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塌陷区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司双印 张运备 +2 位作者 马敬杰 贺留兰 秦世昌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年第3期11-16,共6页
 扼要介绍了济宁市煤炭开发的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提出了3种塌陷区土地复垦方法,并探讨了集发展农业资源、美化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塌陷区总体治理方案。通过项目投资分析,确认塌陷区治理能够成为以实现利润为目的的产业化...  扼要介绍了济宁市煤炭开发的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提出了3种塌陷区土地复垦方法,并探讨了集发展农业资源、美化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塌陷区总体治理方案。通过项目投资分析,确认塌陷区治理能够成为以实现利润为目的的产业化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采煤塌陷区 土地复垦
下载PDF
略论生态地质学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 被引量:21
2
作者 彭建兵 兰恒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7-893,共17页
生态地质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在地球表层多圈层互馈作用和人类活动驱动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灾害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平衡的交叉学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灾害环境系统三者相互耦合、... 生态地质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在地球表层多圈层互馈作用和人类活动驱动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灾害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平衡的交叉学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灾害环境系统三者相互耦合、共同作用,融合构成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架构。生态地质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平衡与灾害安全防控。因此,本文提出了生态地质学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研究的四大方面内容:①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构成及相互作用机制;②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动态平衡机制与模式;③生态损害-水土灾害-地质灾害共生互馈机制与递进演化过程;④生态地质环境风险动态识别、监测预警与调控保护。这四大方面逐步递进并相互支撑融合,共同解决生态地质学的核心问题。生态地质学的发展应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内涵,聚焦于生态地质安全和灾害环境系统问题,并贯彻“先要牢固生态屏障,再加速高质量发展,后引领世界发展格局”的战略主线,从而为美丽中国生态保护建设等国家战略决策和执行起到科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学 生态地质环境 灾害环境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 地质环境系统 系统架构
下载PDF
甘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分区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念秦 王永锋 王得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5-228,232,共5页
根据甘肃矿山实地调查资料,从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4方面确定影响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模型。利用M... 根据甘肃矿山实地调查资料,从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4方面确定影响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模型。利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求取综合指数的突变点以确定矿山生态地质评价分区的阈值,综合分析综合指数的分布特征,编绘甘肃省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图。分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矿山 生态地质环境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MAPGIS空间分析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盐渍化改良与竖井排灌工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平 赵鸿斌 +1 位作者 田原 何长德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年第2期48-50,62,共4页
塔里木流域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域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 ,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恶化 ,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本文在系统分析土壤盐渍化的控制因素的基础上 ,论述了竖井排灌的作用和综合效应 ,并提出土壤改良的最优化模式。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地质生态环境 土壤盐渍化 竖井排灌 水质污染 人为因素 土地资源
下载PDF
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地质层组岩土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潇 周妍如 +1 位作者 刘孝阳 白中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露天煤矿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恢复过程中,排于地表的不同年代地质层组的岩土剥离物都有可能成为复垦土壤母质。为科学合理利用矿区岩土剥离物,重构高质量复垦土壤,并指导后期分类排放,以平朔露天矿区黄土母质作为对照,评价不同类型岩土理... 露天煤矿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恢复过程中,排于地表的不同年代地质层组的岩土剥离物都有可能成为复垦土壤母质。为科学合理利用矿区岩土剥离物,重构高质量复垦土壤,并指导后期分类排放,以平朔露天矿区黄土母质作为对照,评价不同类型岩土理化性状差异,从复垦土壤母质来源进行造地的源头控制,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结合单项养分含量及有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借助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各岩土层肥力质量;借助单因子质量指数法,评价各岩土层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各岩土层综合肥力系数位于0.40~1.26范围内,属贫瘠或一般水平;安家岭矿中2个煤矸石层的有机质或全氮含量、上部页岩层的全钾含量,以及东露天矿中炭质泥岩层的全磷含量丰富,显著高于黄土母质层;东露天矿底部细砂岩层及安家岭矿中泥灰岩层硫含量过高;东露天矿镉元素环境质量指数为1.05,属轻微污染等级;安家岭矿底部细砂岩层pH值低至4.25,酸度过大。平朔露天矿大多岩土层环境质量较好,但综合肥力质量较差,其中单项养分含量丰富,环境质量安全且易于风化的岩土层,适宜作为重构复垦土壤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土地复垦 生态修复 土壤母质 黄土区 平朔露天煤矿
下载PDF
都汶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汪宙峰 张廷山 +1 位作者 王蕾 唐章英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1,共5页
