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1
作者 文洁 康文焱 +4 位作者 刘周 李丽 钟贻洪 王云飞 罗德红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40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分为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TIC类型及早期强化率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性。结果140个病灶中良性病变43个病灶,恶性病变97个病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类型、第一期早期强化率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0.965±0.215)×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平均ADC值[(1.335±0.26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阈值取1.085×10^-3mm^2/s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7.1%。TIC曲线、第一期早期强化率及ADC三者联合诊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9.1%,准确性为78.5%,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其他三者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728、0.562、0.857)。结论动态增强成像中的TIC曲线类型及第一期早期强化率与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三者联合进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动态增强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及扩散加权成像对泪腺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2
作者 冯莉莉 鲜军舫 +2 位作者 燕飞 付琳 周红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7-491,共5页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泪腺炎性假瘤和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来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4例泪腺炎性假瘤及22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泪腺炎性假瘤和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来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4例泪腺炎性假瘤及22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比较二者的DCE-MRI及DWI表现,获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峰值强化指数(CIpeak)、最大强化率(ERmax)和流出率(WR);DWI b值取0、1 000 s/mm^2,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以上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DCE-MRI参数CIpeak、WR、ERmax、TIC类型及ADC值在泪腺炎性假瘤与淋巴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性假瘤的ERmax、CIpeak及ADC值的均值〉淋巴瘤,WR均值〈淋巴瘤。绘制ROC曲线,CIpeak、WR、ERmax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08、0.70±0.08、0.70±0.08及0.84±0.81。以ADC值=1.005×10^-3 mm^2/s为临界值,其鉴别诊断泪腺炎性假瘤和淋巴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2%、65.0%及75.0%。DWI联合DCE-MRI鉴别泪腺炎性假瘤及淋巴瘤的准确率高于DCE-MRI(P=0.000)或DWI(P=0.008)单独应用,二者联合鉴别泪腺炎性假瘤及淋巴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6.3%、87.5%和86.9%。结论CIpeak、WR、ERmax、TIC类型及ADC值均有助于泪腺炎性假瘤及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淋巴瘤 炎性假瘤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增生结节及外周带非癌组织在3.0T MR动态增强灌注成像中的强化表现 被引量:17
3
作者 景国东 金爱国 +6 位作者 吴骋 张盼盼 王振 陈玉坤 王莉 陆建平 汪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PI)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前列腺癌和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前均行常规MRI和DCE-MR灌注成像检查。共采集216个兴趣区的数据,包括前列腺癌结节87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PI)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前列腺癌和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前均行常规MRI和DCE-MR灌注成像检查。共采集216个兴趣区的数据,包括前列腺癌结节87处,前列腺增生结节75处,外周带非癌组织54处。在相应的灌注参数图上分别测量各兴趣区的Ktrans和Kep值,并比较三类组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强化曲线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结节、增生结节及外周带非癌组织之间比较,Ktrans和Ke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4和111.84,P<0.001);前列腺癌结节呈高灌注,外周带非癌组织呈低灌注,增生结节介于两者之间,仅26.7%的增生结节呈高灌注。前列腺癌主要强化方式为速升速降型(62/87)和速生缓降型(24/87);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强化方式为速升缓降型(22/75)、速升平台型(20/75)、缓升平台型(22/75)、缓慢上升型(11/75);外周带非癌组织主要强化方式为缓升平台型(37/54)和缓慢上升型(15/54)。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及定量分析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灌注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芸 金朝林 +3 位作者 王翔 张树桐 谢元亮 李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化疗前肿瘤的磁共振强化方...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化疗前肿瘤的磁共振强化方式和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中54例为单乳病变、1例为双乳病变,共56处病灶。肿块样强化为24处(43%),其中23处呈向心性退缩、1处呈环形退缩(P<0.01);多灶肿块样强化为13处(23%),其中2处为单一肿块呈向心性退缩、11处退缩后仍呈多灶肿块(P<0.01);肿块伴周边非肿块样强化为8处(14%),其中4处呈向心性退缩、4处呈蜂窝状多灶退缩(P>0.05);非肿块样强化为11处(20%),其中4处呈向心性退缩、7处呈蜂窝状多灶退缩(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退缩模式是保乳手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前的磁共振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在化疗后的退缩模式,进而预测患者保乳手术的可行性,为临床医生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肿瘤退缩模式
下载PDF
乳腺MRI常规成像、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慧娟 刘进康 +2 位作者 廖美炎 田志雄 张在鹏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31个,良性16个。所有病灶均行常规MRI、DCE-MRI及DWI。以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31个,良性16个。所有病灶均行常规MRI、DCE-MRI及DWI。以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4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及DCE-MRI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7.1%,特异性为50%、62.5%,准确率为70%、78.7%。ROC曲线分析确定ADC良恶性诊断阈值为1.20×10-3mm2/s,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3.55%、87.1%,特异性为75%、81.3%,准确性为87.23%、85.1%。结论:①常规MRI及DCE-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特异性较低,结合DWI综合诊断能提高特异性。②DW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序列。