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盖县梁屯-矿洞沟碱性正长岩杂岩体的U-Pb和Sm-Nd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3
1
作者 蔡剑辉 阎国翰 +3 位作者 牟保磊 许保良 邵宏翔 许荣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54,共6页
辽宁梁屯 -矿洞沟杂岩体主要由辉石正长岩、霓辉正长岩和霓辉角闪正长岩等碱性岩石组成 ,具有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 186 6± 115 Ma和 ISr=0 .70 4 9的同位素特征 ,是我国目前报道的最古老的碱性正长岩类。本文报道了该岩体的锆石U... 辽宁梁屯 -矿洞沟杂岩体主要由辉石正长岩、霓辉正长岩和霓辉角闪正长岩等碱性岩石组成 ,具有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 186 6± 115 Ma和 ISr=0 .70 4 9的同位素特征 ,是我国目前报道的最古老的碱性正长岩类。本文报道了该岩体的锆石U- Pb和全岩 Sm- Nd同位素测试资料 ,获得了锆石 U- Pb同位素年龄为 185 7± 2 0 Ma、Sm- Nd等时年龄为 1787± 180 Ma、εNd(t) =- 4 .8~ - 5 .0的数据。它们反映出该杂岩体形成年龄的上限为 185 7± 2 0 Ma、下限不小于 1787± 180 Ma,来源于富集地幔物质。基于这些数据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 ,作者提出了华北地台北缘古元古宙存在有富集地幔储库 ,以及辽河群主体形成于 19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碱性正长岩 锆石U-PB年龄 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 富集地幔
下载PDF
矿集区找矿预测研究--以辽东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玉往 解洪晶 +5 位作者 李德东 石煜 刘福兴 孙国强 孙启明 周国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共24页
矿集区找矿预测有着不同于典型矿床和区域性成矿预测的规律和特点,是在厘定区内主要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基础上,以"三位一体"(即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成矿系统为主要内容开展... 矿集区找矿预测有着不同于典型矿床和区域性成矿预测的规律和特点,是在厘定区内主要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基础上,以"三位一体"(即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成矿系统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文章以辽宁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系统总结了矿集区的矿床类型、岩浆-成矿系统、"三位一体"找矿预测要素等关键科学问题。青城子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金-银矿集区,由于多年的开采,青城子等矿山濒临危机,如何取得该地区找矿突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表明,该矿集区内铅锌矿床和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可能均属于岩浆热液型,而非元古代喷流沉积型,矿床的"层控"现象实为特定岩性界面控制的有利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主要与印支期花岗斑岩有关,铅锌矿和金、银矿可能是同一岩浆系统演化的产物。在未来的找矿预测中,应重点开展以下5方面工作:(1)查明矿床的具体成矿地质体;(2)进一步提炼成矿期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结构面样式;(3)凝练有效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重点是与成矿有关的远程蚀变标志;(4)构建和完善矿集区中生代岩浆-成矿系统,并注意新矿种、新矿床类型的寻找;(5)探索研究矿集区的自然边界,扩大找矿范围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铅锌-金-银矿 找矿预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系统 青城子矿集区 辽东
下载PDF
辽宁白云金矿床某些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38
3
作者 刘国平 艾永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9-225,290,共8页
白云金矿产于辽宁省东部辽东裂谷增生地体内的辽河群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矿体主要赋存在呈东西向展布的滑脱构造带,蚀变分带明显,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作用为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均... 白云金矿产于辽宁省东部辽东裂谷增生地体内的辽河群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矿体主要赋存在呈东西向展布的滑脱构造带,蚀变分带明显,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作用为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均一法测温结果的主要范围为200~250℃,氢、氧、硫同位素表明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矿物流体包裹体、硫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沸腾作用是矿液沉淀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滑脱构造 沸腾作用 辽东 矿床地质
下载PDF
辽东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地区金(银)矿成矿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森 张迪 +2 位作者 沙德喜 寇林林 赵东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5-732,共8页
以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金(银)矿床为例,系统总结了区内金(银)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对矿床的相关岩体、围岩及矿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亚群杨树沟岩组第6岩段碎屑岩... 以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金(银)矿床为例,系统总结了区内金(银)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对矿床的相关岩体、围岩及矿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亚群杨树沟岩组第6岩段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和盖县亚群汤家沟岩组碎屑岩建造中;主要容矿岩石为硅化大理岩、变粒岩、片岩;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自然金的粒度以显微不可见金为主;均一温度(100~200℃)、成矿流体盐度(w(NaCl)(1.91%~9.73%)均较低;矿石石英中成矿流体δD值为-48.0‰~-93.0‰,δ18 OH2O计算值为-8.63‰~+1.31‰,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地热水和原生地层水;矿石硫同位素δ34 S值平均为+8.61‰,赋矿围岩、岩体δ34 S为+0.50‰~+7.6‰,表明矿石中硫主要来自古元古代地层和印支晚期岩体;金(银)矿石中206Pb/204 Pb为17.664~19.186 7,207Pb/204Pb为15.044~15.883,208 Pb/204 Pb为37.693~38.784,铅源具有壳幔混合源特点。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东部 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 金矿 成矿特征 成因 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型
