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ty threshold of high-speed railway pier settlement based on train-track-bridge dynamic interaction 被引量:28
1
作者 CHEN Zhao Wei ZHAI Wan Ming +1 位作者 CAI Cheng Biao SUN Y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02-210,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bridge pier settlement in high-speed railways.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er settlement and the rail deform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bridge pier settlement in high-speed railways.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er settlement and the rail deformation is derived theoretically for the double block ballastless track-bridge system.By adopting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track random irregularity and the rail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pier settlement as the excitation inputs,the variations of vehicle dynamics indices with pier settlement a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Then,the safety threshold of the bridge pier settlement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mit of vehicle running safety and ride comfort indices of the high-speed trains.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s indices of different trains have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the pier settlement,and the train CRH2C is the most sensitive one among all the types of Chinese high-speed trains.When passing through the bridges in common span with pier settlement at the speed of 250–350 km/h,the trains suffer the low-frequency excitations,and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of car body is most sensitive to the pier settlement of all the dynamics indices.When the car body vertical acceleration just exceeds the allowable limit,the critical settlement value is 23.4 mm,which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pier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limit in the current code for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pier settlement safety threshol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rain-track-bridge dynamic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主跨450m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行性研究与设计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大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9,共6页
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现已成为扩大无砟轨道应用范围的又一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大跨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可行性十分必要。以某高速铁路主跨450 m大跨斜拉桥为例,针对无砟轨道应用的可行性及轨道结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从而为大跨度桥上无... 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现已成为扩大无砟轨道应用范围的又一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大跨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可行性十分必要。以某高速铁路主跨450 m大跨斜拉桥为例,针对无砟轨道应用的可行性及轨道结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从而为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应用及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大跨桥梁活载、温度等变形条件下,无砟轨道各静、动力学指标均能满足安全服役要求,主跨450 m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行;(2)温度组合荷载作用下,桥梁主跨竖向变形曲率半径最小值为191 771 m,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3)橡胶弹性垫层可有效协调轨道结构层间变形,显著降低底座动力响应,建议弹性垫层刚度取0.10 N/mm^(3);(4)轨道板常用板型均满足层间变形不脱空要求,设计布板时应尽量选择板长较小的轨道板;(5)考虑桥梁成桥偏差影响,底座板厚度取220 mm,自密实混凝土层加厚至1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静动力学特性 轨道几何不平顺 设计优化
