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合成γ-聚谷氨酸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婕 王丹 +2 位作者 李强 邢建民 刘会洲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1-795,共5页
利用PCR方法,从自身不合成γ-聚谷氨酸(γ-PGA)的Bacillussubtilis168菌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γ-PGA合成基因ywsC,ywtA和ywtB,测序并对该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扩增的ywsC,ywtA和ywtB与文献报道的相似度为100%.将3个基因... 利用PCR方法,从自身不合成γ-聚谷氨酸(γ-PGA)的Bacillussubtilis168菌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γ-PGA合成基因ywsC,ywtA和ywtB,测序并对该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扩增的ywsC,ywtA和ywtB与文献报道的相似度为100%.将3个基因连接到pTrcHisA载体后转化至E.coliTOP10及E.coliBL21(DE3)宿主菌表达,结果宿主菌细胞均具备了γ-PGA生物合成能力,产量最高达到0.13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168 大肠杆菌TOP10 大肠杆菌bl21(de3)
下载PDF
重组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新 陈海旭 +3 位作者 陆坚峰 张毅 屈贤铭 杨胜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7-341,共5页
为了大量制备重组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a(rETIa) ,对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E .coliBL2 1(DE3)pET2 2b mETIa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 .用摇瓶培养 ,rETIa蛋白占菌体总蛋白 4 0 %以上 .经破碎菌体 洗涤包涵体 溶解包涵体 复性初步纯化后 ,再... 为了大量制备重组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a(rETIa) ,对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E .coliBL2 1(DE3)pET2 2b mETIa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 .用摇瓶培养 ,rETIa蛋白占菌体总蛋白 4 0 %以上 .经破碎菌体 洗涤包涵体 溶解包涵体 复性初步纯化后 ,再经二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电泳纯的rETIa蛋白 .测定了rETIa对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缺失突变体 (NTA)的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a 大肠杆菌 表达 纯化
下载PDF
重组体pET-28a-alkB/E.coli降解页岩油泥石油烃的功能研究
3
作者 李雪菲 句泽林 +3 位作者 齐婷婷 郑乾璐 李喜梅 余丽芸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239-243,共5页
为了降解页岩油泥中的石油烃,构建基因工程菌,表达石油烃降解关键酶以提高油泥的降解效果。以Pseudomonas qingdaonensis基因组为模板扩增alkB基因,连接至载体pET-28a,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外源... 为了降解页岩油泥中的石油烃,构建基因工程菌,表达石油烃降解关键酶以提高油泥的降解效果。以Pseudomonas qingdaonensis基因组为模板扩增alkB基因,连接至载体pET-28a,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外源蛋白。pET-28a-alkB/E.coli处理原油和页岩油泥,采用气相色谱法评估降解效果。发现alk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表达外源蛋白,且14 d原油及页岩油泥的降解率分别为47.5%和47.1%,表明重组体pET-28a-alkB/E.coli具备降解页岩油泥石油烃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单加氧酶alkB 生物降解 e.coli bl21(de3) 页岩油污泥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提高碱性磷酸酶在E.coli胞内表达的可溶性及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丹燕 林陈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以E.coliDH5α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无信号肽的碱性磷酸酶基因片段,与胞内融合表达型T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E.coliBL21(DE3)和E.coliorigami(DE3),经0.1 mM 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溶性,融合蛋白在... 以E.coliDH5α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无信号肽的碱性磷酸酶基因片段,与胞内融合表达型T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E.coliBL21(DE3)和E.coliorigami(DE3),经0.1 mM 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溶性,融合蛋白在E.coliorigami(DE3)中的可溶蛋白含量比E.coliBL21(DE3)中高.融合蛋白的可溶部分经Ni2+螯合亲和纯化,纯化后E.coliorigami(DE3)中蛋白活性比E.coliBL21(DE3)中明显提高,达到1 614.3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e.coli bl21(de3) e.coliorigami(de3) 可溶性 活性
下载PDF
cspA冷休克启动子-重组人bFGF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 邓超 +3 位作者 程咏梅 赵善成 付海田 陈敬华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18,共7页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具有刺激血管生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等生物活性,在组织修复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b FGF的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 ColdⅡ,构建csp A冷休克启动子...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具有刺激血管生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等生物活性,在组织修复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b FGF的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 ColdⅡ,构建csp A冷休克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表达载体p Coldb FGF,转化E.coli BL21(DE3),在20℃低温诱导下b FGF几乎完全是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50%以上。纯化的b FGF能够促进NIH 3T3增殖,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1.33μg/L,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cspA冷休克启动子 e.coli B1221(de3) 可溶性表达