下载PDF
辽东黄花甸地区南辽河群里尔峪组成因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高铂森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富强 王鹏森 甘宜成 陈木森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25-2742,共18页
里尔峪组是古元古界南辽河群早期沉积地层,其成因对探讨辽-吉造山/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辽东黄花甸地区里尔峪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工作。里尔峪... 里尔峪组是古元古界南辽河群早期沉积地层,其成因对探讨辽-吉造山/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辽东黄花甸地区里尔峪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工作。里尔峪组主体岩石类型为含不等量磁铁矿、电气石的黑云母变粒岩类夹斜长角闪岩。变粒岩中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其具有震荡环带,说明其具有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具有1936Ma、2082Ma、2178Ma和2574Ma的年龄峰值,主峰与区内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龄一致,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少量来自于太古宙克拉通结晶基底。其中1800~2000Ma的锆石年龄极可能是受变质作用改造的结果。斜长角闪岩呈夹层或透镜体状产出于里尔峪组变粒岩中,地球化学特征显示:(1)SiO_2含量为48.83%~51.50%,具有较低TiO_2含量(0.95%~1.33%)、低MgO含量(6.67%~9.49%)特征;(2)Mg#值为48~5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浆Mg#值,说明原岩岩浆经历了原始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3)稀土元素总量(ΣREE)值为59.87×10^(-6)~82.83×10^(-6),LREE/HREE值介于3.58~4.88,(La/Yb)_N值为2.33~4.50,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而不同于MORB型火山岩。微量元素Ba、U、Sm相对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P、Ta等,Nb、Ta相对亏损,贫Cr、Ni,说明原岩为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大陆边缘的高铁拉斑玄武岩。斜长角闪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具有两类特征,第一类具有核边结构,锆石核部主要呈暗色,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部分保留岩浆环带特征;第二类锆石其内部结构比较均一,为典型的变质锆石,并且具有继承性锆石核以及变质增生边。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两件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年龄分别为1995±13Ma、2150±21Ma,大致代表了里尔峪组的形成时代。综上所述,黄花甸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峪组 南辽河群 地质年代学 岛弧 黄花甸 辽东
下载PDF
辽东白云金矿区脉岩锆石的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国超 王玉往 +2 位作者 李德东 石煜 解洪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0-627,共8页
白云金矿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北部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发育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煌斑岩和二长斑岩等脉岩,其中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常产于金矿体的上下盘,与成矿空间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精确厘定花... 白云金矿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北部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发育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煌斑岩和二长斑岩等脉岩,其中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常产于金矿体的上下盘,与成矿空间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精确厘定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的年龄分别是218.56±0.37 Ma和218.5±2.9 Ma,为印支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二长斑岩的年龄为164.44±0.38 Ma,属燕山期。综合研究表明,白云矿区金矿体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可能是同一岩浆体系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脉岩 岩石成因 白云金矿 辽东
下载PDF
辽东山区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冯健 王骞春 +3 位作者 陆爱君 于世河 郑颖 陈东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7,共11页
【目的】研究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评估落叶松-水曲柳混交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辽东山区以24~28年生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LF)、落叶松(Larix gmelinii... 【目的】研究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评估落叶松-水曲柳混交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辽东山区以24~28年生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LF)、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LL)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纯林(FF)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分别出现26科33属36种、31科42属45种和27科43属48种植物。草本层植物以薹草、野大豆、蝙蝠葛为主,灌木层植物以卫矛、忍冬为主。在草本层,不同林型间除了丰富度指数表现为FF>LF=LL外,其他指数总体上均表现为LF>FF>LL;在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LL>LF>FF,均匀度指数表现为LL>FF>LF。除全磷外,不同林型的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在0~10 cm土层,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的土壤铵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高于纯林,而土壤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却低于纯林。3种林型的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较低,表明辽东山区土壤总体呈现磷素缺乏。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高,总体上各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相关性较高。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低,只有落叶松纯林中物种丰富度指数(S)与0~1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10~20 cm土层中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也进一步证实了混交林由于硝态氮含量高,其草本多样性高;而有效磷含量低,则灌木多样性差。【结论】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植物多样性优于落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水曲柳 混交林 纯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辽东山区
