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与温带急流的比较分析:大尺度特征和瞬变扰动活动 被引量:25
1
作者 任雪娟 杨修群 +1 位作者 周天军 房佳蓓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共11页
使用ERA40再分析的月资料和逐日资料,从大尺度特征和瞬变扰动活动两个角度对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EASJ)和东亚温带急流(EAPJ)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月资料分析的EASJ与EAPJ在高层风场上没有清晰的地理分界区,而使用逐日资料计算... 使用ERA40再分析的月资料和逐日资料,从大尺度特征和瞬变扰动活动两个角度对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EASJ)和东亚温带急流(EAPJ)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月资料分析的EASJ与EAPJ在高层风场上没有清晰的地理分界区,而使用逐日资料计算得到的冬季逐日急流发生数则以高原北部上空所处的纬度带为分界岭,存在两个急流中心集中区,分别对应于EASJ和EAPJ区域。通过分析东亚上空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STEA)表明,与强盛的冬季EASJ相伴随的是较弱的南支STEA,而与较弱的EAPJ相伴随的北支STEA却十分活跃,显示出EAPJ是与瞬变活动相伴而存的急流。进一步的诊断分析揭示了冬季东亚温带急流的两种主要异常模态,一种是EAPJ区域反气旋性/气旋性异常环流型,另一种是局地西风的减弱/增加。与第1种异常模态相关的北半球大尺度环流异常主要集中在欧亚中高纬地区,其形成受中高纬大气环流以及东亚上游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当EAPJ局地西风减弱/增加时,EASJ东段至西太平洋上空的西风急流呈现出与之相反的变化型,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表现为大气遥相关的欧亚(EU)型。冬季EAPJ的两种异常模态还与东亚上空STEA异常密切联系,其中在北支STEA区域出现的瞬变异常以波列的形式沿STEA北支轴线传播到达东亚沿海上空,然后东传入洋面上空,而对于靠近STEA南支轴线的异常扰动活动则只能存在于东亚东部及其沿海上空的200 hPa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急流 东亚温带急流 比较分析 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
下载PDF
Diagnostic Comparison of Wintertim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Jet and Polar-Front Jet: Large-Scal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ient Eddy Activities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雪娟 杨修群 +1 位作者 周天军 房佳蓓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1年第1期21-33,共13页
Diagnostic comparison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jet (EASJ) and polar-front jet (EAPJ) in winter seas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ERA-40 dataset.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ynopticscale ... Diagnostic comparison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jet (EASJ) and polar-front jet (EAPJ) in winter seas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ERA-40 dataset.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ynopticscale transient eddy activities (STEAs) associated with the EASJ and EAPJ a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SJ and EAPJ in the upper-level monthly mean data have no clear geographical border,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s of jet cores from the daily data exhibits a distinct boundary at the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The two areas with large numbers of jet cores correspond to the EASJ and EAPJ regions. The analysis of STEAs over the East Asian region shows a spatial match of STEAs with the EASJ and EAPJ in winter: the strong EASJ is located within the weak southern branch of the STEA while the relatively weak EAPJ appears within the active northern branch of the STEA, indicating that the EAPJ is the jet coexisting with the STEA.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wo anomalous modes of the winter EAPJ: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ic/cyclonic circulation and the weakened/strengthened local westerly wind.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related to the first mode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urasian mid to high latitudes, and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anomalous circulation in the upstream area. When the local westerly wind over the EAPJ region is weakened/strengthened, the westerly je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EASJ and tha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show opposite variations. The corresponding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emonstrates the Eurasian (EU) pattern. The EAPJ anomalies are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TEA anomalies over East Asia. The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branch of the STEA propagate as a wave train along its axis into the East Asian coastal waters, and then migrate eastward to the oceanic region. However, the ones near the southern branch are trapped over the eastern part of East Asia and its coastal waters at 200 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n subtropical jet east asian polar-front jet diagnostic comparison synoptic-scale transient eddy activities
