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 被引量:74
1
作者 肖朝霞 杨桂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本文以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系统理论为基础,对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的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碧塔海生态旅游者的特点和培养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生态意识 调查研究 生态旅游 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 香格里拉县
下载PDF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58
2
作者 于春普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0-52,共3页
绿色建筑或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建筑将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推动绿色建筑设计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依靠市场机制的驱动,靠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与诱导,但建筑师的先觉是重要的关键。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 建筑师
原文传递
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愉 周鸿 《云南环境科学》 2002年第2期61-64,共4页
环保教育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 ,是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 ,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云南大学 10 0 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
关键词 大学生 调查研究 大学教育 生态意识 生态教育
下载PDF
社会规范、生态认知与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研究——来自新疆1056户棉农调研问卷 被引量:32
4
作者 侯林岐 张杰 翟雪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9,共6页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地膜回收率,防控'白色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文中以新疆1056户棉农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s模型研究社会规范、生态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地膜机械化回收行为和地膜资源...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地膜回收率,防控'白色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文中以新疆1056户棉农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s模型研究社会规范、生态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地膜机械化回收行为和地膜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规范和生态认知水平在不同的地膜回收行为群体之间呈现显著差异;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污染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地膜机械化回收行为和地膜资源化处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重要性认知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态保护成本认知增加会降低农户地膜回收和资源化处理意愿,但是能够提高农户机械化回收地膜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生态认知 农户行为 地膜回收
原文传递
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环保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静艳 王郝 陈荣庆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8,共7页
本文从游客对旅游住宿产品体验和感知的视角,研究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环保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客的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的环保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个人涉入度包括"感知重要性与娱乐价... 本文从游客对旅游住宿产品体验和感知的视角,研究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环保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客的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的环保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个人涉入度包括"感知重要性与娱乐价值"、"符号价值"、"风险可能性"和"风险重要性"4个维度;其中"感知重要性与娱乐价值"及"符号价值"对游客的环保行为意向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可能性"和"风险重要性"对环保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3)生态意识的调节效应显著。该结论对于丰富国内外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为旅游住宿企业开发产品的价值诉求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住宿体验 个人涉入度 生态意识 环保行为意向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三亚市南山旅游文化区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福亮 侯佩旭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生态旅游者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这是与其他类型旅游者最明显的区别。论题以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两者的区别设计调查问卷,对南山文化旅游区国内外的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生态旅游者的... 生态旅游者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这是与其他类型旅游者最明显的区别。论题以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两者的区别设计调查问卷,对南山文化旅游区国内外的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淡薄,有明显的“人类中心论”特征。提出了生态意识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者 生态意识 南山文化旅游区
下载PDF
生态素养与生态语言学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国文 哈长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生态素养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主要体现在生态知识的学习上,这有助于提高生态意识,引导生态行为。本研究从素养的概念出发,回顾了生态素养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生态素养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意义、现状和发... 生态素养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主要体现在生态知识的学习上,这有助于提高生态意识,引导生态行为。本研究从素养的概念出发,回顾了生态素养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生态素养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意义、现状和发展,重点分析了生态素养与生态语言学的关系、生态素养的生态语言学评估、生态素养的培养、生态素养在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强调了生态素养在生态语言研究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生态知识 生态意识 生态素养 生态行为
原文传递
浅论高等院校的绿色教育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伟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文章通过对绿色教育的介绍 ,分析了高等院校进行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高校开展绿色教育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绿色教育 可持续发展 生态意识 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 精神文明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学视野 被引量:11
9
作者 吕尚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39-144,共6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灾难般的破坏。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我国先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灾难般的破坏。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我国先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此前提下,十七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表明了我国改变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
下载PDF
时代呼唤:建构学校生态德育观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以生态世界观审视我国学校德育,不难发现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危机,严重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为了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学校德育进行生态性建构,确立生态德育观。
关键词 生态意识 生态世界观 生态德育观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意识———以锡林郭勒退化草地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笑春 姚大志 +2 位作者 于金龙 于存海 马桂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8,共6页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因此 ,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退化草地 草地畜牧业 生态意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华清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2-64,64,共3页
本文从校园文化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并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特点 功能 途径
下载PDF
