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樱教授分期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吉龙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丁樱教授分期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分期施治、典型病例等方面对其分期辨治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机为热、虚、瘀三种,以虚为本,热瘀为标,临床施... 目的:总结丁樱教授分期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分期施治、典型病例等方面对其分期辨治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机为热、虚、瘀三种,以虚为本,热瘀为标,临床施治多以邪实阶段和正虚阶段分期论治,以银翘散、犀角地黄汤、归脾汤、知柏地黄丸、固本止崩汤、大补阴丸、茜根散等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易复发难治性疾病,临床采用中医分期辨治,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樱 名老中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证 虚劳 肌衄 紫斑 分期辨治 标本兼顾 气血同治 银翘散 犀角地黄汤 归脾汤 知柏地黄丸 固本止崩汤 大补阴丸 茜根散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下调理猪肉干品质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恒鹏 王引兰 +5 位作者 姜松松 徐双意 王继盼 高子武 吴丹璇 孟祥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7-326,共10页
为进一步明确干燥方式对调理猪肉干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该研究分别采用热风干燥(HotAir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对流烤箱干燥(Convection Oven Drying,COD)方式制备调理猪肉干,对干燥特性和剪切力、... 为进一步明确干燥方式对调理猪肉干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该研究分别采用热风干燥(HotAir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对流烤箱干燥(Convection Oven Drying,COD)方式制备调理猪肉干,对干燥特性和剪切力、色泽、水分活度、感官特性、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水分迁移规律、微观结构、肌肉氧化特性等指标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揭示干燥方式对其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对调理猪肉干的干燥速率、剪切力、水分活度、色泽、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COD处理通过不断产生热循环,由内而外加快了样品中水分的迁移和蒸发,使干燥速率提升33%,VFD处理组样品剪切力、水分活度、红度值(29.96 N、0.637和2.49)远低于其他2组,而亮度值、色彩强度值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较高。此外,低场核磁共振显示结合水是调理猪肉干内部水分的主要组分,而COD样品中结合水的弛豫时间最短,表现为持水力较佳,同时其蛋白质氧化、交联和聚集程度较低,使得体外消化率和感官得分最高,进一步综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结果可知,采用COD处理能有效保证加工后的调理猪肉干具备更好的品质,该结果为调理猪肉干在干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及高效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品质控制 调理猪肉干 干燥特性 水分迁移 肌肉氧化
下载PDF
左卡尼汀治疗顽固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时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范春琴 夏志银 +3 位作者 马玉华 李湘鸣 曹红梅 胡春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6-36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时机对左卡尼汀治疗顽固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个月的顽固性ID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时机对左卡尼汀治疗顽固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个月的顽固性ID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于病人第1个疗程时给予透析后左卡尼汀静脉缓慢推注,经过2周药物洗脱期后,于第2个疗程时给予透析前左卡尼汀静脉缓慢推注。比较2个疗程中病人生化指标、血压、超滤量、干体重达标率、IDH及肌肉痉挛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病人第2个疗程超滤量为(3.00±0.56)kg,多于第1个疗程[(2.27±0.61)kg];病人第2个疗程IDH发生率为23.46%,肌肉痉挛发生率为4.23%,低于第1个疗程[IDH发生率为51.15%,肌肉痉挛发生率为17.69%];病人第2个疗程干体重达标率为70.1%,高于第1个疗程(50.9%),2个疗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前静脉推注左卡尼汀较血液透析后给药,能有效地防止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改善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给药时间 血压 超滤量 干体重 肌肉痉挛 护理
下载PDF
微波辅助干制对双孢菇提取物腌制鲍肌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廖玉琴 石林凡 +2 位作者 任中阳 翁武银 黄文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6,共11页