下载PDF
75kg·m^(-1)钢轨用轨撑设计与铺装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莉 宣言 +2 位作者 王澜 张建峰 李春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针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和长大坡道线路的轨距、线型难于保持,外轨侧磨严重,养护维修工程量大的情况,研制了普通型和减振型2种形式的75 kg.m-1钢轨用轨撑。在大秦线的轨道动力特性试验和现场试铺表明:与既有Ⅱ型弹条扣件相比,安装2种轨... 针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和长大坡道线路的轨距、线型难于保持,外轨侧磨严重,养护维修工程量大的情况,研制了普通型和减振型2种形式的75 kg.m-1钢轨用轨撑。在大秦线的轨道动力特性试验和现场试铺表明:与既有Ⅱ型弹条扣件相比,安装2种轨撑后测试断面的轨头横向静刚均有大幅增大,其中,外轨轨头的横向静刚度增大40%~54%,内轨轨头的横向静刚度增大9%~113%;轨撑提高了钢轨的横向抗力和抗倾覆的能力,提高了行车安全性;钢轨横移和钢轨侧磨明显减小,轨距和轨向保持良好,减小了日常养护维修工程量。减振型轨撑的减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小半径曲线轨撑 轨道强化 轨道动力特性 现场试铺
下载PDF
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嵬 程志加 +6 位作者 赫思聪 苏前富 杨微 周佳春 高月波 雷有荣 王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4-238,284,共6页
近年来,棉铃虫在吉林省各地区玉米田为害,成为了潜在的玉米穗部重要害虫。明确棉铃虫在吉林省的种群动态、虫源性质,对其早期预警与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市,综合运用常规监测、卵巢解剖、田间调查、气象... 近年来,棉铃虫在吉林省各地区玉米田为害,成为了潜在的玉米穗部重要害虫。明确棉铃虫在吉林省的种群动态、虫源性质,对其早期预警与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市,综合运用常规监测、卵巢解剖、田间调查、气象分析、轨迹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棉铃虫的发生时间、发生世代、虫源地、迁飞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旬-10月上旬为棉铃虫成虫发生期,其中8月中旬-9月下旬是发生高峰期。棉铃虫成虫在当地发生2代(第3代和第4代),第3代为迁入世代,第3代高峰期的虫源主要来自于辽宁省部分地区。第4代主体为本地繁殖世代,其为害期正值当地玉米灌浆至蜡熟期。第4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后滞留本地的种群因气候以及食物原因而消亡。迁出期的风向不利于棉铃虫种群回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种群动态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有限元建模技术的GJ-III型扣件轨道动力特性分析
5
作者 冷圣禧 李伟 +3 位作者 姚学东 周志军 温泽峰 任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5-85,共11页
GJ-III型扣件轨道作为地铁线路一种中等减振轨道,服役后出现钢轨短波长波磨,导致高频轮轨振动噪声问题。为探明该轨道的动力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减振扣件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减小有限长轨道边界反射波影响并同时保证计算效率,... GJ-III型扣件轨道作为地铁线路一种中等减振轨道,服役后出现钢轨短波长波磨,导致高频轮轨振动噪声问题。为探明该轨道的动力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减振扣件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减小有限长轨道边界反射波影响并同时保证计算效率,采用多尺度建模技术将轨道简化为梁-壳-实体模型。利用该模型探究了轮轨耦合作用下的轨道垂向动力特性,分析了扣件垂向刚度和阻尼对轨道垂向频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50.0 m实体轨道模型简化为12.5 m实体和37.5 m梁-壳模型,可节约65.3%的计算时间,同时仿真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2)钢轨垂向一阶弯曲和pinned-pinned共振模态在轨道垂向位移导纳上表征明显,其频带分别为100~150 Hz和1022~1101 Hz。(3)减振扣件轨道在100 Hz以下振动响应表现为钢轨和道床板的整体弯曲和扭转振动;车辆静载集中力引起的钢轨预应力会诱发400~800 Hz轮对间轨道垂向频响峰值。(4)考虑柔性轮对作用后,轨道垂向位移导纳在分别在43 Hz、381 Hz和641 Hz处出现新的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轮轨耦合的P2共振模态、轮对间钢轨垂向二、三阶弯曲模态。柔性车轮在180 Hz、341 Hz和504 Hz处的振动模态也会引起钢轨垂向导纳出现新峰值。轮对质量效应对减振扣件轨道50~250 Hz内垂向振动有抑制作用,钢轨不易萌生该频段波磨。(5)钢轨垂向一阶弯曲、P2共振和轮对间钢轨垂向弯曲频率均随扣件垂向刚度增加而增加,扣件垂向阻尼仅对轨道导纳波动幅值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 多尺度有限元建模 轨道动态特征 轮轨耦合
下载PDF
