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被引量:105
1
作者 谷孝鸿 张圣照 +3 位作者 白秀玲 胡维平 胡耀辉 王晓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41-1548,共8页
2002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被和浮叶植被是该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生态类型,分布面积分别占全湖总面积73.6%和18.3%。东太湖水生植被主要有9个群丛,其中沉水植被主要的5个群丛是伊乐藻(外来种)群丛、金鱼藻群丛、伊乐藻+微齿... 2002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被和浮叶植被是该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生态类型,分布面积分别占全湖总面积73.6%和18.3%。东太湖水生植被主要有9个群丛,其中沉水植被主要的5个群丛是伊乐藻(外来种)群丛、金鱼藻群丛、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菜-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苦草+竹叶眼子菜+黑藻群丛,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东太湖植被总面积的30.7%、17.2%、16.7%、15.8%、9.3%。随着对东太湖的不断改造和资源的不断利用,20世纪60年代东太湖人工种植沼泽植被菰群丛,20世纪80年代初环湖水陆交错带被围垦而芦苇群丛消失,微齿眼子菜替代竹叶眼子菜而占据东太湖40%的水面。近10a来,东太湖网围养蟹迅速发展,占全湖总植被面积25.6%的沼泽植物——菰群丛及其占40%的微齿眼子菜群丛被清除,外来种伊乐藻和无根植物金鱼藻分布面积达90%的湖区。东太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原生演替到现在的次生演替,群落演变激烈,同时东太湖沼泽化进程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 群落结构 演替 沼泽化 东太湖
下载PDF
东太湖水生植被的生态功能及调节机制 被引量:86
2
作者 杨清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72,共6页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中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植物产品等生态功能,同时也有加速湖泊淤浅、引起水质污染等环境负效应,通过对植被结构的调整和利用方式的改进可以优化其生态功能东太湖水生植物覆盖率97%,年生产量1120325t...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中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植物产品等生态功能,同时也有加速湖泊淤浅、引起水质污染等环境负效应,通过对植被结构的调整和利用方式的改进可以优化其生态功能东太湖水生植物覆盖率97%,年生产量1120325t,吸收同化氮3916t,磷486t;年收获利用水生植物599295t,带走氮1891t,磷296t,相当于东太湖年外源氮、磷输入量的28%和57%;但每年仍有521030t的水生植物残留在湖中,引起局部湖区的水质污染和淤积,尤以茭草区最为严重。伊乐藻在东太湖的大面积推广每年可增加水生植物收获利用量约50000t,以沉众植物取代茭草的试验也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水生植物 生态功能 调控机制 湖泊
下载PDF
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的积累与水生植物沉积 被引量:59
3
作者 李文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8-421,共4页
为揭示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的积累及其与水生植物间的关系,1993年11月在东太湖42个样点上采集了沉积物柱状样品并进行了分析。东太湖硬度小于5kgf/cm2的松软淤积层平均厚度0.96m,全湖淤积量149×106t... 为揭示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的积累及其与水生植物间的关系,1993年11月在东太湖42个样点上采集了沉积物柱状样品并进行了分析。东太湖硬度小于5kgf/cm2的松软淤积层平均厚度0.96m,全湖淤积量149×106t。粉沙质淤积物中总氮(TN)含量0.009%~0.801%,总有机碳(TOC)含量0.01%~17.36%,变幅极为悬殊。总氮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间呈密切的线性正相关TN(%)=0.0251TOC(%)+0.0063,表层沉积物中总氮和总有机碳含量都与水生植物的现存量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氮和有机碳主要经过水生植物的生物沉积途径进入沉积物,水生植物有将湖水中的氮传输到底泥中,使其进入地球化学循环的功能,这对于降低湖水中的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沉积物 水生植物 生物沉积
下载PDF
东太湖围网养鱼后生态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49
4
作者 杨清心 李文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自1984年以来,东太湖围栏养殖已达到面积633.9ha,年产量2922.9t,年产值2447万元,经济效益和杜会效益十分显著。但其残余饲料和鱼类排泄物造成的年污染量已达氮425t,磷43.2t;累计污染量氮1633... 自1984年以来,东太湖围栏养殖已达到面积633.9ha,年产量2922.9t,年产值2447万元,经济效益和杜会效益十分显著。但其残余饲料和鱼类排泄物造成的年污染量已达氮425t,磷43.2t;累计污染量氮1633.46t,磷165.7It,围栏养殖污染已对水质、表层沉积物和水生植被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表层尾沉积物中TN、TP和Toc含量分别增加了83%、8.o%和593%;养殖区内沉积物污染更为严重。全湖湖水中TN、NH+4、TP和COD的平均含量分别增长了55%、180%、43%和91%,东岸养殖区内NH+4、TP分别比养殖区外高55%和46%,西岸养殖区NH+4比养殖区外高52%,引起了严重缺氧和鱼病流行。污染引起沉积物肥力的增高,促进了全湖水生植物的生长。但过渡污染已导致西岸1446ha养殖分布区内水生植被的严重退化,丧失了饲草生产能力。必须对东太湖围栏养殖业进行优化调整,限制高污染的围栏养成鱼,发展特种水产品的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东太湖 围栏养殖 生态环境 围网养鱼