为探究微波辅助干制对鲍肌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考察了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对经30%NaCl和5%双孢菇提取物腌制的鲍肌肉褐变强度、荧光强度、还原糖、氨基酸组成、糖蛋白等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微波(WMT)组和微波(MT)组... 为探究微波辅助干制对鲍肌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考察了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对经30%NaCl和5%双孢菇提取物腌制的鲍肌肉褐变强度、荧光强度、还原糖、氨基酸组成、糖蛋白等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微波(WMT)组和微波(MT)组鲍肌肉的荧光强度值和褐变强度值在干制过程中均逐渐增加,在105 d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经120 d干制的WMT组鲍肌肉还原糖含量由7.24下降至5.58 mg/g,而MT组鲍肌肉还原糖含量由7.24增加至14.05 mg/g。WMT和MT组鲍肌肉总氨基酸含量由39.69 g/100 g分别增加至44.06和41.54 g/100 g。在干制30 d后,电泳图谱中出现明显高分子化合物和糖蛋白聚集物。相比WMT组,MT组鲍肌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不仅酰胺A带的波数下降更加显著,而且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强度更强。不管是否微波处理,干制90 d的鲍肌肉的电子鼻中W2W(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和W2S(醛醇酮类化合物)传感器响应值明显大于未干制的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的壬醛和1-辛烯-3-醇含量在干制90 d时明显下降,而芳樟醇含量明显增加。在相同干制时间内,MT组鲍肌肉中芳樟醇含量高于WMT组样品。研究表明,在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可以促进鲍肌肉美拉德反应程度,进而生成良好的挥发性气味。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微波辅助改良干鲍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提取物 微波处理 干制时间 肌肉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陈皮干姜油对疲劳大鼠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及肌糖元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伟荣 赵威 +3 位作者 杨蕾 张荣 宓穗卿 王宁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陈皮干姜油对疲劳大鼠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及肌糖元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连续给药15天后造成运动疲劳模型,分别进行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及肌糖元测定。结果:陈皮干姜油可升高运动疲劳大鼠的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氧... 目的:研究陈皮干姜油对疲劳大鼠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及肌糖元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连续给药15天后造成运动疲劳模型,分别进行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及肌糖元测定。结果:陈皮干姜油可升高运动疲劳大鼠的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氧饱和度及氧含量,降低总胆红素含量,并有降低疲劳大鼠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氧分压及肌糖元的趋势。结论:陈皮干姜油可部分改善疲劳大鼠血液生化、血气分析指标,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干姜 疲劳 血液生化 血气分析 肌糖元
原文传递
Structural Changes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Dry Abalone Meat (Haliotis diversicolor)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ter Restoration 被引量:2
6
作者 GAO Xin ZHANG Yaqi XU Jiachao SUN Yan ZHAO Qingxi CHANG Yaogu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4期403-406,共4页
Changes in tissue structure, rheological property and water content of dry abalone meat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restora- tion were studied. The weight and volume of dry abalone meat increased with water restoration. W... Changes in tissue structure, rheological property and water content of dry abalone meat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restora- tion were studied. The weight and volume of dry abalone meat increased with water restoration. When observed under a light micro- scope, structural change in myofibrils was obvious and a distinct network was found. When water restoration time increased from 24 h to 72 h, the instantaneous modulus E0 and viscosity η1 increased, whereas the rupture strength and relaxation time (τ1) were re- duc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rheological parameters (E0, η1, τ1, rupture strength) from 72 h to 96 h of water restoration. Therefore, the dry abalone meat was swollen enough at the time of 72 h. The rhe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abalone water restoration muscle structure rheology MYOFIBRIL COLLAGEN
下载PDF