土质路基板式无砟轨道基床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祥辉 张思峰 +1 位作者 蒋关鲁 董志泓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4,共5页
无砟轨道技术在高速铁路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使用温克勒(Winkler)模型对土质路基无砟轨道进行分析时,路基中动应力的分布规律和基床反力系数的取值是决定线路结构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以遂渝线无砟轨道铁路为背景,通过室内大比... 无砟轨道技术在高速铁路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使用温克勒(Winkler)模型对土质路基无砟轨道进行分析时,路基中动应力的分布规律和基床反力系数的取值是决定线路结构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以遂渝线无砟轨道铁路为背景,通过室内大比例动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下路基基床动态参数的分布特征。考虑到工程实用性,对板式无砟轨道基础板底面的动应力进行必要的简化,联合Odemark理论和弹性理论来计算路基动应力,所得计算值和实测值很接近。在动应力分布已知的前提下,将路基各土层假设为一维压缩模型,并确定合理的有限压缩层厚度,探讨将多土层体系转换为等效Winkler地基模型的方法,得到不同工况下路基的基床反力系数,经与实测值相比较,证实了此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基床 动力特性 基床反力系数 动力模型试验 无砟轨道
下载PDF
轨道板端翘曲变形对行车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秦永平 任西冲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48,65,共7页
研究目的:结合现场某大跨度桥上工点CRTSⅢ型轨道板端翘曲变形监测结果,本文建立可考虑板端翘曲变形以及无砟轨道各结构层非线性接触关系的列车-无砟轨道三维有限元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板端不同程度的翘曲变形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研究目的:结合现场某大跨度桥上工点CRTSⅢ型轨道板端翘曲变形监测结果,本文建立可考虑板端翘曲变形以及无砟轨道各结构层非线性接触关系的列车-无砟轨道三维有限元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板端不同程度的翘曲变形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1)现场轨道板端的最大翘曲位移量能达到1.87 mm,板端的翘曲位移明显高于板中,板端翘曲变形量随着时间大致呈周期性变化,轨道板端翘曲变形带动钢轨发生上拱变形,表现出一定的跟随性;(2)在规范规定的负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系统各项动力指标满足行车安全要求;(3)当板端第一个扣件位置翘曲量超过2.9 mm时,轮重减载率将达到限值,建议对轨道结构采取相应加固措施,防止对行车安全性造成影响;(4)本研究结果可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养护维修及行车安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 温度翘曲变形 附加轨道不平顺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特性
下载PDF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文涛 涂鹏 陈宪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50-3059,共10页
为研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规律,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列车-轨道-路基(桥梁)仿真模型,包括路桥过渡段模型,研究列车速度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将路基段、桥梁段与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对比分析,并探... 为研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规律,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列车-轨道-路基(桥梁)仿真模型,包括路桥过渡段模型,研究列车速度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将路基段、桥梁段与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对比分析,并探讨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差和轨面折角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段车体和轨道动力响应指标大于路基段和桥梁段;过渡段车体和轨道动力响应随着不均匀沉降差值的增大而增大,不均匀沉降差限值建议为5 mm;过渡段车体和轨道动力响应指标随着轨面折角增大而增大,对于车体垂向和横向加速度而言,轨面折角限值建议为1‰,而对于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而言,轨面折角限值建议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动力响应 列车-轨道-路基(桥梁) 路桥过渡段
下载PDF
动态水压下迷宫流道水流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郑超 吴普特 +3 位作者 张林 朱德兰 陈昕 陈俊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172,共6页
