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爆裂型损伤联合椎板骨折与硬脊膜撕裂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万林 温树正 +5 位作者 霍洪军 郭文通 李文琪 杨学军 李力 刘艳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2期75-77,共3页
回顾性分析64例经后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CT及手术证实椎板骨折15例;硬脊膜撕裂13例(20.3%);椎板骨折合并硬脊膜撕裂9例。其余49例无椎板骨折发生硬脊膜撕裂4例(P值〈0.001)。分析提示硬脊膜撕裂与椎板骨折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 回顾性分析64例经后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CT及手术证实椎板骨折15例;硬脊膜撕裂13例(20.3%);椎板骨折合并硬脊膜撕裂9例。其余49例无椎板骨折发生硬脊膜撕裂4例(P值〈0.001)。分析提示硬脊膜撕裂与椎板骨折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688),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椎管狭窄程度及X线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神经损伤与硬脊膜撕裂相关(P值〈0.05,r=0.377)。作者认为,经CT证实胸腰椎爆裂型损伤联合椎板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时就有存在后方硬脊膜撕裂的危险,神经组织卡压甚至嵌夹的可能。此时往往需通过后入路手术,来修补损伤的硬脊膜,解放有可能受压甚至嵌夹的神经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型骨折 椎板骨折 硬脊膜撕裂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14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国强 魏开斌 张开刚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联合椎板骨折 ,硬脊膜撕裂与神经损伤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14 8例 ;其中并椎板骨折 4 1例 ,硬脊膜撕裂 2 9例 ,2 7例马尾神经嵌夹于椎板骨折间隙 ;无椎板骨折的10 7例中 ,硬脊膜撕裂 2例...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联合椎板骨折 ,硬脊膜撕裂与神经损伤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14 8例 ;其中并椎板骨折 4 1例 ,硬脊膜撕裂 2 9例 ,2 7例马尾神经嵌夹于椎板骨折间隙 ;无椎板骨折的10 7例中 ,硬脊膜撕裂 2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果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当合并椎板骨折时 ,易发生硬脊膜撕裂 ;而硬脊膜撕裂与马尾神经损伤有高度相关性 (相关系数r =0 .9999,P <0 .0 1)。结论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联合椎板骨折的特点是存在硬脊膜撕裂的危险 ,同时有神经组织卡压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型骨折 椎板骨折 硬脊膜撕裂
下载PDF
胸背部膜椎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陈荣滋 陈培基 +2 位作者 陈昆 郑文忠 张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索胸背部膜椎韧带(meningovertebral ligaments)的性状和临床意义。方法取正常成人胸椎防腐标本,自两侧椎弓根处打开椎管,在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韧带形态、走行方向、附着点位置和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其长... 目的探索胸背部膜椎韧带(meningovertebral ligaments)的性状和临床意义。方法取正常成人胸椎防腐标本,自两侧椎弓根处打开椎管,在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韧带形态、走行方向、附着点位置和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其长度、宽度或直径及厚度。结果胸椎硬脊膜背部膜椎韧带将硬脊膜连于黄韧带或椎板。膜椎韧带在胸椎,特别上胸椎水平即第1胸椎~第7胸椎(T1~T7),分布相对较均匀;在下胸椎水平即第7胸椎~第12胸椎(T7~T12),韧带的出现率自上向下呈上升趋势。膜椎韧带在黄韧带上出现率明显高于椎板。韧带的长、宽、厚无明显阶梯性或节段性规律。韧带长度多变,5.45~31.11mm,最宽2.70mm,最厚0.49mm。同一节段韧带以1束者居多,呈前上后下走行,质地较为坚韧。膜椎韧带向前延入硬脊膜成为硬脊膜的一部分。部分韧带有血管伴行或与血管相连。膜椎韧带形态有4种类型即条带型、条索型、"Y"字型、薄片型。结论胸椎硬脊膜背部与黄韧带及椎板间有正常连接的膜椎韧带。根据其解剖特点,膜椎韧带可能是造成胸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出现硬脊膜撕裂和硬脊膜外出血的解剖学原因,建议术中先行辨认并妥善处理,以最大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胸椎 膜椎韧带 硬脊膜撕裂
下载PDF
腰椎骨折并椎板破裂疝10例报告
4
作者 郑战营 李松林 +1 位作者 井志强 李小燕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7期502-503,共2页
自1996年6月至2008年6月,对所手术110例腰椎骨折中的54例患者实施椎管减压,发现椎板破裂伴硬膜或马尾神经疝出者10例,此类病为椎板破裂所致,故称其为椎板破裂疝。
关键词 腰椎 骨折 硬脊膜撕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