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内的旱涝灾害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郁凌华 赵艳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5,80,共6页
黄淮海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多发。夏玉米生长季内的雨水多寡直接导致玉米产量的高低,过多过少的水分都对玉米生长不利,将致旱涝灾害。以黄淮海地区1970-2010年的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统计方法为手... 黄淮海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多发。夏玉米生长季内的雨水多寡直接导致玉米产量的高低,过多过少的水分都对玉米生长不利,将致旱涝灾害。以黄淮海地区1970-2010年的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统计方法为手段,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结论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发生旱涝的年数相当(除9月份);2002年后有趋于雨涝的趋势(除6月份);不同地区的旱涝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表现为一定的地域特征;SPI空间分布显示黄淮海地区的西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是雨涝多发区,而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干旱多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夏玉米 SPI 旱涝灾害
下载PDF
ENSO事件对河西走廊气候与气候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龙 赵景波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955,共7页
通过对河西走廊敦煌、酒泉、张掖、武威4个城市58 a来气温和降水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该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ENSO事件对该区气候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年以来,该区年均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增长率约0.3℃/10 a;... 通过对河西走廊敦煌、酒泉、张掖、武威4个城市58 a来气温和降水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该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ENSO事件对该区气候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年以来,该区年均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增长率约0.3℃/10 a;年均降水量略有增加,增长率约2.3 mm/10 a。在58 a内该区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为50%。小波分析显示,该区域轻度旱涝灾害周期为4~5 a,中度旱涝灾害周期为13~14 a,大的旱涝灾害周期为18~19 a,重的旱涝灾害周期为26~27 a。ENSO事件对该区平均气温的影响比平均降水量的影响明显,厄尔尼诺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略有增加;拉尼娜年气温明显降低,但年均降水量增加了10.5 mm。ENSO事件与该区旱涝灾害关系显著,该区域的旱灾和涝灾主要发生在ENSO事件年或前后年,并且旱涝灾害多发生在连续性的ENSO事件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气温 降水量 旱涝灾害 灾害周期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胜 鲁俊 +1 位作者 吴必文 陈正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70-2873,共4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降水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分析、距平计算和小波变换来研究降水变化规律;采用旱涝Z指数计算气候旱涝指数。[结果]结果表明:夏季降水强度增强趋势明显,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以淮北显... [目的]探讨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降水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分析、距平计算和小波变换来研究降水变化规律;采用旱涝Z指数计算气候旱涝指数。[结果]结果表明:夏季降水强度增强趋势明显,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以淮北显著;夏季淮北准2年和准8年周期振荡较明显,沿江江南准16年周期较明显;全省平均入梅日期6月16日,出梅为7月10日,梅雨量年际变幅大。[结论]安徽省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加的趋势,气候旱涝灾害频繁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线性趋势 周期性 旱涝灾害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单产变化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业玉 罗楠 +1 位作者 杜彩月 王记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2期191-193,220,共4页
利用1951—2004年河南粮食单产资料和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气候产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得出:河南省粮食单产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气候单产的振荡加剧,气候单产的变化周期与河南历史旱涝的演变大体一致,存在2~4a和20a左右的周期变... 利用1951—2004年河南粮食单产资料和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气候产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得出:河南省粮食单产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气候单产的振荡加剧,气候单产的变化周期与河南历史旱涝的演变大体一致,存在2~4a和20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以2a的变化特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单产 气候单产 旱涝灾害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新疆旱涝气候的南北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文静 延军平 刘永林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9-618,共10页
