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丁聃 王娅娜 +4 位作者 王洁 王淑静 张焱 李宗吉 赵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ferritin/pET-28a,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加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N...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ferritin/pET-28a,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加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Ni2+的His-bind树脂柱纯化出重组蛋白,用50μg/100μL免疫ICR小鼠,获得抗血清,通过western-blot及ELISA对重组铁蛋白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约19kD重组铁蛋白,western-blot显示重组蛋白免疫制备的抗血清可识别纯化的重组蛋白及抗原囊液、原头蚴,位置大致相同,约19kD。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gG的OD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Eg.ferritin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具有成为包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重组铁蛋白 纯化 免疫特性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免疫差异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丽华 赵嘉庆 +6 位作者 蒋波 陈长义 王元 王娅娜 王洁 王淑静 赵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比较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rEgferritin)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rEgmMDH)对感染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小鼠的免疫差异。方法 3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rEgferritin免疫组、rEgmMDH免疫组和对照组)。将rEgferri... 目的比较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rEgferritin)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rEgmMDH)对感染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小鼠的免疫差异。方法 3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rEgferritin免疫组、rEgmMDH免疫组和对照组)。将rEgferritin、rEgmMDH和PBS与佐剂乳化后,分别于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每次注射100μl/只(含抗原10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3组小鼠分别于腹腔注射0.1 ml原头节悬液(约1 500个)进行攻击感染,22周后剖杀,无菌取脾组织,并记录包囊数量和直径,评价免疫保护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算两者比例。结果 rEgferritin免疫组30%(3/10)小鼠有包囊,包囊总数为5个;rEgmMDH免疫组小鼠均有包囊,包囊总数为118个;对照组9只小鼠中7只有包囊,包囊总数为35个。rEgferritin免疫组小鼠获得了84.7%的免疫保护力,而rEgmMDH组无免疫保护力。小鼠脾淋巴细胞CD4+亚群百分比,rEgferritin免疫组[(57.50±7.02)%]显著高于对照组[(43.60±6.09)%](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CD8+亚群百分比,rEgferritin免疫组[(25.66±6.18)%]和rEgmMDH免疫组[(19.23±5.40)%]与对照组[(21.80±6.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比值,rEgferritin免疫组和rEgmMDH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gferritin能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而rEgmMDH促进了细粒棘球蚴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铁蛋白 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 免疫保护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在DC介导的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g.ferritin免疫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士玉 高富 +3 位作者 李子华 王强 赵巍 王娅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Notch信号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介导的抗寄生虫感染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DC细胞,利用γ-分泌酶抑制剂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 tbutyl ester,DAPT于不... 目的初步探索Notch信号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介导的抗寄生虫感染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DC细胞,利用γ-分泌酶抑制剂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 tbutyl ester,DAPT于不同时间段处理细胞,阻断DC的Notch信号通路,培养第7d时收集DC,用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铁蛋白(ferritin protein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ferritin)体外刺激DC,利用扫描电镜观察DC形态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MHCⅡ、CD40及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 DC细胞数量随DAPT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经不同浓度DAPT于不同时间段处理后,DC细胞中Notch1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以50μmol/L DAPT在第0d处理DC,对Notch1mRNA的抑制效果更显著(P<0.05);Eg.ferritin和LPS均能刺激DC细胞表面树突的生成及表面分子MHCⅡ、CD40及CD80/CD86的表达,且Eg.ferritin比LPS的刺激作用更显著(P<0.05),而加入DAPT后,DC细胞表面树突的生成减少,各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并削弱了Eg.ferritin和LPS的刺激作用。结论Eg.ferritin能促进DC细胞的分化成熟,而阻断Notch信号通路会影响DC细胞的分化成熟,并降低DC细胞对Eg.ferritin的反应能力。其分子机制涉及Notch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DAPT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g.ferritin 树突状细胞(DC)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中国株)疫苗诱导抗攻击感染保护力的观察
4
作者 卜阳 李昭宇 +5 位作者 罗永云 于晶晶 于辛酉 师志云 马锐 赵巍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61-862,共2页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疫苗对原头蚴攻击感染的保护性效果.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实验组)、B组(佐剂+PBS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B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C组不做任何处理;免疫接种后8周3组均...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疫苗对原头蚴攻击感染的保护性效果.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实验组)、B组(佐剂+PBS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B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C组不做任何处理;免疫接种后8周3组均以1100只原头蚴攻击感染,每次免疫前及攻击感染前断尾取血,留取血清;攻击感染后7个月,剖杀小鼠,查检腹腔内包囊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佐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保护力分别为:73%,85%;佐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结果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保护力为:42%.结论 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部分免疫保护力,可作为"鸡尾酒"疫苗的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细粒棘球蚴 重组铁蛋白疫苗 保护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