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枯草提取物体内外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长英 伍钢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0-383,共4页
目的:观察夏枯草提取物体内外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夏枯草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等方法检测夏枯草提取物体外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EL-4细胞移... 目的:观察夏枯草提取物体内外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夏枯草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等方法检测夏枯草提取物体外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EL-4细胞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500、300、100mg/(kg·d)夏枯草提取物,10d后,计算抑瘤率,对肿瘤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其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夏枯草提取物体外能抑制EL-4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3.67±3.05)mg/L;夏枯草提取物能诱导EL-4细胞凋亡。夏枯草提取物能抑制EL-4细胞在C57BL/6小鼠体内的生长,500、300、100mg/(kg·d)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9.54±1.83)%、(65.26±1.31)%、(22.30±3.7)%,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5.50±1.87)、(28.50±2.62)、(24.86±2.19)d,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移植瘤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在体内外均能抑制EL-4细胞的生长,诱导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淋巴瘤 el-4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娟 余英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426-431,共6页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粉在体内、外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噻唑蓝(MTT)法研究灵芝孢子粉在体外对EL-4细胞的抑制作用;建立MNU诱导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利用裸鼠移植瘤研究灵芝孢子粉对胸腺T细胞...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粉在体内、外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噻唑蓝(MTT)法研究灵芝孢子粉在体外对EL-4细胞的抑制作用;建立MNU诱导小鼠胸腺T细胞淋巴瘤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利用裸鼠移植瘤研究灵芝孢子粉对胸腺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淋巴瘤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 灵芝孢子粉对EL-4细胞的IC50值随作用时间增加而减小,72 h达到最低,为4.76 g/L.体内抑瘤试验显示,灵芝孢子粉剂量为4 g/kg时,抑制率为45.8%,镜下观察,灵芝孢子粉高剂量治疗组肿瘤坏死区域较大,核碎屑、细胞固缩较多.结论 高浓度及高剂量的灵芝孢子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T细胞淋巴瘤 el-4细胞 裸小鼠
下载PDF
基于两种细胞的卷烟烟气体外免疫毒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俊伟 杨陟华 +5 位作者 李翔 谢复炜 潘秀颉 朱茂祥 刘惠民 谢剑平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56,共6页
为评价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PM)的体外免疫毒性,选择小鼠淋巴瘤细胞(EL-4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两种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肯塔基3R4F参比卷烟烟气TPM染毒后细胞的存活率,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20种细胞因子(FG... 为评价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PM)的体外免疫毒性,选择小鼠淋巴瘤细胞(EL-4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两种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肯塔基3R4F参比卷烟烟气TPM染毒后细胞的存活率,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20种细胞因子(FGF-basic、GM-CSF、IFN-γ、IL-1α、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IL-13、IL-17、KC、IP-10、MCP-1、MIP-1α、VEGF、MIG、TNF-α)的分泌量。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经烟气TPM染毒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EL-4细胞中GM-CSF、IL-10和VEGF的分泌量均下调;Ana-1细胞中MCP-1、MIP-1α和TNF-α的分泌量均上调;两种细胞中其余17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无明显变化。不同类型/来源的细胞对烟气的毒性效应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采用两种细胞有助于更好地评价卷烟烟气的体外免疫毒性。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等特点,适用于卷烟烟气体外免疫毒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ex液相芯片 卷烟烟气 总粒相物 el-4细胞 Ana-1细胞 体外免疫毒性
下载PDF
