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9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燃甲醇和乙醇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德兴 元广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9-762,共4页
以柴油机为基础 ,以乙醇或甲醇作为预混合燃料 ,与喷入的柴油组成部分预混的复合燃烧 ,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排气烟度 ,同时使氮氧化物排放得到一定改善 ,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优于原柴油机 ,而HC排放 ,尤其是在低负荷时有所增加 ,甲醇比乙... 以柴油机为基础 ,以乙醇或甲醇作为预混合燃料 ,与喷入的柴油组成部分预混的复合燃烧 ,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排气烟度 ,同时使氮氧化物排放得到一定改善 ,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优于原柴油机 ,而HC排放 ,尤其是在低负荷时有所增加 ,甲醇比乙醇具有降低烟度效果更好、氮氧化物降低更多和HC及CO排放增加较少的优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排放 柴油机 双燃料 甲醇 乙醇 混合燃烧 炭烟排放
下载PDF
全电控双燃料发动机32位电控单元的开发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辉 张震 +2 位作者 王国祥 林志强 苏万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了充分发挥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降低排放的巨大潜力 ,必须对柴油和天然气等多个参数进行全程电子控制。为此 ,研究开发了基于 32位单片机MC68332的电控单元(ECU)。该ECU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功能 ,可实现柴油喷射量、... 为了充分发挥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降低排放的巨大潜力 ,必须对柴油和天然气等多个参数进行全程电子控制。为此 ,研究开发了基于 32位单片机MC68332的电控单元(ECU)。该ECU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功能 ,可实现柴油喷射量、天然气喷射量和喷射定时以及空气量、EGR量的电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位电控单元 天然气 发动机 柴油 双燃料发动机 汽车 排气 燃料 废气处理
下载PDF
柴油引燃预混天然气准均质压燃着火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姚春德 刘增勇 高昌卿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柴油引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混合气浓度、喷油提前角以及环境温度等参数对双燃料发动机着火滞燃期、着火点位置分布和着火点数量的影响,指出柴油引燃预混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着火过程是...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柴油引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混合气浓度、喷油提前角以及环境温度等参数对双燃料发动机着火滞燃期、着火点位置分布和着火点数量的影响,指出柴油引燃预混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着火过程是一种准均质压燃着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引燃 天然气 压燃着火 内燃机 双燃料
下载PDF
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燃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春德 刘增勇 +1 位作者 高昌卿 孙家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本文介绍在一台光学发动机上,利用高速数字摄像和数据采集技术,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着火、火焰传播、气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等变化规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燃料的燃烧方式具有明显的多点着火型的预混燃烧特点,与采... 本文介绍在一台光学发动机上,利用高速数字摄像和数据采集技术,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着火、火焰传播、气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等变化规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燃料的燃烧方式具有明显的多点着火型的预混燃烧特点,与采用纯柴油的燃烧方式相比,燃烧持续期短、产生的碳烟少,但爆发压力高、压力升高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 天然气 双燃料 燃烧机理 发动机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分析及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尧命发 段家修 +2 位作者 覃军 许斯都 付晓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6,共5页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小 ,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 ,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分析软件可以适用于多种燃料发动机 ,是内燃机燃烧放热规律的通用计算软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表明 :双燃料发动机初始放热率比纯柴油大 ,若着火始点在上止点后 ,双燃料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比纯柴油低 ,否则比纯柴油高 ;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是控制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的关键 ,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应在上止点后 ,可以使发动机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比纯柴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放热规律 燃烧特性 柴油机
下载PDF
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压燃燃烧与排放的试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马帅营 尧命发 +1 位作者 童来会 郑尊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燃烧(HPCC)模式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柴油的喷射时刻、汽油比例,HPCC呈现出由多种燃烧模式组成的复合燃烧模式,可以实现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并能保持较高的热效率.试验... 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燃烧(HPCC)模式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柴油的喷射时刻、汽油比例,HPCC呈现出由多种燃烧模式组成的复合燃烧模式,可以实现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并能保持较高的热效率.试验工况下,汽油比例为50%时,柴油喷油时刻在-58~-6,°CA ATDC时热效率较高,喷油时刻在-49,°CA ATDC和-16,°CA ATDC时分别出现碳烟和NOx排放峰值.进气压力影响HPCC着火滞燃期、燃烧反应速度和"失火"与"爆震"燃烧汽油比例限值,提高进气压力可以提高汽油比例,实现超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并降低HC排放,但CO排放有所升高.随着汽油比例的增加,NOx与碳烟排放降低,对于IMEP为0.5,MPa、汽油比例大于50%时,两者的原始排放分别低于0.4,g/(kW.h)、0.06,FSN,但HC和CO排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柴油 双燃料 高比例预混燃烧 排放
