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X-2、VEGF和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伟 熊正文 +6 位作者 李宏伟 胡海霞 张鹏 苏红 黄勇 张华东 寻凤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0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V...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VEGF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46.6%、7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50.0%、65.7%,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3%、43.30%、3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COX-2、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1),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COX-2、VEGF的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OX-2 VeGF e-cad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E-cad、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戌 肖敏 +1 位作者 李三荣 童树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287-229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Ki-67的表达,探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及石蜡组织做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Ki-67的表达,探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及石蜡组织做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cad及Ki-67的表达情况;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及E-cad和Ki-67表达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E-cad、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3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证实79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58.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cad主要定位于细胞膜,Ki-67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135例乳腺癌患者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57.8%,Ki-67阳性表达率为68.1%。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肿瘤T分期、分子分型、AR、E-cad及Ki-67等显著相关(P <0.05)。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AR、E-cad及Ki-67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Pearson检验显示E-cad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476,P=0.000),Ki-67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54,P=0.0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Ki-67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cad低表达与Ki-67高表达在乳腺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通过检测E-cad及Ki-67表达水平可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cad KI-67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E-Cad、MMP9血清中的表达与胃癌痰湿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晓冬 金钢 +3 位作者 薛志忠 钱钢 蒋霆辉 魏晓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立足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与痰的病理特征相似基础上,探讨痰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作用的可能物质基础。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癌痰湿证型患者30例治疗前后与非痰湿证型患者3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0例血清中上皮钙黏附分子(E-Cad)、... 目的立足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与痰的病理特征相似基础上,探讨痰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作用的可能物质基础。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癌痰湿证型患者30例治疗前后与非痰湿证型患者3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0例血清中上皮钙黏附分子(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痰湿证组服用消痰散结方1个月,非痰湿证组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E-Cad、MMP9的表达变化,并与非痰湿组血清中E-Cad、MMP9的表达进行比较对照。结果两种黏附分子表达在痰湿证型与非痰湿证型中的表达均较健康组升高(P<0.05),痰湿组较非痰湿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E-Cad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MMP9的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痰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可能是通过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两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痰湿证 e-cad MMP9 转移
下载PDF
EphA2和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平 陈晓春 +2 位作者 陈江 平浩 谷龙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 (EphA2) 和上皮粘连素 (E cadherin) 在前列腺癌 (CaP)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和E cadherin蛋白在44例CaP、23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及25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 (EphA2) 和上皮粘连素 (E cadherin) 在前列腺癌 (CaP)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和E cadherin蛋白在44例CaP、23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及25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CaP中EphA2表达显著高于PIN (P<0. 01), 两者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 (均P<0 .01)。CaP中E cadherin表达显著低于PIN及良性组织 (均 P<0. 01), 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EphA2高表达和E cadherin低表达与 CaP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癌症转移密切相关。EphA2 与 E cad her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phA2可作为CaP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E cadherin可与 EphA2 结合作为判断CaP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2 表达 e-cadHeRIN 良性 前列腺癌 ecad 前列腺组织 PIN 受体酪氨酸激酶 负相关
下载PDF
TGF-β1长期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变而增加其侵袭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封明轩 骆明德 +3 位作者 费哲为 欧敬民 李建 李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766-768,共3页
目的:研究TGF-β1对胰腺癌细胞侵袭性的的影响以及上皮间质变(EMT)在其中起的作用。方法:以TGF-β1长期刺激胰腺癌细胞BxPc-3,从形态学动态观察癌细胞变化,同时以RT-PCR动态测定与侵袭性有关的指标E-caderin,N-caderin等的表达,以明确T... 目的:研究TGF-β1对胰腺癌细胞侵袭性的的影响以及上皮间质变(EMT)在其中起的作用。方法:以TGF-β1长期刺激胰腺癌细胞BxPc-3,从形态学动态观察癌细胞变化,同时以RT-PCR动态测定与侵袭性有关的指标E-caderin,N-caderin等的表达,以明确TGF-β1诱导癌细胞上皮间质变的能力及探索引出的条件,同时以Transwell侵袭试验验证上皮间质变对胰腺癌细胞侵袭性的作用。结果:TGF-β1(10ng/ml)长期刺激下(约7天后)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变,细胞形态由上皮形转为单个分散的梭样间质细胞形,同时E-caderin表达逐渐下降,而N-caderin表达未见明显变化;transwell侵袭试验也证实胰腺癌细胞侵袭性和所受TGF-β1刺激时间呈正比,不同刺激时间的癌细胞侵袭率之间有显著差异,证明TGF-β1影响时间越长,胰腺癌细胞侵袭性越强。结论:TGF-β1有增加胰腺癌细胞侵袭性的作用,该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上皮间质变而产生,而这一作用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同时钙粘连蛋白的变化是重要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TGF-Β1 eMT 侵袭性 ecad
