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 被引量:223
1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4-918,共5页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目前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对其英文名称进行翻译以及内涵边界。大部分学术论文中使用"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说法。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它更强...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目前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对其英文名称进行翻译以及内涵边界。大部分学术论文中使用"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说法。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它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也就是说,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另外,农业文化遗产也不同于世界遗产的其他类型。从概念上来看接近于文化景观遗产,不过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在保护上应当遵循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适应性管理
原文传递
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62
2
作者 郑利军 杨昌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65,共3页
为了使历史街区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动态保护。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是一种实行动态平衡的保护规划。在这种动态平衡的实施中,加强公众参与,使得公众的参与构成与政府的连续互动的关系,是保证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为了使历史街区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动态保护。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是一种实行动态平衡的保护规划。在这种动态平衡的实施中,加强公众参与,使得公众的参与构成与政府的连续互动的关系,是保证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有利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动态保护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78
3
作者 李文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悠久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悠久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开展。本文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其项目进展,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两个角度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4
作者 闵庆文 张碧天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29-236,共8页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中国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笔者在全面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成果,认为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为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2个方面;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有许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促进了对这种新型遗产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内部的可持续机制赋予了它价值多样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凸显了保护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有2种途径,即在其多功能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包括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以及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为进行动态性和适应性管理与保护,"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管理办法的建立必不可少。虽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较其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要在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系统演化特征与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在体制与机制建设、动态保护范式与典型模式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并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适应性管理 保护与发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的优先领域、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8
5
作者 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5-1293,共9页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在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与景观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并在农业与农村历史演进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中国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在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与景观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并在农业与农村历史演进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中国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截至2020年6月底,FAO已经认定了62个项目,分布在22个国家;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布了5批118个项目,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此同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们的关注,并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价值、申报与管理、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显著交叉特征的新的学科领域。本文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与特点出发,提出当前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12个优先领域;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求出发,提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20个优先领域。结合过去15年来从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与实践的体会,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优先研究领域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丹 闵庆文 +1 位作者 何露 袁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9,共9页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概念和动态保护理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概念和动态保护理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自此以后,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试点地的积极探索,不仅使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中国已被列入GIAHS的11个项目点及其保护工作,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生态学思想以及原则,最后从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强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机制、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利用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的动态管理对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4
7
作者 龚道德 张青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遗产保护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量区域性遗产需要整体观照、动态保护。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率先开展了运河遗产廊道/区域的动态管理。经过30年的探索,其动态管理的机制在实践中日臻成熟。这些对我国大运河的保护与... 近年来,随着对遗产保护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量区域性遗产需要整体观照、动态保护。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率先开展了运河遗产廊道/区域的动态管理。经过30年的探索,其动态管理的机制在实践中日臻成熟。这些对我国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剖析了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管理模式的动态性特征,并提出了它对中国大运河动态保护与管理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廊道 动态管理 大运河 整合保护
下载PDF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个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与传统社会可持续性的综合观点 被引量:24
8
作者 Mary Jane Dela Cruz Parviz Koohafkan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5-913,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延伸到农业生产系统,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议程的需要,各个国家均已构建了许多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并付诸实施,支持了乡村社区的发展并提高了他们的生计水平。本文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延伸到农业生产系统,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议程的需要,各个国家均已构建了许多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并付诸实施,支持了乡村社区的发展并提高了他们的生计水平。本文简要概括了一种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及其背景和特点。这种综合管理途径,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以及与其相关的农业和生态知识系统,至今仍然对传统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生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重新审视。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该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进行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当地资源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与经过长期验证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反映了人类与文化多样性的协同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关系。这些生动鲜活且不断演变进化的系统和社区,一直保持着与诸如自然、家庭、社区、历史以及对其自然环境的归属感等融为一体所具有的特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是综合管理途径的一个具体实例,是一个将农业、生态与传统社会可持续性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观点。这项计划正在全球范围实施,以促进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并保障其继续协同发展。该项目所推动的动态保护途径将:1)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推动公众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认识;2)在试点国家制定部门内部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与生态知识 传统社会 动态保护