根据1960—2014年新疆地区4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计算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确定了各站的旱涝等级,探索新疆气象旱涝的南北差异性。研究表明:1在干旱严重程度上,南北差异不大,南疆略大于北疆;2在雨涝严重程度上... 根据1960—2014年新疆地区4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计算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确定了各站的旱涝等级,探索新疆气象旱涝的南北差异性。研究表明:1在干旱严重程度上,南北差异不大,南疆略大于北疆;2在雨涝严重程度上,南北差异大,北疆的严重程度大于南疆;3从整体上看,新疆呈现出由旱转涝的趋势;4在季节性旱涝中,南北疆的冬涝最为严重,南疆的冬旱和北疆的夏旱最为严重。从整体上看,新疆旱涝气候的南北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雨涝严重程度上,北疆大于南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持续时间 强度 新疆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某些统计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朝迎 《灾害学》 CSCD 1992年第3期67-72,共6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近40a来旱涝灾害的一些统计特征及其影响,指出了该流域旱涝灾害的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灾害加剧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旱涝 灾害 统计
下载PDF
洞庭湖区旱涝灾害加剧的气象成因 被引量:13
7
作者 廖玉芳 赵辉 +3 位作者 彭嘉栋 吴贤云 张剑明 段丽洁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1期29-32,54,共5页
利用洞庭湖区及湖南四水流域、长江上游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各类指标资料,基于统计方法,开展洞庭湖区旱涝加剧气象成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主雨带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直接影响到洞庭湖区雨水资源的丰枯变化,进而影响到旱涝趋势的变化;东... 利用洞庭湖区及湖南四水流域、长江上游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各类指标资料,基于统计方法,开展洞庭湖区旱涝加剧气象成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主雨带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直接影响到洞庭湖区雨水资源的丰枯变化,进而影响到旱涝趋势的变化;东亚夏季风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通过对我国主雨带位置的影响来影响洞庭湖区水资源的丰枯;气候变暖背景下洞庭湖各流域雨水资源向丰枯同步转变,易使洞庭湖洪水形成顶托之势或水资源来源枯竭,导致旱涝灾害加重;洞庭湖各流域枯水季节雨水资源减少加重洞庭湖区枯水季节缺水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旱涝灾害 加剧 气候变暖 雨水资源
下载PDF
基于SPI指数的内蒙古地区干湿气候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水霞 周泉成 +1 位作者 王文君 吴英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9,共10页
探究气候的干湿格局及其演化趋势对旱涝灾害监测防御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北方内蒙古生态功能区重要定位,依据1970—2020年45个气象监测站点月尺度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线性趋势、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内... 探究气候的干湿格局及其演化趋势对旱涝灾害监测防御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北方内蒙古生态功能区重要定位,依据1970—2020年45个气象监测站点月尺度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线性趋势、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内蒙古地区多时间尺度下气候的干湿特征及周期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70—2020年,内蒙古地区干旱强度以轻中旱为主,局域性和全域性干旱频发,夏季干旱趋势显著,且明显高于年际干旱化水平;不同生态功能区干湿空间格局呈现东北部林区和西部荒漠区旱情缓减、中部草原区旱情加重、且典型草原区干旱风险较高的特点;小波分析显示,内蒙古地区共经历了准两次干湿交替过程,其中,11a的短周期演替与太阳黑子活动小周期有关,49a长周期尺度则揭示了内蒙古仍将处于一段暖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湿气候特征 内蒙古 小波分析 旱涝灾害
下载PDF
泾河流域1470-1979年旱涝灾害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瑞 查小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5,共6页
对历史文献记载的泾河流域旱涝灾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流域1470—1979年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旱涝灾害的产生与当地气候异常变化、太阳活动、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泾河流域过去510 a间旱涝灾害频发,且... 对历史文献记载的泾河流域旱涝灾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流域1470—1979年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旱涝灾害的产生与当地气候异常变化、太阳活动、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泾河流域过去510 a间旱涝灾害频发,且以旱灾为主;旱涝灾害的发生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的特点,局部还存在同步性特点;流域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气候异常变化关系紧密,太阳黑子活动对该区域旱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控制作用;同时泾河流域510 a间的旱涝灾害与该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和当地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研究对了解泾河流域旱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制订防灾抗灾措施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旱涝灾害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霍云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1470~2000年旱涝史料,选取兰州、榆中和永登气象资料,将旱涝等级资料延续到2009年建立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等级序列,对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周期性、阶段性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0年兰州地区共发生旱灾145次,涝灾9... 