下载PDF
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对E-cad、α-SMA、vimentin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婧 汪弋力 +2 位作者 王晓芳 丁维俊 李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8-1081,I0002-I0004,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几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 目的:动态观察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几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博来霉素灌入气管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分别艾灸及泼尼松灌胃治疗,在造模后第11天、第23天、第35天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α-SMA、vimentin的表达。结果:艾灸组、泼尼松组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肺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表达升高,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艾灸治疗能升高E-cad水平,降低α-SMA、vimentin水平,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肺纤维化 e-cad Α-SMA vimentin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E-cad表达与EGFR、HER-2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洪荫 涂健 +6 位作者 朱旬 冯一中 邹汉青 朱培培 杨汶士 王亮 王国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与EGFR和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2例乳腺癌标本中E-cad、EGFR和HER-2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有随访资料的数据运用COX...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与EGFR和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2例乳腺癌标本中E-cad、EGFR和HER-2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有随访资料的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多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中E-cad、EGFR和HER-2的阳性率分别是65.3%、43.1%、27.2%。乳腺癌中E-cad、EGFR和HER-2的表达均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EGFR和HER-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乳腺癌中E-cad的表达与EGFR和HER-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E-cad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HER-2、临床分期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E-cad可以抑制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其与EGFR和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Ecad、HER-2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转移 e-cad eGFR HeR-2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Ⅰ、E-cad及VEGF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查之燕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IGF-Ⅰ、E-cad及VEGF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IGF-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E-cad及VEGF采用酶免疫分析测定。结果:32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血清IGF-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0.01);E-cad及VEGF...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IGF-Ⅰ、E-cad及VEGF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IGF-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E-cad及VEGF采用酶免疫分析测定。结果:32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血清IGF-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0.01);E-cad及VE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也均显著(P均<0.05)。手术3个月后3项血清标志物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的测定对于卵巢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上皮性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RUNX3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侵袭相关基因E-Cad、MMP-7和TIMP-1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19,324,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RUNX3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侵袭相关基因E-Cad、MMP-7和TIMP-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采用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n MSP)法...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RUNX3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侵袭相关基因E-Cad、MMP-7和TIMP-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采用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n MSP)法检测RUNX3启动子甲基化情况;链霉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检测肿瘤侵袭相关基因E-Cad、MMP-7和TIMP-1蛋白表达并计数,并回顾性分析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65例NSCLC组织样本中有27例出现RUNX3启动子的甲基化(41. 54%)。RUNX3启动子甲基化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81. 48%)高于鳞癌(18. 52%,P=0. 003);且与临床分期有关(P=0. 003),主要分布于Ⅲ期(55. 56%)和Ⅳ期(33. 33%)。S-P染色并计数结果显示,E-Cad、MMP-7和TIM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 92%、46. 15%和52. 31%;且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组中阳性表达率与非甲基化组中阳性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有望为NSCLC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 启动子 甲基化 非小细胞肺癌 e-cad MMP-7 TIMP-1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FAK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刚 王万里 魏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上皮钙黏附素(Ecad)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例正常大肠黏膜,28例大肠腺瘤及49例大肠癌组织的βcat、Ecad和FAK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βcat异位表达率6...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上皮钙黏附素(Ecad)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例正常大肠黏膜,28例大肠腺瘤及49例大肠癌组织的βcat、Ecad和FAK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βcat异位表达率61.2%,显著高于大肠腺瘤(35.7%P<0.05)。大肠癌βcat、Ecad膜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7.3%,57.1%,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P<0.01,P<0.01)。大肠癌FAK阳性率65.3%,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P<0.01)。βcat异位表达、βcat和Ecad膜表达缺失、FAK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等因素有关。大肠癌中,FAK表达与βcat、Ecad膜表达缺失及βcat异位表达呈正相关。结论βcat异位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βcat和Ecad膜表达缺失、βcat异位表达、FAK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此过程中,FAK可能抑制了癌细胞之间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素 上皮钙黏附素 黏着斑激酶 大肠癌