原文传递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 被引量:21
9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共6页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旨在为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食物和生计安全以及文化的国际认定、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定义及粮农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典型的GIAHS包括:①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工以玉米/块根作物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③以芋头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④游牧与半游牧系统;⑤独特的灌溉和水土资源管理系统;⑥复杂的多层庭园系统;⑦狩猎-采集系统。在项目准备阶段,选择了6个国家的5种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后又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增加了另外两个国家的传统农业系统。这7个试点包括: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智利的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农业生物多样性 本土知识 联合国粮农组织
原文传递
空爆载荷作用下固支矩形钢板的塑性极限变形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建 肖玉凤 +1 位作者 陈振勇 唐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0-313,329,共5页
采用能量守恒原理,对四边固支约束的矩形钢板在空中非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进行理论分析;考虑矩形板变形过程中的弯矩效应、膜力效应对变形的影响,建立板变形的挠曲面函数,对板塑性铰线弯曲变形能及面内的伸长变形能进行理... 采用能量守恒原理,对四边固支约束的矩形钢板在空中非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进行理论分析;考虑矩形板变形过程中的弯矩效应、膜力效应对变形的影响,建立板变形的挠曲面函数,对板塑性铰线弯曲变形能及面内的伸长变形能进行理论推导,得到钢板塑性大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算例验证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及程序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应用于板类结构在空中非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毁伤或大变形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极限变形 动力响应 空爆载荷 能量守恒
下载PDF
轴对称超空泡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伟政 张宇文 李斌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基于能量守恒的空泡截面独立扩张原理和空泡内部气体质量守恒原理,建立轴对称细长体空泡的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空泡发展时间间隔参量,将模型转化成关于此参量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并针对基本问题,对此方程做线化处理,得到空泡内... 运用基于能量守恒的空泡截面独立扩张原理和空泡内部气体质量守恒原理,建立轴对称细长体空泡的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空泡发展时间间隔参量,将模型转化成关于此参量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并针对基本问题,对此方程做线化处理,得到空泡内部压力的小振动方程。采用四阶R-K方法对方程作数值求解,得出了非稳态空泡的振动频率特性,以及有体和无体两种情况下的空泡稳定性边界。所得出的结果对超空泡的稳定性研究提出了可供参照的量化条件,文中相关的数学推导将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 轴对称体 动力学模型 能量守恒 频率特性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紫椴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金峰 葛树森 +1 位作者 梁金花 李俊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381-5390,共10页
紫椴(Tilia amurensis)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内的紫椴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并引入生存函数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定量描绘其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 紫椴(Tilia amurensis)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内的紫椴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并引入生存函数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定量描绘其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种群年龄结构呈不规则金字塔形,幼龄阶段(Ⅰ—Ⅳ龄级)个体数之和占个体总数的67.26%。2)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表明植株在幼龄阶段死亡率高。3)总体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_(pi)>V′_(pi)>0,表明紫椴种群为增长型,但V′_(pi)趋近于0,结合死亡率(qx)和消失率(Kx)曲线呈现出连续性先增后降的复杂动态变化趋势,可知该种群不稳定且在干扰情况下增长趋势不明显。4)生存函数分析显示,种群在Ⅲ—Ⅳ龄级间达到平衡状态,尔后进入衰退期且从第Ⅷ龄级开始进入生理衰退。5)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3、4、5、6、7、8、9、10龄级时间后,紫椴幼龄个体数逐渐减小,而中、成和老龄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加,说明未来紫椴种群的增长主要依靠后者。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是限制紫椴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幼苗抚育工作,提高幼苗和小树的存活率,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紫椴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静态生命表 动态指数 生存函数 保护策略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及保护成效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子良 崔国发 +4 位作者 王小平 那拉苏 郑姚闽 张曼胤 崔丽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49-2656,共8页
快速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对科学地制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解译进行景观分类和景观动态变化分析,使用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人工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等开展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 快速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对科学地制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解译进行景观分类和景观动态变化分析,使用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人工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等开展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014年的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4年,该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景观所占比例由92.2%增加到92.8%,天然草地和灌木林面积显著增加,但湖泊、河流快速减少;景观格局变化较大,主要景观类型面积转出率和转入率高,景观转类指数为0.33.自然保护区内各功能区的保护性景观及其占比均明显增加,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由24.37增长为25.36,景观质量得到提升.各功能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工干扰,人工干扰景观面积增大;2004和2014年人工景观干扰指数分别为-0.79和-0.96,人工干扰强度变大.研究期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为3.5%,其景观保护成效达到"很好",野生动植物生境趋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鲁科尔沁 自然保护区 景观动态 保护成效 快速评估
原文传递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被引量:15
14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Mary Jane dela CRUZ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Worldwide specific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landscapes have been created, shaped and maintained by generations of farmers and herders based on diverse natural resources using locally adap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Buil... Worldwide specific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landscapes have been created, shaped and maintained by generations of farmers and herders based on diverse natural resources using locally adap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Building on loc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se ingenious agricultural systems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humankind, the diversity of its knowledge and its profound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These systems have resulted not only in outstanding landscapes maintenance and adaptation of globally significant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and resilient ecosystems, but above all, in the sustained provision of multiple goods and services, food and livelihood security and quality of life. However, many of these systems are facing severe threats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globalization. In 2002 FAO initiated an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initiative: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The global GIAHS initiative aims to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dynamic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such systems,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their associated biodiversity knowledge systems, food and livelihood security, landscapes and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dynamic conservation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indigenous knowledge FAO/UN
原文传递
历史街区动态保护浅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利军 田林 《华中建筑》 2005年第B07期60-62,共3页
