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杜甫的经学与诗学 |
刘强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
|
韩国诗话中的杜诗批评 |
程瑜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2 |
2
|
|
3
|
杜诗中鹡鸰意象的文化意蕴 |
吴淑玲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4
|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
吴淑玲
韩成武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4 |
1
|
|
5
|
刘辰翁的杜诗评点初探 |
赵星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6
|
试论杜诗与关剧思想、艺术的相同之处 |
李新
韩旭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1 |
0 |
|
7
|
论杜甫的诗识与杜诗艺术的知性价值 |
宋烨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8
|
何景明与唐诗 |
孙学堂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9
|
论杜诗中的“春秋笔法” |
李新
|
《殷都学刊》
|
2009 |
1
|
|
10
|
吴亡后“西施从范蠡作五湖之游”考辨——兼评《辞源》、《辞海》等关于西施之注 |
胡昭著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论清初遗民张丹的诗歌创作 |
蓝青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2
|
《九家集注杜诗》与“伪苏注” |
彭燕
徐希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从创建民族新文化的维度拓展杜诗研究——略论杜诗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潜在价值 |
张保宁
|
《鄂州大学学报》
|
2001 |
0 |
|
14
|
论杜牧“以文为诗” |
彭笑远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的版本、瑕疵与价值 |
王东峰
|
《图书馆研究》
|
2022 |
0 |
|
16
|
对杜甫诗中的诗歌理论初探 |
周大力
周丽萍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7
|
从意象营造到事态叙写——论杜诗叙事的审美形态与诗学意义 |
邹进先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8
|
从汉语文学经典到翻译文学经典——杜甫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 |
李特夫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9
|
杜诗的自我审视与表现 |
谢思炜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20
|
论杜诗的用典艺术 |
韩成武
贺严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