针对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波动效应等问题,该文以都汶公路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省情普查及监测数据,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内部各动力要素间的协同耦合机制。通过对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并构建了... 针对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波动效应等问题,该文以都汶公路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省情普查及监测数据,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内部各动力要素间的协同耦合机制。通过对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并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联动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本底库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揭示都汶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变化的影响因素、机制和规律,界定都汶公路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阈值。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考虑了西南地区的"震后效应",适合于开展山区地质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山区公路 层次分析法 地理国情普查
原文传递
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娇玉 邹明亮 +3 位作者 杨超 江帆 蓝欣 岳东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5-361,共7页
根据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技术,对兰州市生态地质环境... 根据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技术,对兰州市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基于栅格尺度的综合评价,得到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高分辨率的空间评价结果,并将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进行空间展示.结果显示:Ⅰ级为优,区域面积最小,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13%,主要分布于西固区、安宁区和城关区等黄河沿岸的部分高漫滩和一、二级河流阶地;Ⅱ级为良,占比33.58%,大部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北部、城关区南部的一、二级阶地等区域,以及主城区南北两侧的小部分山区;Ⅲ级为中,区域面积最大,占比46.72%,连片分布于主城区南北两侧的二、三级阶地区域和南北两山后缘的高海拔山区;Ⅳ级为差,占比11.07%,主要位于主城区南北两侧三级及三级以上高阶地、南北两山,并呈条带状在南北两侧环绕兰州市城区.研究结果为兰州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地质灾害 空间格局 兰州市
下载PDF
高原高寒露井联合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凤明 丁鑫品 +5 位作者 白国良 刘祥宏 孙家恺 桑盛 任慧君 郭孝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33-4044,共12页
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矿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干旱、寒冷、土壤贫瘠的高海拔地区,煤炭开采诱发的高寒草甸破坏、冻土层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更加突出。在工程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矿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干旱、寒冷、土壤贫瘠的高海拔地区,煤炭开采诱发的高寒草甸破坏、冻土层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更加突出。在工程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2003年以来青海木里煤田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导致矿区生态系统急剧退化、生态服务功能显著降低、地形地貌遭到破坏、生态地质环境风险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亟待整治修复,然而高寒缺氧、表土匮乏、复绿植物自我更新困难等不利因素是生态修复工程必须面对的难题。针对以上破坏问题和治理技术难题,以江仓一号井高原高寒露井联合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背景,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依法依规"为出发点,充分借鉴已有经验,按照"因地制宜、分区管控、消除隐患、贴近自然"的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思路,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渣山削坡整形+采坑回填缓坡+井巷工程保护+岩壁坡面整治+微地形地貌重塑+土壤重构与植被复绿"的采坑、渣山一体化治理模式,构建了基于"地质灾害防控+生态环境修复"理论的高原高寒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体系。采用基于"最大限度揭露原位土、优先利用剥离土、适当配以人工土"的地形地貌重塑技术和"腐熟羊板粪基础增容—商品有机肥优化提升"为核心的快速土壤改良重构技术,解决了复绿表土缺乏的问题;采用"削坡减重"和"回填压脚"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控制技术,解决了冻融高陡复合边坡易发生变形失稳的问题;采用井上"分区施工-双向回填-缓坡推覆"和井下"锚杆-注浆加强支护"相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高原高寒地区 露井联合矿区 治理模式 木里矿区
下载PDF
基于高分影像的松嫩低平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解析——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宇雪 毛龙 +1 位作者 周向斌 初炜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0-1248,共9页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获取黑龙江省肇源县内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各因子分布现状数据,其中:耕地2541.75km^2、林地161.88km^2、草地349.00km^2、河流128.05km^2、湖泊215.80km^2、沼泽109.17km^2、其他水域84.6...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获取黑龙江省肇源县内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各因子分布现状数据,其中:耕地2541.75km^2、林地161.88km^2、草地349.00km^2、河流128.05km^2、湖泊215.80km^2、沼泽109.17km^2、其他水域84.65km^2、建设用地191.25km^2、未利用地329.94km^2;湿地1334.54km^2、荒漠化土地775.47km^2。利用地类覆盖率、人均占有量以及景观指数(破碎度指数、平均斑块分形指数、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量化分析后,得出两类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中湿地资源尤其是自然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荒漠化土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小的结论。并选取老山村等典型地区进行了多期次遥感动态监测及野外核查,揭示了松嫩低平原典型地区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影像 松嫩低平原 自然资源 生态地质环境 问题解析
下载PDF
徐州地区采煤活动引发的生态地质环境破坏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光亚 《江苏地质》 200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概述了徐州地区的地质矿产背景以及采煤历史 ,指明了该采煤区地面塌陷特征和发育机理。详细叙述了采煤活动对生态地质环境所产生的破坏 ,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煤矿 塌陷 生态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采煤活动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丹巴县植被盖度与地质灾害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倪忠云 何政伟 +2 位作者 赵银兵 赵勇 南希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7-221,110,共5页
