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小麦产量差异与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小龙 佘旭 +6 位作者 王朝辉 曹寒冰 何红霞 何刚 王森 黄明 刘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757-4771,共15页
【目的】针对中国西北旱地小麦低产田块多、分布范围广、农户地块间产量差异大的问题,探索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缩小产量差异,普遍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分布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旱... 【目的】针对中国西北旱地小麦低产田块多、分布范围广、农户地块间产量差异大的问题,探索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缩小产量差异,普遍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分布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旱地小麦主产区的180个农户麦田0—100 cm土壤和小麦植株的取样分析,结合对农户施肥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了旱地小麦产量差异与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山西、陕西和甘肃冬小麦产量分别介于2 529—8 419、1 344—8 073和2 984—7 145 kg·hm-2。覆膜栽培的小麦产量较传统栽培提高9.4%。传统栽培的高产组产量较中低产组分别高37.5%和77.2%,覆膜栽培分别高25.4%和66.2%。传统栽培高产组的平均施氮量比中低产组分别高44.4%和74.4%,覆膜栽培分别高9.9%和13.5%;传统栽培高产组施磷量比中低产组平均提高31.1%,覆膜栽培提高35.4%;但传统栽培高产组的施钾量却比低产组低62.1%,覆膜栽培高产组比低产组高96.0%。传统栽培不同产量水平间0—10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覆膜栽培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产组比低产组显著高20.8%。传统栽培40—80 cm土壤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0—60 cm土层高产组比中、低产组分别高出7.5%和18.6%;覆膜栽培0—60 cm土层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20 cm土层高产比中、低产组分别高出3.2%和14.2%。传统栽培土壤矿质氮无显著差异,覆膜栽培80—100 cm土层高产比低产组高1.6倍。传统栽培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产组0—20 cm土层比中、低产组分别高74.3%和86.9%;覆膜栽培土壤速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传统栽培40—6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产组比中、低产组显著高22.5%和16.0%,覆膜栽培土壤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 H在不同产量水平和栽培模式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产量 氮磷钾肥 栽培 养分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华 王朝辉 +1 位作者 王西娜 李生秀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9-374,共6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上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补灌、覆草、覆膜、垄沟5种栽培模式种植冬小麦,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转运及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能显著提高拔节期小麦分蘖数,促进小...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上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补灌、覆草、覆膜、垄沟5种栽培模式种植冬小麦,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转运及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能显著提高拔节期小麦分蘖数,促进小麦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的累积及其向穗部的转移,从而提高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地膜覆盖也可以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促进生长后期茎叶氮素向穗部的转移,转移量占穗吸氮量增加值的86.3%。相反,常规、覆草、补灌和垄沟栽培模式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均明显较低,生长后期穗部的干物质主要来源于抽穗后茎叶新形成的碳水化合物,茎叶氮素的转移对穗部氮素累积所起作用亦明显低于地膜覆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栽培模式 冬小麦 籽粒产量 氮素
下载PDF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玉川 王树楼 王笳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8-31,63,共5页
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玉米采用免耕整秸秆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干旱年份尤为明显,3年平均产量比传统耕作玉米增产57.7%,增产幅度23.8%~191.0%.由于秸秆覆盖后土壤温度降低,玉米前期生长发育缓慢,进入拔节期后植株生长发... 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玉米采用免耕整秸秆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干旱年份尤为明显,3年平均产量比传统耕作玉米增产57.7%,增产幅度23.8%~191.0%.由于秸秆覆盖后土壤温度降低,玉米前期生长发育缓慢,进入拔节期后植株生长发育加快,抽雄前植株长势逐步赶上并超过对照.与传统耕作比较,免耕覆盖玉米具有根系发达、植株高、茎秆粗、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多、成穗率高、果穗大、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等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栽培 产量 免耕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氮肥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艾应伟 刘学军 +4 位作者 张福锁 毛达如 曾祥忠 吕世华 潘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作薄膜覆盖(23.10%);旱作秸秆薄膜双覆盖(19.07%)和旱作秸秆覆盖(18.41%)显著低于旱作溥膜覆盖。旱作水稻根、茎叶、子粒各器官的NDFF值(即各器官N含量来自化肥N所占的百分率)是覆盖栽培小于无覆盖栽培;而旱作栽培普遍高于常规灌溉栽培。旱作条件下,水稻产量覆盖栽培高于无覆盖栽培;无覆盖条件下,常规灌溉栽培显著高于旱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旱作 水稻 氮肥 肥效 利用率 秸秆 薄膜 灌溉 栽培 产量
