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工程构建表达融合蛋白GST-FCoAT的益生大肠杆菌EcN-Frc 被引量:3
1
作者 赖德辉 李逊 +5 位作者 雷鸣 曾国华 袁坚 吴文起 何永忠 何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80-4482,共3页
目的:将产甲酸草酸杆菌代谢草酸基因Frc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EcN,稳定表达甲酰辅酶A转移酶。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产甲酸草酸杆菌基因组中获得Frc基因,插入到载体PGEX-4T-2,转化EcN,IPTG诱导表达GST-FCoAT融合蛋白,产物行... 目的:将产甲酸草酸杆菌代谢草酸基因Frc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EcN,稳定表达甲酰辅酶A转移酶。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产甲酸草酸杆菌基因组中获得Frc基因,插入到载体PGEX-4T-2,转化EcN,IPTG诱导表达GST-FCoAT融合蛋白,产物行western-blot鉴定分析。结果:EcN-Frc可稳定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GST-FCoAT。结论:改造后的EcN能诱导表达甲酰辅酶A转移酶,将为下一步体内外代谢草酸实验和临床治疗高草酸尿和防治草酸结石的益生菌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杆菌科 FRC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nissle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E.coli Nissle 1917靶向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彦雯 叶静怡 王鹏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8,共9页
癌症作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因极其复杂,人类至今尚无法完全治愈。在肿瘤治疗方法的探索中,研究者发现某些细菌可以有效靶向肿瘤细胞并抑制其生长。相比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细菌具备特异性定植于肿瘤微环境的能力,极大地避... 癌症作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因极其复杂,人类至今尚无法完全治愈。在肿瘤治疗方法的探索中,研究者发现某些细菌可以有效靶向肿瘤细胞并抑制其生长。相比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细菌具备特异性定植于肿瘤微环境的能力,极大地避免了癌症治疗中对于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了治疗的靶向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学工具的发展使研究人员可依据肿瘤特征对细菌的性状进行"设计",进而提高细菌的靶向能力和肿瘤杀伤能力以及细菌治疗的安全性。近年来,针对人益生菌E.coli Nissle 1917进行细菌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合成生物学理念在E.coli Nissle 1917中添加基因电路,使其具备更强的感应与靶向和杀伤肿瘤的能力,更加"智能化"地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中。本文主要综述利用细菌治疗癌症的发展,介绍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E.coli Nissle 1917的方法,探讨基因改造活细菌的靶向性、高效性与安全性,并展望以合成生物学为指导的细菌治疗癌症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 肿瘤疗法 合成生物学
下载PDF
益生菌大肠埃希菌EcN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杨 万朝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4-716,共3页
1917年,德国医生AlfredNissle从一名士兵的粪便中第一次分离出无致病性的大肠埃希菌E.colinissle1917(EcN),这位士兵在一次严重的志贺菌爆发中未患肠炎。其后,各种研究证实了EcN的益生菌特性并促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 e.colinissle1917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E.coli Nissle 1917(EcN)curli菌毛和鞭毛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龚冰雪 周贤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8-11,共4页
E.coli Nissle 1917是被广泛认可的益生菌,可以通过形成生物被膜定殖在肠道中抑制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curli菌毛合成基因(csgA)和鞭毛调控基因(hnsA)突变菌株,探究curli菌毛和鞭毛对EcN生物被膜形成的... E.coli Nissle 1917是被广泛认可的益生菌,可以通过形成生物被膜定殖在肠道中抑制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curli菌毛合成基因(csgA)和鞭毛调控基因(hnsA)突变菌株,探究curli菌毛和鞭毛对EcN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urli菌毛对EcN运动能力以及生物膜形成没有影响;EcNΔhnsA菌株的运动能力下降,生物被膜含量升高,说明鞭毛通过促进EcN运动,抑制细菌的附着,从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nissle 1917(ecN) curli菌毛 鞭毛 生物被膜 形成 影响
下载PDF
大肠杆菌Nissle 1917鞭毛蛋白部分高变区功能初步研究
5
作者 杨颖 朱军 朱国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7-43,共7页
初步研究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oli Nissle 1917,EcN)鞭毛蛋白(Flagellin,FliC)高变区的功能,为探讨其作为表面展示系统的可行性打下基础。以EcN无质粒克隆(EcN was cured of its 2 cryptic plasmids pMUT1 and pMUT2 resulting in Ec... 初步研究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oli Nissle 1917,EcN)鞭毛蛋白(Flagellin,FliC)高变区的功能,为探讨其作为表面展示系统的可行性打下基础。以EcN无质粒克隆(EcN was cured of its 2 cryptic plasmids pMUT1 and pMUT2 resulting in EcNc)为实验菌株,分别构建2个鞭毛蛋白基因(fl iC)高变区859-888位、829-858位的缺失突变株和回补菌株。分析突变区域对EcNc的生长性能、生化特性、运动性及抗原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EcNc、两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特性无明显差异,且三者生化试验结果一致。缺失突变株在半固体培养基上不能运动,而回补株均恢复了原运动性;缺失突变株均不与H1单因子血清发生凝集,而互补菌株均能产生与EcNc一致的凝集反应。表明高变区的这两个区域尽管不影响菌株的生长性能和生化特性,但与EcN的运动性及抗原性密切相关。这为进一步探索EcN鞭毛展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nissle 1917 鞭毛蛋白 高变区
下载PDF
大肠杆菌Nissle 1917菌株荚膜多糖合成基因kfiA的功能研究
6
作者 安翠英 周贤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EcN的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簇,寻找致病性大肠杆菌K5菌株的肝素前体多糖替代来源。[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基因回补、1H核磁共振(NMR)检测等技术手段,研究了kfiA基因在EcN荚膜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功能。[结果]利用λ-red重组系... [目的]分析益生菌EcN的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簇,寻找致病性大肠杆菌K5菌株的肝素前体多糖替代来源。[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基因回补、1H核磁共振(NMR)检测等技术手段,研究了kfiA基因在EcN荚膜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功能。[结果]利用λ-red重组系统成功构建了kfiA突变株,利用NMR检测发现kfiA缺失突变株的荚膜多糖特征峰消失,又通过染色体重组技术,把kfiA基因插入了EcN突变株的基因组中,核磁共振检测重新发现了荚膜多糖特征峰。[结论]kfiA基因是EcN菌株荚膜多糖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基因,参与了荚膜多糖合成。λ-red重组系统与染色体重组技术同样适用于EcN菌株,可为后续的菌株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多糖 肝素前体 大肠杆菌nissle 1917 核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