下载PDF
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运行边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全刚 姚春德 +4 位作者 余海涛 潘望 王建云 刘辰 韩国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79-1883,共5页
本文在一台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开展了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运行边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替代率和负荷率为横纵轴的坐标系中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运行区域类似横置的等腰梯形,并存在三种状况的运行边界,分别是爆震、部分燃烧和失火。横置梯... 本文在一台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开展了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运行边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替代率和负荷率为横纵轴的坐标系中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运行区域类似横置的等腰梯形,并存在三种状况的运行边界,分别是爆震、部分燃烧和失火。横置梯形的中上部是高效区,下部为低效区。梯形上腰是爆震线,下腰是燃料经济性不良的部分燃烧线,上底是失火和爆震交替发生的失火线。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运行区域的确定,对双燃料燃烧特性的理解和整车标定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双燃料 运行范围 燃烧特性
原文传递
燃烧参数对汽油/柴油双燃料HPCC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尧命发 马帅营 +1 位作者 童来会 郑尊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5,共7页
在一台改造的单缸柴油机上,转速为1,500,r/min、平均指标压力为0.9,MPa工况进行了不同参数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合低温燃烧(HPCC)方式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EGR率和汽油比例可实现HPCC燃烧过程优化,在保持... 在一台改造的单缸柴油机上,转速为1,500,r/min、平均指标压力为0.9,MPa工况进行了不同参数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合低温燃烧(HPCC)方式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EGR率和汽油比例可实现HPCC燃烧过程优化,在保持发动机高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使NOx和碳烟(Soot)排放大幅降低;进气压力对Soot的影响不明显,但进气压力过低将限制汽油比例的提高,NOx排放偏高,进气压力过高使燃烧效率和热效率降低;提高柴油喷油压力,滞燃期延长,最大压升率及最大爆发压力降低;提高喷油压力可同时降低NOx和Soot排放,但喷油压力对燃烧效率、指示油耗、HC和CO排放影响不大.在HPCC燃烧中,通过优化EGR率、汽油比例、进气压力和柴油喷油压力,在不使用后处理器的前提下可使NOx和Soot排放分别低于0.4,g/(kW.h)和0.003,g/(kW.h),并保持较高的热效率,但HC和CO排放偏高,需要采用有较高转换效率的氧化后处理器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柴油 高比例预混合低温燃烧 双燃料 排放
下载PDF
国内外船用LNG动力发动机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9
作者 马义平 曾向明 +3 位作者 魏海军 赵睿 王忠诚 许乐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加深对船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各厂家、各机型的了解,为将来国内船舶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机型选择及LNG发动机发展提供参考,在纯气体机、双燃料机和混烧机分类的基础上,从缸内直喷、支管进气及总管进气等不同... 为加深对船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各厂家、各机型的了解,为将来国内船舶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机型选择及LNG发动机发展提供参考,在纯气体机、双燃料机和混烧机分类的基础上,从缸内直喷、支管进气及总管进气等不同进气方式出发,对不同厂家的LNG发动机进行分析,并从动力性、经济型、燃气替代率、NOx排放及甲烷逃逸量等方面对各机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气体机能耗都较柴油机大;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模式能耗约比燃油模式降低10%;国外发动机NOx排放大部分满足TierⅢ,且都对甲烷逃逸量有控制;而国内LNG发动机与国外相比在技术、功率、价格及尾气排放上都有较大差距;国内发动机普遍采用总管进气,总体性能较差,且纯气体机功率部分范围断挡。研究显示:LNG发动机进气方式宜采用支管多点喷射或缸内高压直喷;发动机类型适合采用"微引燃"式双燃料机或高性能纯气体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 发动机 纯气体 双燃料 混烧
下载PDF
Analysis of Typical Automakers’ Strategies for Meeting the Dual-Credit Regulations Regarding CAFC and NEVs 被引量:17
10
作者 Yue Wang Fuquan Zhao +2 位作者 Yinshuo Yuan Han Hao Zongwei Liu 《Automotive Innovation》 EI 2018年第1期15-23,共9页