B7-1基因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的致瘤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武爱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研究B71基因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的致瘤性,为制备基因转染瘤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B71基因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后,用G418选择和克隆的方法获得高表达B71分子的EL4B71+细胞,然后进... 目的研究B71基因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的致瘤性,为制备基因转染瘤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B71基因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后,用G418选择和克隆的方法获得高表达B71分子的EL4B71+细胞,然后进行小鼠的体内致瘤试验。结果EL4B71+细胞接种小鼠后,与野生型EL4(EL4Wt)相比,肿瘤结节形成时间和荷瘤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EL4B71+细胞协同IL2接种小鼠后,效果更加显著。结论B71基因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的致瘤性比野生型EL4(EL4Wt)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4细胞 淋巴瘤 致瘤性 结节形成 B7-1基因转染
下载PDF
X射线对Jurkat和EL-4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宁 王珍琦 +3 位作者 李鹏武 吕杰 刘继顺 张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X射线照射对Jurkat和EL-42种T淋巴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2.0Gy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4、8、16、24和48h)Jurkat与EL-4细胞周期进程变化的时间-效应关系和1....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X射线照射对Jurkat和EL-42种T淋巴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2.0Gy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4、8、16、24和48h)Jurkat与EL-4细胞周期进程变化的时间-效应关系和1.0、2.0和4.0Gy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两者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与各时间点对应的假照组比较,2.0GyX射线照射后Jurkat细胞G0/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增高(P<0.01),于照射后24h变化最为显著;EL-4细胞G2+M期细胞百分率于照射后4~8h增高(P<0.01),G0/G1期细胞百分率于照射后8~48h增高(P<0.05或P<0.01),S期细胞百分率于照射后8~24h降低(P<0.01)。1.0~4.0GyX射线照射后16h,随着剂量的增加,与假照组比较,Jurkat细胞G0/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或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增加(P<0.01);随着剂量的增加,与假照组比较,EL-4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仅在4.0GyX射线照射后显著增高(P<0.01)。结论:1.0~4.0GyX射线照射可以改变Jurkat与EL-4细胞周期进程,诱导Jurkat细胞发生G2期阻滞,EL-4细胞发生G1期和G2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小鼠T淋巴瘤细胞株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三羟基苯甲酸对淋巴瘤细胞凋亡及周期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喆 龚守良 +2 位作者 牛凤兰 李鹏武 李晨旭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4,5三羟基苯甲酸化合物(TAD)对小鼠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3.125-25μg/m...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4,5三羟基苯甲酸化合物(TAD)对小鼠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3.125-25μg/ml)TAD处理的EL-4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EL-4细胞经过3.125,6.25,12.5和25μg/ml TAD处理后,各观察组细胞存活率依次为(80.60±6.01)%,(75.39±4.97)%,(71.42±3.73)%和(54.96±4.57)%;与对照组100%存活率相比明显降低(P〈0.01,P〈0.001)。细胞凋亡率依次为(4.95±1.76)%,(19.58±7.91)%,(35.85±7.01)%,(11.67±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6±0.33)%(P〈0.01,P〈0.001)。TAD引起细胞周期进程的改变,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G2期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TAD能够降低EL-4细胞存活率,诱导EL-4细胞凋亡,阻止G1期细胞向S期进程,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G0/G1期阻滞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基苯甲酸 el-4细胞 存活率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HSA基因转染小鼠淋巴细胞EL-4诱导宿主的体内抗瘤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冷兆武 谢琪 +1 位作者 何球藻 郑秀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2-276,共5页