采用1470~2000年旱涝史料,选取兰州、榆中和永登气象资料,将旱涝等级资料延续到2009年建立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等级序列,对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周期性、阶段性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0年兰州地区共发生旱灾145次,涝灾90次;根据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可将近540年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是旱涝灾害低频期,后期是高频期;近540年兰州地区旱涝趋势以旱和偏旱为主,且出现三个以旱为主的上升阶段和四个以涝为主的下降阶段阶段性特点,旱涝存在3~4a周期、25~26a周期和81~82a周期,其中81~82a周期对应太阳活动的80~120a周期;文中初步将公元1581~1588年、公元1634~1641年和公元1926~1930年发生的旱灾确定为干旱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旱涝灾害 等级序列 旱涝周期 干旱气候事件
原文传递
吉林省西部旱涝灾害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梁雨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8,共5页
本文在对吉林省西部近50年的数据资料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吉林省西部旱涝灾害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旱涝灾害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大幅度上升。吉林省西部降雨量逐渐减少,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 本文在对吉林省西部近50年的数据资料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吉林省西部旱涝灾害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旱涝灾害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大幅度上升。吉林省西部降雨量逐渐减少,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气温逐渐升高,是旱涝灾害逐渐加重的自然驱动力。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得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动态变化 驱动力 吉林省西部
下载PDF
近50年淮河流域旱涝与太阳黑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晓东 鲁帆 马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41,共5页
根据淮河流域1961~2010年的月降水资料,用Z指数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规律,并采用频率分析法分析了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的旱涝特征、Morlet小波分析淮河流域的旱涝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之间的周期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Z指数能... 根据淮河流域1961~2010年的月降水资料,用Z指数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规律,并采用频率分析法分析了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的旱涝特征、Morlet小波分析淮河流域的旱涝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之间的周期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Z指数能较好地反映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的实际情况,且洪涝化程度随淮河流域旱涝事件频率增加而加大;淮河流域旱涝灾害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淮河水系地区分别在太阳黑子m、M年附近易发生涝灾、旱灾,旱涝指数约存在4、10、16年的主要周期;沂沭泗水系地区在太阳黑子M年附近易出现旱灾,旱涝指数约存在3、12、30年的主要周期,但局部时间段上有较明显的相关性,随时间段的不同,相关变化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指数 旱涝灾害 太阳黑子 MORLET小波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旱涝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超 楚新正 +2 位作者 张扬 栾玥 许超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9-935,共7页
【目的】本文研究新疆北部地区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及北疆地区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变化的影响,为农牧业生产活动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疆地区20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气温、降水逐日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 【目的】本文研究新疆北部地区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及北疆地区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变化的影响,为农牧业生产活动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北疆地区20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气温、降水逐日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Z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气候变化和旱涝趋势进行分析。【结果】①近56年来,北疆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冷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34℃·(10 a)^(-1)的速率波动上升,气温空间变化差异明显,由北向南减少;降水量呈现波动增加趋势12.05 mm·(10 a)^(-1),降水空间变化山区多于平原和盆地。②北疆地区涝灾发生频率(37.5%)大于旱灾(30.36%),在1991年气温发生突变;气温突变后,北疆地区涝灾发生比重增加了41%,干旱比重减少27.9%,正常年份和旱灾年份的比重均有所减少,暖湿化明显。【结论】近56年来,北疆地区旱涝灾害由以干旱为主转变为以洪涝为主,此变化与北疆地区气候的暖湿化变化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Z指数 旱涝灾害 北疆地区
下载PDF