下载PDF
钙粘素蛋白-E与肿瘤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霍西茜 王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879-1882,共4页
钙粘素蛋白(Cadherin)是一类钙依赖性糖蛋白,属亲同性CAM(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黏附蛋白分子。钙粘素蛋白超家族包括钙粘蛋白、原钙粘蛋白、桥粒芯糖蛋白、桥粒芯胶粘蛋白等[1]。其中E-钙粘素蛋白(E-c... 钙粘素蛋白(Cadherin)是一类钙依赖性糖蛋白,属亲同性CAM(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黏附蛋白分子。钙粘素蛋白超家族包括钙粘蛋白、原钙粘蛋白、桥粒芯糖蛋白、桥粒芯胶粘蛋白等[1]。其中E-钙粘素蛋白(E-cadherin,E-cad)是一类主要介导细胞间同质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作为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个成员,参与形成和维护正常细胞间的连接,近年来,E-cad与肿瘤的关系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E-cad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粘素蛋白 e-cad 肿瘤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E-钙粘素和γ-连环素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辉 韩亮 李庆友 《腹部外科》 2004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 钙粘素 (E cadherin ,E cad)和γ 连环素 (γ catenin ,γ cat)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4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 2 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E cad和γ cat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 钙粘素 (E cadherin ,E cad)和γ 连环素 (γ catenin ,γ cat)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4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 2 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E cad和γ cat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E cad和γ cat在正常肝组织中全部正常表达 ,而肝癌组织不同程度的表达减弱或缺失 ,两者的表达随肝癌的转移而有显著性的差异(P <0 .0 5 )。结论 检测E cad和γ cat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的生长、浸润情况 ,可能为肿瘤侵袭、转移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 表达 连环素 癌侵袭 原发性肝癌 e-钙粘素 转移 正常肝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lovo细胞E-cad、N-cad和Snail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素云 周春仙 +2 位作者 顾燕频 袁宝萍 卫洪昌 《中国肿瘤》 CAS 2011年第9期690-69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lovo细胞E-cad、N-cad和Snai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扶正抑癌方对结肠癌细胞EMT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扶正抑癌方抑制结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lovo细胞体外培养,制备大鼠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后,MT...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lovo细胞E-cad、N-cad和Snai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扶正抑癌方对结肠癌细胞EMT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扶正抑癌方抑制结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lovo细胞体外培养,制备大鼠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后,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E-cad、N-cad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高剂量含药血清组24h对lovo细胞抑制率较中剂量、低剂量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可以下调lovo细胞N-cad的表达和上调E-cad表达,与正常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能降低lovo细胞转录因子Snail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癌方含药血清通过上调E-cad表达和下调N-cad的表达,抑制lovo细胞的EMT转变,从而降低lovo细胞的侵袭力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抑癌方 含药血清 结肠癌 lovo细胞 e-cad N-cad SNAIL
原文传递
肾细胞癌E-cad和Ki-67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文 李景贺 +2 位作者 金立方 卢爱萍 邵晋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E-cad和Ki-67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探讨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方法)测定43例肾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E-cad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E-cad和Ki-67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探讨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方法)测定43例肾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E-cad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肾癌中E-cad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2%和39.5%,正常肾组织阳性表达分别为63%和0。二者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分期、临床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在肾癌中E-cad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肾癌E-cad和Ki-67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肾癌患者预后及术后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e-cad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黄芪、莪术单药及配伍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抑制Lewis荷瘤小鼠肺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成勇 徐冉 +2 位作者 王毓国 冯剑 窦永起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4期336-339,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莪术及其配伍应用对Lewis荷瘤小鼠肺转移灶数目及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其基于上皮间质转化机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并分析黄芪、莪术配伍应用的意义。方法将50只C57 Lewis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莪术及其配伍应用对Lewis荷瘤小鼠肺转移灶数目及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其基于上皮间质转化机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并分析黄芪、莪术配伍应用的意义。方法将50只C57 Lewis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黄芪单药组、莪术单药组及黄芪、莪术配伍组,接种后次日开始连续15d,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处死后解剖取出肺脏,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双肺表面超过结节数目;剥离腋下种植瘤体,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cad、MMP-2、MMP-9表达。