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办公建筑的生态化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Andreas Gruner 朱隆斌(译) 黄莹(译) 《城市建筑》 2010年第8期23-25,共3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洲办公建筑的生态化趋势愈加明显,具体内容包括节能、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创造社会和环境友好的办公场所。
关键词 办公建筑 生态化趋势 绿色建筑 建筑生命周期
下载PDF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正旺 王伯伟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7,共3页
从大学校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的角度,探讨了进行大学校园生态规划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从大学校园的地理条件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建设行为和生态农业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 华中农业大学 校园规划 生物多样性 生态农业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劲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56,共3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生态化技术创新。本文在确定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障碍,最后讨论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生态化
下载PDF
产业生态化:人工产业系统的生态性回归 被引量:9
4
作者 孔令丞 谢家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产业系统所创立的单向线性经济模式的反生态特征,在私人资本的获利性和生态环境的无价性的经济制度下,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退化。产业系统必须向生态性回归:变线性增长模式为循环增长模式,形成一个损耗与利用优化、环境自净和人工净化相... 产业系统所创立的单向线性经济模式的反生态特征,在私人资本的获利性和生态环境的无价性的经济制度下,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退化。产业系统必须向生态性回归:变线性增长模式为循环增长模式,形成一个损耗与利用优化、环境自净和人工净化相结合的相对闭合的能量与物质的循环系统,不断提高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系统 增长模式 获利 产业生态化 私人资本 经济模式 经济制度 环境自净 生态退化 循环利用
下载PDF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明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16期7-8,共2页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基于此,论文介绍了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研究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希望能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生态化趋势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长青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6期28-29,共2页
针对我国河流当前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城市河流景观设计应注意的内容,阐述了河流景观区设计的重点,并以某滨河公园改造工程的三个景点为例,介绍了城市河流滨水景观的设计思路,以期指导实践,营造宜人的城市滨河景观。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景观设计 城市特色 生态化
下载PDF
生态省建设之生态产业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柳树滋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51-55,共5页
论文从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和在传统产业内部率先发展环境产业的角度 ,论述了海南生态省建设中加强生态产业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和政策建议。指出海南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要走生态化的道路 。
关键词 生态化 生态产业 环境产业 环保产业 发展 海南 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 工业 旅游业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生态化趋势及其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兵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76-79,共4页
运用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约束的复杂关系.阐述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并推测生物工程、受控核聚变、室温超导和缩微加工等科技工艺性突破将成为21世纪骨干科技产业的基础.指出科技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关键词 科技发展 生态化趋势 远景 生物工程 受控核聚变
下载PDF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生态走向及启示
9
作者 孙德忠 李唯草 《唐都学刊》 2023年第6期29-35,共7页
怀特海过程哲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质素,其有机统一的自然观、动态和谐的美学观、内在共生的价值论,规定着怀特海哲学从过程到生态的内在精神趋势。过程、经验、生态,是怀特海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几个节点性的概念。过程具有... 怀特海过程哲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质素,其有机统一的自然观、动态和谐的美学观、内在共生的价值论,规定着怀特海哲学从过程到生态的内在精神趋势。过程、经验、生态,是怀特海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几个节点性的概念。过程具有生态性,生态具有过程性,通过经验范畴的承载和中介,过程哲学的生态性质得以凸显并最终实现。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当代启示在于,要保护生态多样性,呵护生命共同体;促进生态整体性,激发环境生产力;营造文明生态,建设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过程哲学 生态走向 现代启示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泉生 郑艺群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8,共11页
本文通过厘清法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规律,指出了应用现有法学方法论诉诸法律来解决环境问题之乏力,并认为科学发展观作为崭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超越,它将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一变革反映在法哲学领域,则主要是触... 本文通过厘清法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规律,指出了应用现有法学方法论诉诸法律来解决环境问题之乏力,并认为科学发展观作为崭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超越,它将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一变革反映在法哲学领域,则主要是触发了法学方法论的创新和法律生态化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法学方法论 生态化
下载PDF
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崎峰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0期27-28,共2页
介绍了生态建筑的特点及设计理念,从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两方面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探讨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态势,践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走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态环... 介绍了生态建筑的特点及设计理念,从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两方面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探讨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态势,践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走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为推动生态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生态化趋势 建筑设计
下载PDF
略论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宿国锋 《山西建筑》 2018年第5期39-40,共2页