下载PDF
东太湖河蟹网围养殖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庆龙 陈开宁 +1 位作者 胡耀辉 李文朝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2-434,442,共4页
通过对东太湖网围养蟹区内外的生态环境因子的观测分析和养蟹区N、P等营养物质的平衡估算,结果表明,草型湖泊适合河蟹的养殖;不投饵时,养蟹有助于减轻湖泊内的营养负荷;而投饵的利用和转化率很低,多数饵料沉积于湖底或进入湖水中,从而... 通过对东太湖网围养蟹区内外的生态环境因子的观测分析和养蟹区N、P等营养物质的平衡估算,结果表明,草型湖泊适合河蟹的养殖;不投饵时,养蟹有助于减轻湖泊内的营养负荷;而投饵的利用和转化率很低,多数饵料沉积于湖底或进入湖水中,从而影响湖泊生态环境。与湖泊小面积高密度养鱼相比较,网围养蟹的万元利润污染只有养鱼的1/14,利润却是养鱼的1.8倍。因此低密度网围养蟹是兼顾东太湖渔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围养蟹 生态环境 东太湖 河蟹 环境效应 水环境
下载PDF
东太湖茭黄水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文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4-368,共5页
东太湖茭草分布面积35.47km2,年生长量(鲜重)127600t,收割利用率9.7%,残留量高达115204t,折合单位湖面干物质残留量1774g/m2,这些茭草残体遇高温时迅速腐烂分解,向湖水中释放大量有机污染物质和氮、磷等生物元素,引起水质... 东太湖茭草分布面积35.47km2,年生长量(鲜重)127600t,收割利用率9.7%,残留量高达115204t,折合单位湖面干物质残留量1774g/m2,这些茭草残体遇高温时迅速腐烂分解,向湖水中释放大量有机污染物质和氮、磷等生物元素,引起水质腐败.腐烂后的茭草残骸沉积在湖底,加速了湖泊的淤积变浅.收割利用茭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茭黄水,剔除茭草、以沉水植物取而代之,则是根治茭黄水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茭草 茭黄水 污染防治 湖泊
下载PDF
东太湖沼泽化发展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吴庆龙 胡耀辉 +2 位作者 李文朝 陈开宁 潘继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5-279,共5页
东太湖沼泽化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无沼泽化湖区面积显著减少 ,由 195 9年的 90 %降至 2 3 9% ;沼泽化综合指数由195 9年的 1 47增加到 2 41.这与近 40年来湖区人类活动强度增强有关 :沿湖合理的池塘养殖可以延缓局部湖区的沼泽化进程 ;... 东太湖沼泽化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无沼泽化湖区面积显著减少 ,由 195 9年的 90 %降至 2 3 9% ;沼泽化综合指数由195 9年的 1 47增加到 2 41.这与近 40年来湖区人类活动强度增强有关 :沿湖合理的池塘养殖可以延缓局部湖区的沼泽化进程 ;但外来污染、围垦、滥种挺水水生植物以及网围养殖的过度发展等显著地促进了沼泽化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沼泽化 趋势 水体污染
下载PDF
高密度网围养鱼对水生植被的影响及生态对策探讨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清心 李文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3-88,共6页
研究了东太湖高密度网围养鱼实验区周围水生植被退化情况,影响范围半径>600m,在中心带优势种微齿眼子菜为黑藻、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所代替,并引起水绵严重发生,丧失了饲料生产能力.养鱼污染可导致水生植被退化,14.3hm... 研究了东太湖高密度网围养鱼实验区周围水生植被退化情况,影响范围半径>600m,在中心带优势种微齿眼子菜为黑藻、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所代替,并引起水绵严重发生,丧失了饲料生产能力.养鱼污染可导致水生植被退化,14.3hm2网围面积上年N、P污染负荷量分别达242g·m(-2)·a(-1)和27.4g·m(-2)·a(-1).网围对风浪、水流的作用和水草收割的障碍效应是水生植被退化的另一重要原因.应对湖泊中网围养鱼的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并通过网围的小型、分散和短期化来减弱其环境效应的时空叠加,加强对网围周围水草的收割管理以防止植被退化和湖泊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围养鱼 污染效应 水生植被 生态学 网箱养鱼
下载PDF
东太湖水质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曾庆飞 谷孝鸿 +1 位作者 周露洪 毛志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5-1360,共6页
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研究了江苏东太湖网围养殖区、东茭咀、油车港等12个典型湖区的水环境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东太湖水质的空间异质性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东太湖水质在各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季节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丰水期水质... 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研究了江苏东太湖网围养殖区、东茭咀、油车港等12个典型湖区的水环境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东太湖水质的空间异质性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东太湖水质在各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季节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12个水质指标简化成2个主成分,主成分I代表水体的总磷、溶解性总磷和磷酸盐水平,是东太湖水域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主成分II主要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的贡献率较大.