下载PDF
牛凝乳酶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俊瑞 马夏吟 +1 位作者 张红星 郝彦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共3页
以实验室保存的携带凝乳酶原前体基因的重组载体pMD 19-T/bPPC为模板克隆凝乳酶原基因,经双酶切后与载体pET-30a连接得到重组载体pET-30a/bP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重组蛋白经变性/... 以实验室保存的携带凝乳酶原前体基因的重组载体pMD 19-T/bPPC为模板克隆凝乳酶原基因,经双酶切后与载体pET-30a连接得到重组载体pET-30a/bP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重组蛋白经变性/复性、DEAE-Sepharose Fast Flow纯化和自催化后检测凝乳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凝乳酶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8%,采用Arima K方法检测,其凝乳活力达到80 SU/mL。因此,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量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牛凝乳酶原的策略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弥补国内天然牛凝乳酶的短缺提供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凝乳酶原 高效表达 大肠杆菌bl21(de3) 凝乳活性
下载PDF
高密度培养大肠杆菌表达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被引量:3
7
作者 卓山龄 孙金鹏 +3 位作者 陈溥 傅成龙 凌雪萍 卢英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7,共6页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是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FGF)成员,与上皮细胞增殖、组织胚胎发育、创伤修复等过程密切相关.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克隆KGF基因,并进行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使用合成培养基,应用底物反馈流加策略将糖浓度控制在较低水...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是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FGF)成员,与上皮细胞增殖、组织胚胎发育、创伤修复等过程密切相关.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克隆KGF基因,并进行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使用合成培养基,应用底物反馈流加策略将糖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发酵罐中高密度培养,细胞干质量浓度可以达到46 g/L.发酵罐培养的大肠杆菌在对数生长期经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可溶性和不溶性产物中都得到了具有免疫学活性的GST-KGF融合蛋白,经过ELISA检测,发酵液中可溶性表达的KGF产率达到108μg/L.该研究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活性KGF建立了优化工艺,有利于将大规模生产用于创伤修复的K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大肠杆菌bl21(de3) 表达 高密度培养
下载PDF
抗甲胎蛋白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吕海丽 姬晓南 +2 位作者 冯丽亚 张瑜 高向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0-465,共6页
将抗甲胎蛋白单链抗体(scFv-AFP)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2a,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在不同的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和时间下诱导pET32a-scFv-AFP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37℃培养4 h时加入0.4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 将抗甲胎蛋白单链抗体(scFv-AFP)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2a,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在不同的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和时间下诱导pET32a-scFv-AFP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37℃培养4 h时加入0.4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5 h为最适表达条件,目的蛋白表达量约为总蛋白的50%,其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稀释法和透析法对包涵体复性,复性率为37.38%,活性蛋白产量达到200 mg/L。竞争抑制ELISA法初步鉴定活性,当scFv-AFP与亲本单抗浓度比为16∶1,竞争ELISA抑制率达到54.13%,说明scFv-AFP具有较好的抗原结合特异性。该研究为scFv-AFP的获得与抗体的进一步应用改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单链抗体 表达 e.colibl21(de3) peT32a
下载PDF
