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分布、累积及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建超 陆光华 +1 位作者 杨晓凡 金少格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4期14-20,共7页
抗生素持续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源及残留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抗生素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规律给予了评述,同时对抗生素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了探讨... 抗生素持续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源及残留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抗生素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规律给予了评述,同时对抗生素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了探讨。鉴于我国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建议未来加强环境相关浓度下抗生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转化、食物链迁移与放大,以及多种抗生素联合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水环境 累积 生态毒理效应
下载PDF
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金霞 姜达炳 项雅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采用土壤添加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监界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GSH-Px... 采用土壤添加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监界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GSH-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Se(>16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氧化酶系统产生胁迫效应,使GSH-Px明显上升,MDA上升,SOD、CAT酶活性明显下降,对POD活性影响不明显。各项生理指标与土壤Se处理浓度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e浓度与地上部干重相对百分率、根干重百分率、叶绿素a/b、MDA、SOD、CA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比较胁迫效应10%值的临界指标EC10值表明,作物地上部干重抑制率和根干重抑制率作为土壤临界值制定的依据更为可靠,根干重的EC10为3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污染 抗氧化酶系统 生态毒理效应 临界指标
下载PDF
土壤锗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郑利 邵志慧 项雅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锗(G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Ge含量2~200 mg kg-1范围,土壤G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土壤Ge对土壤...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锗(G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Ge含量2~200 mg kg-1范围,土壤G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土壤Ge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脲酶受Ge的抑制作用最强。土壤Ge含量与脲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脲酶抑制率可作为Ge生态风险评价的一项生物指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脲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 盆栽试验 黄棕壤 脱氢酶 转化酶活性 生态毒理 生态风险评价 污染
下载PDF
根-土界面镉的生态化学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金彩霞 周启星 +1 位作者 孙瑞莲 任丽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53-1557,共5页
根-土界面是物质交换最频繁的特殊微型生态区域,其pH、Eh和根系分泌物是决定这个微域环境性质变化的三大重要因素,其对镉(Cd)等重金属的吸收、转化和迁移等生态化学行为及毒理效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十几年来有关Cd在根-土界面pH... 根-土界面是物质交换最频繁的特殊微型生态区域,其pH、Eh和根系分泌物是决定这个微域环境性质变化的三大重要因素,其对镉(Cd)等重金属的吸收、转化和迁移等生态化学行为及毒理效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十几年来有关Cd在根-土界面pH、Eh和根系分泌物变化影响下的生态化学行为、根-土界面Cd的生态毒理效应(包括微生物生态毒理效应和酶的生态毒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界面 生态化学行为 生态毒理效应
下载PDF
水体氟污染的植物修复与毒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丽慧 熊治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3,151,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水体中氟的存在形态、植物对水体氟污染的去除效果、水体氟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水体氟植物修复的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研究方向。天然水中氟的存在形态主要以F-、未离解的HF以及与铝、铁和硼形成络合物存... 综述了国内外对水体中氟的存在形态、植物对水体氟污染的去除效果、水体氟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水体氟植物修复的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研究方向。天然水中氟的存在形态主要以F-、未离解的HF以及与铝、铁和硼形成络合物存在;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对水体氟吸收、蓄积能力有明显的区别;水体氟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植物的形态和生长、光合作用和代谢方面的影响;影响水体氟植物修复的因素有植物本身和水体环境两方面;植物吸收、蓄积水体氟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氟 植物修复 生态毒理效应
下载PDF
淡水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途径及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帅 韩冰 +5 位作者 牛泽普 赵凌栋 顾晋饴 王弯弯 张利峰 张杨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70,共10页
目前,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针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中,对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相对匮乏。在综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源-汇关系和迁移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淡水环境中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和生态... 目前,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针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中,对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相对匮乏。在综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源-汇关系和迁移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淡水环境中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和生态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主要是通过误食、鳃呼吸或者食物链传递,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后可在腮、肠、肝、大脑和肌肉中迁移和累积。微塑料的生态毒性包括影响基因的表达、抑制酶的活性、导致代谢紊乱、器官组织病变和炎症反应、产生神经毒素、降低存活率和干扰正常行为等。此外,针对目前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和其他环境问题交互效应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环境 微塑料 来源解析 迁移途径 生态毒理效应
原文传递
以浮游生物为指示生物的苏州河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汪飞 吴德意 +3 位作者 王灶生 孔海南 王明彦 杨新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采用斜生栅藻,羊角月牙藻和大水蚤对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以及不同河段河水及底泥进行了生态影响实验,得到了以大水蚤EC50为指标的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生态安全阈值。同时结果还表明,与郊区黄渡段相比,苏州河市区河段河水对供试浮游生... 采用斜生栅藻,羊角月牙藻和大水蚤对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以及不同河段河水及底泥进行了生态影响实验,得到了以大水蚤EC50为指标的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生态安全阈值。同时结果还表明,与郊区黄渡段相比,苏州河市区河段河水对供试浮游生物呈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某些点位的生态影响甚至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黑泥层底泥抑制作用大于浮泥层底泥。因此,尽管苏州河经过二期整治后,水环境质量的景观指标有明显改善,但市区段河水和底泥对生物定居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苏州河生态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底泥 河水 生态安全
下载PDF
酞酸酯对土壤污染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军 于小彬 +2 位作者 张裕 宗春琴 周夏曦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3-48,共6页
酞酸酯已经成为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对酞酸酯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主要的污染途径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从目前的研究层次与研究技术方法方面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旨在为酞酸酯污染土壤的相关研... 酞酸酯已经成为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对酞酸酯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主要的污染途径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从目前的研究层次与研究技术方法方面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旨在为酞酸酯污染土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 农田土壤 生态毒理效应 进展
下载PDF
石油中萘对黄土种植玉米的污染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庄鹏宇 李茜 +1 位作者 梁继东 贺延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通过无土栽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石油中萘对陕北石化区黄土种植玉米的各项生理和生长发育指标的污染生态效应,揭示了石油化学品通过生态毒理学机制对黄土典型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单位质量河沙中萘对玉米出芽率、根伸... 通过无土栽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石油中萘对陕北石化区黄土种植玉米的各项生理和生长发育指标的污染生态效应,揭示了石油化学品通过生态毒理学机制对黄土典型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单位质量河沙中萘对玉米出芽率、根伸长的半抑制浓度DS分别为0.488、0.487g/k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位质量黄土中萘对玉米出芽率、根伸长、鲜重、株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半抑制浓度DL分别为4.21、1.53、3.99、1.82、3.33、3.29g/kg.各生理指标对萘污染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根伸长-株高-叶绿素b-叶绿素a-鲜重-出苗率.当土壤中萘、黄土质量比小于0.25g/kg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萘、黄土质量比大于0.25g/kg时,对玉米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随着萘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无土栽培 盆栽试验 污染生态效应
下载PDF
土壤硒污染对土壤酶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1 位作者 金霞 项雅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94-97,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S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土壤S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有“抗性酶活性”现象.土壤Se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脲酶受Se的...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S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土壤S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有“抗性酶活性”现象.土壤Se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脲酶受Se的抑制作用最强.土壤Se含量与脲酶抑制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脲酶抑制率可作为Se生态风险评价的一项生物指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污染 酶活性 抑制率 生态毒理效应 生物指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