The parallel corporate average fuel consumption(CAFC)and new energy vehicle(NEV)credit schemes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hina is an innovative attempt to simu... The parallel corporate average fuel consumption(CAFC)and new energy vehicle(NEV)credit schemes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hina is an innovative attempt to simultaneously regulate conventional gasoline vehicles(CGVs)and NEVs in the passenger vehicle sector that is expected to function as a long-term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CGVs to be more energy-efficient and NEVs to be well-promoted.This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ends in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automakers’business decisions.Taking the cases of four typical automak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verage fuel economy in their CGVs and advanced NEV production,scenario analysis has been applied to generate these automakers’alternatives in relation to compliance with the dual-credit regulations in force from 2017 to 2020 based on the Interim Measures on the Joint Management of CAFC and NEV Credits(Draft).These automakers’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compliance are compared.Further,in view of the financial losses as a result of halted production if they fail to comply,the values of CAFC and NEV credits and correspo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utomakers’perspective.Finally,the most cost-effective compliance strategies for these automakers are summarized and suggested improvements in the regula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gover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otive industry dual-credit management Credit trading market fuel consumption New energy vehicle
原文传递
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建桐 张春化 +1 位作者 吴晗 陈金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55,共5页
为研究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将涡轮增压柴油机改装为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在原柴油机柴油喷射系统中加装喷油泵齿条限位装置,并加装电控系统和天然气供给系统,控制柴油和CNG的喷射量.利用发动机... 为研究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将涡轮增压柴油机改装为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在原柴油机柴油喷射系统中加装喷油泵齿条限位装置,并加装电控系统和天然气供给系统,控制柴油和CNG的喷射量.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在转速为1 400r/min、全负荷下的NOx、HC、CO与碳烟排放及有效燃料消耗率.结果表明:与原柴油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替代率为32.7%、38.9%、41.6%、47.2%、51.3%、55.8%、61.5%、65.8%、70.7%、75.8%和80.9%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了5.4%;NOx排放平均升高了22.1%;HC排放平均升高了344倍;CO排放平均降低了20.1%;碳烟排放平均降低了4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替代率 柴油 天然气 双燃料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柴油)性能与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立新 兰志波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以4102型柴油机为基础机,开发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研究引燃油量、喷油提前角对发动机排放和经济性影响,以及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比较。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 柴油 排放
下载PDF
曼恩和瓦锡兰船用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之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义平 王忠诚 +2 位作者 时继东 赵睿 许乐平 《船舶》 2015年第5期94-99,共6页
为加深对曼恩和瓦锡兰船用二冲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了解,帮助船舶选择机型,文章从工作原理、燃气系统、点火油、尾气排放、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两机型进行比较,发现曼恩发动机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稍具优势,但尾气排放方面... 为加深对曼恩和瓦锡兰船用二冲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了解,帮助船舶选择机型,文章从工作原理、燃气系统、点火油、尾气排放、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两机型进行比较,发现曼恩发动机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稍具优势,但尾气排放方面却不如瓦锡兰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恩 瓦锡兰 双燃料 发动机
下载PDF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祁东辉 张春化 +1 位作者 马志义 边耀璋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1,共3页
利用燃烧分析仪测录示功图并进行放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LPG/柴油双燃料与纯柴油相比,小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上升率较小,大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上升率较大;滞燃期略长;最大放热率高;燃烧持续期短。依据... 利用燃烧分析仪测录示功图并进行放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LPG/柴油双燃料与纯柴油相比,小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上升率较小,大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上升率较大;滞燃期略长;最大放热率高;燃烧持续期短。依据这些特征正确地调整使用参数和组织燃烧过程,将柴油机进行简单改造后改燃LPG/柴油双燃料可望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双燃料 燃烧特性 汽车 LPG/柴油
下载PDF
LPG/汽油双燃料汽车双达标低排放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义伦 邓真全 +3 位作者 何方正 周校平 黄震 邬静川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作者针对市政府环境保护实事 ,根据国内现有技术基础、改装成本和市场的需求 ,在已开发的LPG汽车排放单达标的基础上 ,对LPG -汽油双燃料汽车排放双达标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 ,即开发了能够满足欧I标准要求的LPG