枳实和陈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红芳 李丹明 +4 位作者 瞿颂义 郑天珍 李伟 丁永辉 卫玉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 :观察枳实和陈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并观察加入枳实和陈皮水煎剂后 ,离体灌流血管条张力变化。结果 :枳实和陈皮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主动脉条张力 (r=0 .82 ,P <0 .0 0 1;r =... 目的 :观察枳实和陈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并观察加入枳实和陈皮水煎剂后 ,离体灌流血管条张力变化。结果 :枳实和陈皮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主动脉条张力 (r=0 .82 ,P <0 .0 0 1;r =0 .96 ,P <0 .0 0 1) ,枳实的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陈皮。 10 -7mol/L酚妥拉明、10 -5mol/L异搏定及无钙Krebs液温育均可明显减弱陈皮和枳实的作用 ,但 10 -6mol/L苯海拉明无明显影响。去除内皮细胞后 ,10 -7mol/L阿托品可部分阻断枳实和陈皮的作用。结论 :枳实和陈皮可使兔主动脉平滑肌收缩 ,此作用可能与激活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胆碱能M受体及异搏定敏感Ca2 + 通道有关 ,并对胞外Ca2 + 有一定的依赖性 ;与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组胺H1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陈皮 主动脉平滑肌条 肌条张力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内热针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温莎 高谦 +1 位作者 王刚 于丽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 cm针距组、0.6 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1.0 cm针距组和0.6 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0... 目的探讨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 cm针距组、0.6 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1.0 cm针距组和0.6 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0.6 cm,右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1.0 cm;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共10只。治疗组分别于内热针(直径1.1mm)治疗前和治疗后2 d、7 d测力-位移值(FDD值),测3次求其平均值,记录并统计分析。损伤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FDD值测量方法及时间点同上。结果组间各时间点FDD值比较,(1)治疗前,正常对照组(2.132±0.077)mm、损伤对照组(1.360±0.106)mm、0.6 cm针距组(1.307±0.113)mm、1.0 cm针距组(1.399±0.127)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对照组、0.6 cm针距组、1.0 cm针距组间F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 d,正常对照组(2.090±0.144)mm、损伤对照组(1.446±0.115)mm、0.6 cm针距组(1.394±0.126)mm、1.0 cm针距组(1.834±0.159)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7 d,正常对照组(2.006±0.337)mm、损伤对照组(1.413±0.040)mm、0.6 cm针距组(1.895±0.106)mm、1.0 cm针距组(3.016±0.159)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 cm针距组、1.0 cm针距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2 d、7 d 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治疗针径为1.1 mm,密集针刺距离为1.0 cm,内热针治疗骨骼肌慢性损伤后2 d时肌张力明显降低,治疗7 d后肌张力降低较治疗2 d时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肌张力
下载PDF
0.5mm针径内热针密集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温莎 高谦 +2 位作者 王刚 田羽玲 孙美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0.5mm针径的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cm针距组,0.6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1.0cm针距组和0.6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针距为0.6cm,右... 目的:探讨0.5mm针径的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cm针距组,0.6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1.0cm针距组和0.6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针距为0.6cm,右腿密集针刺针距为1.0cm。损伤对照组10只。针刺组分别于内热针针刺前和针刺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测力—位移值(FDD值),测3次求其平均值,记录并统计分析。损伤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D值测量方法及时间点同上。结果:组间各时间点FDD值比较:1针刺前:损伤对照组[(1.303±0.064)mm]、0.6cm针距组[(1.3368±0.045)mm]、1.0cm针距组[(1.346±0.065)mm]间FD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针刺后2天:损伤对照组[(1.348±0.029)mm]、0.6cm针距组[(2.349±0.135)mm]、1.0cm针距组[(1.834±0.097)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针刺后第7天损伤对照组[(1.346±0.039)mm]、0.6cm针距组[(3.123±0.132)mm]、1.0cm针距组[(2.172±0.068)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针刺后14天:损伤对照组[(1.344±0.059)mm]、0.6cm针距组[(4.120±0.219)mm]、1.0cm针距组[(2.278±0.148)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损伤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0.6cm针距组、1.0cm针距组各组内针刺前与针刺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当治疗针径为0.5mm,密集针刺距离为0.6cm时内热针治疗骨骼肌慢性损伤肌张力随时间的改变而降低,针刺后14天肌张力较针刺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肌张力
下载PDF
