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 被引量:30
1
作者 冯定香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描述了10例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提出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10例病人中9例治愈,说明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显著疗效。文章同时探讨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生原因,从而使语言治疗的领域更加宽广,也拓宽了... 本文描述了10例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提出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10例病人中9例治愈,说明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显著疗效。文章同时探讨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生原因,从而使语言治疗的领域更加宽广,也拓宽了康复领域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诊断 语言治疗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神经功能、肌电图及构音障碍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缪辉宇 曲崇正 陈波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1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两组均给...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1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参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神经功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肌电图参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中Ⅲ、Ⅳ波潜伏期(PL)及Ⅲ~Ⅳ、Ⅰ~Ⅴ峰间潜伏期(IPL)]变化,并对比治疗后构音障碍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和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BAEP中Ⅲ、Ⅳ波PL及Ⅲ~Ⅳ、Ⅰ~Ⅴ波IPL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构音障碍总有效率为96.43%(54/56),与对照组的80.36%(45/56)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 :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脑干听觉传导功能的康复,改善构音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康复训练 卒中后假性球麻痹 神经功能 肌电图 构音障碍
下载PDF
舌针、项针联合小组构音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甫刚 邢军 +3 位作者 王亚辉 张立庄 邸小敏 常丽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观察舌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障碍康复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索构音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80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障碍训练,观... 目的:观察舌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障碍康复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索构音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80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障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针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持续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分级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总积分及分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除颌位置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分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舌针 项针 小组构音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针刺对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和声学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徐基民 李惠兰 +3 位作者 卢虎英 陈之罡 刘兰群 景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7-54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言语治疗同时配合针刺颈项部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和完骨为主,对照组(31例)只给予言语治疗,治疗9周后评价...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言语治疗同时配合针刺颈项部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和完骨为主,对照组(31例)只给予言语治疗,治疗9周后评价言语和声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单词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均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67.7%(21/31)(P<0.01);治疗后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经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的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显著延长(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配合言语治疗能改善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和声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针刺疗法 言语治疗 发音清晰度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于氏项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孙远征 于天洋 +1 位作者 周琛 祝鹏宇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于氏项针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脑出血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项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n=45)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于氏项针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脑出血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项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n=45)和对照组(单纯吞咽、语言康复训练,n=45)两组,均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进行,两组均以6 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 d,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价量表和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进行测评,观察疗前疗后2项评分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洼田吞咽能力评价量表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疗后均较疗前有所提高(P<0.05),两组疗后评分显示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疗后与疗前相比均提高(P<0.05),两组疗后评分显示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93.2%(41/44),构音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95.5%(42/44),分别高于后者72.1%(31/43)与79.1%(34/43)(P<0.05)。结论:于氏项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氏项针 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假性延髓麻痹 脑出血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胜利 张庆苏 +5 位作者 卫冬洁 田鸿 贾革红 秦江天 何怡 孙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591-592,共2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例患者康复40d。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例患者康复40d。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等,并用普通话单词表和语句检测语音清晰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18例患者MPT均缩短,每秒发声气流量较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MPT均明显延长(P<0·01)。治疗前,FVC明显低于预期值,治疗后增加(P<0·05)。治疗后,篇章水平正答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语言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检测是较好的综合评定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言语和发声的方法;康复生理途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途径 语音清晰度 评定
下载PDF
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季 胡卡明 +3 位作者 杨玲 屈云 罗伦 李德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0-303,310,共5页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言语组,每组90例。言语组给予言语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金津、玉液穴点刺放血和针刺舌三针、百会...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言语组,每组90例。言语组给予言语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金津、玉液穴点刺放血和针刺舌三针、百会穴,综合组给予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各组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治疗结束后2个月)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包括8个大项28个子项)进行评分,并统计28个子项恢复a级(功能正常)的项数。结果最终完成研究综合组89例,针刺组86例,言语组85例。各组28个子项评分在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及随访时综合组28个子项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针刺组和言语组(P<0.05)。各组治疗后及随访时a级项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并且综合组a级项数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针刺组和言语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或言语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言语康复训练 脑卒中 构音障碍 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
原文传递
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5
8
作者 汪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42-244,共3页
目的:编制一个既能对各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揭示受损功能及受损程度、指导治疗,又能反映不同类型构音障碍言语特征变化的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同时,确定各检查项目的正常值。方法: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的... 目的:编制一个既能对各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揭示受损功能及受损程度、指导治疗,又能反映不同类型构音障碍言语特征变化的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同时,确定各检查项目的正常值。方法: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咽反射、最大呼气时间、闭唇力量、下颌功能、腭咽机制、舌运动范围、错音,以及40个言语特征的分级评价。对84名正常成人实施呼吸、唇、喉、舌、言语检查中需确定参考值范围的13个检查项目。结果:统计了84名正常人13个检查项目的平均值、标准差、范围,并初步确定了正常值。结论:该评价量表的编制,使运动性言语障碍的评价更加全面。正常成人的抽样检查结果,为各项检查提供了正常参考值,为构音障碍的诊断分类、疗效观察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综合性评价 量表
下载PDF
"六字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呼吸控制异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郑亚楠 李洪丽 +2 位作者 丁珊珊 李改燕 张颖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 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诀"训练+基础构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性构音障碍 六字诀训练
原文传递