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采样点分为4类,北部由于受东山镇生活污水影响,各入湖河道口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油车港;网围养殖区由于人工栽植的水草较为茂盛,水质较好,同东茭咀、太浦河口等水域的水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水质 空间差异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东太湖湖泊面积及网围养殖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杨英宝 江南 +1 位作者 殷立琼 胡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东太湖高密度网围养殖已是东太湖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重要问题,彻底查清东太湖网围养殖规模,是采取一切治理措施的前提,遥感技术可真实反映湖区网围养殖情况,能避免人为的虚报、错报现象.本文利用六景TM图像和三期高精度航片,分析了东太湖2... 东太湖高密度网围养殖已是东太湖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重要问题,彻底查清东太湖网围养殖规模,是采取一切治理措施的前提,遥感技术可真实反映湖区网围养殖情况,能避免人为的虚报、错报现象.本文利用六景TM图像和三期高精度航片,分析了东太湖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面积、网围养殖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提出控制网围养殖盲目发展的对策.1984年以来,东太湖湖泊面积持续减小,20年内共减少了249.23hm2;其中1994—2000年是湖泊消失的快速时期,消失的湖泊主要用于围垦养殖.1990年以来,网围养殖规模逐渐增大.目前几乎布满整个东太湖;1995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更为迅速,2003年的网围面积10647.02hm2,比1995年增加了9401.29hm2,该时期内网围规模增加的年速率是1990-1995年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湖泊面积 网围养殖 遥感监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东太湖CDOM吸收光谱的影响因素与参数确定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荣华 戴锦芳 张运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CDOM吸收特性是湖泊水色遥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影响着水体的遥感反射率;吸收光谱的形状一般符合波长的负指数关系,但不同水体的形态因子即S值是不同的.实地采集东太湖水样,实验室测量叶绿素、悬浮物质以及黄色物质的组份含量,室内测... CDOM吸收特性是湖泊水色遥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影响着水体的遥感反射率;吸收光谱的形状一般符合波长的负指数关系,但不同水体的形态因子即S值是不同的.实地采集东太湖水样,实验室测量叶绿素、悬浮物质以及黄色物质的组份含量,室内测试计算水样的CDOM吸收光谱,根据光谱曲线形状,把样点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对东太湖春季水体而言,浮游植物的降解对CDOM吸收具有重要甚至主导作用;水体中有机悬浮颗粒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测试或计算东太湖总的吸收或散射系数时,必须充分考虑有机悬浮颗粒的吸收与散射特性,否则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以500nm为分界点,把300—700nm的波段范围分为两个部分即300—500nm和500—700nm,分别定义CDOM吸收光谱的曲线斜率即S值,可以提高CDOM吸收光谱的估测精度,把S值定义为随波长线性变化的函数,可以进一步提高CDOM吸收光谱的估测精度,对东太湖春季水体而言,当:300≤λ<500nm时,S(μm-1)=-0.0193×λ+20.821,当500≤λ≤700nm时,S(μm-1)=-0.0121×λ+16.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CDOM 吸收特性 水色遥感 遥感反射率
下载PDF
东太湖生态环境的演变与对策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再福 施炜刚 +2 位作者 陈立侨 陈勇 周忠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8,共5页
分析了40多年来东太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随时间的推移,东太湖的水质逐渐恶化,水体营养状态由中-富营养型向中-富-富营养型过渡,并接近富营养状态.淤积层厚度逐步上升,沼泽化趋势明显.藻类密度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小型... 分析了40多年来东太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随时间的推移,东太湖的水质逐渐恶化,水体营养状态由中-富营养型向中-富-富营养型过渡,并接近富营养状态.淤积层厚度逐步上升,沼泽化趋势明显.藻类密度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小型化趋势明显.20世纪50年代马来眼子菜为沉水植物的优势种,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扩展和湖底的沉积物迅速於积导致了沼泽化进程的加速.东太湖的渔业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自1984年网围养殖出现后,网围养殖经历了由粗放型到精养型和效益型的转变,从污染型向生态型方向发展.目前必须加强对东太湖的综合治理,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以维持东太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生态环境 演替 对策 富营养型 水体营养状态
