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乌兰察布市旱作农业区发展荞麦种植业的政策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贾海波
韩明玉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
-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2-13,共2页
-
文摘
荞麦作为乌兰察布市特色产业,其生态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其产业化发展道路仍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制约荞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国家政策引导、种植技术改良以及加强生态意识、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手段,大力发展荞麦产业,引导乌兰察布市旱作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
关键词
荞麦
乌兰察布市
旱作农业区
政策研究
-
Keywords
Buckwheat
Wulanchabu city
dry agriculture area
Policy research
-
分类号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陕西旬邑西头遗址鱼嘴坡地点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 2
-
-
作者
豆海锋
叶之童
李亚萍
-
机构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出处
《西部考古》
2022年第2期228-240,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一般委托项目(项目批准号:21@WTK0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批准号:2022JZDZ026)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泾河流域先周时期考古遗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1JY042)
陕西省高校“黄土高原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西头遗址鱼嘴坡地点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张洪塬的西侧边缘地带,考古发现有商周时期和汉代的文化遗存,以商周时期为主。我们通过系统的浮选工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大麦、小麦、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藜、野大豆、狗尾草、马鞭草、野燕麦等非农作物,浮选结果说明鱼嘴坡地点先民从事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鱼嘴坡地点的植物遗存中还存在粟的颖果、带稃颖果及粟稃共存现象,说明该区域存在一定规模的粟类加工活动。通过对古豳地各个遗址动植物考古工作的总结分析,发现古豳地先民具有基本相似的生业模式,即以旱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这种混合型生业经济为周人崛起之后“小邦周”灭“大邑商”提供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各个遗址对农业和畜牧业的不同偏重或可为探索先周文化提供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
-
关键词
西头遗址鱼嘴坡地点
植物遗存
旱作农业
古豳地
生业经济
-
Keywords
Yuzuipo Location of Xitou Site
Plant Remains
dry-agriculture
the Ancient Bin area
Subsistence Economy
-
分类号
K878.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Q914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