下载PDF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国平 艾永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5,共7页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为隐伏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寄主岩石以变粒岩为主,次为大理岩、云母片岩。不同类型容矿岩石对比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渗透性,同时又是成矿溶液物理障和化学障的岩石是细脉浸染状矿床的最有利容矿岩石。围岩与...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为隐伏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寄主岩石以变粒岩为主,次为大理岩、云母片岩。不同类型容矿岩石对比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渗透性,同时又是成矿溶液物理障和化学障的岩石是细脉浸染状矿床的最有利容矿岩石。围岩与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反映了成矿溶液早期为氧化、偏酸性,晚期逐渐变为还原、偏碱性。矿化元素组合、矿化过程微量元素变化特征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等表明该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成矿溶液 成矿条件 金矿床
下载PDF
Metallogenic Chronology of Boron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Liaoning Paleoproterozoic Rift Zone 被引量:9
9
作者 LUYuanfa CHENYuchuan +2 位作者 LIHuaqin XUEChunji CHENFuw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4-425,共12页
Lead isotopic analytic data of 30 ores gathered from the Zhuanmiao boron deposit, Wengquangou boron (iron) deposit and its Dongtaizi Ore Member constitute three isochrons, the corresponding ages of which are 1902 ... Lead isotopic analytic data of 30 ores gathered from the Zhuanmiao boron deposit, Wengquangou boron (iron) deposit and its Dongtaizi Ore Member constitute three isochrons, the corresponding ages of which are 1902 ± 12 Ma, 1852 ± 9 Ma and 1917 ± 48 Ma. Lead isotopic analyses of marble from the Xiquegou Member of the Qingchenzi orefield yield a Pb-Pb isochron age of 1844 ± 27 Ma. 40Ar-39Ar quick neutron activation dating of phlogopites and microclines coexisting with ore minerals in the Wengquangou boron (iron) and Zhuanmiao boron deposits shows that: (1) the phlogopite from the Wengquangou has a plateau age of 1923 ± 1.5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924 ± 2.5 Ma; (2) the microcline from the Wengquangou has the plateau age of 1407 ± 5.4 Ma and 220 ± 12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403 ± 19 Ma; (3) the phlogopites from the Zhuanmiao yield a plateau age 1918 ± 1.3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918 ± 2.9 Ma; (4) the microclines from the Zhuanmiao yield the plateau age of 1420 ± 16 Ma and 250 ± 8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425 ± 19 Ma and 269 ± 16 Ma. These ages indicate that the eastern Liaoning area happened around 1900 Ma, an important tectonomagmatic even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worldwide Mid-Proterozoic tectonomagmatic ev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roterozoic Liaohe Group was folded and underwent strong normal metamorphism, and th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boron deposits (or source beds) formed earlier were strongly superimposed by mineralization, resulting in enrichment of boron; later regional geological processes made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oron deposits. Lead isotopic components show that the U-Pb and Th-Pb isotopic system reached homogenization in the ores whereas only the U-Pb isotopic system reached homogenization in the marble from the Xiquegou distric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boron deposits superimposed in the studied area endured a relatively strong process of hydrothermal migmatization during the end phase of early Proterozoic metamorph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deposits isotope chronology Pb-Pb isochron 40Ar-39Ar dating PALEOPROTEROZOIC eastern liaoning
下载PDF