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超声弹性成像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别凡 高谦 +2 位作者 周萍 李哲 张金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60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随机分为内热针组(n=30)和热磁组(n=30)。内热针组予内热针治疗,热磁组予热磁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超声...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60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随机分为内热针组(n=30)和热磁组(n=30)。内热针组予内热针治疗,热磁组予热磁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超声弹性成像测定两组双侧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和多裂肌应变率比值(SR),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两组VAS和NDI均下降(t>2.693, P<0.05);内热针组VAS和NDI显著低于热磁组(F>8.048, P<0.001);治疗后1周和1个月,内热针组各肌肉SR明显下降(F>6.22, P<0.01),热磁组仅右侧头半棘肌SR下降(F=4.35, 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可提高NCNP患者颈部肌肉弹性,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内热针 超声弹性成像 肌肉弹性 疼痛
下载PDF
腐竹品质改良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丽英 任红涛 程丽彩 《粮食加工》 2008年第1期82-83,86,共3页
单甘酯、焦磷酸盐、过氧化钙、磷脂4种添加剂对腐竹加工特性和品质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量分别为单甘酯0.3%、焦磷酸盐0.06%、过氧化钙0.04%、磷脂0.35%时,腐竹的加工特性和品质显著提高。
关键词 腐竹 成膜性 增筋
下载PDF
口轮匝肌对称重建整复单侧唇裂术后唇畸形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宇 刘颖蒙 +3 位作者 张碧荷 郑谦 石冰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8-702,共5页
目的创新单侧唇裂术后唇畸形的整复技术并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单侧唇裂术后唇畸形患者44例纳入研究,按肌肉对称平衡修复理论指导重建口轮匝肌。利用照片测量人中偏斜角以及唇高、侧唇宽、唇峰点红唇厚度、唇峰至面中线距离的不对称率(... 目的创新单侧唇裂术后唇畸形的整复技术并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单侧唇裂术后唇畸形患者44例纳入研究,按肌肉对称平衡修复理论指导重建口轮匝肌。利用照片测量人中偏斜角以及唇高、侧唇宽、唇峰点红唇厚度、唇峰至面中线距离的不对称率(即健侧/患侧的比值减1的绝对值,其值越小代表健患侧越对称)等指标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44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者进行唇部整复术后,其人中偏斜角、唇高不对称率及唇峰点红唇厚度不对称率3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术后小于术前(P<0.05)。结论新的手术方法术后健患侧的对称性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术后短期效果显著,为单侧唇裂术后畸形的整复及口周肌力平衡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术后唇畸形 干湿唇切口入路 肌肉重建 肌力平衡
下载PDF
乾州板鸭加工中肌肉蛋白质及肌纤维的降解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万根 谢琼 +3 位作者 朱秋劲 顾仁勇 黄群 余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222,共4页
乾州板鸭是湘西吉首地区的一种传统腌腊肉制品。为了解乾州板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降解规律,文中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不同加工阶段鸭胸肉中蛋白质的降解情况,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肌肉纤维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乾州板鸭腌制第14天,... 乾州板鸭是湘西吉首地区的一种传统腌腊肉制品。为了解乾州板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降解规律,文中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不同加工阶段鸭胸肉中蛋白质的降解情况,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肌肉纤维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乾州板鸭腌制第14天,全肌肉蛋白、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发生了明显的降解,而腌制第21天至风干第14天期间,肌肉蛋白质降解不明显。肌肉纤维在腌制第14天时排列较紧密,而当风干至第7天时,结构变得松散,肌纤维数量减少,出现断裂的肌纤维,至风干第14 d时,肌纤维间的孔隙较大,肌纤维数量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州板鸭 蛋白质水解 肌纤维 SDS-PAGE电泳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延边黄牛肉干、湿法成熟过程中嫩度的变化
14
作者 张博媛 孙德鹏 +4 位作者 王钰涵 田敬怡 牟柏德 崔明勋 李官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干法成熟和湿法成熟过程中牛肉嫩度的变化。方法:以延边黄牛臀肉为材料,测定其在宰后干法成熟与湿法成熟30 d内剪切力值、pH、水分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蛋白降解情况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成熟时间... 目的:研究干法成熟和湿法成熟过程中牛肉嫩度的变化。方法:以延边黄牛臀肉为材料,测定其在宰后干法成熟与湿法成熟30 d内剪切力值、pH、水分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蛋白降解情况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干法成熟和湿法成熟牛肉样品剪切力值均显著降低,成熟30 d时剪切力值从91.7 N分别降到51.6 N和39.8 N,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变化显著;湿法成熟牛肉样品30 d时肌内膜降解,肌纤维排列紧密;牛肉中肌酸激酶和醛缩酶等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肌浆蛋白分解成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且种类增多浓度增大。结论:宰后成熟显著提升牛肉嫩度,湿法成熟样品肌原纤维碎裂、肌浆蛋白以及肌细胞中结缔组织降解程度相比于干法成熟更强,对肉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干法成熟 湿法成熟 肌纤维特性 蛋白质降解 黄牛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的筛选