下载PDF
旱地小麦根系生育与调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友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11,16,共7页
用4年时间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区旱地小麦根系生育与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区旱作小麦根系扎得较深,一般可达2m以下,且40cm以下土层根量分布相对较多;小麦次生根条数、根系生物... 用4年时间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区旱地小麦根系生育与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区旱作小麦根系扎得较深,一般可达2m以下,且40cm以下土层根量分布相对较多;小麦次生根条数、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等的变化均呈“S”形曲线,但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各有不同。播期、基本苗、氮、磷肥的用量和比例均可调控根系的数量和质量(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旱地 小麦 调控效应 栽培
下载PDF
西部旱作农业的有效新技术──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兆华 李立科 +1 位作者 赵二龙 洪晓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73,共3页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agriculture of western China.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it is difficult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from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easures in the western agriculture...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agriculture of western China.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it is difficult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from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easures in the west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ocal condition of Yan Chuan County,it is the oblingatory selection of western agriculture to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low or non tillage with stubble and whole course straw covering.It is stratigic pint of the technique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 China.It is effective to bring out the latent capacity of dryland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旱作农业 耕作技术 留茬少耕 免耕秸秆全程覆盖
下载PDF
旱地小麦渗灌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松令 刘玲玲 +1 位作者 刘新月 郑王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2,共6页
1997年~ 1 999年对旱地小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与渗灌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膜上穴播较传统的露地条播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与对照相比渗灌则表现出极显著的增产效应 ,与露地条播相比 ,渗灌加覆盖的增产幅度明显大于... 1997年~ 1 999年对旱地小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与渗灌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膜上穴播较传统的露地条播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与对照相比渗灌则表现出极显著的增产效应 ,与露地条播相比 ,渗灌加覆盖的增产幅度明显大于渗灌与覆盖分别较露地条播的增产幅度之和 ,说明了两项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不同栽培措施在经济效益上的反应也与产量结果相似。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形成了旱地小麦渗灌覆盖栽培技术。与传统的露地条播相比 ,渗灌覆盖栽培技术平均增产 1 60 1 .2 kg/ hm2 ,增产率达38.0 %。在计水成本的情况下 ,本项技术提高纯收益 969.6元 / hm2 ,在不计水成本的情况下 ,则提高 1 362 .0元 / hm2。研究还进一步表明 ,旱地小麦生产潜力巨大 ,需做好栽培技术的优化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膜上穴播 露地条播 渗灌覆盖栽培技术
下载PDF
钾肥在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玉荣 贾双勤 +1 位作者 强生军 段文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对农作物诸多生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甘肃省白银市所开展的钾肥对旱地马铃薯块茎生长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马铃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对钾元素掠夺性吸收的生物学机理及其缺钾形态表现,评估不同栽培方... 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对农作物诸多生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甘肃省白银市所开展的钾肥对旱地马铃薯块茎生长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马铃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对钾元素掠夺性吸收的生物学机理及其缺钾形态表现,评估不同栽培方式与施钾水平对马铃薯块茎个数、外观、晚疫病抗性的影响,探讨不同茬次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规律,研究马铃薯栽培技术中钾肥的科学应用。结果显示,钾肥的科学、合理施加以及地膜栽培方式对于马铃薯中型块茎的形成、改善外观品相、提高晚疫病抗性均具有积极作用。