将热稳定抗原(Heat-stable Antigen,简称HSA)的cDNA与质粒载体(PcDNA3)连接,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电穿孔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小鼠淋巴瘤细胞EL-4中,使其表达抗性基因和HSA分子,通过高剂量G418(400μg/ml)选择培养和有限稀释法克隆... 将热稳定抗原(Heat-stable Antigen,简称HSA)的cDNA与质粒载体(PcDNA3)连接,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电穿孔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小鼠淋巴瘤细胞EL-4中,使其表达抗性基因和HSA分子,通过高剂量G418(400μg/ml)选择培养和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高比例表达HSA的阳性细胞克隆,以提供活化T细胞所必需的协同刺激信号,从而诱导宿主体内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实验发现:表达HSA的EL-4淋巴瘤细胞在同系小鼠(C57BL/6)体内的致瘤性明显较野生型肿瘤弱。HSA^+EL-4瘤细胞经丝裂霉素灭活后,腹腔免疫同系小鼠后可获得对低剂量(2×10~3/鼠)野生型瘤细胞EL-4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应。用HSA^+瘤细胞灭活后作为瘤苗治疗早期带瘤动物显示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基因转染小鼠 淋巴细胞 el-4 诱导 宿主 体内抗瘤效应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o3a高表达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马晓杰 刘光伟 +3 位作者 王娜 崔旻 李景鹏 赵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31,共7页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Foxo3a高表达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电穿孔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Foxo3a转染小鼠T淋巴瘤细胞系EL-4细胞,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Foxo3a mRNA及蛋白表达。转录因子Foxo3a高...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Foxo3a高表达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电穿孔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Foxo3a转染小鼠T淋巴瘤细胞系EL-4细胞,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Foxo3a mRNA及蛋白表达。转录因子Foxo3a高表达后,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荧光显微镜法及流式细胞仪定性和定量观察典型EL-4细胞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转录因子Foxo3a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Foxo3a经酶切鉴定及测序检测序列正确。转染pEGFP-N1/Foxo3a的小鼠EL-4细胞表达Foxo3a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Foxo3a高表达明显抑制EL-4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使EL-4细胞发生明显G2期阻滞(P<0.001)。Foxo3a基因高表达后,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典型凋亡的细胞形态。同时,EL-4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Foxo3a高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小鼠T淋巴瘤细胞体外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G2时相阻滞,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3A el-4细胞 基因高表达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电离辐射和5-氟尿嘧啶对EL-4细胞周期的解偶联作用
9
作者 刘扬 张薇 +3 位作者 李松 孙延红 张萱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和5-氟尿嘧啶(5-FU)对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取指数生长期EL-4细胞,采用不同照射剂量(0、1.0、2.0和4.0Gy)电离辐射和不同浓度5-FU(0、0.001、0.010、0.100和1.000m...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和5-氟尿嘧啶(5-FU)对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取指数生长期EL-4细胞,采用不同照射剂量(0、1.0、2.0和4.0Gy)电离辐射和不同浓度5-FU(0、0.001、0.010、0.100和1.000mg·L^-1)处理EL-4细胞,于0、4、8、16、24和48h后分别收集细胞,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倍体变化。结果:与假照组比较,2.0Gy 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二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8~24h显著增加(P〈0.05或P〈0.01),48h恢复至正常水平;四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8~48h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16~24h显著降低(P〈0.05)。1.0~4.0Gy X射线照射后16h,与假照组比较,二倍体细胞百分率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或P〈0.01),四倍体细胞百分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1),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变化不显著。0.100mg·L^-15-FU给药后,与0mg·L^-1组比较,EL-4细胞二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给药后16~48h显著降低(P〈0.01);四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给药后8~24h显著增加(P〈0.05或P〈0.01),48h回降;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给药后4~16h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5-FU给药后16h,与0mg·L^-1组比较,EL-4细胞二倍体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四倍体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二者变化在0.001~1.000mg·L^-1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八倍体细胞百分率仅在0.010和0.100mg·L^-1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1.0~4.0Gy电离辐射无诱导E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作用,0.010~0.100mg·L^-1 5-FU可以诱导EI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5-氟尿嘧啶 细胞周期 解偶联 el-4细胞
下载PDF