东亚钳蝎神经毒素基因BmK IT_3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于继彬 季平 +2 位作者 查新民 沈卫德 吴祥甫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sequence of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scorpion toxin gene (BmK IT 3),we synthesized two primers,which were complementary in a region.By the means of PCR,we got the gene.The gene was fused i...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sequence of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scorpion toxin gene (BmK IT 3),we synthesized two primers,which were complementary in a region.By the means of PCR,we got the gene.The gene was fused in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which gave rise to a recombinant plasmid pET(IT 3 R).Then it was transformed into \%E.coli\% BL21 (DE 3).With IPTG induction,the gene was efficiently expressed.And the fusion product was solu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神经毒素基因 BmKIT3 融合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基于重组工程法高转化效率的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飞飞 石牡丹 尚广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29-31,72,共4页
[目的]提高最常用的异源蛋白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的转化效率。[方法]利用基于质粒的重组工程系统和双链断裂修复功能。[结果]敲除了编码降解外源DNA的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hsdR基因,获得了高转化效率以及其他功能与BL21(DE3)仍保持... [目的]提高最常用的异源蛋白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的转化效率。[方法]利用基于质粒的重组工程系统和双链断裂修复功能。[结果]敲除了编码降解外源DNA的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hsdR基因,获得了高转化效率以及其他功能与BL21(DE3)仍保持一致的LS1928菌株。[结论]获得的LS1928菌株可能会作为获得催化用酶的关键材料,进而在蛋白质工程等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工程 基因敲除 双链断裂修复 大肠杆菌bl21(de3)
下载PDF
果胶裂解酶PelC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恩平 郭安平 +4 位作者 邓伟科 高秋芳 郭运玲 孔华 贺立卡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288-1292,共5页
对原核E.coliBL21(DE3)-pET28a-PelC和真核GS115-pPIC9K-PelC工程菌的表达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原核E.coliBL21(DE3)-pET28a-PelC工程菌表达果胶裂解酶,分子量约44ku;诱导表达19h后,果胶裂解酶活性在温度50℃、pH值5.4时,达到峰... 对原核E.coliBL21(DE3)-pET28a-PelC和真核GS115-pPIC9K-PelC工程菌的表达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原核E.coliBL21(DE3)-pET28a-PelC工程菌表达果胶裂解酶,分子量约44ku;诱导表达19h后,果胶裂解酶活性在温度50℃、pH值5.4时,达到峰值,胞内表达酶活为24.01U/mL。真核GS115-pPIC9K-PelC工程菌分泌表达果胶裂解酶,分子量为43ku;诱导表达60h后,果胶裂解酶活性在温度50℃、最适pH值5.4时达到峰值,活力最高为14.2U/mL。两种表达系统的酶活比较,为以酶法脱胶方式改进传统酸碱脱胶工艺,推动绿色菠萝叶麻纺织产业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裂解酶 大肠杆菌bl21(de3) 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 工程菌 表达效果
下载PDF
大肠杆菌BL21(DE3)lpxM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君 方宏清 +2 位作者 谢达平 刘志敏 陈惠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lpxM基因失活可以产生极低内毒素活性的脂多糖。构建大肠杆菌BL21(DE3)的lpxM突变株,并考察该突变株的生长状态和表达重组蛋白的能力。方法:构建同源臂长500bp左右的打靶载体,借助Red同源重组系统,使E.coliBL21(DE3)的lpxM基因发... 目的:lpxM基因失活可以产生极低内毒素活性的脂多糖。构建大肠杆菌BL21(DE3)的lpxM突变株,并考察该突变株的生长状态和表达重组蛋白的能力。方法:构建同源臂长500bp左右的打靶载体,借助Red同源重组系统,使E.coliBL21(DE3)的lpxM基因发生插入失活,再导入编码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质粒pCP20去除抗性基因。PCR鉴定发生插入突变的菌株,应用SDS-PAGE分析突变前后的脂多糖,考查对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CR鉴定结果说明lpxM基因发生了插入突变。与出发株比较,突变株的脂多糖电泳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其生长状态与表达重组蛋白的能力与出发株基本一致。结论:大肠杆菌BL21(DE3)的lpxM突变株可以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bl21(de3) lpxM基因 Red同源重组系统
下载PDF
来源于P.bacterium 1109的甘露醇脱氢酶的重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逯付之 徐炜 +3 位作者 吴昊 张文立 光翠娥 沐万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7-143,165,共8页
本文将来自P.bacterium 1109的甘露糖醇脱氢酶(MDH)表达并提取纯化,研究了该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甘露醇生产中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重组MDH是一个相对分子量为37 kDa的四聚体。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与大多数MDHs的同源性小于40%。该... 本文将来自P.bacterium 1109的甘露糖醇脱氢酶(MDH)表达并提取纯化,研究了该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甘露醇生产中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重组MDH是一个相对分子量为37 kDa的四聚体。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与大多数MDHs的同源性小于40%。该酶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5和80℃,且当金属离子Zn^(2+)存在时,重组MDH的活力提高到对照组的260%。此外,重组MDH在75℃孵育6 h后仍可保留超过85%的残留活性,热稳定性较高,比大多数MDHs的活性高。底物特异性研究表明其对D-果糖具有较高的专一性。重组MDH催化D-果糖的米氏常数(K_m)和催化效率(k_(cat)/K_m)分别为20 mmol/L和7.5 L/(mmol·min)。重组MDH在以400 mmol/L的D-果糖为底物的反应系统中,可将80%以上的D-果糖转化为甘露糖醇。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为后续工业化生产制备甘露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甘露醇脱氢酶(MDH) P.bacterium 1109 热稳定性 大肠杆菌bl21(de3)