采用粒子跟踪测速(PTV)技术,通过观测动态水压及恒定水压下迷宫流道内示踪粒子的运动规律,分析动态水压下迷宫流道内水流的运动特性,揭示动态水压滴灌抗堵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恒定水压,动态水压下流道内流量未出现明显下降,动态水压... 采用粒子跟踪测速(PTV)技术,通过观测动态水压及恒定水压下迷宫流道内示踪粒子的运动规律,分析动态水压下迷宫流道内水流的运动特性,揭示动态水压滴灌抗堵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恒定水压,动态水压下流道内流量未出现明显下降,动态水压对滴灌系统的供水能力影响较小;动态水压下流道主流区水流流速始终保持大幅度上下波动,水流紊动更加强烈,大量粒子可以快速经主流区通过流道,粒子在流道内停留时间大大缩短;滞止区水流流速仍较低,但紊动强烈,进入滞止区的粒子随水流不断运动,不易发生沉积,部分粒子在水流紊动作用下能够迅速重返主流区,并最终通过流道,粒子在流道内沉积的概率明显降低。采用动态水压可以有效提高流道抗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压 迷宫流道 水流运动特性 粒子跟踪测速
下载PDF
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电-热互联系统仿射优化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飞雄 蔡明杰 +1 位作者 郭奕鑫 邵振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15-4731,I0010,共18页
热网动态特性带来能量传输延时的同时,使得空间上的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差异,导致电-热互联系统日前调度转变为复杂的时空耦合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仿射优化法。首先,利用流量分段法与... 热网动态特性带来能量传输延时的同时,使得空间上的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差异,导致电-热互联系统日前调度转变为复杂的时空耦合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仿射优化法。首先,利用流量分段法与节点网络模型,构建计及能量传输延时且适用于环网的热网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仿射算法与牛顿-拉夫逊能流计算原理,通过线性化建模方式与模型凸化方法,构建仿射凸优化模型。其次,利用仿射优化法解决电-热互联系统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实现对源荷不确定性传播轨迹的跟踪及其影响的量化分析。最后,33节点电-热互联系统仿真算例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揭示网络动态特性下源荷不确定性影响机理,并获得具有低保守性、高经济性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互联系统 热网动态特性 不确定源跟踪 仿射算法 日前调度
下载PDF
基于环形试验台的钢轨短波长波磨产生机理研究
11
作者 汪梦寒 顾晓菡 王安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7-2698,共12页
介绍一种具有小半径曲线轨道的环形试验台,并对其钢轨表面短波长波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环形试验台上车辆运行6 000圈后,在低轨表面观察到钢轨波磨以3.31 mm的波长再现。通过力锤敲击对轨道动态特性进行频率响应函数测试,并在行车条... 介绍一种具有小半径曲线轨道的环形试验台,并对其钢轨表面短波长波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环形试验台上车辆运行6 000圈后,在低轨表面观察到钢轨波磨以3.31 mm的波长再现。通过力锤敲击对轨道动态特性进行频率响应函数测试,并在行车条件下对波磨附近处高低轨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数据采样,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采样数据在频域上进行分析。根据试验台的实际尺寸建立轨道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结合试验和仿真的结果分析轨道结构动态特性与钢轨波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车辆运行速度为12 km/h时,3.3 mm波长波磨的通过频率为1 007 Hz。低轨的1阶垂向Pinned-Pinned频率为2 277 Hz,低轨的1阶横向Pinned-Pinned频率为1 015 Hz,与波磨通过频率相吻合。车辆通过小曲线半径时,低轨上的横向振动幅值远大于高轨上的振动幅值,且低轨上的横向Pinned-Pinned频率1 015 Hz容易被激发,形成与共振频率对应的波磨,且在不同行车速度下低轨被激发出来的横向Pinned-Pinned频率几乎不会受速度的影响,振动幅值随着速度的减小依次降低。低轨频率响应函数试验测试的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且在白噪声的激励下,有限元模型中低轨的横向Pinned-Pinned频率极易被激发出来,其模态振型表现为以钢轨弹性扣件支撑点相对固定。轨道结构波磨的产生主要与轨道结构中高频固有特性相关,钢轨横向Pinned-Pinned模态被激发加剧了钢轨的横向振动是导致小曲线半径低轨钢轨波磨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轨道 环形试验台 钢轨波磨 轨道结构动态特性 中高频固有特性
下载PDF
地铁浮轨式扣件轨道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行为分析
12
作者 姚学东 李伟 +2 位作者 温泽峰 周志军 周圣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7-218,共12页
浮轨式扣件通过支承钢轨轨颚下部及轨腰使其悬浮从而提供轨道较小垂向刚度,但加剧了轮轨系统高频相互作用。为分析轮对、轨道柔性特性对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基于隐式—显式相结合的有限元法,建立地铁浮轨式扣件轨道三维轮轨瞬... 浮轨式扣件通过支承钢轨轨颚下部及轨腰使其悬浮从而提供轨道较小垂向刚度,但加剧了轮轨系统高频相互作用。为分析轮对、轨道柔性特性对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基于隐式—显式相结合的有限元法,建立地铁浮轨式扣件轨道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牵引工况下柔性和刚性轮对分别在光滑、凹坑和短波不平顺轨面激励下的轮轨瞬态力、接触斑和接触应力等接触参量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光滑轨面激励下,轮对柔性对轮轨力影响不明显,但对接触斑和接触应力影响明显。凹坑脉冲激励下,轮对柔性对350~600 Hz频带的轮轨垂向力响应影响明显,这与车轮反向翻转和一阶弯曲模态被激发引起的轮轨耦合振动行为相关;且刚性轮对的接触斑面积约为柔性轮对的59%~82%,接触应力最大值约为柔性轮对的140%~162%。短波长不平顺激励下,轮轨垂向振动主要表现为受迫振动,轮对柔性主要影响580 Hz以上的轮轨垂向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轨道 浮轨式扣件 柔性轮轨 轮轨瞬态滚动接触 有限元法
