81,148,共13页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过程。它的内在根据是,在通过工业化解决了"吃、穿、用"之后,要有效解决目前严重短缺的"住、行、学"等问题,加快发展城镇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过程。它的内在根据是,在通过工业化解决了"吃、穿、用"之后,要有效解决目前严重短缺的"住、行、学"等问题,加快发展城镇经济。解决"住、行、学"问题,既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在温饱型小康基础上实现全面小康的主要内容,还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城镇经济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研究,其中包括: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指标,加大消费性投资的价格效应和产能效应,加大消费性投资与城市政府的财力关系,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经济标准等等。城镇经济发展将是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必然引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为此,需要更加有力地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方式
原文传递
论循环经济 被引量:118
2
作者 冯之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共9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困扰,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 被引量:145
3
作者 赵彦云 刘思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8,81,共16页
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凸显以1997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1997年前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998-2008年对... 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凸显以1997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1997年前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998-2008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型创新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研究的结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经济增长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被引量:85
4
作者 刘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0,共7页
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特殊的发展命题和改革命题。处理这种特殊的命题,重要的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本又在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特殊的发展命题和改革命题。处理这种特殊的命题,重要的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本又在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使效率提高成为增长的首要动力。以效率为持续增长的首要动力,需要处理的重要矛盾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之间往往会存在深刻的矛盾。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则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相应的措施,以更妥善地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增长方式 经济市场化 收入不平等
原文传递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被引量:99
5
作者 刘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1,共8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由一个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是不同的增长难题和发展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就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由一个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是不同的增长难题和发展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就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本文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中等收入陷阱 转变发展方式
原文传递
分享经济起源与实态考证 被引量:72
6
作者 李文明 吕福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51,共10页
"分享"不是"共享",而是"协同消费"。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所有权"。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是"个人对个人交易"。分享经济的实质是新型信息消费。分享经济的未来走向是:分享主体不... "分享"不是"共享",而是"协同消费"。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所有权"。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是"个人对个人交易"。分享经济的实质是新型信息消费。分享经济的未来走向是:分享主体不断换位、分享观念不断更新、分享规模不断扩大、分享范围不断拓展、分享内容不断丰富、分享形式不断创新、分享增量不断做大、分享价值不断提升、分享技术不断优化和分享社交不断本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下载PDF
加强政府资源环境审计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被引量:60
7
作者 王淡浓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文从政府审计的角度,以资源环境审计定义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战略定位问题,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目标定位和作用定位、在政府审计中的定位以及与政府资源环境主管部门的... 本文从政府审计的角度,以资源环境审计定义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战略定位问题,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目标定位和作用定位、在政府审计中的定位以及与政府资源环境主管部门的关系定位,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资源环境审计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四个方面的任务,明确了保障资源环境审计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政府审计 经济发展方式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 被引量:54
8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8,共11页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的结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发展方式转型 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
下载PDF
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贾彦东 张红星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4-101,共8页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每个传递环节并不总是必然协调的。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全国31个省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东、...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每个传递环节并不总是必然协调的。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全国31个省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随着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的教育投入均有所增加,而教育投入的增加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发展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过程均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 教育发展 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别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白永秀 岳利萍 《嘉兴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6-80,86,共6页
选取反映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 对陕西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做出了基本判断, 并将陕西11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过程分为 3 类; 通过对陕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现阶段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协... 选取反映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 对陕西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做出了基本判断, 并将陕西11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过程分为 3 类; 通过对陕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现阶段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和空间开发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陕西 战略模式 空间开发 统筹城乡 模式研究 水平 构想 过程
下载PDF
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与反思 被引量:46
11
作者 贾根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2,共10页
按照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有关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机会窗口"不可能存在追赶机会。但是,由于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第一种机会窗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大量地出现了,那么,这是否有追赶成... 按照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有关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机会窗口"不可能存在追赶机会。但是,由于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第一种机会窗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大量地出现了,那么,这是否有追赶成功的可能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无法承担起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重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仍然试图通过"第一种机会窗口"即继续沿袭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应对新工业革命。为了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二种机会窗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亟须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光伏产业 机器人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发展模式
