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81
1
作者 耿志宇 许幸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组),即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组),即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结果 R0和R2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R4、R6和R8组(P<O.05),R0和R2组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的血浆和效应室靶控浓度高于R4、R6和R8组(P<0.05)。R2和R4组插管后1 min及2 min的MAP高于插管前(P<0.05),而R6和R8组仅插管后1 min的:MAP高于插管前(P<0.05)。结论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诱导意识消失时具有协同作用,以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μg/ml复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ng/ml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插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靶控输注 量效关系 血液动力学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2
作者 张国栋 杨纪元 +1 位作者 冯新德 顾忠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9-102,共14页
本文对聚乳酸的合成、性能、共聚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讨论了聚乳酸类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医用材料 合成 性能 共聚改性
下载PDF
两种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11
3
作者 易杰 叶铁虎 +4 位作者 罗爱伦 陈广俊 任洪智 黄宇光 郭向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比较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血浆浓度组(P组)和效应室浓度组(E组)。设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4 μ... 目的 比较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血浆浓度组(P组)和效应室浓度组(E组)。设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4 μg/ml和2 ng/ml。观察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s)的变化。术中调整两药靶浓度保持AAIS低于20。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和AAIs的恢复。结果 E组意识消失的时间[(0.45±0.10)min]明显短于P组;此时两药的用量也明显高于P组。两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但降低程度相似,且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AAIs在意识消失时P组为41±22;E组49±16:但插管时均在20以下。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P<0.01)。两组的插管评分、麻醉质量评分相似。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Aldrate评分及手术结束时疼痛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血浆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靶控效应室诱导时间更短,且无明显心血管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异丙酚 瑞芬太尼 安全性 有效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5
4
作者 何淑明 韦明秀 +1 位作者 韩燕华 何立红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MRI检查、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变化。结...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MRI检查、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3个月,月经量显著减少,治疗3个月时的月经量降低为治疗前的(27±1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子宫体积为(143±33)cm3,治疗3个月时子宫体积为(115±22)cm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痛经症状显著缓解或完全消失;20例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从治疗前的(86±14)g/L恢复至治疗后的(124±8)g/L。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左炔诺孕酮 药物释放系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系统治疗 临床观察 LNG-IUS 治疗前后 血红蛋白水平
原文传递
Exosomes as therapeutic drug carriers and delivery vehicles across biological membranes: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被引量:114
5
作者 Dinh Ha Ningning Yang Venkatareddy Nadithe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87-296,共10页
Exosomes are small intracellular membrane-based vesicle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that are involved in several b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e exploitation of exosomes as drug delivery vehicles offers im... Exosomes are small intracellular membrane-based vesicle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that are involved in several b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e exploitation of exosomes as drug delivery vehicles offers important advantages compared to other nanoparticulate drug delivery systems such as liposomes an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exosomes are non-immunogenic in nature due to similar composition as body's own cells. In this article, the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exosomes as well as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are outlined. We will then focus on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exosomes as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 pharmaceutical drug development. An overview of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faced when using exosomes as a pharmaceutical drug delivery vehicle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NANOCARRIE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rug delivery systems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3
6
作者 盛洁 卢丹 +1 位作者 张建萍 崔桂芬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中、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子宫腺肌病所致中、重度痛经的患者48例,于月经期的第5~7天放置LNG-IUS,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口述评分...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中、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子宫腺肌病所致中、重度痛经的患者48例,于月经期的第5~7天放置LNG-IUS,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口述评分(VRS)法,比较放置前与放置后12个月,痛经和深部性交痛的疼痛评分;并于放置LNG-IUS前及放置后3、6、12个月时,B超测量子宫大小,同时分别测定血清CA_(125)、血脂4项(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月经第3天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放置LNG-IUS后12个月,44例痛经患者的VAS和VRS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75±13)和(2.3±0.4)分下降为治疗后的(11±11)和(0.4±0.3)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7例深部性交痛患者的VAS和VRS评分,分别由放置前的(54±19)和(1.6±0.8)分下降为放置后的(4±4)和(0.2±0.2)分,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前血清CA_(125)、雌二醇水平分别为(63±47) kU/L和(231±212)pmol/L,放置后3、6、12个月时,分别为(56±44)kU/L和(277±255)pmol/L,(45+40)kU/L和(441±416)pmol/L,(34±27)kU/L和(458±406)pmol/L,放置后6、12个月时,血清CA_(125)、雌二醇水平分别与放置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2个月时,29例(66%,29/44)患者对治疗的综合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中、重度痛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药物释放系统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原文传递