恶性病变ADC值多≤1.20×10-3m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DCE-MRI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鹍 郭晓敏 +1 位作者 谢瑜 丁莹莹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CE-MRI)在监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拟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24例,分别于化疗前、第一周期化疗后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DCE-MR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入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CE-MRI)在监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拟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24例,分别于化疗前、第一周期化疗后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DCE-MR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入组病例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及非完全缓解组。测量肿瘤轴位最大径、早期强化率(包括注药后第1、2、3分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各项参数诊断乳腺癌病灶病理完全缓解的效能。结果所有病灶第一周期化疗后的平均轴位最大径较化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4);早期强化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程化疗后以上数据较化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完全缓解组与非完全缓解组第2、3分钟早期强化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程化疗后早期强化率、肿瘤退缩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能最大者为肿瘤退缩率(AUC=0.763)。当肿瘤退缩率>54.44%时,其诊断病理完全缓解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5.0%。结论 DCE-MRI可以评价化疗的疗效,其中肿瘤退缩率是最佳的疗效预测指标。第3分钟的早期强化率诊断病理完全缓解的效能优于第1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兴琦 朱敬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85例乳腺疾病患者(9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行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评估MRI平扫与MRI增强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诊...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85例乳腺疾病患者(9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行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评估MRI平扫与MRI增强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MRI平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1%、84.2%、83.0%。MRI增强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92.9%、94.7%、93.6%。MRI增强诊断准确率为93.6%显著高于MRI平扫的83.0%(χ2=5.148,P<0.05)。结论 MRI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动态增强成像可以强化乳腺良恶性病变形态学特征,提高MRI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岳秀慧 孔维丹 +2 位作者 任继亮 袁瑛 陶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上...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65例。术前患者均行3.0-T MRI扫描包括常规MRI、DWI(b值取0、1000 s/mm^2)和DCE-MR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DCE-MRI参数。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节良恶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恶性结节相比,良性甲状腺结节的ADC值较高、达峰时间较早(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和达峰时间是结节良恶性的独立预测因子。ADC值和达峰时间的联合模型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93,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100%。结论·ADC值和达峰时间是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参数,两者联合诊断或可辅助临床,为术前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下载PDF
DWI序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高金鸟 李治群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磁共振检查,包括DCE和DWI两种序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磁共振检查,包括DCE和DWI两种序列。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准,比较两种检查序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有关肌层浸润方面评估,磁共振DCE序列的整体准确率为75.00%(51/68),DWI序列的整体准确率为91.18%(62/68),DWI序列准确率要高于DC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2,P<0.05)。DWI浸润Ⅰ级的灵敏度高于DC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0.05)。DWI序列判断宫颈浸润的准确率高于DC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5,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评估方面,磁共振DWI较DCE序列均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检查时间短、无需对比剂等优点,应作为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维 宋玉印 +2 位作者 徐秀月 范海滨 周旭洋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MRI多项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T1WI、抑脂T2WI、动态增强(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使用后处理软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绘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上述方... 目的:探讨MRI多项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T1WI、抑脂T2WI、动态增强(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使用后处理软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绘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上述方法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39例患者中,共43个病灶,恶性30例,良性13例。常规MR成像、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3.3%(22/30),86.7%(26/30),特异性为61.5%(8/13),69.2%(9/13),准确率为69.8%(30/43),81.4%(35/43)。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分别93.3%(28/30),83.3%(25/30),特异性为76.9%(10/13),84.6%(11/13),准确性为88.4%(38/43)83.7%(36/43)。结论:乳腺磁共振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并且为临床制定治疗、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钧豪 韩玲燕 +3 位作者 苏一飞 成睿 吉宏明 王春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74-778,共5页
胶质瘤微血管生成的病理学基础及其在肿瘤发展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广受关注。磁共振灌注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手段,通过反映组织内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已应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分子诊断、肿瘤鉴别和预后分析。对磁共振成像数据的... 胶质瘤微血管生成的病理学基础及其在肿瘤发展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广受关注。磁共振灌注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手段,通过反映组织内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已应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分子诊断、肿瘤鉴别和预后分析。对磁共振成像数据的分析可实现胶质瘤的精准分类,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能够为胶质瘤的分子亚型分类提供依据,指导更精准的治疗策略,并用于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本文综述了胶质瘤微血管灌注的生物学机制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磁共振灌注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