稳定表达结核分枝杆菌38抗原的EL-4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林 王庆敏 +3 位作者 胡振林 周凤娟 王磊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53-1255,共3页
将结核分枝杆菌的38抗原基因片段经PCR方法扩增并插入到pcDNA3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脂质体转染EL-4细胞,经G418筛选,用RT-PCR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cDNA3-38抗原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中可检测到38抗原的存在... 将结核分枝杆菌的38抗原基因片段经PCR方法扩增并插入到pcDNA3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脂质体转染EL-4细胞,经G418筛选,用RT-PCR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cDNA3-38抗原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中可检测到38抗原的存在,PCR扩增也证实38抗原基因已稳定整合于EL-4细胞的染色体中。本实验为今后在小鼠体内检测结核DNA疫苗激发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38抗原 el-4细胞株 鉴定 疫苗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对Jurkat和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影响
11
作者 武宁 李鹏武 +2 位作者 王珍琦 贾晓晶 张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不同剂量和给药后不同时间Jurkat和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0.001、0.010、0.100和1.000mg·L-1)5-FU处理Jurkat和EL-4细胞,给药0、4、8、16、24和48h后分别收集细胞,应用碘...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不同剂量和给药后不同时间Jurkat和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0.001、0.010、0.100和1.000mg·L-1)5-FU处理Jurkat和EL-4细胞,给药0、4、8、16、24和48h后分别收集细胞,应用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细胞倍体变化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规律。结果:不同剂量5-FU给药后16h,Jurkat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0.001、0.010、0.100和1.000mg·L-1各个剂量组均显著低于0mg·L-1组(P<0.01),无剂量依赖性;EL-4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0.010和0.100mg·L-1组显著高于0mg·L-1组(P<0.05)。0.100mg·L-15-FU给药后,Jurkat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8、16和24h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48h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EL-4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4、8和16h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48h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结论:5-FU可以诱导E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而不能诱导Jurkat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细胞周期 解偶联 JURKAT细胞 el-4细胞
下载PDF
人补体杀伤小鼠胸腺瘤EL-4细胞的机制及其非致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根成 白云 +2 位作者 姜曼 黎万玲 朱锡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 补体 杀伤小鼠胸腺瘤EL-4细胞的机制,建立补体杀伤T淋巴细胞的非致死模型。方 法用阻断补体活 化途径的方法探讨EL-4细胞活化人补体系统的机制,以MTT比色及LDH释放法绘制不同浓度 的人血清补体对EL-4细胞的裂解曲线,并... 目的探讨人血清 补体 杀伤小鼠胸腺瘤EL-4细胞的机制,建立补体杀伤T淋巴细胞的非致死模型。方 法用阻断补体活 化途径的方法探讨EL-4细胞活化人补体系统的机制,以MTT比色及LDH释放法绘制不同浓度 的人血清补体对EL-4细胞的裂解曲线,并以此确定非致死剂量。结果未致敏EL-4细胞可直接以Ca^(2+)、Mg^(2+)离子依赖的第一 途径活化人血清补体系统,在细胞数为1×10~4~2×10~4时,1∶200稀释的 人血清补体为EL-4细胞的非致死剂量。结论本研究 为探讨补体非致死性攻击在T淋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多次实验结果表明 :本模型具有稳定、重复性好及剂量容易控制的优点,可供实验研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补体 非致死性攻击模型 el-4细胞 胸腺瘤
下载PDF
T淋巴瘤EL-4细胞双受体表达研究
13
作者 张媛 罗微 马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检测T淋巴瘤EL-4细胞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等位基因排斥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鼠脾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提取脾细胞和EL-4细胞mRNA,逆转录为cDNA,RT-PCR扩增24个TCR BV家族CDR3区,结合... 目的:检测T淋巴瘤EL-4细胞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等位基因排斥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鼠脾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提取脾细胞和EL-4细胞mRNA,逆转录为cDNA,RT-PCR扩增24个TCR BV家族CDR3区,结合基因扫描(GeneScan)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有表达的TCR BV家族进行CDR3谱型和序列分析。结果:小鼠脾细胞24 BV家族均有表达,各TCR BV家族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表明24 BV家族均为多克隆性。EL-4细胞被同时检测到TCR BV10和BV12家族表达,CDR3谱型均呈单峰,两个家族的RT-PCR产物经测序鉴定证实确属TCR序列,且均为框内编码。结论:EL-4细胞存在两套框内重排的TCRβ链,表明其TCRβ链可能存在等位基因排斥"缺陷"现象。本研究为探索T细胞等位基因排斥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4细胞株 T细胞受体(TCR) 等位基因排斥“缺陷” 框内重排
