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子昂死因再探讨——兼求教于王辉斌先生 被引量:3
1
作者 赖晶 《襄樊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4-58,共5页
陈子昂研究领域当中,其死亡原因探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关于其死因,岑仲勉先生曾经撰文指出过三点可疑之处并引入"武三思幕后主使"这一论据来解答这些问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武三思主使说"愈来愈受到质疑。文... 陈子昂研究领域当中,其死亡原因探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关于其死因,岑仲勉先生曾经撰文指出过三点可疑之处并引入"武三思幕后主使"这一论据来解答这些问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武三思主使说"愈来愈受到质疑。文章试图从地方豪强与基层政权的冲突、基层统治结构特点、陈子昂入狱经历等等几个方面入手来重新观察这一悲剧,最终认定正是县令段简全盘策划实施了整个阴谋,其"附会文法"的依据是《江上人文论》,而并非《后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段简 《江上人文论》
下载PDF
段坚理学思想及其传承流变研究
2
作者 连振波 《甘肃高师学报》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段坚作为明代"理学名臣",长于易学,引洛入陇,提要关学,再续了关陇学术之脉。段坚发扬薛瑄"气理说",恪守天理与人心统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之理与人心之理是相通的,若人的天命之性得以复明,则气质之性亦将改变,进而提出... 段坚作为明代"理学名臣",长于易学,引洛入陇,提要关学,再续了关陇学术之脉。段坚发扬薛瑄"气理说",恪守天理与人心统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之理与人心之理是相通的,若人的天命之性得以复明,则气质之性亦将改变,进而提出"太极之理赋于人,其为性也本善,但气拘于前,物蔽于后,而性之本然晦矣"的观点。同时,段坚坚持正心与复性同步的为政与施教原则,推行"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变之俗"的理念,教人诚敬修身,涵养心性。先后培养了大量的门人弟子,对中兴关陇理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坚 关陇理学 传承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