结果顺铂组和配伍组肺转移结节数量少于模型组(均P<0.05),单药组肺转移灶数量虽均少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组均不及顺铂组(P<0.05),配伍组少于黄芪、莪术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配伍组升高(均P<0.05),单药组与模型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组低于顺铂组(均P<0.05),配伍组高于莪术组(P<0.05),与黄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表达,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表达,顺铂组、配伍组、莪术单药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黄芪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组高于顺铂组(均P<0.05),配伍组低于黄芪组(PV0.05),与莪术单药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莪术配伍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优于单用黄芪、莪术,其作用机制为提高E.cad蛋白表达、降低MMP-9表达;黄芪、莪术配伍使用在提高E.cad表达上优于单用黄芪、莪术,在降低MMP-9表达上与莪术相近、优于单用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莪术 上皮间质转化 e-cad MMP-2 MMP-9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GF-1、E-cad蛋白的表达以及IGF-1对卵巢癌SKOV3细胞E-cad表达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景戈 任琛琛 +4 位作者 杨立 刘泇希 白杨 李倩 李飞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上皮性钙黏连蛋白(E-cad)的表达以及IGF-1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后E-cad蛋白的表达和细胞侵袭力的改变,探讨IGF-1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卵巢...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上皮性钙黏连蛋白(E-cad)的表达以及IGF-1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后E-cad蛋白的表达和细胞侵袭力的改变,探讨IGF-1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GF-1及E-cad蛋白的表达。以不同质量浓度(0、25、50、100、200μg/L)的IGF-1刺激SKOV3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 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卵巢上皮性癌、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IG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0.0%、20.0%和10.0%,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60.0%、70.0%和90.0%;与其他3种组织比较,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升高,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均<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GF-1和E-cad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两级分级系统有关(P均<0.05),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且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GF-1与E-cad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P=-0.396,P=0.018)。不同质量浓度的IGF-1作用于SKOV3细胞后,E-cad的表达逐渐降低,SKOV3细胞侵袭力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IGF-1、E-cad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上皮间质转化、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上皮性钙黏连蛋白 侵袭 SKOV3细胞
下载PDF
E-钙黏蛋白和组织蛋白酶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喉鳞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瑞珠 李鹏 +2 位作者 李晓丹 徐秀玉 周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在喉鳞癌淋巴结转移中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喉鳞癌标本中E-cad、VEGF、Cath-D进行了...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在喉鳞癌淋巴结转移中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喉鳞癌标本中E-cad、VEGF、Cath-D进行了检测。结果喉鳞癌中E-cad、VEGF、Cath-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3%、66%。VEGF表达与Cath-D、E-cad表达相关(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中E-cad、VEGF、Cath-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E-cad与Cath-D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无直接相关性;在E-cad、Cath-D表达阳性中VEGF表达较高,并多见于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结论E-cad、VEGF、Cath-D可能是喉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VEGF、Cath-D和E-Cad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D e-cad 喉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 e-钙黏蛋白 组织蛋白酶D 淋巴结转移 癌转移 阳性表达率
下载PDF
多个癌基因的蛋白表达对乳腺癌的预后意义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邹文 胡春宏 +1 位作者 郭凯平 何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5期66-68,共3页
目的 :评估C -erbB - 2 ,P2 7及E -cadherin(E -cad)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 6 0例乳腺癌组织C -erbB - 2 ,P2 7及E -cad蛋白表达水平 ,并与患者 10年生存率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C -erbB - 2 ,P2 7及E -cadherin(E -cad)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 6 0例乳腺癌组织C -erbB - 2 ,P2 7及E -cad蛋白表达水平 ,并与患者 10年生存率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C -erbB - 2 ,P2 7及E -cad是影响患者 10年生存率的预后因素 ,但多因素分析表明 ,仅C -erbB - 2可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P <0 .0 5 )。分析不同表型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 ,显示C -erbB - 2 (高 ) /P2 7(低 ) ,P2 7(低 ) /E -cad(低 ) ,E -cad(低 ) /C -erbB - 2 (高 )表型的患者预后最差 (P <0 .0 5 )。结论 :综合评估C -erbB - 2 ,P2 7及E -cad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而C -erbB -2可能是更有价值的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eRBB-2 P27 e-cad 预后
下载PDF
ILK和E-Cad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胜水 张凤梅 +4 位作者 李秀清 李丽 李翠萍 许华 李双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人食管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IL...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人食管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ILK和E-Cad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结果:随着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细胞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IL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增高(P<0.05),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ILK阳性表达强度与E-Cad的异常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ILK和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ILK e-cad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cad、CD_(44)v6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易明福 魏晓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cad和CD44v6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组织中E-cad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cad和CD44v6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组织中E-cad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1.1%和4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和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异常表达和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均在NSCLC的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且它们的作用具有协同性,它们的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cad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