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胀感特征及与突聋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恩 刘斌 +3 位作者 赵鹏 黄雪琼 袁铭昊 肖旭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胀感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与突聋的关系。方法收集单侧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35例,不伴耳闷胀感患者32例,进行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对伴耳闷胀感患者进行耳闷胀感的VAS量表评分及主观分级。比较两... 目的探讨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胀感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与突聋的关系。方法收集单侧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35例,不伴耳闷胀感患者32例,进行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对伴耳闷胀感患者进行耳闷胀感的VAS量表评分及主观分级。比较两组患者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改变;观察耳闷胀感预后,分析耳闷胀感与突聋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间耳声发射及脑干诱发电位结果无显著差异(χ2=1.486,1.029;P>0.05)。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胀感主观分级与听力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344,P<0.05)。伴耳闷胀感组经治疗后听力恢复总有效率32/35(91.4%)略高于不伴耳闷胀感组总有效率27/32(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05)。耳闷胀感恢复总有效率为31/35(88.6%),耳闷改善情况与听力下降改善情况存在相关性(χ2=9.891,P<0.05),pearson列联相关系数r=0.469,P<0.05。结论低频型突聋伴耳闷胀感患者耳闷程度与听力下降程度相关,听力损失越严重,耳闷胀感的主观分级越重;耳闷胀感预后较好,与听力恢复情况相关;伴耳闷胀感患者听力恢复效果可能略好于不伴耳闷胀感患者,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耳闷胀感 主观分级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与疗效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晓丽 刘伟 +13 位作者 谢淑敏 任红苗 殷团芳 任基浩 张劲 唐亮 郭小平 陈娟 杨丽 尤乐都斯·克尤木 谭元元 阿不都如苏力·阿不都拉 顾兴智 艾力根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多中心研究方法,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多中心研究方法,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对四种不同类型听力曲线患者,依据是否伴有耳闷胀感症状,分为伴耳闷耳胀组和不伴耳闷耳胀组,随访4周,对各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l024例,其中伴有耳闷胀感者565例(55.18%)。低中频下降型205例,伴耳闷耳胀者122例(59.51%);高中频下降型141例,伴耳闷耳胀者74例(52.48%);平坦型402例,伴耳闷耳胀者229例(56.97%);全聋型276例,伴耳闷耳胀者140例(50.72%)。耳闷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100%,平坦型次之,为96.48%,全聋型为92.47%,中高频下降型为90.70%。伴耳闷胀感突聋患者听力恢复的总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93.44%;平坦型次之,为84.28%;全聋型为75.71%;中高频下降型为70.27%。有耳闷胀感的各型突聋患者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无耳闷耳胀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各型突聋患者耳闷症状的缓解与听力恢复情况基本上是平行的,伴有耳闷者的听力恢复效果可能会略好于不伴耳闷者,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耳闷耳胀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闷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许达名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并耳闷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取伴耳闷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120耳),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耳闷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听阈测试,比较不同听力曲线分型患者以及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并耳闷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取伴耳闷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120耳),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耳闷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听阈测试,比较不同听力曲线分型患者以及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治疗前的耳闷VAS评分以及治疗后耳闷和听力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的听力曲线以低频下降型最为常见(39.17%,47/120),以轻度听力损失为主(24.17%,29/120),治疗前低频下降型患者的耳闷VAS评分低于其他3型患者(P<0.05),但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耳闷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下降型患者耳闷及听力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3型(P<0.05)。