并对马铃薯栽培方式进行优化,推荐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超过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采取三类作物以三年为周期轮作栽培。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模式,制定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按基肥、苗肥、花肥、块茎膨大期追肥分阶段施加,其中推荐基肥施加适宜范围为22500~37500 kg/hm^(2);出苗及现蕾开花期追肥2~3次,施加腐熟猪粪3000 kg/hm^(2),并配合磷酸钾、磷酸二铵等600~750 kg/hm^(2)为参考标准;块茎膨大期视情况补施磷酸钾、磷酸二铵450~600 kg/hm^(2)或不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马铃薯 钾肥 块茎 栽培技术 施肥方案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滨海盐碱地旱作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冯伟 蒲娜娜 +5 位作者 谢楠 崔素倩 董景湘 智健飞 刘振宇 刘忠宽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29-33,共5页
2015年和2016年在滨海盐碱区旱作玉米上,研究了3种生物有机肥(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阳牌)不同施肥量(600、900和1 200 kg/hm^2)和施肥方式(撒施、沟施)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和沟施生物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滨... 2015年和2016年在滨海盐碱区旱作玉米上,研究了3种生物有机肥(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阳牌)不同施肥量(600、900和1 200 kg/hm^2)和施肥方式(撒施、沟施)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和沟施生物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滨海盐碱旱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采用撒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900 kg/hm^2,其中,施用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明显较高。采用沟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1 200 kg/hm^2,其中,施用和阳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用微力高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降水对旱作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影响均较大,相同施肥条件下,平水年各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贫水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作栽培 生物有机肥 农艺措施 产量 地上部生物量
下载PDF
锌肥施用方式对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嫒 冯天宇 +5 位作者 蒋皓 杨娜 师海斌 吴晓政 郑伟 翟丙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树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苹果合理施用锌肥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省蒲城县和乾县以“长富二号”苹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锌... 【目的】探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树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苹果合理施用锌肥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省蒲城县和乾县以“长富二号”苹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锌(对照,T1)、叶面喷施锌肥(T2)和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T3)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果实和叶片锌含量、叶片生物学性状以及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在乾县和蒲城,在0~20和20~40 cm土层,T2和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高于T1处理,且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88,1.22 mg/kg(0~20 cm土层)和1.16,0.70 mg/kg(20~40 cm土层)。在乾县,T2处理叶片和果实锌含量最高,其次为T3处理,T1处理最低;在蒲城,T2和T3处理叶片、果实锌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均最高。在乾县和蒲城,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百叶厚和百叶质量及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均显著增加。在乾县,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3~0.89,其中T1处理明显高于T2和T3处理;在蒲城,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1~0.91,其中T3处理明显高于T1和T2处理。在蒲城,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乾县,T2和T3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乾县和蒲城,T2和T3处理可溶性糖和V C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乾县T2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30961 kg/hm^(2)和82505元/hm^(2),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45.49%和52.85%;蒲城T3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29159 kg/hm^(2)和78595元/hm^(2),较T1处理分别提高了28.56%和65.77%。【结论】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苹果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产量和品质;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的效果比叶面喷施锌肥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果园 施肥方式 锌肥施用 苹果栽培
下载PDF
渭北旱地小麦高产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立科 赵二龙 +1 位作者 方日尧 黄东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共5页