聚乳酸的性能、合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7
7
作者 史铁钧 董智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文对聚乳酸的性能、合成方法及在药物控制释放体系、接骨材料、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综述 。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降解性材料 药物释放体系 丙交酯 开环聚合 挤出聚合
下载PDF
国人靶控输注异丙酚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3
8
作者 郑宏 王江 +2 位作者 曹兴华 芮建中 刘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计算国人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61例行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男26例,女35例,年龄18~64岁,体重41~83kg。采用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恒定靶... 目的 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计算国人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61例行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男26例,女35例,年龄18~64岁,体重41~83kg。采用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μg·ml^(-1))变速输注60min,间断采血90min,共976个血标本,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的血浆药物浓度。运用NONMEM软件估算异丙酚TCI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药代动力学变化特点。结果 国人异丙酚TCI可用二室开放型药代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最终药代动力学参数:K_(10)、K_(12)、K_(21)分别为0.111、0.064、0.023min^(-1);V_1、V_2分别为0.205、0.404L·kg^(-1);CL_1、CL_2分别为22.76、13.24ml·min^(-1)·kg^(-1)。最终回归模型中异丙酚血药浓度估算值与实测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在固定效应参数中,体重影响V_1、CL_1,年龄影响K_(21),性别对参数无影响。结论 国人异丙酚TCI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为可用二室指数开放模型进行描述,中央室分布容积明显小于欧美人群,药物从中央室向外周室转运和消除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异丙酚 药代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NONMEM
原文传递
异丙酚靶控输注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熙哲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测定异丙酚靶控输注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方法择期手术病人20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2 min后,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 mg·L-1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 目的测定异丙酚靶控输注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方法择期手术病人20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2 min后,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 mg·L-1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率为 1.2。结果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为2.6μg·L-1,95%可信区间为2.4- 2.8μg·L-1。结论在复合靶控输注3 mg·L-1异丙酚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控浓度为2.6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二异丙酚 药物释放系统 气管内插管法 剂量效应关系 血浆浓度
原文传递
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0
作者 李秀英 曾凡 +2 位作者 赵曜 居瑞军 吕万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04-1911,1917,共9页
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已经历了近50年的时间,在抗肿瘤领域、抗感染领域和疼痛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的主要制备技术、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述。脂质体的主要... 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已经历了近50年的时间,在抗肿瘤领域、抗感染领域和疼痛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的主要制备技术、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述。脂质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化学梯度法(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醋酸钙梯度法)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有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快速吞噬效应、肿瘤组织中的渗透与滞留增强效应、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效应、阻断肿瘤组织血管新生效应等。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质体的给药途径也取得了发展,如静脉给药、肺部给药、经皮给药途径等方面都有应用。脂质体递药系统值得研究和开发的原因还在于修饰后的脂质体可以赋予载药脂质体多种功能,例如提高药效、降低全身毒性、克服药物耐药性、杀伤肿瘤干细胞、穿透生物屏障等,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药物递送系统 进展 综述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8
11
作者 魏丽娜 祁秀娟 +2 位作者 赵文翠 段玉英 吕映频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观察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LNG-IUS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痛经评分、PBAC法经量...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观察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LNG-IUS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痛经评分、PBAC法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及双侧卵巢体积、内膜厚度等多项指标变化。放置LNG-IUS第6、12个月抽取晨血查4项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结果痛经评分于放置前为12.20±2.85,放置后3个月为6.21±3.77,12个月为1.23±0.74,痛经明显减轻,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量评分在放置前为194.47±52.20,放置后3个月为68.64±29.51,12个月为23.68±12.74,较放置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1年内子宫体积和双侧卵巢体积大小无明显变化(P>0.05)。放置前内膜厚度为(9.3±1.4)mm,3个月内膜厚度为(9.0±1.1)mm(P<0.05),12个月内膜厚度为(6.5±1.1)mm(P<0.01),差异有显著性。放置6个月4项生殖激素维持在卵泡早中期水平,放置1年70%周期有黄体形成。结论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 药物释放系统
原文传递