我国现有历史街区保护模式中的静态模式缺少可持续发展性,必须对历史街区进行动态保护,以使古老的街区获得新生。历史街区在动态保护中的动态因素,可以在价值网络、保护规划编制和历史建筑的使用中实现。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从理论到实践: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与典型经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伦 王国萍 闵庆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最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总结中国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方面的主要模式和典型经验,将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最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总结中国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方面的主要模式和典型经验,将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对于其他国家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也有参考。文章基于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本共识、原则和判断,以及各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农业生产类型,将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经验总结为“优势产品生产型”“产业融合发展型”“资金政策支持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农民经营主体型”5类主要的保护实践模式。然而,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仍呈现出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有待于从遗产保护的主体、对象和途径等角度切入,构建适应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机制,以实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保护模式
下载PDF
Responding to common ques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被引量:12
17
作者 闵庆文 张永勋 +1 位作者 焦雯珺 孙雪萍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969-982,共14页
Although the urgency of their conserv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designat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 since 2002 and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 Although the urgency of their conserv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designat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 since 2002 and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ChinaNIAHS) certifi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MOA) of China since 2012 are faced with questions as to why to conserve them, what is to be conserved, who should conserve them, and how?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and respond to such questions focusing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based on a review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gres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exhibit a multitude of values for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conserved for both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Unlike most conventional heritages,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engineering" in which both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mponents and associated socio-cultural processes should be conserved in a dynamic way. Farmers and heritage sites must benefit from the continuanc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ecological functions being sustained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being inherited. For a more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 multi- stakeholder proces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volving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multi-disciplinary scientists, communities and farmers, and business enterprises as well as social organizations. A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ims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livelihood, food security and well-being of farm peopl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China-NIAHS) dynamic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原文传递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的种群密度、分布与保护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祥 鲍毅新 +3 位作者 葛宝明 周元庆 郑英茂 华文礼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313-318,共6页
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在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利用样带法,以粪便和足迹链等活动痕迹作为间接指标,对保护区内不同区域黑麂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黑麂的平均密度为(7.32±0.69)只/km2,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 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在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利用样带法,以粪便和足迹链等活动痕迹作为间接指标,对保护区内不同区域黑麂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黑麂的平均密度为(7.32±0.69)只/km2,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中黑麂的种群密度分别为(8.41±1.08)(、6.25±1.79)、(3.21±1.31)只/km2.从整个保护区来看,黑麂的种群密度四季之间并无明显差异(F3,56=0.60,P>0.05),春夏秋冬季的种群密度分别为(7.54±1.42)(、7.54±1.50)(、6.09±1.32)(、8.12±1.22)只/km2.保护区良好的生境条件和周边地区黑麂的内迁,是保护区内黑麂的种群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食物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引起黑麂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麂 种群密度 季节动态 分布 保护
下载PDF
A review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from an azeotropic phenomenon for dynamic control 被引量:10
19
作者 Yixin Ma Peizhe Cui +3 位作者 Yongkun Wang Zhaoyou Zhu Yinglong Wang Jun G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510-1522,共13页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eparating azeotropic or close boiling point mixtures by adding a third component.Various technologies for performing th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have been ex...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eparating azeotropic or close boiling point mixtures by adding a third component.Various technologies for performing th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have been explor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save resourc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recent years.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retriev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view of phase equilibrium,selection of solvent in extractive distillation,process design,energy conservation,and dynamic control.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used in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discuss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how the solvent affects the relative volatility of the separated mixture.In the steady state desig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vature of the residue curve and parameters of the optimal steady state is also highlighted as another field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to simplify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dynamic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SOLVENT selection Process design Energy conservation dynamic control
下载PDF
Simulation analysis on policy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emission trading and renewable energy subsidy 被引量:10
20
作者 Jie HUANG Feng XUE Xiaofang SONG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2013年第2期195-201,共7页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gul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promotion polic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many countries.Yet these two kinds of regulation policies hav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other,and can eithe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gul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promotion polic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many countries.Yet these two kinds of regulation policies hav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other,and can either enhance or reduce the overall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If not well tuned,these regulation policies may deviate from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and lead to unnecessary social cost.Hence,the policy effectiveness,cost effectiveness,and dynamic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olicy mixtures between emission trading and renewable energy subsidy are studied based on a novel dynamic simulation platform of power economy and power system.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wo kinds of regulation policy can coexist,but a goo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emission trading and the renewable energy subsidy can achieve better emission reduction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imul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Emission trading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effectiven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