在连续两年雨量少于常年(500~650mm)40%的情况下,采用前作小麦、高留茬,麦收后夏闲地覆盖加小麦生长期覆盖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取得了陕西渭北旱地亩产小麦398.5kg的好收成,实现了渭北旱原小麦栽培技术上的突破。6年试验的实践结果以... 在连续两年雨量少于常年(500~650mm)40%的情况下,采用前作小麦、高留茬,麦收后夏闲地覆盖加小麦生长期覆盖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取得了陕西渭北旱地亩产小麦398.5kg的好收成,实现了渭北旱原小麦栽培技术上的突破。6年试验的实践结果以渭北小麦高产事例调查的分析论证了:在充足施肥与使用高产品种条件下,旱地亩产350~400kg的限制因素是土壤蓄积雨水量不足与有效水利用效率过低。覆盖是提高土壤蓄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措施,在渭北旱原小麦高产栽培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栽培 高产 小麦 栽培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晓伟 何宝林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4期38-40,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覆膜时间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其他种植模式分别提高9.0%-46.8%和9.2%~59.03%... 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覆膜时间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其他种植模式分别提高9.0%-46.8%和9.2%~59.03%.是一项适合于旱作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马铃薯 种植模式 产量
下载PDF
旱地谷子平膜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爱斌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539-541,共3页
谷子在榆林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及西南部梁状低山丘陵等旱作地区广泛种植。为了给干旱地区谷子生产提供支撑,提高谷子产量和效益。在榆林旱作农业区通过开展平膜穴播谷子高产栽培试验,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 谷子在榆林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及西南部梁状低山丘陵等旱作地区广泛种植。为了给干旱地区谷子生产提供支撑,提高谷子产量和效益。在榆林旱作农业区通过开展平膜穴播谷子高产栽培试验,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鸟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榆林旱作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榆林旱地 地膜栽培 技术集成
下载PDF
施氮对不同栽培模式旱地土壤有机碳氮和供氮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驾阳 王朝辉 李生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7-192,20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量对西北旱地土壤有机碳氮累积及供氮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5年(2002-2007年)定位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比较不同施氮量(120,240kg/hm2)对常规、覆草和覆膜3种栽培模式土壤有机碳氮累积和供氮能...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量对西北旱地土壤有机碳氮累积及供氮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5年(2002-2007年)定位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比较不同施氮量(120,240kg/hm2)对常规、覆草和覆膜3种栽培模式土壤有机碳氮累积和供氮能力的影响。【结果】施氮0,120,240kg/hm2时,覆草栽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74,9.57,9.19g/kg,全氮含量为0.99,1.02,1.03g/kg,土壤氮素矿化势为25.0,26.7,29.7mg/kg,矿化速率常数为0.053,0.062,0.056/d;覆膜栽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82,8.78,9.80g/kg,全氮含量为0.98,0.98,0.95g/kg,土壤氮素矿化势为23.2,25.8,24.1mg/kg,矿化速率常数为0.058,0.061,0.072/d;常规栽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79,9.93,9.20g/kg,全氮含量为0.93,0.99,0.96g/kg,土壤氮素矿化势为23.2,26.2,25.7mg/kg,矿化速率常数为0.057,0.061,0.063/d。【结论】施氮能提高3个栽培模式土壤的供氮能力,促进土壤氮素的矿化。适量氮肥能够提高常规模式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但会降低覆草和覆膜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故在采用地表覆盖模式栽培时需配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覆草 覆膜 有机碳 供氮能力 旱地栽培
下载PDF
旱地小麦高产稳产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定一 党建友 +5 位作者 裴雪霞 张晶 闫翠萍 宁东贤 刘志峰 段忠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297-304,共8页
针对旱地小麦高产稳产性差、品质不稳定等问题,2008—2019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旱地进行优质抗旱稳产型小麦品种筛选、适时耕作、分次施磷、有机肥配施、小麦适播期田间大区试验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宜选用成穗数... 针对旱地小麦高产稳产性差、品质不稳定等问题,2008—2019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旱地进行优质抗旱稳产型小麦品种筛选、适时耕作、分次施磷、有机肥配施、小麦适播期田间大区试验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宜选用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至少两因素较高且三因素协调的优质品种;8月上中旬深翻,有利于纳雨蓄墒,增加土壤蓄水量;深翻和播种时,各施50%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高;在山西省丘陵旱地区,小麦的适播期在9月28日至10月4日;施羊粪22.5 t/hm^(2)、N 150 kg/hm^(2)、P2O510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施猪粪22.5 t/hm^(2)、N 105 kg/hm^(2)、P2O575 kg/hm^(2)时增产效果较好,小麦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最长。经2017—2019年示范应用,该集成技术较采用传统技术的对照田增产最高达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高产稳产 提质增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番石榴旱坡地起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湘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2-54,57,共4页