介绍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点,结合生态建筑设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作用与原则,分析了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生态建筑设计应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生态建筑和自然环境愈发相融。提出处理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二者的关系... 介绍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点,结合生态建筑设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作用与原则,分析了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生态建筑设计应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生态建筑和自然环境愈发相融。提出处理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二者的关系是一大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要重点将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化趋势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传统的反思
13
作者 樊宝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9-84,共6页
本文主要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视野 ,对现代美学研究加以反思 ,认为“天人合一”所涵溶的整体意识、人文意识和生态意识对现代美学的建构 ,仍具有一种当存即下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思维转型 人文建构 生态走向
下载PDF
协同联动 按需施培 立足本土: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训
14
作者 谢明 邬玫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97-101,106,共6页
开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训,一是要强化高校与项目县教师发展中心及乡村学校的协同联动,以高校为引领,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导,乡村学校为主体,实施“生态化”管理;二是要按乡村教育的需要及教师的发展需求,分层、分类、补短... 开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训,一是要强化高校与项目县教师发展中心及乡村学校的协同联动,以高校为引领,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导,乡村学校为主体,实施“生态化”管理;二是要按乡村教育的需要及教师的发展需求,分层、分类、补短板,突出“生态化”设计;三是乡村教师培训在团队、内容、方法等方面立足本土,生成“生态化”培训资源。以此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使乡村教师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 生态化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与道路交通
15
作者 李萍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6期33-34,共2页
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和近代城市道路的发展形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当代城市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生态趋向,以期指导城市规划建设。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 发展形态 生态趋向
下载PDF
当涂县小学生视力低下生态趋势分析与预测
16
作者 秦其荣 喻小东 +1 位作者 张冬梅 江启成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46-1646,1651,共2页
目的:分析当涂县实验小学2000级秋季入学学生5年来视力低下情况。方法:利用SPSS11.5软件对视力低下情况进行χ2检验与相关分析及曲线拟合。结果:视力低下发病率均随着学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女生高于男生,发病率与学龄呈正相关。结论:积... 目的:分析当涂县实验小学2000级秋季入学学生5年来视力低下情况。方法:利用SPSS11.5软件对视力低下情况进行χ2检验与相关分析及曲线拟合。结果:视力低下发病率均随着学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女生高于男生,发病率与学龄呈正相关。结论:积极做好中小学生预防视力低下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低下 生态趋势 分析 预测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研究:重要性、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1
17
作者 刘丛强 郎赟超 +5 位作者 李思亮 朴何春 涂成龙 刘涛泽 张伟 朱书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共12页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纳入到更大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在充分研究认识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响应或影响机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优化调控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是研究植物适生性、物种优化配置和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机理的关键基础。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的同时,本文全面而概括地总结了我们近年利用元素、同位素(如δ13C、δ15N、δ34S、87Sr/86Sr)示踪和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不同界面和流域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喀斯特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跃,相互耦合,并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制约;人类活动正干预流域物质的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导致相应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全球变化科学深化有赖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这些认识是我们将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以及其他流域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变化 区域响应 生态适应性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大学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型大学构建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忠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0期15-18,共4页
生态型大学是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型大学的途径:一是树立生态教育理念;二是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组织和权力机构,三是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四是建设生态节约型校园;五是坚持开放办学。
关键词 教育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生态型大学 构建
下载PDF
整体论视野中的技术生态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慧芳 李锐锋 《系统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52-54,81,共4页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头脑中的还原论思想,这种思想使得人们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将人、技术与自然绝对对立。而...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头脑中的还原论思想,这种思想使得人们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将人、技术与自然绝对对立。而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则意味着人们的思维从还原论向系统整体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还原论 整体论 技术的生态化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流域下垫面植被影响水循环机理及干预方式
20
作者 傅光华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1-6,共6页
以大气水循环基本模型为基础,构建水汽总平衡关系方程式、大高程差流域大气水循环模型Ⅰ和干旱半干旱流域植被影响水循环模型Ⅱ。大高程差流域在暖季会形成下中游水汽向上游转移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域,随着植被恢复和蒸腾加大,表征在... 以大气水循环基本模型为基础,构建水汽总平衡关系方程式、大高程差流域大气水循环模型Ⅰ和干旱半干旱流域植被影响水循环模型Ⅱ。大高程差流域在暖季会形成下中游水汽向上游转移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域,随着植被恢复和蒸腾加大,表征在下中游或呈现局部干裂化现象,在上游呈现大气地面湿化耦合效应,应对中下游开展流域级生态调水补水干预措施。黄河流域生态异变历经由模型Ⅱ逐步退化为模型Ⅰ,新中国成立后正在逐步恢复为模型Ⅱ的过程。监测和研究结果验证了生物圈是黄河流域生态异变千年趋势形成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一种逆转的新趋势正在逐步形成,而保持这种良好局面的可行措施是继续实施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了建议:尽快启动西线调水工程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异变 大气水循环 流域 干旱半干旱 湿化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