腰麻病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熙哲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测定腰麻病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方法 择期行腰麻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n=20),瑞芬太尼组按序贯法靶控输注瑞芬太尼20min,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值为1.5;舒芬太尼组按序贯法靶控... 目的 测定腰麻病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方法 择期行腰麻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n=20),瑞芬太尼组按序贯法靶控输注瑞芬太尼20min,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值为1.5;舒芬太尼组按序贯法靶控输注舒芬太尼40min,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值为1.2。根据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气分析判定呼吸抑制。结果 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为1.8μg·L^-1,95%可信区间为1.5~2.1μg·L^-1;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为0.23μg·L^-1,95%可信区间为0.21-0.25μg·L^-1。结论 腰麻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分别为1.8μg·L^-1。和0.23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舒芬太尼 呼吸 药物释放系统 麻醉 脊椎
原文传递
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的EC(50)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关系 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刘芳 徐志鹏 +8 位作者 岳云 叶铁虎 张炳熙 左明章 徐铭军 郝绒绒 徐原 杨宁 车向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 研究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效应室靶浓度的50%患者意识消失时的药物浓度(EC50)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5家医疗中心405例择期手术患者(国人),ASAⅠ或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以血浆靶... 目的 研究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效应室靶浓度的50%患者意识消失时的药物浓度(EC50)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5家医疗中心405例择期手术患者(国人),ASAⅠ或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以血浆靶浓度1.2μg/ml为起点,到达预期血浆靶浓度后每30秒递增0.3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效应室靶浓度的EC05、EC50和EC95及其所对应的BIS。结果 择期手术患者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异丙酚血浆靶浓度EC05、EC50和EC95分别是2.9μg/ml、3.8μg/ml和4.8μg/ml,效应室靶浓度EC05、EC50和EC95分别是1.3μg/ml、2.2μg/ml和3.2μg/ml,50%患者意识消失的BIS是58,5%和95%患者意识消失的BIS分别是77和40。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EC50及95%置信区间分别是3.8μg/ml(3.8~3.9μg/ml)和2.2μg/ml(2.2~2.3μg/ml), 50%患者意识消失的BIS用95%置信区间是58(5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药物释放系统 意识丧失 脑电描记术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治疗中国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机、假注射对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黎晓新 王宁利 +5 位作者 梁小玲 徐格致 Xiao-yan Li Jenny Jiao Jean Lou Yehia Hashad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20,共9页
目的 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物(DEX)治疗中国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为期6个月的随机、双盲、假注射对照、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此后接续为期2个月的开放标签的延展研究.视网膜分支(BRV... 目的 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物(DEX)治疗中国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为期6个月的随机、双盲、假注射对照、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此后接续为期2个月的开放标签的延展研究.视网膜分支(BRVO)或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眼于基线时接受DEX植入(n=129)或假注射(n=130)治疗;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中满足再治疗标准的全部患眼均再次接受DEX植入治疗.有效性变量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BCVA检查采用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视力表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Spectralis OCT仪或德国Zeiss公司Cirrus OCT仪进行.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中(主要终点),DEX治疗组BCVA较基线提高≥15个字母的时间早于假注射组(P<0.001).治疗后第2个月时(效应峰值),DEX治疗组、假注射组BCVA较基线提高≥15个字母患者百分比分别为34.9%,11.5%.DEX治疗组、假注射组平均BCVA较基线分别提高(10.6±10.4)、(1.7±12.3)个字母;平均CRT分别较基线下降(407±212)、(62±224) μm (P<0.001).DEX治疗组CRVO、BRVO患眼治疗效果均优于假注射组.主要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眼压升高,均可通过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无患者需要接受抗青光眼手术.结论 DEX治疗中国患者RVO-M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单次植入DEX较假注射可获得持续3-4个月的视力和解剖结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药物释放系统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闭塞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程控性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李柳旬 徐波 +2 位作者 吴宗泽 张兴安 邵伟栋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 评价Narcotrend指数(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程控性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4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 目的 评价Narcotrend指数(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程控性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4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程序性调控组(P组)和人工调控组(A组).采用效应室模式进行靶控输注.选择丙泊酚初始靶浓度后根据公式确定瑞芬太尼靶浓度;A组根据麻醉医师经验人工调控丙泊酚靶浓度2 ~4 μg/ml和瑞芬太尼靶浓度3~4ng/ml.术中间隔5 min调控药物浓度,维持NI值26 ~ 46.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剂量、平均维持剂量、初始、最高和最低靶浓度、平均NI值、NI值目标范围维持时间比率、苏醒时间以及HR或MAP波动超过基础值20%的发生情况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2组均未见术中知晓发生.与A组比较,P组麻醉诱导时间缩短,瑞芬太尼诱导剂量增加,初始靶浓度升高,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平均维持剂量和最低靶浓度降低,NI值目标范围维持时间比率升高,苏醒时间缩短(P<0.05或0.01),丙泊酚诱导剂量和初始靶浓度、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最高靶浓度、平均NI值、HR或MAP波动超过基础值2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I指导下丙泊酚-瑞芬太尼程控性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安全有效,精确化用药效果优于人工调控靶控输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哌啶类 脑电描记术 药物释放系统 软件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对老年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仁龙 王珊娟 +1 位作者 杭燕南 洪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老年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30例,ASAⅠ或Ⅱ级,根据年龄分为2组(n=15):成年组(18~64岁)和老年组(≥65岁)。记录入室时(基础值)及瑞芬太尼达到不同血浆靶浓度3min后的...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老年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30例,ASAⅠ或Ⅱ级,根据年龄分为2组(n=15):成年组(18~64岁)和老年组(≥65岁)。