辽东菜园子古近纪玄武岩和深源捕虏晶:对新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及深部作用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微 许文良 +3 位作者 王冬艳 纪伟强 杨德彬 裴福萍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0,共8页
通过对辽东菜园子玄武岩中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捕虏晶进行K-Ar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研究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深部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辽东菜园子玄武岩形成于古近纪,K-Ar年龄为36.33 Ma±0.97 Ma和39.34 Ma... 通过对辽东菜园子玄武岩中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捕虏晶进行K-Ar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研究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深部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辽东菜园子玄武岩形成于古近纪,K-Ar年龄为36.33 Ma±0.97 Ma和39.34 Ma±1.27 Ma;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玄武岩中Sr,Ba相对富集,Zr,Hf相对亏损;ISr和εNd(t)值分别介于。0.704 73~0.705 16和+0.22~+2.27之间。橄榄石捕虏晶发育环状裂隙和扭折带,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自核至边Mg#值逐渐降低(核部Mg#值介于88.7~94.3之间,边部Mg#值介于76.6~77.8之间),核部与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橄榄岩包体中橄榄石的成分类似,边部与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成分相当。单斜辉石捕虏晶为透辉石,具有反环带结构,核部具有较高的FeO,MnO,Na2O,Al2O3质量分数,反映了壳源成因;过渡部分MgO,Cr2O3质量分数明显升高,反映了壳源物质与软流圈物质反应的结果;向边部MgO,Cr2O3质量分数逐渐降低;FeO,MnO,Na2O,Al2O3质量分数逐渐升高,暗示与寄主岩浆反应的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具有亏损性质,但岩浆形成过程中有陆壳物质加入。环带状橄榄石捕虏晶反映了新生代岩石圈地幔中橄榄岩与熔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 古近纪 玄武岩 捕虏晶 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1960~2008年辽宁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岚 唐亚平 +3 位作者 才奎志 魏南 王艳丽 赵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79-8580,8589,共3页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60-2008年辽宁东部产粮区5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及积温、日照、冻土、无霜期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9年辽宁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和无霜期呈上升趋势,降水、日照和冻土深度呈下降趋势。积温初日...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60-2008年辽宁东部产粮区5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及积温、日照、冻土、无霜期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9年辽宁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和无霜期呈上升趋势,降水、日照和冻土深度呈下降趋势。积温初日提前,终日延后;初霜日延后,终霜日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农业气象 辽宁东部
下载PDF
辽东后仙峪硼矿床含硼岩系中电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雪梅 孙丰月 +2 位作者 李碧乐 霍亮 李延军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0-266,共7页
辽东后仙峪硼矿床含硼岩系中产出有电英岩,与硼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发现矿区内电英岩呈层状分布于硼矿体的顶、底板,常夹于变粒岩层中,具完好的条纹条带状构造;在判别硅质岩成因的TiO2--A l2O3和(K2O+Na2O)--A... 辽东后仙峪硼矿床含硼岩系中产出有电英岩,与硼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发现矿区内电英岩呈层状分布于硼矿体的顶、底板,常夹于变粒岩层中,具完好的条纹条带状构造;在判别硅质岩成因的TiO2--A l2O3和(K2O+Na2O)--A l2O3二元图解上,投影点均落在海底热水沉积硅质岩区;δEu和δCe均为中等程度的负异常,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左倾明显,这些特征表明后仙峪硼矿床含硼岩系中的电英岩为热水沉积岩,与其关系密切的后仙峪硼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英岩 热水沉积岩 硼矿床 辽东 后仙峪
下载PDF
辽东地区硼矿床区域成矿系统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艳飞 刘敬党 +3 位作者 王刚 王瑾 贾玉国 李洪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5-614,共10页
辽东硼矿体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形成既与原始火山-沉积作用有关,又遭受多期次变质变形及热液的叠加改造,以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等作用过程,矿床为"火山(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多期多成因层... 辽东硼矿体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形成既与原始火山-沉积作用有关,又遭受多期次变质变形及热液的叠加改造,以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等作用过程,矿床为"火山(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多期多成因层控矿床。认为多期多阶段变质热液形成与矿集区具有不同成矿有利性质的岩石之间发生的交代作用所引起的各种成矿元素的再分配和浓集对其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成矿元素主要源自古元古代裂谷环境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演化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多期脉动式的变质热液活动驱动了一个长效的热液系统。辽东硼矿床所在的区域构造环境和相应的成矿流体的发生和演化,为不同来源的成矿物质的富集和长期有效的热液系统的产生,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硼非金属矿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硼矿床 成矿系统
下载PDF
辽东山区柞蚕场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忠杰 林素兰 贾天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37-141,共5页
