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白资料汇编》补遗刍议 |
李振中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4 |
0 |
|
2
|
杜甫诗歌英译本的中外译者语言特征对比分析——以许渊冲和华兹生译本为例 |
黄楚绚
|
《现代英语》
|
2021 |
0 |
|
3
|
高·大·深·奇·神——杜甫山水诗审美意境探微 |
颜家安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4
|
杜诗“当句对”艺术研究 |
韩成武
贺严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5
|
第一首英译杜甫诗歌二三考 |
李特夫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6
|
黄生杜诗研究方法略说 |
王飞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7
|
论宁调元对杜诗的传承与发扬 |
邓江祁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3
|
|
8
|
朱庭珍“杜诗学”综论 |
何世剑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2
|
|
9
|
也谈“沉郁顿挫” |
宋恪震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
2002 |
2
|
|
10
|
浅析仇兆鳌《杜诗详注》的笺注方法 |
李伟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8 |
1
|
|
11
|
杜诗济南“历下亭”位置献疑 |
刘磊
|
《杜甫研究学刊》
|
2021 |
1
|
|
12
|
整体观照与理论升华——论韩成武先生的杜甫研究特色之一 |
孙微
|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3
|
郑善夫与弘、正诗风的新变 |
蔡一鹏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4
|
明代杜诗文献的传播概貌 |
张慧玲
|
《图书馆研究》
|
2017 |
2
|
|
15
|
试论杜甫诗歌句子的多义现象 |
刘庆海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6 |
0 |
|
16
|
杜诗与明清之际遗民的文学宗尚及精神诉求--以傅山为中心的考察 |
王婷
|
《地域文化研究》
|
2021 |
1
|
|
17
|
2018年杜甫研究综述 |
张舒艺
|
《杜甫研究学刊》
|
2019 |
0 |
|
18
|
幽淡似陶 沉痛似杜——论吴嘉纪诗歌对陶诗、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
杨泽琴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20 |
0 |
|
19
|
杜诗格调、精神与清诗理论及创作 |
谢雯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20
|
苏轼词作中的副词研究 |
胡媛媛
高建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