原文传递
2008年初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东亚高空急流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春艳 张耀存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6-314,共9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高空客观分析资料,对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4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副热带急流总体强度偏强、位置偏北。副热...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高空客观分析资料,对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4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副热带急流总体强度偏强、位置偏北。副热带急流的北界越北即南北跨度越大,雨雪冰冻过程持续时间越长;副热带急流中心强度越强,雨雪冰冻天气强度越大、范围越广。副热带急流的经向风分量异常偏强区域与雨雪冰冻强度较大区域一致。同时,温带急流的纬向西风和经向北风明显偏强,其强度的强、弱变化与强降雪过程的开始、增强、结束时间密切相关。其经向分量异常区域以北风为主,即当温带急流的经向北风分量和副热带急流的经向南风分量都较强时,对应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较强。对低温雨雪过程的前期环流分析表明,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全风速及纬向分量在该事件发生前半个月就开始有明显的前兆,两支急流的经向分量在该事件发生前20天开始有前兆信号,且副热带急流的经向分量、温带急流纬向分量的迅速减弱对该事件的结束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温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 前兆信号
下载PDF
2018年冬季浙江连续阴雨天气东亚高空急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洪勋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年第1期19-27,共9页
利用欧洲中心ERA 5月平均资料和日资料分析2018年冬季浙江罕见连续阴雨寡照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位置和强度特征,分析连阴雨异常天气期间东亚高空急流在位置和强度上的部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高空急流活动区域以青... 利用欧洲中心ERA 5月平均资料和日资料分析2018年冬季浙江罕见连续阴雨寡照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位置和强度特征,分析连阴雨异常天气期间东亚高空急流在位置和强度上的部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高空急流活动区域以青藏高原上空为分界线,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副热带急流活动区域沿青藏高原南侧呈准纬向分布,北支温带急流活动区域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南方向朝东亚沿海延伸并与高原南侧副热带急流频数集中区交汇,温带急流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附近存在一个活动频数大值区。浙江连续阴雨期间,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总体上强度偏强、位置偏北,温带急流总体偏弱、位置总体偏南。连续阴雨期间高空急流中心频数多于气候平均,副热带高空急流位置偏北、温带急流位置偏南,急流频数增多造成高(低)层辐散(合)配置与同时期气候态存在差异,垂直上升运动强度更强、范围更广,有利于连阴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高空急流 急流位置指数 急流频数 急流强度
下载PDF
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季节内协同变化及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5
作者 张金柏 姚素香 黄乾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0-889,共10页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滤波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冬季东亚高空急流的季节内协同变化以及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季节内尺度(10~90天)中,东亚地区冬季300 hPa逐日纬向风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10~30天)。300 hP...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滤波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冬季东亚高空急流的季节内协同变化以及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季节内尺度(10~90天)中,东亚地区冬季300 hPa逐日纬向风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10~30天)。300 hPa低频纬向风异常整体向东传播,高纬的低频纬向风异常向南传播,低纬低频纬向风没有明显经向传播特征。伴随低频纬向西风从里海附近开始向东移动至西北太平洋上空,温带急流向东再向东南移动并且强度先增强再减弱,副热带急流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强度演变特征与温带急流变化相反。降水异常对300 hPa风场低频振荡有显著响应,低频降水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随时间向东移动,移至西太平洋附近消失;受低频风场影响,温带急流偏强,副热带急流偏弱时,我国东部高空辐合,地面表现为低频高压,整层有较强下沉气流,地面为东北风控制,不易产生降水;温带急流偏弱,副热带急流偏强时,青藏高原北侧整层一致东风异常,南侧整层一致西风异常,使我国东部高空辐散,地面受低频低压控制,我国东部产生整层上升运动,并且有西南风水汽输送,水汽辐合,我国东部出现低频降水正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急流 温带急流 协同变化 季节内振荡 东部降水
下载PDF
冬季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与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聂锋 廖治杰 徐勇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7,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台站降水资料研究冬季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的关系,发现冬季东亚高原急流与温带急流同期反向协同变化特征最为显著。即高原急流增强,同时温带急流减弱(SW型)...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台站降水资料研究冬季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的关系,发现冬季东亚高原急流与温带急流同期反向协同变化特征最为显著。即高原急流增强,同时温带急流减弱(SW型)和高原急流减弱,同时温带急流增强(WS型)。当高原急流增强(减弱)而温带急流减弱(增强)时,中国南方地区降水显著增加(减少)。合成分析表明,不同急流协同变化型态下冷暖空气活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高原急流与温带急流的反向协同变化可以真实反映与冬季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相关联的冷暖空气活动特征,进而导致不同降水形态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急流 东亚温带急流 协同变化 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