辽宁省东部山区现有柞蚕场面积 74.5万 hm2 ,由于近年来过度开发 ,管理粗放 ,造成土壤侵蚀加剧 ,生产力下降。为更好治理柞蚕场 ,了解掌握其土壤侵蚀程度和规律 ,结合全省土壤侵蚀研究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 ,着重对不同降雨、坡度、... 辽宁省东部山区现有柞蚕场面积 74.5万 hm2 ,由于近年来过度开发 ,管理粗放 ,造成土壤侵蚀加剧 ,生产力下降。为更好治理柞蚕场 ,了解掌握其土壤侵蚀程度和规律 ,结合全省土壤侵蚀研究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 ,着重对不同降雨、坡度、雨前土壤含水量和植被盖度条件下柞蚕场的土壤侵蚀规律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得出 4因子与土壤侵蚀之关系 ,为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治理管护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 柞蚕场 土壤侵蚀 模拟试验 山区
下载PDF
人参锈腐病发生情况和病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琴 金若忠 +4 位作者 云丽丽 王建军 姜旭 马冬菁 白玉芬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5-17,共3页
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锈腐病是影响林下参栽培和连作的重要因子。该项研究调查了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国营三道关林场不同参龄和林型的林下参锈腐病的发病情况,并对人参锈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 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锈腐病是影响林下参栽培和连作的重要因子。该项研究调查了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国营三道关林场不同参龄和林型的林下参锈腐病的发病情况,并对人参锈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参龄、林型和坡位的林下参样地内均有锈腐病的发生,引起锈腐病的病原菌是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锈腐病 毁灭柱孢菌 林下参 辽东地区
下载PDF
辽东半岛四堡旋回地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以辽东榆树砬子组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海峰 董万德 +2 位作者 何振清 郝永利 谭文刚 《地质与资源》 CAS 201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建立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和同位素年代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表明,辽东半岛榆树砬子组是经历了绿片岩相浅变质的滨浅海相单陆屑碎屑岩含铁建造,其时代应归属中元古代.在下伏辽河群褶皱回返之后上覆永宁组堆积之前其经历了四堡旋回构造变... 建立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和同位素年代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表明,辽东半岛榆树砬子组是经历了绿片岩相浅变质的滨浅海相单陆屑碎屑岩含铁建造,其时代应归属中元古代.在下伏辽河群褶皱回返之后上覆永宁组堆积之前其经历了四堡旋回构造变形,并与四堡旋回末期快速堆积的永宁组共同构成中间构造层,使得辽东地区地壳具多元化的三层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砬子组 四堡旋回 中间构造层 中元古代 辽东半岛
下载PDF
辽东地区白云金矿床成矿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军 《有色矿冶》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白云金矿床产于古元古代辽河群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研究表明古元古代含金建造、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岩浆岩系统和韧-脆性断裂系统与成矿有密切时空及物质联系,是金矿化的主控因素;矿化类型受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力学性质控制。
关键词 白云金矿床 成矿系统 辽东地区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地混牧林可控阈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放 贾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辽东山区的林业和牧业一直是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两个行业 ,混牧林业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4年时间的定位观测及调查研究 ,对辽宁省混牧林业的现状 ,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针对该区域森林生... 辽东山区的林业和牧业一直是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两个行业 ,混牧林业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4年时间的定位观测及调查研究 ,对辽宁省混牧林业的现状 ,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针对该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制定出科学、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林牧结合阈值 :(1)幼林林分伤害指数临界阈值不能高于50;(2)截取利用牧草生物量(地上部分)50%为最佳值 ;(3)选择混牧林的坡度应小于30度 ,A层土容重不应大于1.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东部山地 混牧林业 生态阈值 森林生态环境 林木损伤阈值 放牧强度阈值 地表破坏程度阈值
下载PDF
辽东绿色经济区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9
作者 贾慧群 宋国柱 +2 位作者 刘亭亭 孙文松 王新雅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88-89,91,共3页
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辽东绿色经济区的支柱性产业,该文对辽东绿色经济区道地药材产业现状进行概述,指出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辽东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辽东 绿色经济区 道地药材 产业发展
下载PDF
辽东地区北方须鳅种群结构分析
20
作者 段友健 骆小年 +4 位作者 康漪 李姣 吴晨 张志明 孙述好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7-821,共5页
为探明辽宁东部地区北方须鳅的种群结构,2018—2019年在鸭绿江支流和太子河上游用网目1.5cm地笼网采集到161尾北方须鳅,以脊椎骨为鉴定材料,分析年龄组成。调查结果显示:渔获物中雌性全长62~124mm,体质量1.7~13.6g;雄性全长71~130mm,体... 为探明辽宁东部地区北方须鳅的种群结构,2018—2019年在鸭绿江支流和太子河上游用网目1.5cm地笼网采集到161尾北方须鳅,以脊椎骨为鉴定材料,分析年龄组成。调查结果显示:渔获物中雌性全长62~124mm,体质量1.7~13.6g;雄性全长71~130mm,体质量2.1~14.6g;年龄组成均为1~3龄,雌雄比为0.916∶1。全长50%方法估算结果显示,北方须鳅种群雌鱼初次性成熟全长79.3 mm,雄鱼初次性成熟全长98.9mm,对应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分别为0.69龄和1.19龄。调查结果表明,北方须鳅是一种个体小、年龄组成简单、初次性成熟较早的鱼类,种群的生态对策偏向r选择类型。虽然r选择类型鱼类在遭受资源开发时种群恢复力较快,但过度捕捞可导致北方须鳅的种群恢复力不足,种群资源衰退。必须加强渔业管理措施,如设立最小捕捞规格、开展驯化繁育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等加以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北方须鳅 种群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