下载PDF
东太湖围栏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清心 李文朝 +1 位作者 俞林 魏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6-262,共7页
东太湖是太湖东南部一个草型湖湾,面积131.25km^2,水草丰盛,水质良好,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捕捞渔业产量仅有1700t/a左右.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围栏养殖渔业到1992年时已发展到1007.9hm^2的规模和1870t的总产量,年产值1485.23万元... 东太湖是太湖东南部一个草型湖湾,面积131.25km^2,水草丰盛,水质良好,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捕捞渔业产量仅有1700t/a左右.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围栏养殖渔业到1992年时已发展到1007.9hm^2的规模和1870t的总产量,年产值1485.23万元,利润率达45.1%。与此同时,也引起了634.4hm^2水生植被的毁坏和水质污染等环境生态负效应。在现行的三种围养模式中,大网围放牧式养殖因过低的生产能力和破坏大面积水生植被而应予以淘汰;小网围精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污染较严重,应限制其规模并调整其分布以减轻污染程度;网围养蟹以其高利润率和轻污染及对水生植被破坏较轻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应予科学引导.同时探讨青虾等的养殖技术以增加水产品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鱼 东太湖 网围养殖 环境效应 鱼类
下载PDF
东太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燕山 谷先坤 +9 位作者 唐晟凯 李大命 曾庆飞 陆建明 毛志刚 殷稼雯 陈辉辉 沈冬冬 何浩然 张彤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9-780,共12页
基于2019年4月、7月和10月的调查数据,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围网拆除后东太湖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共调查到鱼类4目10科31属39种,其中鲤形目鱼类占69.23%。按不同生态类型东太湖鱼类主要为定居性鱼类、中上层... 基于2019年4月、7月和10月的调查数据,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围网拆除后东太湖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共调查到鱼类4目10科31属39种,其中鲤形目鱼类占69.23%。按不同生态类型东太湖鱼类主要为定居性鱼类、中上层鱼类以及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等。鱼类的种类数、渔获量、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监测月份间均差异显著(P<0.05),均为4月>7月>10月。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鱼类物种多样性处在一般水平。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结果表明,除10月份的1号点和3号点外,各样方间的相似度在46.75%以上。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也表明,4月和10月的鱼类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平均相异性为59.41%。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表明,东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处于中度干扰状态。冗余分析(RDA)表明,总磷对主要鱼类变化的解释量为21.0%,是重要的解释因子(蒙特卡罗检验P=0.036)。而总磷、p H、溶解氧等是目前影响东太湖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鱼类群落 多元统计分析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管理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雷泽湘 陈光荣 +1 位作者 谢贻发 刘正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9-194,199,共7页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浅水湖泊,其东、西太湖两部分的水体状况、水生植被差异甚大。西太湖大部分水域出现严重的藻型富营养化,许多水生植被消失,水质恶化;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沼生植物比例增大,湖泊沼泽化严重。针对东、西太...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浅水湖泊,其东、西太湖两部分的水体状况、水生植被差异甚大。西太湖大部分水域出现严重的藻型富营养化,许多水生植被消失,水质恶化;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沼生植物比例增大,湖泊沼泽化严重。针对东、西太湖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湖泊治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对东、西太湖水生植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湖 东太湖 水生植物 管理
下载PDF
