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那曲地区两种空间尺度感热通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根厚
胡泽勇
+4 位作者
王介民
刘火霖
谢志鹏
蔺筠
黄芳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研究观测站那曲/BJ观测点2010年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数据,MODIS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产品,结合印痕方法分析了由EC和LAS数据计算得到的感热通量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
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研究观测站那曲/BJ观测点2010年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数据,MODIS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产品,结合印痕方法分析了由EC和LAS数据计算得到的感热通量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两种空间尺度下地表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感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季和雨季时,EC与LAS的感热通量(H_EC和H_LAS)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风向造成印痕差异;7月的感热通量与净辐射、风向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云遮蔽导致的净辐射空间分布不均匀是造成H_EC和H_LAS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EC和LAS的印痕加权LST平均值与两者感热通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印痕内加权LST越高,感热通量越大;对雨季时的EC和LAS印痕内加权NDVI平均值表明,印痕加权NDVI越大,感热通量与净辐射之比越小;EC和LAS两种通量结果分析表明,空间尺度对藏北地区半小时尺度和月尺度感热通量结果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曲地区
感热通量
空间尺度
ec
和
las
印痕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通量源区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荣星星
王鹤松
+1 位作者
褚建民
艾金龙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3-835,共13页
以甘肃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的同步观测数据为基础,借助通量足迹模型,分析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源区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源区在不同风向下,足迹权重比的变化对二者观测值之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甘肃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的同步观测数据为基础,借助通量足迹模型,分析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源区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源区在不同风向下,足迹权重比的变化对二者观测值之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非生长季盛行西北风,在生长季则盛行东风,EC和LAS源区的空间分布与盛行风向一致,二者在非生长季源区的面积均大于生长季。(2)大气稳定条件下EC和LAS的源区面积普遍大于不稳定条件下。随着源区贡献率的增加(由50%增至90%),EC和LAS源区的重叠面积和足迹权重比也增加,并且非生长季的源区重叠程度优于生长季。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EC和LAS源区都呈现不规则分布的特点。(3)相比于东西风向,生长季南北风向下的足迹权重比更高,二者所观测显热通量值更为接近,决定系数(R^(2))也更高。说明源区的足迹权重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EC和LAS在观测结果上的差异,这为地表通量的尺度扩展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
大孔径闪烁仪
通量源区
大气稳定度
足迹权重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那曲地区两种空间尺度感热通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根厚
胡泽勇
王介民
刘火霖
谢志鹏
蔺筠
黄芳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37101
91337212
+2 种基金
4117506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026101)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01)
文摘
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研究观测站那曲/BJ观测点2010年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数据,MODIS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产品,结合印痕方法分析了由EC和LAS数据计算得到的感热通量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两种空间尺度下地表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感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季和雨季时,EC与LAS的感热通量(H_EC和H_LAS)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风向造成印痕差异;7月的感热通量与净辐射、风向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云遮蔽导致的净辐射空间分布不均匀是造成H_EC和H_LAS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EC和LAS的印痕加权LST平均值与两者感热通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印痕内加权LST越高,感热通量越大;对雨季时的EC和LAS印痕内加权NDVI平均值表明,印痕加权NDVI越大,感热通量与净辐射之比越小;EC和LAS两种通量结果分析表明,空间尺度对藏北地区半小时尺度和月尺度感热通量结果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那曲地区
感热通量
空间尺度
ec
和
las
印痕分析
Keywords
Naqu
area
Sensible
heat
fluxes
Spatial
scale
ec
and
las
Footprint
analysis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通量源区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荣星星
王鹤松
褚建民
艾金龙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实验室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信息工程系
出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3-83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765
3137070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0JJ5557)。
文摘
以甘肃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S)的同步观测数据为基础,借助通量足迹模型,分析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量源区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源区在不同风向下,足迹权重比的变化对二者观测值之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非生长季盛行西北风,在生长季则盛行东风,EC和LAS源区的空间分布与盛行风向一致,二者在非生长季源区的面积均大于生长季。(2)大气稳定条件下EC和LAS的源区面积普遍大于不稳定条件下。随着源区贡献率的增加(由50%增至90%),EC和LAS源区的重叠面积和足迹权重比也增加,并且非生长季的源区重叠程度优于生长季。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EC和LAS源区都呈现不规则分布的特点。(3)相比于东西风向,生长季南北风向下的足迹权重比更高,二者所观测显热通量值更为接近,决定系数(R^(2))也更高。说明源区的足迹权重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EC和LAS在观测结果上的差异,这为地表通量的尺度扩展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
涡动相关
大孔径闪烁仪
通量源区
大气稳定度
足迹权重比
Keywords
Eddy
covariance
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
Flux
source
area
Atmospheric
stability
Ratio
of
weighted-footprint
area
between
ec
and
las
分类号
P41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那曲地区两种空间尺度感热通量的对比分析
孙根厚
胡泽勇
王介民
刘火霖
谢志鹏
蔺筠
黄芳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通量源区特征
荣星星
王鹤松
褚建民
艾金龙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