下载PDF
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格 陈旺生 +1 位作者 陈峰 赵应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胶质瘤患者126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Ⅱ级)56例、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胶质瘤患者126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Ⅱ级)56例、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以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结果:常规MRI、DWI、DTI、DCE-MRI、3D-ASL鉴别诊断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8.57%、91.07%、91.07%、92.86%、83.93%,特异度分别为81.43%、90.00%、91.43%、95.71%、88.57%,上述序列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8.21%,特异度为97.14%,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952)。结论:多模态MRI对幕上Ⅱ~Ⅳ级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分级诊断
下载PDF
腹部磁共振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回瑾 张卓 邱建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放射科核磁室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磁室合作检查64例(91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 目的探讨腹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放射科核磁室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磁室合作检查64例(91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病灶61个、良性病灶30个。患者均行MRI DCEI及DWI检查,观察肝脏病灶在上述序列上的表现特征,评估MRI DCEI联合DW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灶中DCEI表现为快进快出、DWI呈高信号者占比大于良性病灶(P<0.05)。DCEI联合DW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CEI、DWI单独诊断(P<0.05);特异度与DCE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DWI(P<0.05)。结论良性、恶性肝肿瘤DCEI、DWI表现特征具有差异,DCEI联合DWI诊断肝肿瘤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对肝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数字化钼靶X线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及浸润癌诊断的价值
14
作者 孔丹青 丁玲 +2 位作者 李文燕 于大飞 张玉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DM)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DCE)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浸润癌(IDC)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接受DM、DWI和DCE检查的49例乳腺癌...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DM)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DCE)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浸润癌(IDC)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接受DM、DWI和DCE检查的49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DCIS组(n=20)和IDC组(n=29),比较两组在DM、DWI和DCE上的表现差异,计算各种影像学指标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测评定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情况。结果DCIS组与IDC组患者在钙化、肿块、弥散系数(ADC)、信号强度、内部强化情况、周围强化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检测出16例(80.00%)DCIS、25例(86.21%)IDC。DW检测出17例(85.00%)DCIS、27例(93.10%)IDC。DCE检测出18例(90.00%)DCIS、27例(93.10%)IDC。DM+DWI+DCE联合检测出19例(95.00%)DCIS、28例(96.55%)IDC。DM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3.67%,DWI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9.80%,DCE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91.84%。而DM+DWI+DCE联合检查的总符合率为95.92%,均高于DM、DWI、DCE单独检查的总符合率。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DM+DWI+DCE对DCIS与IDC的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DM、DWI和DCE联合应用对乳腺DCIS和ID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提高对DCIS和IDC的鉴别效能,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癌 浸润癌 数字化钼靶X线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下载PDF
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凯杰 张恩龙 +1 位作者 王奇政 郎宁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77-1080,共4页
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的临床治疗原则和预后差别极大,准确鉴别二者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 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的临床治疗原则和预后差别极大,准确鉴别二者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化学位移成像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影像组学新技术的发展,诸多影像学特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该文就MRI技术和影像组学在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化学位移 影像组学
下载PDF
DWI联合DCE-MRI鉴别呈环形强化的脑GBM和感染性病变
16
作者 李艳 康晓伟 +4 位作者 席一斌 胡文鍾 吴旭莎 徐永强 印弘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D肝脏容积快速采集(LAVA)序列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扫描对颅内呈环形强化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和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脑GBM和17例颅内...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D肝脏容积快速采集(LAVA)序列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扫描对颅内呈环形强化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和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脑GBM和17例颅内感染性病变(脑脓肿11例,结核瘤6例)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2周内行3.0T颅脑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对比增强T_(1)WI、DWI和LAVA序列DCE-MRI扫描。分别使用Firevoxel软件和GE Omni-Kinetics软件在每例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DCE图像中选取病灶最大层面于病灶内环形强化区域手动勾画ROI,测量并比较两组病变的ADC第一四分位数(ADC-P25)、容积转移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体积分数(V_(e))、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GC)、速率常数(K_(ep))、血浆容积分数(V_(p))、达峰时间(TTP)和最大斜率(S_(MAX))测量值的差异。