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总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5-100,104,共7页
以许浑、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坛,表现出明显的唯美倾向,与其前“元和诗变”的政治实用化原则明显不同。究其原因,既有在险恶的政治情势中消极避世并转而致力于纯艺术天地的外因,也有回归缘情文学传统的内在动力。在... 以许浑、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坛,表现出明显的唯美倾向,与其前“元和诗变”的政治实用化原则明显不同。究其原因,既有在险恶的政治情势中消极避世并转而致力于纯艺术天地的外因,也有回归缘情文学传统的内在动力。在古近骄散的文体替兴过程中,诗律益趋整密,诗风尤显多样,并在客观上成为唐末诗歌复归齐梁的推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浑 杜牧 李商隐 温庭筠 晚唐 诗歌 唯美倾向 文学研究 艺术特色 心理 艺术渊源
下载PDF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与杜牧《清明》诗比较论
2
作者 乔云峰 韩秀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关的诗词数量巨大,其中传播面最广的当属杜牧的《清明》诗。随着苏轼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清明词《望江南·超然台作》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从创作背景、内容的丰富性、画面的容量与优美...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关的诗词数量巨大,其中传播面最广的当属杜牧的《清明》诗。随着苏轼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清明词《望江南·超然台作》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从创作背景、内容的丰富性、画面的容量与优美程度、感情的充沛度与积极性、哲理的包含度等方面来看,后者都超过前者。《望江南·超然台作》才是最美的清明诗词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节 杜牧 苏轼 诗词
下载PDF
论杜牧“断魂”对文化杏花村形成的促进作用
3
作者 吴婧婧 吴世银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杏花村本是个风景优美的自然村落,因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而享誉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诗村”而成为文化名村。分析杜牧的诗文和身世,可以发现杜牧“断魂”的情感因子是其怀才不遇的经历、风流遣怀的方式和安放心灵的选择。后人... 杏花村本是个风景优美的自然村落,因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而享誉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诗村”而成为文化名村。分析杜牧的诗文和身世,可以发现杜牧“断魂”的情感因子是其怀才不遇的经历、风流遣怀的方式和安放心灵的选择。后人在拣拾杏花村意象和追寻《清明》诗意境的过程中,从对诗人风流遣怀生活方式的简单模仿产生情感共鸣,逐渐上升为对诗人才华仰慕和胸怀拓展的理性崇拜。研究后世诗人以诗为媒与杜牧不断“交互”,得出杜牧“断魂”对杏花村由自然村落向文化村落转型的促进作用,对解读杏花村“千载诗人地”的地位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在现代旅游开发中打造杏花村文化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断魂 文化杏花村
下载PDF
“行人”杜牧的乡愁情事——以《旅宿》《清明》为例
4
作者 黄理兵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唐代诗人杜牧在《旅宿》和《清明》这两首诗里,书写了他作为“行人”的乡愁,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前人的解说不尽如意,值得我们来重新细读。《旅宿》是诗人杜牧从夜间投宿到清晨离店这个时间段内的所见所思,尾联所写并非记忆中... 唐代诗人杜牧在《旅宿》和《清明》这两首诗里,书写了他作为“行人”的乡愁,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前人的解说不尽如意,值得我们来重新细读。《旅宿》是诗人杜牧从夜间投宿到清晨离店这个时间段内的所见所思,尾联所写并非记忆中的家乡景致,而是离店后路上所见景象。《清明》尽管也有令人不满意之处,却有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内容丰富、画面感强、感情动人等优点,不愧为古代诗歌中的优秀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旅宿》 《清明》 乡愁
下载PDF
杜牧史学思想浅论
5