关键词 LPG-汽油 双燃料汽车 低排放 控制系统 达标排放 废气排放 排气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改装方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延峰 谭从民 +3 位作者 郭永田 常立家 张苏 李志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对目前几种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改装方案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混合器混合 ,机械控制柴油 /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 ;混合器混合 ,电控柴油 /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 ;气口顺序喷射、稀燃、全电控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系统 ;微量柴油引燃喷射双燃料系统 ... 对目前几种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改装方案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混合器混合 ,机械控制柴油 /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 ;混合器混合 ,电控柴油 /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 ;气口顺序喷射、稀燃、全电控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系统 ;微量柴油引燃喷射双燃料系统 ;混合器混合 ,机械控制柴油量 ,由进气管压力调节控制天然气量双燃料系统等。指出开发双燃料发动机时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改装方案 ,达到既满足设计要求 ,又能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技术改装方案 机械控制 电控 混合器
下载PDF
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粗暴现象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洋 苏万华 +2 位作者 谢辉 高海洋 杨洪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通过实验与模型计算 ,分析了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准均质燃烧过程中粗暴现象的发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出现工作粗暴的主要原因是均质混合气区放热率过大。实验结果表明 :减小柴油喷油提前角、增大汽油混合气... 通过实验与模型计算 ,分析了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准均质燃烧过程中粗暴现象的发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出现工作粗暴的主要原因是均质混合气区放热率过大。实验结果表明 :减小柴油喷油提前角、增大汽油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都能有效地降低缸内压力升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均质燃烧 粗暴 发生机理 控制措施 工作原理 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
下载PDF
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重点针对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总结了各主要燃气轮机厂商产品的现有状况及参数,并对各家双燃料燃烧室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指出,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目前的发展方向仍是高性能、低排放。由于燃料多样性、用水量、安装周期、自动化... 本文重点针对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总结了各主要燃气轮机厂商产品的现有状况及参数,并对各家双燃料燃烧室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指出,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目前的发展方向仍是高性能、低排放。由于燃料多样性、用水量、安装周期、自动化程度、运行稳定性及寿命等方面优势,目前在固定/移动海洋平台、移动电站、联合循环及分布式能源及传统中小型单燃料燃气轮机应用领域有着极大的使用优势,且随着LNG船动力系统的技术发展,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已经成为LNG船下一代动力系统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双燃料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碳氢燃料超燃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徒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2000年第1期43-50,共8页
通过分析与试验表明 ,技术风险小、性能可靠、近期能够实现的、以煤油为燃料的弹用冲压发动机是一种适宜于飞行Ma =6左右的高超声速导弹的推进装置。采用尾喷管几何喉道可调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煤油冲压发动机亚燃工况的性能 ,满足飞行... 通过分析与试验表明 ,技术风险小、性能可靠、近期能够实现的、以煤油为燃料的弹用冲压发动机是一种适宜于飞行Ma =6左右的高超声速导弹的推进装置。采用尾喷管几何喉道可调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煤油冲压发动机亚燃工况的性能 ,满足飞行器对低马赫数 (Ma=2 5左右 )接力与加速状态推力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 导弹 双燃料 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飞行器 碳氢燃料
下载PDF
煤油-氢双燃料超声速燃烧点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俞刚 李建国 +1 位作者 陈立红 黄庆生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2000年第1期63-71,共9页
煤油 氢双燃料的超声速燃烧室中的自点火和燃烧稳定特性在直联式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空气总温 1 650~ 1 980K ,总压基本保持在 1 .8MPa左右 ,燃烧室进口M数为 2 .5。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了在加压下煤油的雾化程度。为了寻找能... 煤油 氢双燃料的超声速燃烧室中的自点火和燃烧稳定特性在直联式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空气总温 1 650~ 1 980K ,总压基本保持在 1 .8MPa左右 ,燃烧室进口M数为 2 .5。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了在加压下煤油的雾化程度。为了寻找能点燃并维持煤油稳定燃烧的最低氢当量比 ,设计加工了四种不同构型引导火焰与凹稳焰一体腔结构 ,利用氢引导火焰局部地加速煤油的化学反应和凹腔的联合促进作用与优化结合 ,发现在没有强迫点火能源条件下点燃并维持煤油稳定燃烧的最低氢当量比能降低至 0 .0 3。燃烧室的性能用简化的一维计算机程序SSC - 3作了初步估算。在长度 42 5mm的燃烧室中获得了煤油的燃烧效率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 双燃料 超声速燃烧 火焰稳定器 点火特性 飞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