15
作者 武堂晓 杨曦 +3 位作者 尹紫依 吴荧秋 吴吉利 惠华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0,共7页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6):空白对照组(常温环境中自由运动)、常温运动组(常温环境中力竭运动)、干热运动组(干热环境中力竭运动)。3组大鼠先进行3 d的运动跑台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 m/min,坡度为-16°,时间为5~10 min);常温运动组和干热运动组大鼠以19.3 m/min速度、-16°坡度运动至力竭结束,1次/d;干热运动组采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沙漠干热环境[温度(40±1)℃,湿度(10±2)%]建立模型。实验连续6 d,取大鼠比目鱼肌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通过血清学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激素等相关指标。结果干热运动组骨骼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oncentrations of 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氧化应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testosterone,T)的浓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皮质酮(testosterone/corticosterone,T/Cort)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骨骼肌损伤标志物CK、CK-MB和CK-MM与促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干热环境 运动 骨骼肌损伤 肌酸激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活性成分治疗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武博文 颜培宇 武密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80-2696,共1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试验探究麻黄活性成分治疗血管痉挛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apper数据库获取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Ge...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试验探究麻黄活性成分治疗血管痉挛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apper数据库获取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药物成分-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互作(PPI)分析,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筛选得到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平台进行分子对接。在此基础上,通过MTT法检测麻黄活性成分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影响的机制。【结果】麻黄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β-槲皮素、圣草酚、柚皮素、豆甾醇、山柰酚等,这些药物成分主要作用靶点488个,血管痉挛的相关靶点394个。麻黄防治血管痉挛有67个预测靶点,主要包括基质金属肽酶Ⅸ(MMP9)、MMP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GT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一氧化氮合酶2(NOS2)等。对上述67个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发现,与正向调节细胞迁移、对外来刺激反应、对缺氧反应、血管生成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等离子体膜、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树突、膜筏、轴突末端等细胞组分,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活性、配体激活序列特异性DNA结合、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肽链内切酶活性、酶结合、锌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钙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松弛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Akt)、鞘脂类信号通路等途径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麻黄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与关键靶点MMP2和MMP9结合具有稳定构象。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麻黄活性成分木犀草素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血管痉挛 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大鼠骨骼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东辉 薛晓玉 +9 位作者 谢志 唐军 李建瑛 许琴 是文辉 李佳佳 董翔 马娜 宋来阳 刘江伟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暴露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200只,每组40只,随机分组(盐水组、溶剂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各组连续7 d等体积灌胃,第8天...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暴露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200只,每组40只,随机分组(盐水组、溶剂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各组连续7 d等体积灌胃,第8天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41±0.5)℃,湿度(10±1)%)],分别在0 min、50 min、100 min、150 min时间点,各组随机取10只出舱麻醉,采集下腔静脉血液用于测定肌红蛋白含量;取部分股二头肌于甲醛溶液中固定用于光镜下观察,随机选取5个视野对白肌进行灰度测量,于50 min、150 min从盐水组、姜黄素高浓度组大鼠股二头肌中取1 mm×1mm×1 mm组织块置于锇酸中固定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盐水组、姜黄素高浓度组在干热环境中随时间延长同根肌纤维部分区域颜色变淡,变淡区域逐渐增多,盐水组变淡区域逐渐变为白色,姜黄素高浓度组变淡区域呈淡红色;并且随时间延长颜色变淡的肌纤维数量逐渐增多,尤其盐水组增多明显;2.