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的听力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疗效均高于其他4组听力损失患者(均P<0.05),但耳闷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耳闷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曲线以低频下降型为主,该型患者耳闷程度相对较轻,且经治疗后耳闷症状改善及听力恢复较好;但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的耳闷程度、耳闷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耳闷 听力曲线 听力损失 临床特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类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内淋巴积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俊翔 刘媛媛 +1 位作者 郑楚杰 马永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膜迷路是否积水,及其与听力曲线类型、耳闷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2周内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20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各5例),测量所有被试内听道核磁影像片上内耳前庭区及耳蜗内淋...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膜迷路是否积水,及其与听力曲线类型、耳闷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2周内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20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各5例),测量所有被试内听道核磁影像片上内耳前庭区及耳蜗内淋巴间隙值,并行耳闷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的受检耳包括左、右耳各10例,其中8例(40%,8/20)伴有耳闷症状,不同类型突发性聋的耳闷发生率依次为低频型(80%,4/5)高于平坦型(40%,2/5)、全聋型(40%,2/5)和高频型(0,0/5),其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受检耳前庭部内淋巴积水,余均未见积水表现;突发性聋分型与患侧前庭区、耳蜗区内淋巴比值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频型患者更易出现耳闷症状且耳闷程度与内淋巴积水具有相关性(r=0.622,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存在内淋巴积水,尤其是低频下降型,耳闷程度越重提示内淋巴积水程度可能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内淋巴积水 内耳MRI钆造影 耳闷
下载PDF
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恩 刘斌 +5 位作者 谭志强 刘小白 卜美香 裴文琦 曹轩 肖旭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104例(104耳),其中男50例,女54例,年龄23~65岁,平均(46.2±16.1)岁,病程1~9 d。其中同时伴有耳闷胀感的56例... 目的探讨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104例(104耳),其中男50例,女54例,年龄23~65岁,平均(46.2±16.1)岁,病程1~9 d。其中同时伴有耳闷胀感的56例患者作为伴耳闷组,不伴耳闷胀感的48例患者作为不伴耳闷组。根据我国201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统一制定并填写耳闷的视觉评分(VAS)主观分级量表,分析耳闷的临床特征、与突聋的关系及预后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伴耳闷组和不伴耳闷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突聋侧别、听力下降程度、听性脑干反应(ABR)引出情况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1.566;性别,χ2=0.001;病程,t=0.057;侧别,χ2=0.033;听力下降程度,Z=-0.180;ABR,χ2=0.001;P值均>0.05)。患者耳闷的主观分级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r=0.599,P<0.001)。伴耳闷组治疗1个月后听力恢复总有效率为62.5%(35/56),不伴耳闷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为58.3%(2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1,P=0.521)。治疗1个月后耳闷胀感改善总有效率为94.6%(53/56);耳闷胀感改善情况与听力恢复情况无关(r=0.040,P=0.769)。结论全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耳闷胀感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听力损失越重,耳闷胀感的主观分级越重;听力恢复情况与是否伴耳闷胀感无关;患者耳闷胀感的改善效果较好,与听力恢复情况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耳闷胀感 预后
原文传递
耳闷胀感的病因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恩 肖旭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832,共5页
耳闷胀感是一个可能涉及到从外耳到内耳及听神经任何一部分听觉器官异常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耳胀满感、堵塞感、压迫感,以40岁左右女性多见。本文就耳闷症状的病因及其机制做一综述,为临床更好的认识耳闷这一症状提供帮助。
关键词 耳闷胀感(The FEELING of ear fullness) 病因(pathogeny) 机制(mechanism)
下载PDF