植被盖度作为地表特征指数之一,其发育和分布特征受控于生态地质环境,而地质灾害又是生态地质环境不良作用的表现方式之一,二者存在一定联系。以地质灾害发育且危害严重的丹巴县为例,采用1999年和2006年二期卫星遥感数据,提取这二个时... 植被盖度作为地表特征指数之一,其发育和分布特征受控于生态地质环境,而地质灾害又是生态地质环境不良作用的表现方式之一,二者存在一定联系。以地质灾害发育且危害严重的丹巴县为例,采用1999年和2006年二期卫星遥感数据,提取这二个时相的植被盖度图,以及1999年~2006年植被盖度变化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地质灾害与二期的植被覆盖图进行叠加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低植被覆盖和较低植被覆盖区域,且地质灾害在植被覆盖度减少的区域较之植被盖度不变和增加的区域,更加容易突发,研究结果与区内其它地质灾害工作成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密度分割 生态地质环境 叠加分析 丹巴县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研究——以甘孜州东部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银兵 何政伟 +2 位作者 倪忠云 南希 赵勇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甘孜州东部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之一,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现出南优北差、西优东差的格局。据矿业历史及现状影响,建立承载力—矿业活动关系模式,将承载力分为正荷载、等荷载和超荷载三种状态。采用生态地质环境... 甘孜州东部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之一,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现出南优北差、西优东差的格局。据矿业历史及现状影响,建立承载力—矿业活动关系模式,将承载力分为正荷载、等荷载和超荷载三种状态。采用生态地质环境危险性与潜在损失承载体求积运算的方式获取风险值,并进行四级风险区划。风险空间分布大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形态,矿业活动区及其缓冲区、小流域、大流域都处于风险联动的系统内,风险区划与承载力区划成正相关关系。针对生态地质环境风险提出加强小矿有序开发、加强勘查和开发过程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监测系统和加强矿山环境问题治理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风险 矿产资源开发 甘孜州东部
下载PDF
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银兵 何政伟 倪忠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9-300,350,共3页
构建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实现质量四级区划,综合考虑矿产资源特征,确定重点、鼓励、限制和禁止开发分区,针对环境本底和矿产开发影响,划分四级防治区域,并探讨了开发模式的进展。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开发模式 九龙县
下载PDF
安宁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向宁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3年第3期5-9,共5页
 通过历时两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阐述安宁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开发与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区划及其开发模式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  通过历时两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阐述安宁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开发与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区划及其开发模式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流域 生态环境 地质环境 环境保护 流域经济 资源开发
下载PDF
贵州碘缺乏病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莉萍 廖桂香 黄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了探讨贵州碘缺乏病与生态环境关系,对贵州碘缺乏病区岩石、土壤、水及主要粮食作物碘背景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重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较低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浅变质岩分布区;非病区主... 为了探讨贵州碘缺乏病与生态环境关系,对贵州碘缺乏病区岩石、土壤、水及主要粮食作物碘背景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重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较低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浅变质岩分布区;非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的煤系地层分布区。通过对重病区、轻病区及非病区人群的环境摄碘量估算,反映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普遍碘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生态地质环境 贵州
下载PDF
汶川桃关震区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汉湖 黄润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年第2期104-111,共8页
"5.12"汶川地震震区主要位于川西高山峡谷区,本身就较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受到重创。而生态地质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正确评价生态地质环境的质量及其对生态景观格局的效应,是制定和规划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 "5.12"汶川地震震区主要位于川西高山峡谷区,本身就较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受到重创。而生态地质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正确评价生态地质环境的质量及其对生态景观格局的效应,是制定和规划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从以往研究来看,借助于遥感与GIS技术对高山峡谷山区生态地质环境及生态景观格局时空效应进行全面而定量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和航空图像进行地震灾区前后对比分析的尚未见到。本文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探讨了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方法和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思路,基于高精度卫片/航片以及震后地形图等资料,提取了桃关地区景观时空分布信息和生态地质环境因子,分析了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效应,并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对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运算,得到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等级图及受损区域分布图。最后,从生态地质环境和生态景观两方面准确地对震区地质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为山区居民经济发展和居住地址的合理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岷江 地震 生态地质环境 景观
原文传递