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高海燕 朱洁 +2 位作者 黄国航 黎景波 林勉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口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舌三针治疗。治疗2个月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NIHSS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喉功能检测仪采集患者声学/电声门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NR)和声门接触率(CQ)]评估治疗后言语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BI指数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声学/电声门参数Jitter、Shimmer和CQ较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均P<0.05)。结论: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三针 口肌训练 脑卒中 构音障碍 声学/电声门参数
下载PDF
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水平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45-448,共4页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与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构音障碍在脑...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与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构音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40%。痉挛型构音障碍是构音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国外学者对此种言语障碍做过深入研究,获得了很多重要数据。由于语言的不同,一些数据、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法可能不适合中国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 运动性言语障碍 声学 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莉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0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言语训练,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45例患者的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93%,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言语训练,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45例患者的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93%,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有效率100%,病程1~3个月的患者有效率96%,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有效率85%。结论针对性的言语训练可以恢复和改善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言语治疗 康复疗效
下载PDF
口部肌肉训练联合头皮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构音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玉柱 李晓捷 +2 位作者 周丽 朱琼 王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究口部肌肉训练联合头皮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儿童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治疗6个月。... 目的探究口部肌肉训练联合头皮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儿童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照组采取口部肌肉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皮针治疗,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量表、简易口部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语言功能及口部运动功能。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语言表达发育商、理解发育商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下颌口部、唇口部、舌口部及整体运动功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痉挛型脑瘫儿童构音障碍采取口部肌肉训练和头皮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儿童语言功能,改善口部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构音障碍 口部肌肉训练 头皮针 儿童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丛文杰 杜忠衡 +2 位作者 胡欢 洪显钗 方剑乔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1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比较不同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方法将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 目的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比较不同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方法将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20 d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构音障碍等级、Frenchay改良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构音障碍等级、Frenchay改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有效方法,电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构音障碍 脑卒中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下载PDF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特点与言语治疗 被引量:17
15
作者 侯梅 赵荣安 +2 位作者 李玉堂 李淑秋 兰坤 《中国康复》 1999年第2期86-87,共2页
对56例脑瘫患儿的构音运动和言语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治疗。结果:45例患儿存在运动性构音障碍,发生率为80.4%,其中徐动型、失调型、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构音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较严重,痉挛型双瘫次之,偏瘫型则较少发生异常构音障碍;... 对56例脑瘫患儿的构音运动和言语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治疗。结果:45例患儿存在运动性构音障碍,发生率为80.4%,其中徐动型、失调型、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构音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较严重,痉挛型双瘫次之,偏瘫型则较少发生异常构音障碍;对其中45例患儿采用基础性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及构音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1.0%。提示运动性构音障碍是影响脑瘫患儿言语的主要问题,早期正确评价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运动性 构音障碍 言语治疗 儿童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鼻流量检测仪检测鼻流量;测定发音轮替运动速度(AMR);用言语清晰度测试卡检测患者言语清晰度。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法进行康复治疗。对其中16例进行复测。结果患者喉发声功能、肺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元音、非鼻音单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鼻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无显著性差异;轮替运动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言语清晰度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发声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增加,言语清晰度明显提高(P<0.01);而音调、音量、平均气流率及各测试音的鼻流量值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言语清晰度的相关因素包括最长发声时间和轮替运动速度。元音/i/及非鼻音句子鼻流量测定与鼻音化主观判定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喉发声功能显著降低;共鸣功能异常,存在鼻音化现象;轮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言语清晰度差。康复生理法治疗可以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呼吸、构音及交流能力,但对共鸣功能无明显效果。最长发声时间越长、特定时间内说/pa、ta、ka/次数越多,言语清晰度越高。鼻流量测定可作为判定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情况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法 言语清晰度 鼻流量 空气动力学 评定
下载PDF
综合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唐颖 《中国康复》 2010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构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A组加用发音肌电刺激,患者同时配合主动肌肉收缩。结果:治疗28d后,2组构音障碍...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构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A组加用发音肌电刺激,患者同时配合主动肌肉收缩。结果:治疗28d后,2组构音障碍检查法分级评定均有显著提高(P<0.01)。A组言语功能>3级的患者明显多于B组(P<0.05);有效率高于B组(97%与77%,P<0.05);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QQL-100)评分,A组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发音肌电刺激配合主动训练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发音肌电刺激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钦 沈敏 何龙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观察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5例伴有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部运动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言语清晰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显著高于对照组(15.... 目的观察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5例伴有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部运动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言语清晰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显著高于对照组(15.6%)(P<0.001)。结论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部运动 脑性瘫痪 构音障碍
下载PDF
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史术峰 吴桂华 张亚娟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采用头项针结合舌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采用头项针结合舌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言语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项针结合舌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言语障碍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项针 舌针 脑卒中 构音障碍
下载PDF
针刺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勇 罗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患侧与针刺双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33例,最后每组各有1例脱落。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和电项针治疗的基础上,单侧组针刺患侧的吞... 目的:比较针刺患侧与针刺双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33例,最后每组各有1例脱落。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和电项针治疗的基础上,单侧组针刺患侧的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双侧组针刺双侧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每天1次,每周连续针刺6 d,休息1 d,治疗21 d后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和GRBAS分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和构音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两组患者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均提高(均P<0.01),且单侧组改善程度大于双侧组(P<0.01);两组患者GRBAS分级、洼田饮水试验情况均改善(均P<0.01),且单侧组改善程度大于双侧组(P<0.05,P<0.01)。结论:针刺患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较针刺双侧咽部腧穴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延髓麻痹 脑梗死 吞咽困难 针刺 咽部腧穴 患侧 双侧 饮水呛咳 构音障碍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