279例耳闷胀感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安洲 周永 +2 位作者 谭颂华 陈平 黄东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产生耳闷胀感的部位和原因。方法 收集耳闷胀感为主诉的279例362耳,对患耳的临床表现、鼓室导抗图、纯音测听和咽鼓管功能进行分析。结果362耳中鼓室导抗图A型203耳、B型111耳、C型33耳以及鼓膜穿孔15... 目的 探讨产生耳闷胀感的部位和原因。方法 收集耳闷胀感为主诉的279例362耳,对患耳的临床表现、鼓室导抗图、纯音测听和咽鼓管功能进行分析。结果362耳中鼓室导抗图A型203耳、B型111耳、C型33耳以及鼓膜穿孔15耳。纯音测听表现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以及正常者分别是83耳、81耳、105耳和 93耳。在 362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208耳,在 A型鼓室导抗图 203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67耳。结论 产生耳闷胀感的病变部位包括外、中、内耳和面神经的病变,其中以分泌性中耳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和“咽鼓管狭窄症”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闷胀感 外耳 中耳 内耳 咽鼓管
下载PDF
“耳胀”“耳闭”病名考证 被引量:8
8
作者 古豫蕾 申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3,37,共3页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中耳疾病,教材和相关指南认为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属于此范畴。“耳胀耳闭”是以2个名词排列形成的一个疾病名称,因此并不符合疾病的命名原则。为寻找更为规范的命名,本文通过梳理古...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中耳疾病,教材和相关指南认为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属于此范畴。“耳胀耳闭”是以2个名词排列形成的一个疾病名称,因此并不符合疾病的命名原则。为寻找更为规范的命名,本文通过梳理古现代文献中关于“耳胀”“耳闭”的记载,发现“耳胀”“耳闭”作为名词在古代文献中分开记载,多被描述为疾病的症状。此外,与“耳胀”“耳闭”描述相似甚或相同的疾病病名有“风聋”“暴聋”“卒聋”“气闭耳聋”以及现代的“急、慢耳痹”。通过考证,“风聋”“暴聋”“卒聋”“气闭耳聋”均不能够取代“耳胀耳闭”“急、慢耳痹”为新命名疾病且影响面较小有待进一步考辨,另期待广大同仁能够寻找更为合适的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胀耳闭 病名 考证
下载PDF
166例耳闷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万吴汉徽 李艳妮 +1 位作者 许戈 李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53-1654,共2页
耳闷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不一。本文对2010-01-2014-01期间我科门诊以耳闷为主诉资料完整的166例(231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临床诊断思路。1临床资料166例(231耳)中,男69例,女97例;年龄12~8... 耳闷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不一。本文对2010-01-2014-01期间我科门诊以耳闷为主诉资料完整的166例(231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临床诊断思路。1临床资料166例(231耳)中,男69例,女97例;年龄12~83岁,平均39岁。双耳患病65例(130耳),单耳患病101例(101耳)。病程1d^10年。伴随症状:听力下降158耳,耳痛12耳,眩晕4耳,耳溢液10耳,耳鸣67耳,鼻塞、鼻漏87例,无伴随症状29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闷胀感 外耳 中耳 内耳
原文传递
咽鼓管功能障碍误诊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清川 杜雅丽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73-1573,共1页
患者,女,34岁,因乘飞机后右耳闷5年就诊。患者5年前乘飞机后出现右耳闷,不伴听力下降及耳鸣,多次反复就诊于各大医院耳鼻咽喉科,纯音测听示听力正常,反复行鼓室导抗检查均示双耳"A"型图,各医院均诊断为"神经性耳闷"... 患者,女,34岁,因乘飞机后右耳闷5年就诊。患者5年前乘飞机后出现右耳闷,不伴听力下降及耳鸣,多次反复就诊于各大医院耳鼻咽喉科,纯音测听示听力正常,反复行鼓室导抗检查均示双耳"A"型图,各医院均诊断为"神经性耳闷",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症状均无改善。后被多位医生建议心理咨询,在某精神病院给予心理咨询及药物治疗后耳闷仍无改善。3个月前就诊于我院,行咽鼓管测压示右耳50mbar无R值,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耳闷 误诊
原文传递
Ⅱ度小耳畸形残耳组织在再造耳修整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丹 刘嘉锋 孙家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Ⅱ度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对再造耳进行局部修整,同时加深扩大耳甲腔的方法。方法对48例Ⅱ度小耳畸形患者再造耳进行修整。所有患者Ⅱ期均采用大容量扩张器扩张无需植皮的全耳再造术。在Ⅲ期再造耳修整时残...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Ⅱ度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对再造耳进行局部修整,同时加深扩大耳甲腔的方法。方法对48例Ⅱ度小耳畸形患者再造耳进行修整。所有患者Ⅱ期均采用大容量扩张器扩张无需植皮的全耳再造术。在Ⅲ期再造耳修整时残耳组织量充足。在残耳垂上部做倒V形切口,并与再造耳耳轮下端的辅助切口形成Z字,皮瓣交叉行耳垂转位;在耳屏相应部位做M形皮瓣,缝合后再造耳屏,通过该切口剥离残耳软骨及多余软组织到骨膜表面扩大加深颅耳沟,形成两个蒂分别在耳轮缘及屏间切迹处的残耳皮瓣,交叉缝合以覆盖耳甲腔创面。结果残耳复合组织再造的耳屏成活良好,无一例出现组织坏死的情况,再造的耳屏形状逼真。覆盖于耳甲腔的残耳皮瓣成活良好,随访3~6个月再造耳屏无明显变形,转移皮瓣无明显挛缩。结论残耳组织在Ⅱ度小耳畸形患者再造耳修整中是良好的材料,通过合理设计,可完全覆盖耳甲腔创面,不仅可明显改善再造耳的外观,而且无需另取组织游离移植,耳甲腔无明显挛缩变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耳组织 再造耳 全扩张法耳再造术 Ⅱ度小耳畸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