太阳活动与ENSO事件对汉江谷地旱涝灾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腾 延军平 +1 位作者 张涛涛 安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汉江谷地旱涝灾害发生机理,根据18个代表站点1960-2010年气象资料,运用Z指数法界定出旱涝灾害等级和年份后,分析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对汉江谷地旱涝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汉江谷地呈暖干化趋势,气温以0.136℃/10a... 为探究汉江谷地旱涝灾害发生机理,根据18个代表站点1960-2010年气象资料,运用Z指数法界定出旱涝灾害等级和年份后,分析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对汉江谷地旱涝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汉江谷地呈暖干化趋势,气温以0.136℃/10a的速度上升,降水以15.7mm/10a的速度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呈增加趋势。2)20世纪70-80年代旱涝灾害指数与太阳黑子数呈负相关,80年代后二者呈正相关,太阳黑子的减少趋势与研究区域干旱化趋势相同。3)厄尔尼诺强度增大时研究区域的涝灾增多,拉尼娜发生强度增大时旱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太阳黑子 ENSO事件 汉江谷地 陕南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降水不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邓鹏鑫 胡庆芳 +2 位作者 王银堂 王磊之 崔婷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40,共7页
基于195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信息熵分配紊乱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3种不均匀性指标,分析旬、月时间尺度上太湖流域及各分区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较3种不均匀性指数的差异,并探讨指数与流域洪涝灾害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基于... 基于195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信息熵分配紊乱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3种不均匀性指标,分析旬、月时间尺度上太湖流域及各分区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较3种不均匀性指数的差异,并探讨指数与流域洪涝灾害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基于预置白处理的Mann-Kendall方法和Hurst系数,诊断降水不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分析对流域旱涝灾害情势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均匀性指数间的差异较小;当年或汛期降水总量和不均匀性指数值均较大时,太湖流域较容易遭遇洪涝灾害,而在降水总量较小且不均匀性指数值较大时,则容易遭遇干旱灾害。在月时间尺度上,太湖流域汛期降水的不均匀性将持续增加,降水分布具有更为集中的态势,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将有所增加。因此,有必要继续分析降水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以揭示降水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差异,继而为流域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降水 不均匀性 基尼系数 信息熵分配紊乱指数 旱涝灾害
下载PDF
旱涝灾害威胁下的城乡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山西晋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里昂 王思思 +1 位作者 袁冬海 李海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3-188,共6页
文中通过对晋中地区的案例研究,从选址营建、城镇布局、院落建筑、农田水利等四个方面概括了当地水适应性景观的表现特征,并辨析了其适应方式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晋中形成了以适应干旱为主、排水防涝为辅的多功能水适应性景观。2)... 文中通过对晋中地区的案例研究,从选址营建、城镇布局、院落建筑、农田水利等四个方面概括了当地水适应性景观的表现特征,并辨析了其适应方式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晋中形成了以适应干旱为主、排水防涝为辅的多功能水适应性景观。2)其表现特征受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的影响。其中,自然要素是主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当地水资源的多寡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频度。3)水适应性景观对于干旱的表现特征及适应方式是相同的,而适应洪涝的景观特征是不同的,不同地形地貌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并存 水适应性景观 表现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华南地区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响应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文静 延军平 +1 位作者 刘永林 曹永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9,共9页
根据华南地区80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气象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华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求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气候和旱涝灾害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华南地区的旱涝灾害的预警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根据华南地区80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气象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华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求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气候和旱涝灾害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华南地区的旱涝灾害的预警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近54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9.95°C,以0.17°C/10a的速率上升;气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2)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8.775 mm/10a.