原文传递
轨向连续多波不平顺形成机理及影响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李毅 徐旸 +2 位作者 梁晨 杨飞 郄录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1,共6页
轨向连续多波不平顺相比于普通轨道不平顺更容易影响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由于对多波不平顺形成机理的研究基本空白,造成了相应整治措施缺乏,局部新建线路必须换轨的情况。通过车辆-多波不平顺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轮轨及温度力耦合作用... 轨向连续多波不平顺相比于普通轨道不平顺更容易影响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由于对多波不平顺形成机理的研究基本空白,造成了相应整治措施缺乏,局部新建线路必须换轨的情况。通过车辆-多波不平顺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轮轨及温度力耦合作用下有砟道床变形演变离散元模型,系统揭示了多波不平顺形成机理及对行车动力特性的影响,认为轮轨附加力及无缝线路温度耦合力的水平分量是造成多波不平顺的主要原因,成果可为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安全服役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动力特性 离散元法 无缝线路 有砟轨道
下载PDF
焊缝不平顺对车辆-无砟轨道-路基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裴承杰 宋小林 穆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50-54,共5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车辆-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系统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高速车辆通过钢轨焊缝不平顺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形式钢轨焊缝不平顺对系统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车辆-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系统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高速车辆通过钢轨焊缝不平顺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形式钢轨焊缝不平顺对系统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高速行车条件下,钢轨焊缝不平顺会引起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性能不同程度的变化,引起轮轨力响应增大,对与不平顺直接接触的轮对和钢轨振动产生较大影响,对行车舒适性影响有限。不同形式的焊缝不平顺对系统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凹、凸型焊缝不平顺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相对接近,凹型焊缝不平顺叠加一短波不平顺后,对轮对和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影响明显,轨道结构应力增大,受力状态恶化。在高速铁路日常运营维护中,应重视钢轨叠加焊缝不平顺引起的冲击振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焊缝不平顺 动力特性 有限元 CRTSIII型无砟轨道
下载PDF
地铁钢轨焊缝不平顺的动力特性及其安全阈值
15
作者 朱程 贾小平 +2 位作者 王日艺 吴昊 赵紫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57-10062,共6页
为研究钢轨焊缝短波不平顺对地铁车辆轮轨动力响应影响,基于高斯函数提出了一类表述焊缝短波的表达式,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仿真分析软件(unversal mechanism,UM),研究了新模型与传统谐波模型对地铁车辆轮轨动力特性影响,并分... 为研究钢轨焊缝短波不平顺对地铁车辆轮轨动力响应影响,基于高斯函数提出了一类表述焊缝短波的表达式,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仿真分析软件(unversal mechanism,UM),研究了新模型与传统谐波模型对地铁车辆轮轨动力特性影响,并分析了焊缝短波波长及波深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铁焊缝短波不平顺的安全阈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谐波模型相比,新模型呈现“瘦高”特性,实测不平顺介于两类模型之间,且局部区域斜率更接近新模型。车辆高速通过焊缝区时,新模型所引起的轮轨高频瞬态冲击力(P_(1))、轮重减载率、钢轨加速度及轴箱加速度比传统谐波模型更大。两类焊缝模型引起的轮重减载率随波深的加深呈现指数型增长,而随波长的增加呈反比例下降。采用轮重减载率作为评判标准比采用轮轨垂向力更为严格,当波长较小时其差别不明显,而当波长较大时轮轨垂向力作为评判准则所得波深为轮重减载率的2倍。与传统谐波模型相比,新模型所计算得波深更为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焊缝 动力特性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安全限值
下载PDF
机车车辆橡胶元件动态建模及其应用
16
