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区冻融地质作用及其生态环境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维栋 张森琦 +2 位作者 李积成 辛元红 刘志友 《高原地震》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冻融地质作用 生态环境地质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及规划防治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何伟民 郭山峰 李武松 《安徽地质》 2020年第1期67-70,共4页
文章简述了新疆若羌县调查区域的自然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对已发生的泥石流、崩塌、滑坡及沙漠化、矿山环境污染等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确定其分布范围、诱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建立... 文章简述了新疆若羌县调查区域的自然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对已发生的泥石流、崩塌、滑坡及沙漠化、矿山环境污染等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确定其分布范围、诱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及地质灾害规划防治方案等。宗旨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对建设和谐、幸福、安康的人与自然的共生环境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地质 规划方案 预防措施 新疆若羌县
下载PDF
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支撑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婧 郭俊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1期182-183,共2页
自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同向发展,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保护需加强生物圈层间的联系,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基本特点,进一步分析生态环境地质工作结构,并从... 自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同向发展,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保护需加强生物圈层间的联系,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基本特点,进一步分析生态环境地质工作结构,并从多个角度展开生态环境地质技术支撑分析,旨在深入了解生态环境地质,并以此为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地质 基本特点 技术支撑
下载PDF
河南栾川县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程贤达 孙建伟 +2 位作者 贾煦 刘向东 赵元艺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1886,共16页
【研究目的】栾川县是中国典型钼矿集中开采区,查清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矿山生态修复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在典型钼矿区周边赤土店镇范围内农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4件,分析其... 【研究目的】栾川县是中国典型钼矿集中开采区,查清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矿山生态修复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在典型钼矿区周边赤土店镇范围内农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4件,分析其重金属Cd、Cu、Zn、Pb、Hg、As、Cr、Ni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健康风险指数法开展重金属污染评价、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研究区农田土壤中Cd、Cu、Zn、Pb含量平均值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是区域农田土壤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As仅个别点位超标,Hg、Cr、Ni未超标;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钼矿开采集中区较近的A区是Cd、Cu、Zn、Pb含量高值的主要分布区,随着距离的增大,到B区和C区,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元素超标率A区>B区>C区;以河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Hg、As、Cr、Ni地累积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表现为无污染至轻污染,Cd、Cu、Zn、Pb污染较为严重,Cd达到中污染至重污染,Cu、Zn、Pb主要为轻污染至重污染水平,污染程度Cd>Pb>Zn>Cu,其中A区污染程度最高,B区次之,C区相对较低;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轻微生态风险为主,少量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中A区潜在生态风险高于B区和C区,以Cd元素最为突出;研究区农田土壤中各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从大到小依次为Cr>As>Pb>Ni>Cd>Cu>Zn>Hg,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10^(-4),从大到小依次为Ni>Cr>As>Cd,属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高于成人。【结论】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Cd、Cu、Zn、Pb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达到中污染至重污染水平,但整体生态风险较低,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均在合理范围内,人群受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患癌症和非致癌疾病的风险较低,其中儿童对重金属更为敏感,更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栾川县 河南
下载PDF
1990—2020年黄河流域沁河上游汇水区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与生态治理建议
5
作者 刘义 史佩东 +5 位作者 刘淼 许凯然 张宁 姜鹏 王玮迦 姜禹戈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7-1929,共13页
【研究目的】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的来水区与水土功能保持区,流域上游汇水区主要涵括沁源与安泽两县,科学分析其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沁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研究目的】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的来水区与水土功能保持区,流域上游汇水区主要涵括沁源与安泽两县,科学分析其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沁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技术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对1990—2020年30年间区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不同因素对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并结合其内自然保护地分布划分出区域水源涵养重要性等级。【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水源涵养能力空间上表现出南高北低,中间高,四周低,地域差异.显著,多年水源涵养量均值为366.74×10^(6) m^(3);近30年水源涵养功能变化趋势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2)气候因子与水源涵养量相关性较强,植被类型也影响着水源涵养的空间特性。植被类型中,森林是区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但从水源涵养能力来看灌丛要高于森林和草原。(3)研究区内水源涵养重要和极重要区域总面积为733.3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两者水源涵养总量占全区的53.63%,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与大起伏山地过渡的中小起伏山地之中以及安泽县的南部区域,是整个研究区的水源涵养集中地区。【结论】针对沁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生态治理措施,包括将灵空山、花坡一带确定为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域;因地制宜增加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树种,加大亚高山草甸和温带草原的治理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生态修复工程 水量平衡 重要性分区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沁河流域 黄河流域 山西省
下载PDF
松嫩盆地生态环境地质图编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山杉 王英 +1 位作者 李端生 张勃夫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9年第2期23-26,共4页
松嫩盆地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本文以松嫩盆地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干旱、洪涝、盐渍化、荒漠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编制出反映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鲜明醒目、层... 松嫩盆地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本文以松嫩盆地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干旱、洪涝、盐渍化、荒漠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编制出反映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鲜明醒目、层次清晰和规律清楚、具有一定预测功能的生态环境地质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地质图 松嫩盆地 干旱 洪涝 荒漠 编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