下载PDF
化疗治愈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氟尿嘧啶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3 位作者 舒晓宏 李明霞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建立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模型,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5-FU... 目的:建立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模型,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5-FU,找出5-FU可发挥最大的抑瘤作用、并能致使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小使用剂量。遗传背景相同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同时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两种荷瘤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两种荷瘤小鼠腹腔内同时注射可使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5-FU的最低剂量,以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观察5-FU对T淋巴细胞缺陷裸鼠的抑瘤作用。结果:以75mg/kg5-FU治疗1周后,两种荷瘤小鼠的肿瘤以相同的速率缩小直至消失。但在5-FU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缺陷的C57BL/6裸鼠肿瘤复发,而免疫功能正常的野生型C57BL/6小鼠肿瘤治愈。结论:单一剂量的5-FU对荷淋巴瘤EL4小鼠具有明显的近期治疗效果,5-FU抑瘤作用的发挥不需要T细胞参与;但5-FU抗肿瘤作用的远期疗效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l4细胞 5-氟尿嘧啶(5-FU) C57BL/6小鼠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小鼠白介素-12基因转染对EL4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千里 达万明 +6 位作者 欧英贤 裴雪涛 江汕 白海 王存邦 张苗 靳海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RV)载体介导的小鼠白介素12(mIL-12)融合基因转染,对低免疫原性的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EL4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共培养法导入基因,以PCR法检测基因的导入。以脾细胞增殖法测定mIL-12的生物学活性。观察导入mIL-12...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RV)载体介导的小鼠白介素12(mIL-12)融合基因转染,对低免疫原性的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EL4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共培养法导入基因,以PCR法检测基因的导入。以脾细胞增殖法测定mIL-12的生物学活性。观察导入mIL-12基因的肿瘤细胞EL4/12于小鼠皮下接种后的成瘤性。对预先接种野生型肿瘤细胞EL4的小鼠,用60Co照射的肿瘤疫苗EL4/12接种于瘤周,观察瘤苗的抗肿瘤作用等。结果在EL4/12细胞中,用PCR可特异地检测到mIL-12p35和p40亚基的cDNA片段。5×105EL4/12细胞48h表达的mIL-12达(10.2±3.2)ng。EL4/12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明显下降。EL4/12瘤苗治疗组约50%的小鼠可长期无瘤生存,而对照组小鼠则在短期内全部成瘤死亡。部分长期生存的小鼠产生了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能耐受野生型肿瘤细胞的二次攻击。与对照组相比较,疫苗治疗组中其余小鼠的成瘤时间延迟(P∨0.01),小鼠存活时间延长(P∨0.01);死亡时肿瘤体积小(P∨0.05),形成的肿瘤有完整包膜,瘤周和肿瘤内部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等。结论转染mIL-12基因能抑制EL4肿瘤细胞的成瘤性。mIL-12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对野生型肿瘤细胞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治疗 肿瘤疫苗 el4细胞 淋巴瘤
下载PDF
CD 59在sM AC诱导EL-4细胞增殖效应中的作用
16
作者 韩根成 白云 +2 位作者 王更银 姜曼 朱锡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6-241,共6页
以表达人CD59cDNA 及CD59-TMcDNA 的小鼠胸腺瘤(EL-4)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D59在sMAC诱导EL-4细胞增殖效应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用抗体交联CD59分子对CD59/EL-4细胞的增殖有... 以表达人CD59cDNA 及CD59-TMcDNA 的小鼠胸腺瘤(EL-4)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D59在sMAC诱导EL-4细胞增殖效应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用抗体交联CD59分子对CD59/EL-4细胞的增殖有促进效应,而对CD59-TM/EL-4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 0.01);2)sMAC对CD59/EL-4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而对EL-4及CD59-TM/EL-4细胞则均未出现上述现象(P< 0.01);3)阻断信号传导的蛋白酪氨酸激酶途径对上述CD59及sMAC介导的CD59/EL-4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的抑制效应。结果提示:CD58参与了sMAC诱导EL-4细胞增殖的效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9 el-4 细胞增殖 亚裂解性 攻膜复合体
下载PDF