作者 刘林 张涛 +2 位作者 陈清华 凌亮 王开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橡胶的动态特性依赖于外界激扰的幅值和频率。为充分体现铁道车辆橡胶部件的真实物理特性,兼顾动力学仿真计算的精度和时间,基于弹塑性理论建立橡胶元件动态模型。分别用摩擦力和黏滞力表征橡胶的振幅相关性和频率相关性;计算分析简谐... 橡胶的动态特性依赖于外界激扰的幅值和频率。为充分体现铁道车辆橡胶部件的真实物理特性,兼顾动力学仿真计算的精度和时间,基于弹塑性理论建立橡胶元件动态模型。分别用摩擦力和黏滞力表征橡胶的振幅相关性和频率相关性;计算分析简谐激励下橡胶元件的等效刚度和阻尼;将橡胶元件模型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辆通过曲线时一系定位节点力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力提供的等效刚度随激扰幅值的增大而减小,阻尼随激扰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黏滞力提供的等效刚度和阻尼都随激扰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橡胶元件在车辆曲线通过的不同阶段可反映不同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橡胶元件 动态特性建模 曲线通过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
17
作者 王润民 陈涛 李卫超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从工程应用、理论模型、动力静力性能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等方面,综述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常见的路基结构型式,并对各种路基结构型式进行对比分析;回顾路基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研究进展;在车辆与轨道的相互... 从工程应用、理论模型、动力静力性能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等方面,综述高速铁路混凝土路基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常见的路基结构型式,并对各种路基结构型式进行对比分析;回顾路基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研究进展;在车辆与轨道的相互作用及动力学研究中,阐述从提出车辆-轨道垂向统一模型,逐步发展到空间耦合模型的研究过程和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对未来路基结构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混凝土路基 结构型式 静力和动力特性 车辆轨道动力耦合系统 轮轨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变速及曲线车轨耦合频域解析模型的地铁减振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克飞 刘维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地铁振动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列车类型、轨道结构、线路状况和行车速度等诸多因素。在轨道结构周期性频域解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铁现场锤击试验和振源测试,建立变速及曲线车轨耦合频域解析模型,研究地铁减振轨道的动力特性,... 地铁振动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列车类型、轨道结构、线路状况和行车速度等诸多因素。在轨道结构周期性频域解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铁现场锤击试验和振源测试,建立变速及曲线车轨耦合频域解析模型,研究地铁减振轨道的动力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轨道 动力特性 车轨耦合模型 频域 变速 曲线
下载PDF
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荷载动应力特性分析
19
作者 谢宏伟 罗强 +3 位作者 蒋良潍 张良 王腾飞 刘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9-488,共10页
掌握有轨电车交通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特性是设计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关键技术前提.首先,考虑车体间铰接形式、轨道支承特点与路基阻尼影响,构建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土质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以中国普通干线铁路轨道谱为激励,进行... 掌握有轨电车交通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特性是设计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关键技术前提.首先,考虑车体间铰接形式、轨道支承特点与路基阻尼影响,构建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土质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以中国普通干线铁路轨道谱为激励,进行动力学仿真;最后,分析路基面承受车辆荷载特点,并讨论动应力放大系数的概率分布特征与沿深度衰减规律.研究表明:嵌入式轨道结构路基面动应力的幅值受轨道随机不平顺影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在有轨电车轴重11 t、设计速度100 km/h、90%干线轨道谱条件下,路基面动应力放大系数服从正态分布N(1.008, 0.1002),超越概率30%的常遇动力系数为1.058,保证率为99.9%的极限动力系数为1.308;受路基材料阻尼影响,动应力放大系数沿深度线性衰减,阻尼增大,衰减趋势加剧;随着深度增加,动应力放大系数均值逐渐减小,由动力作用增大区略大于1过渡到动力作用减弱区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动应力特性 耦合动力学 有轨电车 嵌入式轨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