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交易:市场现状、国外经验及中国借鉴 被引量:23
1
作者 宋海云 蔡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共4页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交易也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减排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途径。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基础薄弱和经验缺乏是目前的...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交易也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减排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途径。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基础薄弱和经验缺乏是目前的一大障碍。文章在阐释碳交易相关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及EU-ETS、RGGI等国外主要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排放权 市场机制 eu-ETS RGGI
下载PDF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睿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1期3-9,共7页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两种环境管理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与碳税相比,具有可以最小化减排成本、促进价格发现、为企业减排提供市场化机制等优点。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两种环境管理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与碳税相比,具有可以最小化减排成本、促进价格发现、为企业减排提供市场化机制等优点。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中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当前世界上运行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发展最为完善的碳交易体系,占全球碳交易规模的90%左右。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中都明确提出,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设立了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主要是学习和参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在试点阶段采取了与欧盟类似的碳交易运作模式。与欧盟碳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试点碳交易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透明度较差、交易方式原始、配额分配有失公允、市场流动性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我国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应采取渐进式发展、稳步推进的方式,在市场覆盖范围、配额总量及分配方式、交易机构和产品等方面进行逐步完善。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全国统一碳市场相关交易规则,强化市场监管和履约管理,同时要加强碳交易领域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 欧盟碳交易市场 配额分配 交易规则 履约管理
下载PDF
国际碳交易市场收益波动率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A-PARCH模型的Bluenext碳交易市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荆克迪 安虎森 田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共9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将发挥碳交易作为环境政策工具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其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机制灵活等优势,积累碳市场资源配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将发挥碳交易作为环境政策工具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其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机制灵活等优势,积累碳市场资源配置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欧盟碳交易体系已连续运行9年,基于A-PARCH模型对Bluenext碳交易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为我国碳交易市场试点的启动建设初期,提供丰富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eu-ETS BLUENEXT euA现货价格 A-PARCH模型 中国碳市场
下载PDF
欧盟碳市场的运营绩效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锐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11期36-44,共9页
欧盟碳市场是全球筹备和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与交易最为活跃的碳交易场所。成立运行的16年中,不仅让欧盟的碳排放量显著减少,而且有效优化了欧洲国家的能源结构,同时带来了域内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负向运动的良好格局。... 欧盟碳市场是全球筹备和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与交易最为活跃的碳交易场所。成立运行的16年中,不仅让欧盟的碳排放量显著减少,而且有效优化了欧洲国家的能源结构,同时带来了域内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负向运动的良好格局。究其原因,在于欧洲碳市场建立起了渐次化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了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搭建起了完善的市场交易平台,培育出了多样化的碳金融产品且吸引到了多元化的投资参与主体。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已经在今年7月中旬正式启动,从借鉴欧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出发,一是碳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一刀切”式地认购;二是碳价格应是碳市场最重要的风向标,同时政府的政策调控也必不可少;三是碳交易活跃度是检验碳市场成熟的标尺,多元的投资参与主体以及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更是碳市场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四是要不断完善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层次交易平台,为多元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便利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金融产品 碳金融 碳配额 碳交易市场 碳中和
下载PDF
欧盟碳交易运行机制及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大宇 郑林琳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3期118-121,144,共5页
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最成熟的碳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分析... 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最成熟的碳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分析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建筑管理部门应对碳交易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碳交易 欧盟碳交易机制 中国碳交易市场 建筑管理部门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的国际环境公共物品供给——基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形成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康康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国际环境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使其具有了公共物品属性,它的供给需要采取跨国集体行动,然而,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以普遍存在的国家异质性以及各国策略选择的互动性为基础,建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国际环境公共物品... 国际环境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使其具有了公共物品属性,它的供给需要采取跨国集体行动,然而,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以普遍存在的国家异质性以及各国策略选择的互动性为基础,建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国际环境公共物品供给的实现路径。结果显示,因国家异质性的存在,在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指引下,不同国家在跨国集体行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搭便车者,根据该理论模型,阐释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公共物品 集体行动 国家异质性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
下载PDF
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逻辑、适用困境与中国因应
7
作者 张丽英 巩文昊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24年第1期96-112,共17页
航空碳减排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欧盟航空碳排放治理自上世纪起经历了长久的演进历程,在2003/87/EC号指令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23/958号指令反映出其最新动向,但仍保有域外适用的制度安排。观其生成进路,是缓解气候危机的现实... 航空碳减排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欧盟航空碳排放治理自上世纪起经历了长久的演进历程,在2003/87/EC号指令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23/958号指令反映出其最新动向,但仍保有域外适用的制度安排。观其生成进路,是缓解气候危机的现实逻辑、内外政策驱动的政治逻辑、破除双重“不可能三角”的价值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察其推行现状,一方面因与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互不相容及规则公平性欠缺而存在合理性困境,另一方面因违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WTO规则及《芝加哥协定》而存在合法性困境,这增添了其融通国际航空碳排放治理的难度。基于这一背景,我国应当对外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妥善应对争端,对内健全国内碳市场、提升民航产业水平,以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航空碳排放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 气候治理 CORSIA 域外适用 碳市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