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因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好瑞 赵洪祖 +2 位作者 严宏力 崔二龙 李冲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指导提供帮助。方法病例按诊断分为特发性过度睡眠组(A组,n=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组(B组,n=13)、发作性睡病组(C组,n=15),均采用匹兹堡睡眠...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指导提供帮助。方法病例按诊断分为特发性过度睡眠组(A组,n=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组(B组,n=13)、发作性睡病组(C组,n=15),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Epworth嗜睡程度量表(ESS)进行睡眠质量和嗜睡程度评定,采用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3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两因子分B组[(7.85±1.72)分,(1.77±1.01)分,(2.38±0.65)分]均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极显著性(F=18.3711.2125.67,P〈0.01),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ESS评分3组间比较B组[(14.31±3.98)分]显著高于A组与c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旷=5.67,P〈0.01);且A组与C组ESS总分均〉6分,而B组〉11分,MSLT测试各因子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两两比较睡眠发作次数C组高于A、B组(P〈0.05或0.01),B组高于A组(P〈0.01);睡眠潜伏期C组短于A、B组(P〈0.05或0.01),且B组短于A组(P〈0.01);快眼动睡眠次数C组高于A、B组(P〈0.01),快眼动睡眠潜伏期较A、B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不同原因的EDS患者其睡眠质量、嗜睡程度、MLST各有特征,对患者采用PSQI、ESS评定和MSLT测试综合评价,有助于临床诊断滞疗及行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嗜睡 睡眠质量 嗜睡程度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单片机的瞌睡感应报警系统
2
作者 韩凯 赵立双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系统用于监测司机的瞌睡程度并适时发出警报,使驾驶员时刻保持清醒,保证驾驶安全。系统根据眨眼时间与瞌睡程度的生理关系,利用光电手段对眨眼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交由微型单片机处理。当眨眼时间满足瞌睡条件时,单片机发出警报,... 系统用于监测司机的瞌睡程度并适时发出警报,使驾驶员时刻保持清醒,保证驾驶安全。系统根据眨眼时间与瞌睡程度的生理关系,利用光电手段对眨眼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交由微型单片机处理。当眨眼时间满足瞌睡条件时,单片机发出警报,驱除司机的瞌睡。经过测试,此设计可以对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告警,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相关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瞌睡感应报警 瞌睡程度 眨眼时间 AT89C2051单片机 1450 nm红外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