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干热环境盐水组以线粒体减少为主要组织学改变;姜黄素高浓度组与盐水组相比线粒体数量减少的较少,姜黄素高浓度组可见线粒体堆集的增生迹象;3.干热环境中各组血液中肌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4.灰度扫描结果提示:盐水组和溶剂组,从0 min到150 min,灰度值逐渐升高,150 min明显高于0 min组(P<0.05);在各个时间点(0 min除外),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灰度值均呈下降趋势,在50 min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00 min和150 min时,姜黄素中、高浓度组灰度值较溶剂组和盐水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够减少干热环境大鼠骨骼肌从红肌转化为白肌的数量,对骨骼肌线粒体的减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姜黄素预处理可能在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干热环境 大鼠 骨骼肌 肌红蛋白 线粒体
下载PDF
干贝多糖的蛋白质脱除方式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思婷 薛蕊 +2 位作者 李欣怡 赵前程 李智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9,共8页
为比较蛋白质脱除方式对干贝多糖的组成、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热水辅助超声法提取的干贝柱多糖采用碱酶法、稀碱法、三氯乙酸(TCA)法、D-葡萄糖酸-δ-内酯(GDL)法4种方式脱蛋白质,并比较脱蛋白质后4组多糖的多糖质量分数、单糖组... 为比较蛋白质脱除方式对干贝多糖的组成、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热水辅助超声法提取的干贝柱多糖采用碱酶法、稀碱法、三氯乙酸(TCA)法、D-葡萄糖酸-δ-内酯(GDL)法4种方式脱蛋白质,并比较脱蛋白质后4组多糖的多糖质量分数、单糖组成、氨基酸组成、三螺旋结构、微观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TCA组多糖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74.83±0.57)%,4组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GDL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极性氨基酸质量分数与非极性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碱酶组和GDL组多糖具有三螺旋结构;稀碱组多糖致密光滑,其余3组多糖疏松多孔。综合来看,碱酶组多糖的质量分数较高且抗氧化活性较好。不同的蛋白质脱除方式会影响干贝多糖的组成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贝 多糖 工艺优化 蛋白质脱除方式 抗氧化
下载PDF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小东 杨世龙 +5 位作者 王丽 许娜娜 徐文龙 周沛 张艳飞 周锋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671-675,共5页
目的 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肌肉刺激性、单次给药毒性和溶血性评价,以考察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按照确定的工艺和质量标准,使用人二倍体细胞MRC-5培养狂犬病固定毒... 目的 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肌肉刺激性、单次给药毒性和溶血性评价,以考察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按照确定的工艺和质量标准,使用人二倍体细胞MRC-5培养狂犬病固定毒株,灭活、纯化后制备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检定合格后,用于开展全面的动物毒理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含有人血白蛋白的赋形剂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疫苗组均会引起豚鼠过敏症状,第14和21天激发后病死率分别为0(0/6)、0(0/6)、16.67%(1/6)和33.33%(2/6)、50.00%(3/6)、33.33%(2/6),三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含人血白蛋白的赋形剂组无过敏症状;单次或多次给药均不会引起家兔肌肉刺激性反应;最高剂量50 IU/kg时,均未见明显的ICR小鼠毒性反应;疫苗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和凝聚。结论 动物试验表明,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冷冻干燥法 MRC-5细胞 非临床安全性 过敏试验 肌肉刺激试验 豚鼠
下载PDF
干针联合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肩袖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付洋 周杰 +3 位作者 刘培 张黛 江恒 刘承玄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 观察干针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肩袖损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每次治疗15 min,每周1次;治疗组在冲击波基础上联合干针治疗,干针每次30 min,每周5次;两... 目的 观察干针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肩袖损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每次治疗15 min,每周1次;治疗组在冲击波基础上联合干针治疗,干针每次30 min,每周5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 w。治疗前及治疗4 w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在60°每秒及180°每秒角速度下,肩关节外旋及内旋峰力矩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针联合发散式冲击波能有效缓解肩袖损伤运动员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恢复肩部肌肉力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肩袖损伤 干针疗法 冲击波 等速肌力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