作者 韦统顺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杜牧自幼年时期便熟读历代史书,曾在文、宣两朝担任史馆修撰。杜牧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史鉴”,杜牧所提倡的史学鉴戒不仅涉及政治,也在军事方面为唐帝总结历史经验;其二,用大一统的观念来审视历史问题,希望唐廷收复... 杜牧自幼年时期便熟读历代史书,曾在文、宣两朝担任史馆修撰。杜牧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史鉴”,杜牧所提倡的史学鉴戒不仅涉及政治,也在军事方面为唐帝总结历史经验;其二,用大一统的观念来审视历史问题,希望唐廷收复河湟失地;其三,倡导经世致用,主要表现为重兵以及对徭役赋税的探讨。其中杜牧的经世思想在唐朝受到当权者的关注,对唐廷军政方针的制定及改革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史学思想 《樊川文集》
下载PDF
论杜牧取材于僧寺禅院的诗 被引量:6
6
作者 魏峨 《中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63-65,共3页
杜牧取材于僧寺禅院的诗 ,主要有三个趋向 :人事易逝的情思 ;尘世佛世的情结 ;羡僧慕禅的情缘。它的思想前提 ,是他对晚唐日益走向衰亡道路的社会前景的担忧 ,对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人生遭际的不满。这类诗 。
关键词 杜牧 僧寺禅院 题材 诗歌创作 文学风格 心理情结
下载PDF
杜牧的商於之行及其古道书写
7
作者 刘文卿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杜牧商於之行,除其存文自述的四次以外,另有至少三次。今见杜牧诗中,共十三首涉及商於之路。诗中地名,有“商山”“秦岭”“青泥阪”“蓝桥”“蓝溪桥”“丹水”“麻涧”“层峰驿”“武关”“青云馆”“富水驿”。杜牧的商於诗作,体现... 杜牧商於之行,除其存文自述的四次以外,另有至少三次。今见杜牧诗中,共十三首涉及商於之路。诗中地名,有“商山”“秦岭”“青泥阪”“蓝桥”“蓝溪桥”“丹水”“麻涧”“层峰驿”“武关”“青云馆”“富水驿”。杜牧的商於诗作,体现其反思历史之理性,追慕忠正耿直之谏臣,抒发经世理想与桑梓情结,蕴含生计与亲情之双重压力,亦短暂流露出归隐志趣,表现出较丰富的文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商於古道 行迹 诗作
下载PDF
明弘治十二年礼部会试舞弊案 被引量:5
8
作者 谈晟广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39,共16页
弘治十二年(1499)春,唐寅以南京乡试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礼部会试。是次考试后来由于主考官程敏政和考生唐寅、徐经涉嫌鬻题舞弊而成为明代历史上一次受人关注的会试。唐寅也因为这场舞弊案而被废为吏,由此直接影响了唐寅后来... 弘治十二年(1499)春,唐寅以南京乡试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礼部会试。是次考试后来由于主考官程敏政和考生唐寅、徐经涉嫌鬻题舞弊而成为明代历史上一次受人关注的会试。唐寅也因为这场舞弊案而被废为吏,由此直接影响了唐寅后来的人生道路,特别是他的艺术创作。关于这场舞弊案,历来模糊难辨。本文试图从一些新的角度,如该试另一主考官李东阳与徐经家族的关系、《明孝宗实录》纂修以及关于此事的评价、对舞弊案所涉官员傅瀚、华昶以及唐寅友人都穆的考察等,来重新审视这一事件,这对研究中国绘画史上“明四家”之一的唐寅的个人思想无疑是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部会试 舞弊 唐寅 徐经 《明孝宗实录》 程敏政 李东阳 傅瀚 华昶 都穆
原文传递
对杜牧艳情诗的反思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学忠 白锐 《唐都学刊》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提到杜牧 ,人们常喜冠之以“风流才子” ,其实在对其艳情诗的解读之后 ,不难发现 ,他并非一味地纵情声色之辈。其艳情类诗歌创作 ,一方面体现了他报国无门的苦闷 ,以期通过爱情得到宣泄 ;
关键词 杜牧 艳情诗 女人 文人 边缘性认同
下载PDF
从“腊梅”到“蜡梅”--蜡梅栽培史及蜡梅文化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扬 李菁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0-115,共6页
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唐宋诗词、笔记小说、本草学著作及花木文献4个方面梳理蜡梅(腊梅)相关记载,澄清杜牧腊梅诗传抄中的谬误,考证出唐代有"腊梅"而无"蜡梅",蜡梅栽培史应以宋代为开端,而直至明代蜡梅才被... 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唐宋诗词、笔记小说、本草学著作及花木文献4个方面梳理蜡梅(腊梅)相关记载,澄清杜牧腊梅诗传抄中的谬误,考证出唐代有"腊梅"而无"蜡梅",蜡梅栽培史应以宋代为开端,而直至明代蜡梅才被《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等本草学著作所收录。阐明植物名由"腊梅"到"蜡梅"的演变史,呼吁既要强调正式名"蜡梅",又从弘扬蜡梅文化的角度,尊重异名"腊梅"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宋代 范村梅谱 本草学著作
下载PDF
论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本文考察了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在文献的校勘、辑佚和考辨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认为这一刻本在本文及注释两方面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值得认真研究。