记录入室时(基础值)及瑞芬太尼达到不同血浆靶浓度3min后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MV)、吸入气峰流速(PIFR)、吸气时间比(TI/TT)。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ng/ml,3min后测定呼吸参数,再增加靶浓度1ng/ml后重复测定,直至血浆靶浓度为3ng/ml。若SpO2〈90%达15s以上,则停止该例病人试验。结果 2组病人各呼吸参数基础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同血浆靶浓度的V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老年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3ng/ml时,RR减慢(P〈0.05);血浆靶浓度为1、2、3ng/ml时MV下降(P〈0.05),下降幅度成年组为74%、45%、25%,老年组为67%、38%、17%。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1ng/ml时比较,2组血浆靶浓度为2、3ng/ml时PIFR均降低,TI/TT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抑制病人的呼吸,特别是老年病人。当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ng/ml时,其呼吸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呼吸功能试验 老年人 药物释放系统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朱敏敏 徐建国 +8 位作者 何慧梁 古妙宁 吴琨 张亚军 黄勇 赵诗斌 孟轶男 李丽伶 汪炜健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宜麻醉诱导剂量。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3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宜麻醉诱导剂量。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3岁,性别不限,体重42~90奴,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分为4组:舒芬太尼0.4μg/kg组(S1组,n=44)、0.6μg/kg组(S2组,n=43)、0.8μg/kg组(S1组,n=38)、1μg/kg组(S4组,n=40)。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μg/ml,当BIS〈60且异丙酚达设定血浆靶浓度时,各组经30s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0.6、0.8、1μg/kg,四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mg/k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3min(BIS35—45)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μg/ml时(T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min(T2)、3min(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1min(T5)、3min(T6)、5min(T7)时记录SP、DP、MAP和HR。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7时S4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其余各组升高(P〈0.05);S1组和S2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较S3组和S4组升高(P〈0.05或0.01)。结论舒芬太尼0.8μg/kg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μg/ml)麻醉诱导时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是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适宜的麻醉诱导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二异丙酚 药物释放系统 血液动力学现象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7
18
作者 肖彬 张兴安 施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介绍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及其在靶控输注中的应用。方法阐述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总结近年来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其在靶控输注中的应用。结果舒芬太尼给药后在体内呈一级动力学,常用三室模型描述人体内分布过程。年龄、体... 目的介绍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及其在靶控输注中的应用。方法阐述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总结近年来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其在靶控输注中的应用。结果舒芬太尼给药后在体内呈一级动力学,常用三室模型描述人体内分布过程。年龄、体重、性别和肝、肾功能对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准确度影响较小。结论靶控输注系统能精确预测舒芬太尼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药动学 测定 药物释放系统
下载PDF
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恢复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37
19
作者 何万友 王汉兵 +2 位作者 杨承祥 周俊 郑雪琴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比较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麻醉恢复质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年龄40—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20):TCI瑞芬太尼复合... 目的比较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麻醉恢复质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年龄40—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20):TCI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R组)和TCI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阿托品0.25mg,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异丙酚血浆靶浓度(cp)为4.0μg/ml,瑞芬太尼cp为4.0n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为0.4ng/ml,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TCI异丙酚,瑞芬太尼cp和舒芬太尼ce分别为2.5、0.25ng/ml,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3ms/ks,调节异丙酚Cp和七氟醚浓度,维持Norcotrend指数37-56。记录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S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但是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躁动和寒颤的发生率降低(P〈0.05);2组均无一例病人发生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结论与TCI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TCI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恢复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哌啶类 药物释放系统 麻醉恢复期 恢复质量
原文传递
甘草酸、甘草次酸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若宁 柳雨影 +2 位作者 陈健 王洪兰 李俊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876-5886,共11页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能。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黄酮、多糖等。其中,皂苷类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不仅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能。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黄酮、多糖等。其中,皂苷类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不仅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抑制作用,还能与化疗药物联用增加药效,同时可被开发用作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以解决药物低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等问题。研究发现,甘草酸、甘草次酸的增溶作用可能与其两亲性结构有关,有望进一步探索它们作为药物跨膜运输载体的特性。基于甘草的抗肿瘤机制,系统地对甘草酸、甘草次酸在药物递送系统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开发甘草酸、甘草次酸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辅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抗肿瘤活性 药物递送系统 辅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