下载PDF
利用小泛素蛋白修饰分子融合技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抗菌肽LLv
14
作者 殷文霞 王为栋 +4 位作者 刘晓东 邵坤 单虎 张洪亮 王述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65-269,共5页
为了研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利用小分子泛素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融合技术表达重组抗菌肽LLv(antimicrobial peptide LLv)的方法。试验以天然抗菌肽LL-37氨基酸组成及分子结构为依据,人工设计了LLv的氨... 为了研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利用小分子泛素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融合技术表达重组抗菌肽LLv(antimicrobial peptide LLv)的方法。试验以天然抗菌肽LL-37氨基酸组成及分子结构为依据,人工设计了LLv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利用SUMO融合技术,构建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SUMO-LLv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SUMO-LLv,并研究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beta-D-thiogalacyranoside,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融合蛋白SUMO-LLv表达的影响,同时分析融合蛋白SUMO-LLv表达的可溶性并分离纯化目的蛋白LLv。结果表明:建立的E.coli BL21(DE3)的pSUMO-LLv重组表达载体,经DNA测序验证构建正确;SUMO-LLv的诱导表达最佳条件是IPTG浓度0.5 mmol/L,诱导表达时间为2 h;融合蛋白SUMO-LLv主要存在于菌液上清液中,表达含量为11.34μg/mL;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鉴定证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在诱导菌液中成功纯化到了目的蛋白LLv,大小为5 kDa。说明在E.coli BL21(DE3)中利用SUMO融合技术表达重组抗菌肽LLv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v SUMO 融合蛋白 诱导表达 e.coli bl21(de3)
下载PDF
少棘蜈蚣候选杀虫肽κ-SLPTX-Ssm2e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梦 赵丹 +2 位作者 刘长军 王干 吴磊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77-481,共5页
κ-SLPTX-Ssm2e是一条通过生物信息学同源序列分析获得的与已知具有杀虫活性的毒素κ-SLPTX-Ssm2a高度同源的少棘蜈蚣毒素,由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含有3对二硫键。为了后续便于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现采用原核表达与纯化的方法来获... κ-SLPTX-Ssm2e是一条通过生物信息学同源序列分析获得的与已知具有杀虫活性的毒素κ-SLPTX-Ssm2a高度同源的少棘蜈蚣毒素,由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含有3对二硫键。为了后续便于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现采用原核表达与纯化的方法来获取较高产量的毒素多肽。文中首先利用大肠杆菌自动诱导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GST-SUMO-κ-SLPTX-Ssm2e,将其通过GST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Ulp1激酶酶切,以释放毒素分子。随后,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一步纯化。最后,利用MALDI-TOF/TOF质谱仪鉴定目的多肽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475.732,与κ-SLPTX-Ssm2e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3 475.07基本一致,说明κ-SLPTX-Ssm2e很有可能被成功表达。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κ-SLPTX-Ssm2e的杀虫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SLPTX-Ssm2e 杀虫肽 少棘蜈蚣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bl21(de3)
下载PDF
破菌时可自动降解宿主核酸的大肠杆菌BL21(DE3)的lpxM突变株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君 方宏清 +2 位作者 戴红梅 谢达平 陈惠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2,共7页
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常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BL21(DE3)进行改良,构建破菌时可自动降解宿主核酸的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该菌株可望有助于解决因破菌时宿主菌染色体核酸释放给后续纯化重组蛋白工作带来的困难。将N端连有OmpA的信号肽... 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常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BL21(DE3)进行改良,构建破菌时可自动降解宿主核酸的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该菌株可望有助于解决因破菌时宿主菌染色体核酸释放给后续纯化重组蛋白工作带来的困难。将N端连有OmpA的信号肽的S.aureus nucleaseB(nucB)表达框整合至E.coli BL21(DE3)的lpxM位点,改造后菌株(称为BLN)经诱导能表达nucB、并分泌至周质空间,这样可使宿主核酸免受该酶"毒性"影响,菌体裂解后,nucB释放,能自动降解宿主核酸。BLN菌体生长状态以及表达外源重组蛋白的能力与出发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bl2I(de3) Red同源重组系统 IpxM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