关键词 杜牧 朝鲜刻本 《樊川文集夹注》 文献价值 校勘 辑佚 考辨
下载PDF
重审杜牧《清明》诗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纪永贵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2-50,共9页
今日的杏花村文化现象都与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在唐宋文学中的诗意延伸。据考察,"杏花村"词组在今存唐诗中出现过3次,在宋诗中出现过17次,在宋词中出现过4次;"杏村"... 今日的杏花村文化现象都与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在唐宋文学中的诗意延伸。据考察,"杏花村"词组在今存唐诗中出现过3次,在宋诗中出现过17次,在宋词中出现过4次;"杏村"在宋诗中出现过3次。这27个杏花村除了南宋方回诗中一个"杏村"是实指外,其余全是虚称,则《清明》之中的"杏花村"也当是虚指。学者从目录学、诗韵学、诗歌风格学等角度曾经怀疑过杜牧对《清明》诗的著作权,此外,若从诗意传承的角度去看,《清明》诗也不可能为杜牧所作,它只能产生于两宋之间。南宋以来的个别词选中录有一首署名北宋宋祁的已经化用了《清明》诗意的词《锦缠道·春游》,但至少有四点理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 杜牧 杏花村 诗意传承 锦缠道
下载PDF
杜牧的登高诗及其艺术精神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辉斌 《唐都学刊》 2009年第5期14-18,共5页
杜牧登高诗中的所谓"伪作",其实大都为杜牧所作,如《登澧州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三诗,即为其例。从诗人所登之"高"而言,杜牧的登高诗,大致可分为登楼诗、登山诗、登遗址诗三类,不仅特点各具... 杜牧登高诗中的所谓"伪作",其实大都为杜牧所作,如《登澧州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三诗,即为其例。从诗人所登之"高"而言,杜牧的登高诗,大致可分为登楼诗、登山诗、登遗址诗三类,不仅特点各具,而且是登高诗由盛唐而晚唐所产生变化的代表。以登高望远作表象,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发诗人的"恋阙"之情,并于登高怀古中依然与"恋阙"关联而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恋阙情结。而这种强烈的恋阙情结,即为杜牧登高诗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登高诗 恋阙情结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论京都长安的社会现象与杜牧的诗歌创作
14
作者 张玮航 张喜贵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24,共6页
京都长安是杜牧诗歌生涯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地域,京都长安的生活贯穿着杜牧的一生,影响着杜牧的诗歌创作;杜牧的诗歌也反映着京都长安的诸多方面。以“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为诗歌追求的杜牧,充分发挥了诗歌批判、疗救社会的功能,在诗中反... 京都长安是杜牧诗歌生涯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地域,京都长安的生活贯穿着杜牧的一生,影响着杜牧的诗歌创作;杜牧的诗歌也反映着京都长安的诸多方面。以“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为诗歌追求的杜牧,充分发挥了诗歌批判、疗救社会的功能,在诗中反映了京都的时局及政治问题、讽刺了京都的腐朽政权、鞭挞了贵族统治阶级、观照了封建统治下的普通民众,呈现了晚唐时期京都长安的种种社会现象,指摘着社会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长安 杜牧 晚唐社会 诗歌创作 互动关系
下载PDF
杜牧经世思想略论
15
作者 韦统顺 朱寒冬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43-48,共6页
杜牧熟读史书,多年为官,积极探求治国安邦之道,形成了以史为鉴的鉴戒意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资政思维、提倡华夷之辩的民族忧患意识。杜牧经世之言相继被《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采纳,杜牧的经世思想为我们了解中晚唐时期... 杜牧熟读史书,多年为官,积极探求治国安邦之道,形成了以史为鉴的鉴戒意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资政思维、提倡华夷之辩的民族忧患意识。杜牧经世之言相继被《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采纳,杜牧的经世思想为我们了解中晚唐时期历史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经世思想 《樊川文集》
下载PDF
日僧一休宗纯汉诗中的杜牧形象——《狂云集》中“风流”意识阐释
16