研究了起垄栽培对珍珠番石榴的地温变化、含水量、根系分布、生长量、花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贵州旱坡地珍珠番石榴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起垄栽培能促进树体周围土层地温升高,含水量提高;促进吸收根大量发生,使垂直根分布浅、水平... 研究了起垄栽培对珍珠番石榴的地温变化、含水量、根系分布、生长量、花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贵州旱坡地珍珠番石榴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起垄栽培能促进树体周围土层地温升高,含水量提高;促进吸收根大量发生,使垂直根分布浅、水平根分布多而广;能促进树体生长量的增加,使开花结果提前,有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旱坡地起垄栽培技术是贵州珍珠番石榴产业发展有效栽培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旱坡地 起垄栽培
下载PDF
射干栽培技术及繁殖要点
17
作者 肖新颖 南庆春 刘西霞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487-490,共4页
为提高射干的栽培效益,增加药农收入。根据多年来开展的密度、水肥等多项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实际生产和需要,从地块选择、土壤处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挖贮存等方面介绍了射干栽培技术,并介绍了种子育苗繁殖和分株繁殖... 为提高射干的栽培效益,增加药农收入。根据多年来开展的密度、水肥等多项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实际生产和需要,从地块选择、土壤处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挖贮存等方面介绍了射干栽培技术,并介绍了种子育苗繁殖和分株繁殖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射干 栽培技术 繁殖
下载PDF
旱作水稻生长期不同覆盖方式的农田N素平衡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艾应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0,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盖秸、盖膜、秸秆和地膜双覆盖、裸地4种旱作覆盖方式与常规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期间农田N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旱作盖膜处理的农田N素平衡为负增长外,其余处理均为正增长,农田N素的增加量达22.62-5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盖秸、盖膜、秸秆和地膜双覆盖、裸地4种旱作覆盖方式与常规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期间农田N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旱作盖膜处理的农田N素平衡为负增长外,其余处理均为正增长,农田N素的增加量达22.62-53.30kg·hm^-2,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表现为旱作盖秸〉旱作盖秸膜〉常规灌溉〉旱作裸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覆盖方式 N素平衡
原文传递
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晋宏 孙建好 +3 位作者 陈英 张绪成 刘晓伟 王朝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8,65,共7页
通过在定西市唐家堡试验站进行的为期2年的旱作冬小麦单作田间试验,研究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免耕、膜上覆土、全膜垄沟种植和砂田等措施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夏闲期残留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底... 通过在定西市唐家堡试验站进行的为期2年的旱作冬小麦单作田间试验,研究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免耕、膜上覆土、全膜垄沟种植和砂田等措施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夏闲期残留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和追肥分段施用的优化施肥模式较不施肥和农户传统施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施肥效果(P〉0.05),不施肥模式下产量仅能达到其他施肥处理水平的46%~92%,且收获指数最低;优化施肥结合全膜垄沟和砂田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比农户传统施肥模式增产43.4%和41.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9%和46.1%.全膜垄沟和砂田的栽培模式可提高小麦拔节期土壤水分,促进小麦对土壤氮素吸收,在小麦休闲期,全膜垄沟和砂田模式0~100cm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分别增加了83.2和86.2kg/hm^2,能够提供下季小麦吸收利用,避免土壤残留硝态氮向下层淋溶,从而实现高产稳产.全膜垄沟种植模式和砂田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并且避免了土壤中的硝态氮的向深层淋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旱地施肥模式 栽培模式 土壤水分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陇东地区旱地玉米套种柴胡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莉洁 刘广才 +3 位作者 许德蓉 王亚民 邓晓奋 于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89-92,共4页
玉米套种柴胡是陇东地区近年来试验研究推出的高效新技术,经济效益显著,为了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残膜回收等方面规范了陇东地区旱... 玉米套种柴胡是陇东地区近年来试验研究推出的高效新技术,经济效益显著,为了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残膜回收等方面规范了陇东地区旱地玉米套种柴胡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柴胡 套种 栽培技术 规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