气温突变后,年平均气温和夏季气温上升的速率增加,降水量下降的速率减少;春季由冷湿化转为暖湿化;秋季由暖干化转为暖湿化;而冬季则由暖湿化转为暖干化.(3)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分为两大区域:云南省区域的年均降水量大致沿纬度方向由北向南依次增加,呈现纬度地带性;广东省、广西省和海南省区域的年均降水量大致沿经度方向由东向西依次增加,呈现出经度地带性.(4)气温突变后雨涝增多,干旱减少.因此,近54年华南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暖湿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旱涝灾害 SPI 小波分析 华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EEMD的华北平原1901-2015年旱涝灾害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尚谦 张勃 +4 位作者 杨梅 王国强 曹博 梁晶晶 张佳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
采用一种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序列的信号提取方法 -EEMD,基于1901-2015华北平原的266个格点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确定了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分析了旱涝灾害演变的周期规律及旱涝等级频率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SPEI-12表征的旱涝灾害... 采用一种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序列的信号提取方法 -EEMD,基于1901-2015华北平原的266个格点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确定了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分析了旱涝灾害演变的周期规律及旱涝等级频率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SPEI-12表征的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在1940年出现了突变,干旱灾害集中在1940年之前,洪涝灾害集中在1940年之后,年际尺度上存在平均周期为4年和8年的波动周期,年代际尺度上存在着13年、29年、46年的平均波动周期。2)极端干旱和极端洪涝分别发生556次和655次,分别占旱涝发生总次数的1. 76%和2. 08%,但总体干旱频率(19. 46%)明显高于洪涝频率(16. 43%),气候整体偏干。3) SPEI-3表征的旱涝灾害等级序列经EEMD分解后,春季1994年以后洪涝灾害等级逐渐增高。夏季旱涝灾害等级处在4以下且在1982年后干旱灾害开始加重。秋季1993年以后由干旱灾害转为洪涝灾害。冬季干旱灾害有逐年加强趋势。4)不同旱涝灾害等级的频率季节差异显著,旱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空间上,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河南西部和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河北北部。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河南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河北西北部以及北京、天津市。本研究能为该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SPEI 旱涝灾害
原文传递
厄尔尼诺与江淮流域旱涝灾害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秉伦 王成兴 曹永忠 《自然杂志》 1998年第5期289-293,共5页
厄尔尼诺对旱涝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搜集大量旱涝灾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旱涝灾害记载进行分级量化处理,详细、系统地探讨了厄尔尼诺与江淮流域旱涝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对江淮流域旱涝灾害有影响.其中,在厄尔尼诺当年... 厄尔尼诺对旱涝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搜集大量旱涝灾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旱涝灾害记载进行分级量化处理,详细、系统地探讨了厄尔尼诺与江淮流域旱涝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对江淮流域旱涝灾害有影响.其中,在厄尔尼诺当年,对江淮流域旱涝灾害影响较小,流域以旱灾为主;在厄尔尼诺次年和反厄尔尼诺年,影响较大,流域明显以涝灾为主,且时有大旱、大涝发生,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根据上述结果,厄尔尼诺现象不失为本地区旱涝预报的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旱涝为害 江淮流域
下载PDF
清代1644~1911年期间珠江流域旱涝灾害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鲁颖 毕硕本 +2 位作者 刘爱利 赵峰 孙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67-2877,共11页
通过收集和整理1644~1911年珠江流域旱涝灾害历史文献资料,利用受灾县次划分旱涝等级法重建268a来的旱涝等级序列。并运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EEMD、IDW等方法分析旱涝序列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清代1644~1911年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发... 通过收集和整理1644~1911年珠江流域旱涝灾害历史文献资料,利用受灾县次划分旱涝等级法重建268a来的旱涝等级序列。并运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EEMD、IDW等方法分析旱涝序列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清代1644~1911年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发,且涝灾的频次略多于旱灾,可以将1644~1911年珠江流域旱涝灾害划分为3个偏旱期和2个偏涝期,旱涝变化存在年际(准2 a、准5 a)、年代际(准10 a、准24 a和准54 a)和准世纪际(准134 a)上的3类变化周期。清代珠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受灾县次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洪涝灾害多于干旱灾害。珠江流域各府(州)的干旱灾害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上由东向西递减,洪涝灾害的频次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相连性,主要集中广东、江西两省以及云南省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珠江流域 时空特征 EEM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