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周年变化及鲢、鳙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倩倩 黄鹤忠 +5 位作者 张群英 王小林 朱茂晓 沈振华 袁文成 陆建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2012年2-11月对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组成、数量、水质情况及水生植物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对9月份太湖鲢、鳙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保护区>余山>老鼠山>漫山岛。水体浮游生物数量和综合营养... 2012年2-11月对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组成、数量、水质情况及水生植物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对9月份太湖鲢、鳙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保护区>余山>老鼠山>漫山岛。水体浮游生物数量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为漫山岛>老鼠山>余山>保护区。浮游植物总数量与蓝藻总数量、浮游动物总数量、富营养化因子呈正相关,与水生植物密度呈负相关。9月份太湖鲢、鳙的肠内含物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别占食物数量的89.1%、70.6%和10.9%、29.4%,其中蓝藻分别占74.5%、56%,枝角类和轮虫分别占3.7%、13.4%和1.5%、11.5%;鲢、鳙对蓝藻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42和1.07,对轮虫和原生动物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0.13、1.27和1.30、0.40。本研究结果对揭示影响太湖浮游生物周年变化的环境因素以及通过鲢、鳙控制蓝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浮游生物 多样性 食性
下载PDF
东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磷饱和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文朝 陈开宁 +1 位作者 吴庆龙 王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9-54,共6页
对东太湖一个横断面上8个样点、1个网围养鱼区样点、1个鱼塘样点的表层10cm沉积物含磷量进行了分层采样分析.并以表层沉积物和湖水组成系统.通过磷添加研究了沉积物的磷饱和度.结果表明,东太湘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已经达到了0.0465... 对东太湖一个横断面上8个样点、1个网围养鱼区样点、1个鱼塘样点的表层10cm沉积物含磷量进行了分层采样分析.并以表层沉积物和湖水组成系统.通过磷添加研究了沉积物的磷饱和度.结果表明,东太湘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已经达到了0.0465%-0.0993%,略低于鱼塘沉积物的含磷量.表层沉积物的磷蓄积量已经基本达到饱和,当湖水中PO3-4-P含量达到了200-300μg/L(是现在湖水实际含量的25-48倍),表层沉积物的总磷含量也只能增加0.037-0.077mg/g(是现在沉积物实际含量的0.06-0.14倍).网围养殖区沉积物磷含量和磷饱和度均高于非养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沉积物 饱和度 湖泊 表层沉积
下载PDF
东太湖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石建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通过1990—1991年东太湖的水文、水质、底质和生物凋查,对其水质作出评价并探求营养现状。结果表明:东太湖的水质状况良好,营养状况已进入中富营养状态叶。
关键词 环境质量 富营养化 东太湖 水质
下载PDF
东太湖茭草植被改造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文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东太湖的茭草和浮叶植物有显著的加速湖泊淤积和二次污染效应。1993年开展了面积5ha的植被改造实验,当年剔除原有植物,培育成为沉水植被,平均生物量达3kg/m2。由茭草残体形成的腐殖层对沉水植物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在... 东太湖的茭草和浮叶植物有显著的加速湖泊淤积和二次污染效应。1993年开展了面积5ha的植被改造实验,当年剔除原有植物,培育成为沉水植被,平均生物量达3kg/m2。由茭草残体形成的腐殖层对沉水植物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在实验区大部分面积上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低于30%,沉水植物能正常生长;TOC含量超过30%时沉水植物生长较为缓慢。对东太湖46.6km2湖面上由茭草和浮叶植物组成的植被进行全面改造,可获得显著的环境生态效益,起到延缓湖泊衰亡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茭草 植被 改造 实验
下载PDF
东太湖河蟹围网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伟 吴婷婷 +1 位作者 何杰 范立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在2004年春季平水期到秋季枯水期间对东太湖河蟹围网生态养殖区的水环境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发现,水源对照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N和总P,表明污染物主要是植物营养性元素。在东太湖围网养殖区中,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和总P。生... 在2004年春季平水期到秋季枯水期间对东太湖河蟹围网生态养殖区的水环境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发现,水源对照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N和总P,表明污染物主要是植物营养性元素。在东太湖围网养殖区中,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和总P。生态养殖区的水质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区的水源水。调查同时发现,河蟹生态养殖区因栽有大量的水草,对N、P的吸收比较充分,故生态养殖区的N、P在养殖周期中的变化较对照区小。总体而吉,生态养殖区的水质明显优于水源对照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围网 水产养殖 生态 河蟹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