维生素C对Treg/Th17失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东鞠 符晓倩 +2 位作者 李宁 吴艳凤 李慕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对小鼠淋巴瘤EL4细胞诱导Treg/Th17失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Vit C或泼尼松对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出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的浓度用于细胞干预。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对小鼠淋巴瘤EL4细胞诱导Treg/Th17失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Vit C或泼尼松对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出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的浓度用于细胞干预。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6、IL-23诱导EL4细胞发生Treg/Th17平衡向Th17偏移,分别用Vit C、泼尼松干预,取细胞及培养上清,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叉头蛋白3(Foxp3)mRNA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A、IL-10水平。结果:0.2mmol/L Vit C、1μmol/L泼尼松对EL4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可使EL4细胞表达RORγt mRNA和Foxp3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分泌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0.2mmol/L Vit C对EL4细胞分化的Treg/Th17失衡有调节作用,效果与1μmol/L泼尼松类似,且作用强度与作用时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el4细胞 FOXP3 RORΓT IL-10 IL-17A
下载PDF
联合应用CD3/CD2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T淋巴瘤细胞EL4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娄强 张薇 +1 位作者 刘广超 马远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CD3/CD2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T淋巴瘤细胞EL4活化的影响。方法: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D3/CD28抗体在不同时间点体外刺激EL4细胞后培养上清中IL-2的分泌;CCK-8方法检测EL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EL4细胞周期;RT-PCR...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CD3/CD2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T淋巴瘤细胞EL4活化的影响。方法: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D3/CD28抗体在不同时间点体外刺激EL4细胞后培养上清中IL-2的分泌;CCK-8方法检测EL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EL4细胞周期;RT-PCR检测IL-2、NF-κB和NF-AT转录因子的转录情况。结果:在48小时抗CD3抗体(25μg/ml)与抗CD28抗体(2μg/ml)共刺激EL4细胞明显增加IL-2的分泌和细胞增殖能力,不影响细胞周期。结论:EL4细胞可以作为研究小鼠T淋巴瘤细胞活化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28抗体 共刺激 el4细胞 IL-2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小鼠T淋巴瘤细胞EL4中miR-150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刚峰 任富鹏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2278-2280,共3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AHA对EL4细胞中miR-150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HDACi SAHA处理EL4细胞,定量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经HDACi SAHA处理后, EL4细胞中miR-15...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AHA对EL4细胞中miR-150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HDACi SAHA处理EL4细胞,定量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经HDACi SAHA处理后, EL4细胞中miR-150的表达随着SAHA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经HDACi SAHA处理后,EL4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 HDACi SAHA能够恢复或提高小鼠T淋巴瘤细胞EL4中miR-150表达并抑制EL4细胞增殖。miR-150在EL4细胞中表达可能受乙酰化修饰的调控,乙酰化修饰调控亦可能通过miR-150下调EL4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miR-150 el4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EL4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20
作者 张玉敏 裴秀丛 段志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激活与未激活的小鼠淋巴瘤细胞(EL4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佛波醇酯(简称PMA,1、5、10ng/m1)激活EL4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BP(0.1、1、2.5、5、10μmol/L)在无或有PMA激活条件下作...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激活与未激活的小鼠淋巴瘤细胞(EL4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佛波醇酯(简称PMA,1、5、10ng/m1)激活EL4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BP(0.1、1、2.5、5、10μmol/L)在无或有PMA激活条件下作用EL4细胞24h及48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DBP单独作用于未激活的EL4细胞24h及48h均未引起细胞明显增殖。以5ng/ml PMA激活EL4细胞,0.1~2.5μmol/LDBP作用细胞24h就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而5μmol/LDBP在48h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P〈0.05)。结论DBP能明显促进激活的EL4细胞增殖,且DBP与PMA对EL4细胞增殖有协同作用,可能与DBP的免疫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小鼠淋巴瘤细胞(el4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