生态批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茂林 秦志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目前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 ,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批评来重新审视文化 ,进行文化反思、文化批判 ,颠覆、挑战、... 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目前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 ,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批评来重新审视文化 ,进行文化反思、文化批判 ,颠覆、挑战、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 ,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批评的理论内涵是 :重新阐释文学作品 ,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 ,批判渗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生态文学作品 ,重新建构文学经典 ,促成生态文学的繁荣 ,重新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 ,并担负起引领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历史重任。从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种平等、生态平衡的社会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危机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意识 可持续发展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论国际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文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32,共18页
西方生态语言学范式建立起了语言学和生态学的联系,引导人们审视语言对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具有交叉学科联系、终极环境关怀以及重大生态转向三大学科意义。西方经典生态语言学深受传统牛顿—笛卡尔式科学世界观的影响,其二元论范式... 西方生态语言学范式建立起了语言学和生态学的联系,引导人们审视语言对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具有交叉学科联系、终极环境关怀以及重大生态转向三大学科意义。西方经典生态语言学深受传统牛顿—笛卡尔式科学世界观的影响,其二元论范式在概念、方法和哲学方面存在三大悖论,呈现出价值中立、伦理弱化、道德弱化和美学缺席等显著特征。中国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以儒学生态智慧为哲学基础,可以包括"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尽美尽善"和"知行合一"四重意义,这一关联论范式可以帮助提升人类生态意识。国际语境下儒学范式的推广仍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生态语言学可继续挖掘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打造贯通中西的国际化新概念、新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境 生态语言学 生态危机 生态意识 生态悖论 儒学范式 中国生态智慧
下载PDF
安置区移民生态意识会影响其生态行为吗?——来自宁夏的证据 被引量:8
15
作者 东梅 赵家艺 +1 位作者 高越红 欧耀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6,共7页
生态移民是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移民在安置区是否培育了足够的生态意识,这些生态意识能否引导他们实施生态行为是值得深入的问题。文中在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宁夏生态移民迁入区486个移民作为... 生态移民是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移民在安置区是否培育了足够的生态意识,这些生态意识能否引导他们实施生态行为是值得深入的问题。文中在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宁夏生态移民迁入区486个移民作为研究对象,以'态度-意向-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选取移民生态意识、生态意向、私人和公共领域生态行为、个人特征变量四类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上研究发现为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移民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行为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意识 生态意向 生态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宁夏
原文传递
湖南省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长沙市岳麓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维梅 郎丽琼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4-195,共2页
生态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应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实现生态旅游活动。本文在对湖南省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生态旅游者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生态意识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贵州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迪 《教育文化论坛》 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对大学...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生态意识 教育对策
下载PDF
草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8
18
作者 原丽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3-87,共5页
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态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其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的草原和草场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应当如何看待草原生态危机与草原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草原生态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坐标的系统观察中,确立生... 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态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其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的草原和草场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应当如何看待草原生态危机与草原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草原生态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坐标的系统观察中,确立生态思维方式,立足本土生态文化,着重进行制度培育,是草原文化生态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生态文明 生态意识 游牧经济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生态文学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文良 《理论与现代化》 2006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生态文学承担着特别的使命。生态文学大量展示生态危机的残酷事实,以对生态危机深重的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触动人们的灵魂,激发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走出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误区,从观念上奠定和谐社会的基... 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生态文学承担着特别的使命。生态文学大量展示生态危机的残酷事实,以对生态危机深重的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触动人们的灵魂,激发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走出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误区,从观念上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文学致力于反思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环境、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精神支持,促进政府对社会发展政策特别是环保政策的修正和实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更好的条件;生态文学挖掘现实生活的诗意美,讴歌美好的生态形象,展示理想的生态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和谐的生态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和谐社会 生态意识 环保政策 生态氛围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思想演进论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越芬 张世昌 孙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4,14,共5页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演进经历了经验层面为主的生态认识阶段、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的生态文化阶段和以人类长远发展为根本的生态文明阶段。其演进的深层逻辑为: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他实现了生态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现实矛盾的解决需要他深...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演进经历了经验层面为主的生态认识阶段、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的生态文化阶段和以人类长远发展为根本的生态文明阶段。其演进的深层逻辑为: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他实现了生态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现实矛盾的解决需要他深入思考生态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他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的共同努力。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作为领导者,其思想理念应该与时俱进,还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思想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责任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