下载PDF
费孝通小城镇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被引量:37
12
作者 宋林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8,共8页
费孝通教授的小城镇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考察与类型比较法。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城市化应走小城镇模式;小城镇的发展是乡村工业带动的结果;“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他提出了“苏南模式”、“... 费孝通教授的小城镇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考察与类型比较法。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城市化应走小城镇模式;小城镇的发展是乡村工业带动的结果;“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他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区等经济区域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类型比较法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区域 区域发展 费者通 小城镇发展动力
原文传递
能源效率、环境污染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43
13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共18页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方式 动态空间面板
原文传递
我国体育中介机构发展的类型与模式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再淮 余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实际,揭示了我国体育中介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体育中介机构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
关键词 体育中介 中国 体育市场 模式 实际 类型 研究方法 国体 揭示 机构
全文增补中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基于2000—2009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千友 王兴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30,共7页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是,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建议从加快资源税改革、完...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是,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建议从加快资源税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扶植区域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婧 朱承亮 安立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7-182,共16页
低碳转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同时包含"稳增长"、"低能耗"、"低排放"多元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基于1985—2010年全... 低碳转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同时包含"稳增长"、"低能耗"、"低排放"多元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基于1985—2010年全国27个省份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DF的ML生产率指数和增长核算法,对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不考虑环境因素会高估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对我国低碳转型绩效做出较为乐观判断;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且受制度因素水平效应影响,考察期内GTFP增长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平稳"的时间趋势特征;GTFP是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之一,考察期内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明显,受边际转型成本影响近年来有趋缓回落趋势,我国仍属于资本和能源双重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地区差异明显,部分欠发达省份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转型绩效,但这种地区差距具有相对稳定性,仅在两次危机期间表现出了较大波动。暂且撇开关于低碳模式"阴谋论"还是"双赢论"争论对错不说,在本文中我们确实捕捉到了我国低碳转型绩效明显的信息。综合来看,我国经济低碳转型任重而道远,但艰难与希望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发展方式 历史变迁 地区差异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汪素芹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60,共10页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研...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着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效果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1.4314%;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亦具有正面的影响,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0.6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外贸发展方式 转变 相互关系 实证
原文传递
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董国新 邹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1-47,共7页
基于增长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理论构建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浙江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和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耕地被占用后第3-4年才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两者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耕地减少对提供非农劳动力... 基于增长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理论构建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浙江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和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耕地被占用后第3-4年才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两者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耕地减少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作用是明显的。最后,建议对土地管理实施“过程管理"和“永续经营”,对劳动力加快转移并提供“转业”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减少 经济增长 非农劳动力 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谢地 刘佳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104,共8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增长和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在转型,即从私人物品生产难以满足人民对私人物品的需要这一矛盾主要方面,向公共物品供给难以满足人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这一新的矛盾主要方面转变,主要涉及"社会生产"和&qu...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增长和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在转型,即从私人物品生产难以满足人民对私人物品的需要这一矛盾主要方面,向公共物品供给难以满足人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这一新的矛盾主要方面转变,主要涉及"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两个方面的转型,进而催生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外部环境调整的系统转变,是对主要矛盾转型的主动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湖南县域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与空间发展模式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陶维荣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1-220,共10页
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及GIS等方法,对2001、2009和2017年湖南武陵山片区34个县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特征、演化过程及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7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各县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以... 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及GIS等方法,对2001、2009和2017年湖南武陵山片区34个县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特征、演化过程及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7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各县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以武陵源为核心的点状结构转向以"武陵源—永定""凤凰—吉首"为主的双轴结构,再到以"永定—武陵源—凤凰—吉首—新化"为核心的网络结构,且核心县域的控制力正逐步下降,两极分化现象有所缓和,区域朝着均衡方向发展,但同时区域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小团体凝聚特征突出,空间上经历了从"弱联系、弱凝聚"到"强联系凝聚,弱联系失衡"再到"强联系凝聚,弱联系稳定"的演变过程。未来可结合核心辐射模式、点—轴带动模式以及聚拢组团模式来进一步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结构 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 核心—边缘结构 湖南武陵山片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