鄂东白莲河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文慧 邹浩 +2 位作者 刘婷 陈兵 毛帅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白莲河湿地位于大别山生态功能区,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该湿地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断加剧,迫切需要对其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对白莲河湿地的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基于遥感解译和... 白莲河湿地位于大别山生态功能区,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该湿地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断加剧,迫切需要对其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对白莲河湿地的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基于遥感解译和白莲河水库及入库支流地表水、环库土壤取样测试结果,选取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3个一级指标和15个次级指标,建立白莲河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质量良好区、较好区、中等区和较差区4个等级区,其面积占比分别为45.63%、26.94%、21.52%、5.91%;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白莲河水库库首东河及西河、库东瓦寺前河及如意河、库尾大坝及第一溢洪道沿岸区域;污染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滩涂湿地演变、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是影响白莲河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以为白莲河湿地恢复与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ARCGIS 层次分析法 白莲河湿地
下载PDF
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银兵 倪忠云 +5 位作者 欧阳渊 袁材栋 陈馨熠 王东 刘晶晶 刘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生态地质环境从生态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发展而来,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与环境类承载力结合形成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表征环境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阈限。国内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分为200... 生态地质环境从生态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发展而来,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与环境类承载力结合形成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表征环境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阈限。国内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分为2000年以前的准备阶段、2000—2010年探索前进阶段、2011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和重大生态地质环境事件影响了承载力的研究方向。生态地质环境子系统和系统的承载力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较多、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次之、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对较少,系统承载力研究处于不断整合之中。已有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耦合机制、模拟预测模型集成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响应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坚持系统观,统合子系统和系统两个尺度,从拓展学科纵深关联、深化多维耦合机制、发展集成模拟预测模型、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将研究推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耦合机制 模型集成 情景模拟
下载PDF
基于AHP的海南岛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顿 杨秀玖 +4 位作者 李习文 寇磊 张士友 刘强 唐翠青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为判定海南岛总体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生态适宜性,在对前人研究总结和对海南岛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要素、地质要素、地理要素、人为要素4个方面选取了湿润指数、地层岩性、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类型等12个主要... 为判定海南岛总体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生态适宜性,在对前人研究总结和对海南岛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要素、地质要素、地理要素、人为要素4个方面选取了湿润指数、地层岩性、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类型等12个主要影响要素,构建了海南岛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要素的权重,利用ArcGIS软件对其叠加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利用自然间断分级法将结果按优、良、中、差划分为4个评价分区。结果表明:海南岛总体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同时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各评价分区在区域尺度上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其中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优良区占15%,良好区占59%,中等区占22%,较差区占4%。通过综合评价可以较客观地认识海南岛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基于此为各个分区制定了与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可为海南岛的国土空间管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生态地质环境 层次分析法 ARCGIS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演化及其原因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西龙 李清平 +2 位作者 贾永山 段焱 尹明泉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8年第3期229-235,共7页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新的陆地,在黄河水沙来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将会发生较强烈的变化。本文通过多时相遥感监测、不同时期土层视电阻率探测、水土化学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地...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新的陆地,在黄河水沙来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将会发生较强烈的变化。本文通过多时相遥感监测、不同时期土层视电阻率探测、水土化学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演化趋势为地表水、土壤污染程度减轻,地下水矿化度升高、土壤盐碱化加重,海岸整体表现为侵蚀状态,湿地总面积增加,但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潮间带生物出现明显的污染群落特征,生物种类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态地质环境 演化 多时相遥感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