K_(trans)、V_(p)和IAUGC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ADC-P25、K_(ep)、V_(p)、TTP和S_(MAX)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单个参数和多参数联合后对GBM和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将AUC<0.7、0.7~0.9和>0.9分别定义为具有低、中和高度诊断效能。结果:GBM的K_(trans)、IAUGC和S_(MAX)值均显著高于感染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45、0.011),而ADC-P25显著低于感染性病变(P=0.042)。K_(trans)、ADC-P25和S_(MAX)值对两种病变均达到了中度以上的鉴别诊断效能,单一参数诊断效能最佳的是K_(trans),联合ADC-P25、K_(trans)和S_(MAX)三个参数的诊断效能最佳,其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7、0.900和1.000。结论:DWI和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呈环形强化的GBM和感染性病变均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两类参数联合可显著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感染性病变 动态对比增强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血清SCCA、CA153、VEGF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董琳琳 尤云峰 +1 位作者 陈乐乐 李娜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00-102,173,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 R I)多序列扫描结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 CC A)、糖类抗原153(CA1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69例宫颈癌患者(恶性组)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 R I)多序列扫描结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 CC A)、糖类抗原153(CA1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69例宫颈癌患者(恶性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宫颈良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良性组,同时以出院后3年内复发情况为终点将宫颈癌患者分为复发组(n=40)及未复发组(n=229)。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行MRI动态增强成像(DC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获取定量参数;均测定血清SCCA、CA153、VEGF水平。以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MRI多序列扫描参数结合血清SCCA、CA153、VEGF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恶性组的ADC值低于良性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及血清SCCA、CA153、VEGF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复发组的ADC值低于未复发组,K^(trans)、Kep、Ve及血清SCCA、CA153、VEGF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多序列扫描参数联合血清SCCA、CA153、VEGF评估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灵敏度为94.1%%,特异性为93.2%;MRI多序列扫描参数联合血清SCCA、CA153、VEGF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938,灵敏度为93.0%,特异性为80.6%,联合评估的效能均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MRI多序列扫描参数、血清SCCA、CA153、VEGF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且MRI多序列扫描参数结合血清学指标可显著提升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动态增强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SCCA CA153 VEGF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DWI和DCE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的鉴别价值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永志 何国华 +1 位作者 廖俊杰 代海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8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DWI和DCE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磁共...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DWI和DCE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磁共振DWI和DCE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的鉴别情况。结果:DWI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3.75%(67/80),DCE为66.25%(53/80),DWI的分期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诊断准确率为90.28%(65/72),DCE为63.89%(46/72),DWI对肌层浸润程度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对子宫内膜癌病情诊断效果更佳,相较于DCE,DW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情况的鉴别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下载PDF
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的多参数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19
作者 方如旗 翁淑萍 +2 位作者 章国伟 陈霞平 周作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MRI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选取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FTC的MRI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病灶部位、形状、构成、大小、信号强度、强化情况、淋巴结转移、盆腔转...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MRI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选取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FTC的MRI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病灶部位、形状、构成、大小、信号强度、强化情况、淋巴结转移、盆腔转移及典型征象。同时分析DWI和DCE特征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PFTC 10例患者,病灶11个,主要临床症状:阴道出血6例,腹部肿块6例。MRI肿瘤呈腊肠型7例,菜花型结节3例,分叶状1例。11个病灶肿瘤实性部分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5个病灶可见轻到中度强化,动态曲线呈II型,所有患者均可见“输卵管残余征”,5例增强扫描的患者可见“假包膜征”。结论PFTC表现为附件区肿块伴“输卵管残余征”及“假包膜征”;DWI及DCE对诊断原发性输卵管浆液性癌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输卵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下载PDF
3.0TMRI动态增强扫描及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峰 杨春燕 +3 位作者 庞华军 卓兵芝 梅友权 龚涛 《农垦医学》 201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行乳腺DCE-MRI及DWI扫描检查并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65例MRI检查资料,分析表观弥散系数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总结...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行乳腺DCE-MRI及DWI扫描检查并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65例MRI检查资料,分析表观弥散系数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总结DWI的ADC值及DCE-MRI时间信号曲线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结果:65例中乳腺癌38例,乳腺良性病变27例,b值800s/mm^2时DWI序列乳腺癌平均ADC值低于良性病变ADC值,乳腺癌与良性病变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6 p<0.05);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8<0.05)。ADC值与DCE-MRI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5%、92.6%和93.8%。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