下载PDF
E.coli O157:H7鞭毛蛋白H7抗原的表达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
17
作者 蔡冉 周洁 +4 位作者 许桂丽 徐悦玥 潘英 李素芹 李越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E.coli O157∶H7鞭毛蛋白H7抗原(flic基因)表位进行分析,筛选抗原表位较富集的片段;优化基因序列,使其适合在原核载体中表达并化学合成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GEX-4T-2-flic和pET28a(+)-flic,转化E.coli BL21(DE3)...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E.coli O157∶H7鞭毛蛋白H7抗原(flic基因)表位进行分析,筛选抗原表位较富集的片段;优化基因序列,使其适合在原核载体中表达并化学合成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GEX-4T-2-flic和pET28a(+)-flic,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分别用GST胶亲和层析技术和金属螯合层析技术纯化GST标签和His标签的目的蛋白,获得了高纯度的GST-Flic和His-Flic。使用His-Flic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间接ELISA法检测体液免疫效价,兔颈动脉取血并离心制备获得兔抗血清。纯化的两种蛋白和制备的兔血清多抗为研制E.coli O157∶H7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鞭毛蛋白H7抗原 原核载体 e.coli bl21(de3) Flic
原文传递
噬菌体基因Ⅴ蛋白基因的合成、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大川 房国梁 +5 位作者 李琦 陈江源 王岚 李睿 刘烈炬 刘志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1-194,共4页
目的:研究丝状噬菌体基因V蛋白(gene V protein,GVP)基因的合成、重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根据GVP的基因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合成了8个寡核苷酸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合成GVP基因序列,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质... 目的:研究丝状噬菌体基因V蛋白(gene V protein,GVP)基因的合成、重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根据GVP的基因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合成了8个寡核苷酸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合成GVP基因序列,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质粒重组,转化大肠杆菌,获得GVP蛋白阳性表达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Ni+-NTA琼脂糖凝胶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GVP,DNA结合实验检测其功能。结果:成功合成出GVP基因,重组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获得高效表达,DNA结合实验表明GVP与单链DNA间解离平衡常数Kd=7.27×10-5mol/L。结论:重组构建并高效表达的GVP蛋白具有较高单链DNA结合能力,可用于食品病原微生物特定单链DNA分子的浓缩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V蛋白(GVP) 大肠杆菌bl21(de3) 重组 表达
下载PDF
大肠杆菌cai DE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建雄 段世伟 张惠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6-590,共5页
从E .coliMC41 0 0菌体的染色体DNA中利用鸟枪法克隆含编码肉碱消旋酶及相关因子的caiDE基因片段 ,并经序列分析验证。由重组质粒 pJX393亚克隆得到 pDSW 2重组表达质粒 ,后者转入E .coliBL2 1 (DE3)菌株中 ,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 从E .coliMC41 0 0菌体的染色体DNA中利用鸟枪法克隆含编码肉碱消旋酶及相关因子的caiDE基因片段 ,并经序列分析验证。由重组质粒 pJX393亚克隆得到 pDSW 2重组表达质粒 ,后者转入E .coliBL2 1 (DE3)菌株中 ,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上分子量为 30kD和 2 4kD附近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de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克隆
下载PDF
在DH5α中拼接构建ADAM10全长真核表达载体的基因突变
20
作者 黄巍 李小鸥 +2 位作者 周丽荣 黄晓刚 刘桥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构建ADAM10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打基础。方法:将人ADAM10的上下两部分基因片段(分别为全长基因的1~910bp和911~2 247bp片段),依次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连,以大肠杆菌DH5α或BL21(DE3)作为感受态宿主菌用... 目的:构建ADAM10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打基础。方法:将人ADAM10的上下两部分基因片段(分别为全长基因的1~910bp和911~2 247bp片段),依次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连,以大肠杆菌DH5α或BL21(DE3)作为感受态宿主菌用于转化连接产物,拼接成全长的阳性克隆通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ADAM10下段基因与已正确连入上段的pcDNA3.1重组质粒拼接时,若用DH5α为感受态菌,则下半段出现碱基插入增加512bp,测序结果显示为ADAM10基因第1 531 bp~2 042 bp间的序列有紧邻的双份;若用BL21(DE3)为感受态,则无突变。结论:将ADAM10基因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依次拼接构建重组质粒时,以DH5α为宿主菌可出现基因序列增加的罕见突变,而以BL21(DE3)为宿主则无突变,由此成功构建ADAM10全长基因与pcDNA3.1的重组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 真核表达载体 拼接 突变 DHα bl(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