作者 黄思佳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日本五山禅僧一休宗纯的«狂云集»频繁使用“风流”一词,追溯词源并非为日本之用法即仅局限于衣服装饰之华美,而与中国文人“风流”同根同源.一休钦慕杜牧,其汉诗作品多次提及杜牧之音,勾勒风流才子形象,自证禅风道心.一休宗... 日本五山禅僧一休宗纯的«狂云集»频繁使用“风流”一词,追溯词源并非为日本之用法即仅局限于衣服装饰之华美,而与中国文人“风流”同根同源.一休钦慕杜牧,其汉诗作品多次提及杜牧之音,勾勒风流才子形象,自证禅风道心.一休宗纯与杜牧所经之事较为相似:生于高门,长于朝野、禅林没落之际的同时寄语风流,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频繁出现.一休似乎在杜牧身上找寻到自己的身影,在不为世俗目光理解下寻禅风道骨之时从杜牧身上寻找慰藉,为禅僧风流正名.从一休宗纯生平经历与汉诗作品入手,分析其汉诗中杜牧身影,以此可观照一休宗纯汉诗中诗僧“风流”的日本本土化自我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休宗纯 杜牧 汉诗 风流
下载PDF
杜牧的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及成因探微 被引量:3
17
作者 米彦青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12,17,共5页
杜牧是晚唐时代执持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的诗人。他在一生中始终怀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而仕途不畅又使他时时有郁闷之情。无论是为吏惠民还是醉酒青楼都是他生命的动态,他的出身、他的性格以及他的经济需求都在不同程度上促就了... 杜牧是晚唐时代执持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的诗人。他在一生中始终怀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而仕途不畅又使他时时有郁闷之情。无论是为吏惠民还是醉酒青楼都是他生命的动态,他的出身、他的性格以及他的经济需求都在不同程度上促就了杜牧的生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生命观 生命意识
下载PDF
《清明》一诗作者归属再探
18
作者 武国强 余阳 邵宇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4-87,共4页
有关《清明》一诗的作者归属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是一段悬而未决的公案。目前学界有关《清明》一诗归属问题,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杜牧所作;二是许浑所作;三是出自宋人之手。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在前人众多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记... 有关《清明》一诗的作者归属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是一段悬而未决的公案。目前学界有关《清明》一诗归属问题,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杜牧所作;二是许浑所作;三是出自宋人之手。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在前人众多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记载、诗歌影响、文本内证、文化人类学等角度重新进行阐释,旨在更加清晰地说明问题产生的缘由以及作者当是杜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清明》 争议
下载PDF
辞赋与谏书——杜牧《阿房宫赋》新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东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2-29,共8页
杜牧撰于晚唐世变之际的《阿房宫赋》,并非一篇单纯的咏史赋,而是作者深受史学与赋学谏诤文化传统濡染下,以赋、论合流为体,以借古讽今为用的当代讽谏书写,其中或许不乏新型谏书及其变创可能的实验意图。因此,藉由"辞赋与谏书"... 杜牧撰于晚唐世变之际的《阿房宫赋》,并非一篇单纯的咏史赋,而是作者深受史学与赋学谏诤文化传统濡染下,以赋、论合流为体,以借古讽今为用的当代讽谏书写,其中或许不乏新型谏书及其变创可能的实验意图。因此,藉由"辞赋与谏书"文化跨界的书写侧面,或许可为杜牧《阿房宫赋》在唐、宋赋学流变史的重要地位,提供另一则参考脚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赋 谏书 杜牧 《阿房宫赋》
下载PDF
“小李杜”诗文中晚唐长安的历史记忆
20
作者 米彦青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长安作为唐王朝的都城,衍生出多重社会网络,成为唐代诗人的“记忆之场”。作为“记忆之场”的长安在“小李杜”诗文中呈现出杜牧樊川别业和李商隐樊南新居带来的物质性,宫廷政变、牛李党争、藩镇割据、河湟争夺带来的功能性,围绕李贺、... 长安作为唐王朝的都城,衍生出多重社会网络,成为唐代诗人的“记忆之场”。作为“记忆之场”的长安在“小李杜”诗文中呈现出杜牧樊川别业和李商隐樊南新居带来的物质性,宫廷政变、牛李党争、藩镇割据、河湟争夺带来的功能性,围绕李贺、元白诗学认知带来的象征性等特点。三者互为条件,成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感受长安并以长安为内核突破各种边界持续交往、彼此认同的基础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李商隐 物质性 功能性 象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